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握拳活动预防PICC相关上肢静脉血栓形成应用价值论文_曾艳

赣州市人民医院 341000

摘要:目的 探究主动握拳活动预防PICC相关上肢静脉血栓形成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5月我院PICC置管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主动握拳活动方法。对比干预前后腋静脉最大血流量和单位时间内平均血液流速以及血栓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腋静脉最大血流量和单位时间内平均血液流速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血栓发生率对比较之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 主动握拳活动可有效预防PICC相关上肢静脉血栓发生,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值得推广。

关键词:主动握拳活动;PICC;上肢静脉血栓

PICC在临床运用中不断推广,因其创伤小、并发症小、留置时间长等优点,临床使用较为广泛,是一种优势较为明显的静脉输注方式。随着PICC推广使用,上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病率逐渐上升。临床在使用PICC的同时需对血栓出现进行有效预防。现阶段无药物可治疗,只能通过相关干预手段避免血栓形成[1]。主动握拳是患者主动运动的方式,在提升肌肉能力等方面作用显著。本次实验,笔者对主动握拳活动在预防PICC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过程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共计100例我院收治的PICC置管患者,均选自我院2018年1月-5月,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男性3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60.22±4.78)岁,其中,脑卒中17例、脑出血13例、冠心病20例。对照组50例男性3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60.37±4.56)岁,其中,脑卒中15例、脑出血20例、冠心病15例。两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后无显著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首先予以基础治疗和干预,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常规运动指导,护士不定期指导患者进行握拳活动,锻炼后不主动引导患者进行握拳活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采用主动握拳运动:(1)由护士联合医师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和PICC置管情况,制定主动握拳计划;训练期间及时根据置管情况作出调整。(2)健康教育:通过多媒体教育、开展讲座、面对面宣讲等方式讲解PICC出现上肢静脉血栓原因以及危害,宣讲主动握拳活动在预防PICC出现上肢静脉血栓预防的重要性。(3)主动握拳活动训练方法:可向患者发放专业握力球,指导患者每次尽量用力握球或握拳,持续10s后松开,休息10s后再次握拳或握球,反复实施,以20次为一组,于早中晚各进行一组;训练过程中关注患者主诉,出现不适感或其他情况立即停止训练,有效干预处理后在此进行。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活动前后腋静脉最大血流量和单位时间内平均血液流速,测量采用多普勒超声仪进行诊断。对比两组血栓发生率。

1.5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全部实验经统计学软件SPSS30.0进行分析,干预前后腋静脉最大血流量和单位时间内平均血液流速采用计量资料(x±s)表示,经t检验;血栓发生率采用计数资料表示,经X2检验,分析后得出P<0.05,说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活干预前后两组腋静脉最大血流量、单位时间内平均血液流速对比

干预前,两组腋静脉最大血流量、单位时间内平均血液流速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腋静脉最大血流量、单位时间内平均血液流速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腋静脉最大血流量、单位时间内平均血液流速对比

2.2两组血栓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血栓发生5例,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血栓发生13例,发生率为26.00%,观察组不良反应较低(X2=4.336,P=0.037)。

3讨论

PICC为患者提供一条无痛静脉输液通道,已经成为临床静脉输液主要实施的措施之一。但PICC置管后患者出现上肢静脉血栓等相关并发症也是临床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因PICC导致血管内膜损伤、纤维蛋白在血管壁伸肌,血压回流受阻,同时药物和导管材料刺激,容易 引发静脉炎等,PICC置管后占据血管空间,对血流阻力产生影响。基于此,PICC预防上肢静脉血栓形成关键在于改善静脉血流动力学。

主动握拳活动能致使肌肉收缩,上肢静脉压力升高,加速血流流向心脏速度,加速血流运动,减少静脉血栓发生。本次实验显示,干预后观察组腋静脉最大血流量、单位时间内平均血液流速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栓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26.00%,证实主动握拳可增加上肢血流量,减少血栓发生率。较之传统握拳活动方式,主动握拳活动为患者制定训练计划,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训练方式,避免训练方式不正确导致意外事件发生;同时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训练方案,保证训练具有一定针对性,避免盲目训练或重复训练[2]。

综合上述,主动握拳活动在预防PICC上肢静脉血栓具有一定效果,可有效提升上肢血流量和流速,减少血栓发生。

参考文献:

[1]王敏.主动握拳活动对预防PICC相关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2):141-142.

[2]周晔,刘扣英,崔焱.预防PICC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佳握拳运动[J].江苏医药,2015,41(11):1303-1305.

论文作者:曾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  ;  ;  ;  ;  ;  ;  ;  

主动握拳活动预防PICC相关上肢静脉血栓形成应用价值论文_曾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