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妇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黄镜燕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 重庆 4007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了2015年7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妇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风险管理,然后借助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表现和满意度进行统计。结果:通过风险管理实施之后,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管理能力、风险防范意识、健康宣教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能力的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妇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从而提高依从性,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妇科病房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5-0251-0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随机选择2015年7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妇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中患者年龄在22~65岁,平均年龄为(41.4±1.7)岁;实验组中患者年龄在21~68岁,平均年龄为(42.1±1.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方面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 该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进行妇科常规的检查、预防感染及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等

1.2.2观察组 该组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采取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要为妇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同时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定期组织培训学习,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及专业素质,以及护理中的防范风险意识。指导护理人员掌握健康教育的指导技能,在患者入院1~3d内进行健康教育,同时要进行记录,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心理。每周一、周三、周五开会,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讨论,同时拟定有针对性的对策。对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进行培训,避免因为操作技术的原因,导致静脉炎等风险护理事件的发生。采取形象生动的方法对护理人员进行讲座及培训,指导他们如何避免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以提高护理质量。具体方法如下。

(1)完善制度。完善妇科护理工作的具体流程和制度,并针对性的持续改进。我们制定包括宫外孕失血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等的抢救流程等应急预案,要确保安全意外事件发生率为零。

(2)加强护士的护理风险意识,增强其责任心。我们对妇科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学习《护士管理方法》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内容,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总结以往临床护理经验,从而提高护理人员自身专业素质及防范风险意识。与患者及时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及需要,尽可能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同时还在节假日、人员缺少、交接班、夜班及工作繁忙等风险环节提高警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强化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制定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定期进行操作技能培训与考核,从而有效提高患者操作实践能力。护理人员要重视患者隐私的保护,尊重其隐私,不得泄露患者病情。

(3)制定风险护理管理模式下妇科患者管理和操作规范。风险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自理能力评估、压疮风险评估、摔倒或坠床风险评估与防范、管道滑脱风险管理等,患者在入院后1~3d内,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了解进行讨论,同时制定针对性的对策。护理人员要识别妇科患者的安全意外风险因素,加强护理风险防范。妇科常见的风险事件有摔倒、坠床、静脉炎等,要根据这些意外事件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制定合理的防范措施。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要嘱咐家属密切监护,必须在家属或医护人员的陪同下下床活动;对于不能自己翻身的患者要定时协助其翻身,防止发生压疮。妇科患者易出现医院感染,为了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我们还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和妇科用品的管理以及减少侵入性操作,同时还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以便及时发现感染的发生,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避免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4)落实风险护理管理内容。我们组织监督小组对科室的护理工作进行督查,并主动查找护理安全隐患与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积极采取防范对策,以确保风险护理管理内容的落实,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2.结果

通过风险管理实施之后,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管理能力、风险防范意识、健康宣教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能力的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所示。

3.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护理管理主要是为了能够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通过较好的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早期常规护理管理并不能够适应于现在的护理管理方法,主要是因为人们对护理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逐渐上升,该文研究中主要针对140例妇科患者实施不同方法进行护理管理,探究护理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性。持续质量改进是临床护理中一种比较高效的质量管理模式,其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妇科护理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以及技术性,因此,针对妇科患者进行护理管理干预是医院较为重视的情况,加强风险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一种途径,而加强风险管理干预是为了能够在护理的过程中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数,而该文研究中对妇科患者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进行管理,加强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管理,从而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提高了护理质量,还有效预防了护理风险以及护患纠纷,持续质量改进在妇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具有较高的价值,直接影响到了医院以及妇科患者,也体现了医院的整体护理管理服务质量,提高了妇科患者的依从性,也取得了护理人员以及妇科患者的利益最大化效果,确保了护理的安全性,还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护理人员对自身护理工作的了解,提高了妇科患者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构造了一个比较和谐的护患关系。

近年来,我院妇科采用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护理风险防范措施主要包括:提高护理人员对医疗护理风险的认识,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培养、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规范其护理不良行为;强化服务意识,重视护患关系;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和查对制度,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完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加强护理质量管理。

基层医院妇科护理质量管理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具有较大价值,加强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妇科护理工作的质量,妇科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有较好效果,能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将风险管理引入到妇科护理管理之中,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显会.妇产科实施护士绩效考核管理的方法及效果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5):781-782.

[2]陈敏,郭婧,夏杰,刘晶岩.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妇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养生,2016(12):219.

论文作者:黄镜燕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9

标签:;  ;  ;  ;  ;  ;  ;  ;  

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妇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黄镜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