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群的宏观设计思路论文

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群的宏观设计思路论文

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群的宏观设计思路

董以红

(齐鲁工业大学政法学院,山东 济南)

摘 要: 多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分散、实践环节薄弱、师资学科背景差异较大,加强课程群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推动这些难题的解决。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应加强宏观设计,遵循学科模块整合、课程阶梯设置的基本思路,结合各高校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多种构建逻辑,从局部稳步推进。

关键词: 课程群;宏观设计;行政管理专业

目前,课程群建设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在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群建设实践中,很少有高校能够一步到位,把该专业的所有课程全部整合成群,而往往从几门课程入手,从微观层面逐步尝试性地推进课程群建设。但作为一项教学改革,课程群建设首先要加强宏观设计,应从学科或专业的全局考虑,要立足于所有专业课程。

一 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群的概念界定

关于课程群的概念,分歧大于共识,目前已取得一致看法的仅限于两个方面:课程群的规模和组建基础。课程群是若干门课程组成的课程群体,通常是三门以上课程;组成课程群的课程相互之间在知识、问题、方法等方面有密切联系,如相近、相承、渗透、互补等。界定课程群的概念还需要明确课程群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以适应社会需求,而不在于“打造学科优势”[1];课程群的划分既要考虑到学科因素,也不能忽视专业的影响[2];课程群的概念要与课程体系、课程模块等相区别,其特点在于需要按照一定逻辑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

因此,本文认为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群是为了完善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以学科或专业为组建基础,将若干门有逻辑联系课程的部分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整合优化,构建成知识体系完整、结构分明的课程群体。

二 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的必要性

(一) 是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解决知识重复问题

由于行政管理专业学生要求掌握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的基本知识,因此课程设置数量较多、较分散,同一学科内部的各门课程之间知识重复现象比较严重。这种重复主要源于两种原因:一种是交叉学科自身的特点;另一种是为了衔接不同课程的知识点。其中管理类课程和政治类课程数量较多,重复现象最为突出。组建课程群可以将知识点重复较多的课程归入同一个课程群,从整体上把握,重新设置知识体系,从而有效避免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3]

(二) 是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满足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的细分,使学生难以把握整体知识结构,导致很多学生不明白为什么学这些课,学了这些课程后如何应用,综合能力的提升很难实现。通过课程群建设,明确课程群体系及各课程的逻辑关系,使课程群的各知识点相互支撑与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学生既要有宽厚的专业基础,又能学以致用,具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应用技能。但目前多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比较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实践性的教学相对比较欠缺,这与专业培养目标并不相符。课程群建设可以构建一个多学科的、相互交叉的综合知识体系,既重视课程理论的整合,也重视实践环节的完善,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行政管理技能及核心竞争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公共行政学课程群主要包括公共行政学说史、公共行政学(或公共管理学)、公共组织学、公共政策(理论和模拟实验)、社会政策(乡村治理)、城市管理、公共管理前沿问题研究、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和模拟实验)、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公共管理案例分析、电子政务等课程;管理学课程群主要包括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领导科学、管理文秘、绩效管理、战略管理、组织文化、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法学课程群主要包括法学导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公务员法、经济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等课程;经济学课程群主要包括经济学基础(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课程;政治学课程群主要包括政治学、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比较政治制度等课程[5]

(三) 是促进行政管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教学相长

课程群建设需要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课程间的内在联系。但行政管理专业任课教师有很多是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其他专业转岗而来,由于学科背景差异较大,很多专业教师只会专注自己所讲授的单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只关注自己所擅长的学科领域,难以形成高效的教学和科研团队。课程群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这一难题的解决,变劣势为优势。课程群可以打破不同学科之间存在的壁垒,为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提供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推动跨学科的教研与科研,实现教学相长[4]

三 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群宏观设计的基本思路

所有的一级课程群内部着重进行教学内容整合与优化,如管理学类和政治学类课程群的知识点重复问题在此可以得到解决。其中公共行政学课程群最能反映专业特色,体现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包含的课程数量最多,因此在课程群建设之初可以从该课程群的部分课程入手。

(一) 学科模块整合——一级课程群

根据仿真结果可知,太阳轮1的角速度w1=24.000 0 rad/s,行星轮2的角速度w2=-8.571 4 rad/s,行星架的角速度wH=5.000 0 rad/s。且因为=-,又已知z1=20,z2=28,可证明齿轮间传动比正确。实际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同。

