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爱心教育论文_齐成华

浅谈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爱心教育论文_齐成华

山东省昌邑市新村中学 261300

在我们平时的物理教学中,有些老师总觉得自己所教学科的课时偏紧,时间不够;担心教学质量难以提升。于是课堂上抓紧时间授课,放弃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课后留大量的作业,课外抓学生补课……殊不知这样一来,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心理压力没有时间释放,从而产生极大的逆反心理。这样,既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也影响了学生、教师的身心健康。如何把教师的爱发扬得更好,下面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用爱心培养学生的兴趣

物理学科是一门自然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所以在教学中,通过拔钉子活动,让学生认识物理的有用性,可通过向学生介绍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的声学奇迹,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的可塑性。通过对家庭电路的学习,让学生知道物理知识的普遍性,从而加深对物理知识的渴望。教学中创造各种有趣的小实验,如自制不倒翁、土电话、望远镜等使学生产生更浓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教师爱学生就是对学生尊重、理解、信任,给他们信心,与他们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的潜力,师生互相尊重和互相沟通。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要用爱去创造爱的氛围,在爱的氛围中教书育人。当学生在认识和行为上出现问题时,教师要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式进行说服教育,不要动辄就对学生进行斥责、讽刺、挖苦,甚至侮辱体罚。只有教师的循循诱导、亲切教诲才能带来学生持久的、心服口服的遵从。

比如遇到学生不认真听讲时,你对他说:“这么大的人了上课还走神,还不懂事,现在不懂事,将来看你怎么能当好董事长?”遇到个别学生听不懂课打瞌睡时,你就说:“某某同学今天表现真不错,大家还在讨论的问题,他现在就点头了,看来他已经听懂了,等会儿请他说说对我们讨论问题的看法。”在学生的笑声中,这些不好好听课的同学注意力也集中了,对其他认真听课的同学也起到了适当放松一下的调节作用,一箭双雕,其效果远比直接点名批评好得多。

二、培养探究实验精神,加强团队精神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程标准》强调要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实验探究教学,能够演示的实验不要用课件演示替代,更不要纸上谈兵讲实验;规定的学生分组实验要尽量想办法让学生去完成,让每个学生亲身经历实验探究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引导好学生实验的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每个学生参与实验的态度,对于调皮捣蛋的好动学生,由于他的表现欲望较强,可以通过表扬的方式让他获得同学的关注,具有害羞心理的他就会安静完成;对于自卑的学生,老师就多与他动手做实验,让他感觉到老师和同学的关爱。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让学生体会到我是“主人”,我能学会正确地使用基本仪器,会注意实验中的细节,会分析实验误差的形成原因,能对实验过程及结论进行科学评价,用集体的力量化繁为简。树立坚强的自信心和合作理念。

三、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获得学习的动力

教学质量的提升,要靠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只有学生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更浓。在学生基础一定的情况下,老师要在方法指导上多下功夫,做个出色的教练。

比如在教授“滑动变阻器”这一节时,滑动变阻器的接线及电阻大小判断是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可总结为“一上一下(接线),近小远大(滑片离电阻线圈接线柱的距离)”;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照相机成像的变化及镜头如何调节是个难点。在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后,老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分析实际照相机与光具座实验的不同之处,照相机的“底片”是不能像光屏一样前后移动的,改变像距靠调节镜头的伸缩,最后总结出:“相机镜头凸透镜,成像变化记在心,物远像小镜后缩,物近像大镜前伸”等都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在心里留下深刻印象!

四、拥有健康的身心是教与学的保证

教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学生美好人生的开端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一个怀有关爱学生情感和信念的人,总会在工作中做出优异的成绩。相反,一个不关心学生,不爱护学生的教师,也不会自觉地为学生去奉献,也不可能做出优秀的成绩。作为教师,要尊重和理解学生,特别是对后进生。因为,爱具有广泛性。很多教师,在现实中碰到的情况是,爱好学生容易,爱差的学生难。教育爱的思想要求教师不仅要爱“小天鹅”,还要爱“丑小鸭”。在应试教育的年代,后进生就是因为这个不光彩的称号,使他们经常处在被遗忘的角落。可如今教育出现了转轨,已由原来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它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面向每一个学生。这无疑对改变后进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在素质教育中,他们可以得到关心、爱护的同时,他们的优点也可以得到进一步赏识。而这些正是他们以前所缺少的。

总之,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

论文作者:齐成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7月总第19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3

标签:;  ;  ;  ;  ;  ;  ;  ;  

浅谈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爱心教育论文_齐成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