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_国际服务贸易论文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_国际服务贸易论文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应采取的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趋势论文,应采取论文,对策论文,我国论文,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服务业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与此相应的是,在当代国际贸易中服务贸易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各种鼓励措施以促进本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

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1980年和1985年世界服务贸易额分别为2268亿美元和3691亿美元,到了,1990年已达到8660亿美元,1994年为1.1万亿美元,1996年为1.3万亿美元(见表1)。国际服务贸易的年增长率1994年为9%,1995年高达15%,尽管1996年年增长率有所下降,但仍达到了5%。 世界服务贸易额在世界总贸易额中的比重目前已达到了20%以上。

表1世界服务贸易的增长情况单位:亿美元

名称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世界总额 8660

8984

9890

10083 11035 12572 13307

发达国家 6586.7 6953.7 7670.8 7535.3 8092.2 9056.5 9351.3

发展中国家

2062.5 2018.3 2208.5 2536.0 2931.4 3503.3 3944.0

资料来源:《IMF国际收支统计年鉴》1997

就服务贸易的地区结构而言,尽管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有所上升,但发达国家仍占主导地位。1990年、1995年、1996年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额分别为6586.7亿美元、9056.5亿美元、9351.3亿美元,分别占世界服务贸易额的70.1%、72.0%和70.3%。美国在服务贸易进出口的排位一直处于第一位。1996年美国服务出口额为2346.9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的17.6%,其服务贸易的年增长率达到了7%;欧盟1996 年服务贸易出口额为5380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的42.8%;日本同期服务贸易出口额为677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额的5.1%(见表2)。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额在1990年、1995年、1996年分别为2062.5亿美元、3503.3亿美元和3944.0亿美元,分别占同期世界服务贸易额的29.9%、28%和29.7%。

表21996年发达国家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

出口 进口

贸易额(亿美元) 占世界%

贸易额(亿美元) 占世界%

美国 2346.87

17.6%

1527.74

11.5%

法国 888.916.7%720.875.4%

德国 846.396.4%1280.60

9.6%

英国 793.896.0%681.535.1%

意大利

699.105.3%674.455.08%

日本 677.245.1%1299.62

9.8%

资料来源:根据IMF1997年《国际收支统计年鉴》整理

从国际服务贸易的构成结构来看,运输服务和旅游服务仍占很大比重,大约分别占服务贸易总量的1/4和1/3(见表3)。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技术、知识密集型的服务发展很快,增长最快的是电信、金融、保险等服务。金融保险已占服务贸易总量的1/5。1996年全球运输业增长率为2%,旅游业为6%,而金融服务、电信服务的增长率达到了7%, 而且主要服务部门的集中化程度也很高,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1995年世界最大的5个运输出口国为美、日、法、德、芬,进口国为美、日、德、意、法,它们的运输进出口值分别占同期世界运输业进出口值的40.6%和41.6%。1995年最大的5 个旅游服务出口国为美、意、法、西、英,进口国为德、美、日、英、法,它们的旅游服务进出口额分别占同期世界旅游服务进出口总额的47%和44%。1995年世界最大的5个电信业出口国为美、德、英、瑞典、 中国,进口国为美、德、英、日、澳,它们的电信业进出口值分别占1995年世界电信业进出口总额的66.9%和49.2%。1995年最大的5 个金融服务业出口国为美、瑞士、英、比—卢、意,进口国则为意、比—卢、法、奥、美。它们的金融业进出口值分别占同期世界金融业进出口值的71%和68.1%。

表31995年世界服务贸易构成情况

出口

贸易额(亿美元)

占世界百分比

贸易总额12572100%

运输3006.0

23.9%

旅游3953.6

31.4%

电信168.01.3%

金融391.73.1%

政府服务482.23.8%

其它服务4570.6

36.3%

进口

贸易额(亿美元)

占世界百分比

贸易总额12739100%

运输3713.8

29.2%

旅游3671.5

28.8%

电信204.71.5%

金融188.31.4%

政府服务619.14.9%

其它服务4341.9

34.1%

资料来源:根据IMF《国际收支统计年鉴》推算。

注:1.其它服务项目中不再包括电信服务和金融服务;

2.金融项目中不含保险。

总的来讲,目前在国际服务贸易中无论是从总体上看还是从服务业的主要行业来看,发达国家均处于明显的竞争优势地位。服务业对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繁荣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新型服务贸易门类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刺激发达国家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经济增长点。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在其GNP中的比重约为60%,就业人员中70 %以上是在服务部门任职。在美国,信息产业已成为其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1997年1/4的GDP得益于信息产业,每增加10个就业人员,其中就有8个人在信息产业部门。在过去的5年中信息产业部门为美国创造了1500 万个就业机会。

二、政府在形成国际服务贸易竞争优势中的作用

从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来看,发达国家处于优势地位。而体现在服务贸易领域的竞争优势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它具有短暂性和移动性。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基本要素的相对重要性进一步降低,动态竞争优势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由于知识、技术在服务生产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增强,世界服务结构进一步朝着技术、知识、人力资本密集型的方向发展。由于人力资本、技术等推进要素是可以通过教育、培训以及研究和开发等手段获得的,因此,人力资本、技术所导致的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国提供教育、培训、研究和开发等基础设施的能力。同时,与人力资本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又体现在可以自由流动的人员身上,这些专业人员的流动会使相关的竞争优势发生转移,也就是说一国的竞争优势是可以改变、转移的,也是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创造出来的。由于决定竞争优势的生产要素,特别是推进要素(人力资源、知识、技术等)具有变量特征,一国政府完全可以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来影响有动态性特征的推进要素以改变其在服务贸易领域中所处的竞争地位。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服务贸易领域中发达国家处于竞争优势地位。