另一方面,会计信息化的利用,将财务信息处理的速度与准确性得到提升,以此有效地进行会计处理程序,财务人员使用财务软件,做出会计报表,并且上交企业管理层,企业管理者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企业的财务目标,以此使得企业的运营各项财务成果指标得以确定,企业的目标明确,便有了运行的动力,争取努力地完成财务目标,有助于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实现。

如前所述,课程群建设之初,应加强宏观设计,之后才能根据具体情况从微观入手,开展课程群建设。本文认为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可以按照 “学科模块整合、课程阶梯设置”的基本思路进行宏观设计。

①数据源。在计算机系统的实际运行中,抓包程序就是网络系统当中的数据源,经过对主机、互联网系统间数据包的拦截(数据源中包含数据库信息、系统相关信息等,以及互联网系统的数据结构),在数据源当中抓包的程序中手机数据信息,之后对数据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综上所述,出土材料的真实性固然可贵,但与传世文献相较,数量仍非常有限。因此在利用出土材料研究语音现象时,除了重视出土材料的本体研究外,仍要与已有的简帛研究、传世文献研究成果比勘互证才能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

(二) 课程阶梯设置——二级课程群

在模块整合之后,要进一步考虑一级课程群内部的课程教学内容如何整合优化。这时就需要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在一级课程群内部按照纵向递进逻辑,设置阶梯课程,形成二级课程群,如基础课程群(培养专业基础素养)、方向课程群(培养专业学习方向)、拓展课程群(培养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等。二级课程群的划分,使课程性质、功能有了定位,也为一级课程群内部的教学内容整合提供了依据。

首先应遵循课程群与课程群之间应具有最小耦合性的原则,做横向划分。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涉及多个学科,且同一学科的课程之间联系最为紧密,重复的知识点也比较多,因此,建议先按照同一学科逻辑分类,形成一级课程群,如管理学课程群、公共行政学课程群、法学课程群、经济学课程群、政治学课程群等。

例如,公共行政学一级课程群内部可以分为基础课程群(包括公共行政学说史、公共行政学、公共组织学、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等课程)、方向课程群(公共政策、社会政策、城市管理等课程)、前沿问题课程群(公共危机管理、社会保障、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公共管理前沿问题、电子政务等课程)。要注意的是,每个一级课程群的课程数量不同,内容体系也有差别,因此,二级课程群的设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

其中,前沿问题课程群可以尝试按照问题型课程群的构建逻辑,将群内课程进行整合优化,按照专题形式,或以案例为线索,把这些课程以及前期所学公共行政学、公共政策等基础课程和方向课程的相关知识加以综合,同时辅以相应的模拟实验、电子政务等实践环节,使学生更加全面、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单设行政管理专业技能课程群

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要掌握多种行政管理的专业技能,要把这些技能性课程和相关的实验、实践环节整合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群,实际上是难以实施的。因此,可以考虑单独整合成群。专业技能课程群的构建逻辑,也要遵循先横向整合、再纵向递进的基本思路,首先要考虑专业能力的不同类型,然后再考虑学生年级及接受能力等具体情况,按照技能递进的原则逐步开设。

四 结语

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应加强宏观设计,遵循学科模块整合、课程阶梯设置的基本思路,结合各高校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多种构建逻辑,从局部稳步推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必需的行政管理知识,熟悉行政管理规范,了解一些相关的管理知识,重点面向基层的应用型行政管理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 龙春阳.课程群建设: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2010(03):139-141.

[2] 李慧仙.论高校课程群建设[J].江苏高教,2006(06):73-75.

[3] 郭必裕.对高校课程群建设中课程内容融合与分解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5(03):66-68.

[4] 范守信.试析高校课程群建设[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03):25-27.

[5] 朱秀丽.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时代内涵及其实践路径[J].教育现代化,2019,6(34):220-221.

本文引用格式: 董以红.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群的宏观设计思路[J].教育现代化,2019,6(76):161-162.

基金项目: 本文系齐鲁工业大学行政管理学核心课程群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齐鲁工业大学2018 年校级教研项目“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86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董以红(1980-),女,汉族,山东威海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6.078

标签:;  ;  ;  ;  

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群的宏观设计思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