美国是世界服务贸易最发达的国家,1996 年服务出口额高达 2346.9亿美元,服务贸易顺差达719亿美元。 服务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5%,其竞争优势之强是非常明显的,而这与美国长期以来政府在推进要素方面所做的努力有直接的关系。为促进服务出口,美国政府在高科技领域给予了企业更多的税收优惠,并拿出数百亿美元进行生物技术、光纤通讯等民用技术方面的研究。美国在研究和开发方面的投入居世界前茅。政府对教育的重视使其早在50年代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数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就已达到了目前世界平均水平15.5%。日本在基本要素上并不具备优势,但日本政府非常重视研究和开发以及组织管理体制上的效率。比如通产省一直为计算机软件行业拨出大量政府预算费用,对计算机硬软件发展进行补贴,另外也一直鼓励新型服务的发展,如成立援助行业协会这一旨在发展新型服务的组织,并鼓励对新型服务的研究工作,因而使其在推进要素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为其成为世界服务贸易七大国之一奠定了竞争优势基础。

政府在一国竞争优势形成中的作用应当是一种催化和激发企业创造欲的作用。既不能越俎代庖地进行干预也不能完全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而应该通过制定正确的战略目标,把握机遇并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政策为服务业创造一个有利的竞争环境,从而提高一国的服务竞争能力。

由于服务贸易不同于货物贸易,它主要通过国内法规进行管理。因此,在利用政府力量为服务贸易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时必须把制定和完善有关服务贸易法规放在重要位置;另外,也应注意到作为协调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国际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对各成员国的服务贸易所产生的影响。

三、我国加强国际服务贸易的对策

目前,我国服务贸易总体的竞争力较弱,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商品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也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额约为200亿美元,在全球服务贸易总额中大约仅占1.6%,居第16位。我国服务贸易部门发展也不平衡,从服务贸易结构来看我国在海运、劳务输出、旅游方面相对强一些,但在要素服务,尤其是金融、保险、咨询、航空运输、专业服务等技术、知识、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方面发展转为落后,缺乏国际竞争力。因此,研究和探讨服务贸易竞争优势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对于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在世界上的竞争地位并以此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增加对教育、研究和开发等推进要素的投入。

在我国,政府对于教育、培训、研究和开发的投入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数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仅为3.8%, 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5.5%。1998年根据IMD排名, 我国科技资本投入为第35名,仅为0.5%左右。(注:科技资本投入指研究和开发费用在GDP中的比重)发达国家平均为2.5%,发展中国家平均为1.5%。教育滞后、人力资本素质低下、技术落后会严重影响服务贸易的竞争能力。我国虽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NP较低,但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居世界第六,整体积累较高,因此完全可以增加对教育、培训、研究和开发的投入,尤其要重视对形成竞争优势有特殊意义的生产要素的投入。比如对专门高级人才的培养,对具有战略性发展前景的高科技项目的投入。另外,政府在增加对推进要素的投入时应注意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因为竞争优势的形成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2.实行产业倾斜政策并辅之以各种优惠待遇

国家的产业政策应进一步向服务业倾斜,在服务业内部向主要创汇行业倾斜的同时更要注意对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的倾斜。产业倾斜政策应具有系统性、可操作性和连续性。另外,税收、信贷等财政优惠政策要与产业倾斜政策相结合以促进生产性服务行业和电信、信息、金融等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的迅速发展,使我国的产业结构能够及时顺应国际服务市场需求的变化。

3.建立和完善科技项目的评估机制,为技术的产业化奠定基础。

高科技产业或项目的开发与发展是离不开国家的资助和扶植的。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国家必须增加对科技的投入,提高R&D在GNP 中的比重。为使国家投入的资金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还应该建立和完善与之相应的有效的科技评估标准、体系和机构,准确计算出科技项目的经济价值,监督和检查国家科技投入的效果,提高科研质量,为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奠定基础,使国家的科技投入发挥最大功效。

4.进一步加强服务贸易法制建设

尽管我国已经制定了一些涉及服务贸易领域的重要法规,但从系统性方面来看,不少领域仍处于空白状态,仅靠行政手段和各部门规章来调整。比如我国仍没有自己的《电信法》,仅靠一些管理条例进行管理,而美国等几十年前就已制定电信法,面对日益变化的国际电信服务形势最近又重新颁布了经过重要修改的《电信法案》。另外,有些领域虽然有立法,但法规之间存在空隙、法规条文比较抽象、缺乏可操作性。在建立和完善服务贸易立法体系时也要注意与国际接规,在指导原则、立法精神、立法技巧等方面向国际标准靠拢,并依据国际标准废除那些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妨碍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法规,修改、完善部分内容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法规。

标签:;  ;  ;  ;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_国际服务贸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