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鑫业有限公司 青海省西宁市 816000
摘要:随着土建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加,混凝土的施工使用在数量和规模上也不断加大,在创建了大批优秀土建工程成果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技术问题。按照我国当前对于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和要求,混凝土施工技术有着严格的标准,必须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质量要求,混凝土及其施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对工程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论是施工现场以及原料的选择,都要进行全过程管理,高标准严要求地进行控制,如混凝土的配比、混凝土的浇筑等技术环节。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要点;注意事项
混凝土作为土建工程施工中非常关键的一项材料,运用其完成相应的主体结构和其他部位的施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通常会与钢筋联合进行使用,构成钢筋混凝土结构,以此来实现土建工程的施工建设。因此混凝土施工质量至关重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掌控好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并对施工过程中一项关键点进行重视,以此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1土建施工建设过程中加强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意义
在土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使用量是非常多的,因此其质量的好坏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非常直接的影响,此外,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进步也具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我国对混凝土的使用量逐渐增多,再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发现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存着着许多不足之处,这样一来就会给工程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并且给说现代社会也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在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社会的经济效益占到了最主要的位置,对于土建工程来说,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下去,首先应该做的就是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将整体施工质量摆在最主要的位置,这样做不仅可以更好的使得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使得施工可以安全进行,而且还可以节省出大量的施工建设成本,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2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混凝土的配置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制备过程进行控制。即需要针对于土建工程施工中所需要的混凝土性能来进行混凝土材料的配置,不同部位要求不同,如在承重墙施工过程中,要强调混凝土的强度,在屋面施工过程中要强调混凝土的防渗性能。在具体混凝土配置过程中,还要对所选用的各种原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最终配置混凝土材料能够满足施工的要求。在具体混凝土配置过程中需要控制好配合比,以此来保证混凝土材料的各项性能。另外,还要针对不同的施工要求来加入相应的添加剂,以此来保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性能的实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混凝土浇筑技术
混凝土的浇筑环节在整个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对混凝土的施工水平具有直接的影响。首先,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以及浇筑速度应该进行严格控制,所采取的浇筑方法通常是连续浇筑。如果体积比较大,应该采取一次性浇筑的方法,这样就可以防止由于强度不够而出现问题,如果没有办法进行一次性浇筑,在第一次浇筑之后应该提前留出浇筑缝,这样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第二次浇筑。其次,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搅拌过程并不是在土建工程的施工现场完成,而是通过搅拌车将已经搅拌好的混凝土运送到施工现场。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已经搅拌好的混凝土长时间放置,其使用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在混凝土进行施工使用之前,首先应该对其进行检查,使其质量得到保障,从而可以实现对于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进保证。在检测混凝土的质量时候,所根据的主要就是混凝土的搅拌状态以及坍落度情况。最后,对于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施工来说,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由于输送管道比较长而存在一定的困难,从而使得混凝土在进行浇筑的时候哟由于在管道内存在的时间比较长二出现密度不均匀的情况,位于下层的混凝土质量比较大,在管道里面会存在比较多的骨料,而位于上层的主要就是水泥和水,因此会对混凝土的固化效果以及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提前做好混凝土的振捣工作,使得混凝土振捣均匀,保证施工质量。
2.3振捣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运用振捣器进行规范化的操作。第一道主要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捣实,混凝土振捣技术的运用主要是为了增强混凝土浇筑的密实度,根据混凝土泵送的时候有一个自然的坡度的特点,在每一个浇筑带布置3~4个振捣器,每个振捣器器控制1.5~2m范围布置在混凝土的卸料点;第二道由于底层钢筋间距比较密,布置在混凝土坡的中间处密实;第三道确保下部混凝土的密实,布置在混凝土坡脚处。施工人员应在施工过程中密切关注振捣点是否存在泛浆、气泡等情况,每个振捣点的振捣工作可以间断重复振捣,时间持续不超过30s,采用由下至上的方式,按“快插慢拔”的方法进行振捣棒应避免碰撞钢筋,频率密实,与模板保持一定的距离,振捣过程保持均匀性,切忌存在遗漏问题性,保证占到速度、插点位置、移动顺序等符合施工设计要求,平板振捣应尤其注重其边缘部分的振捣夯实。
2.4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养护施工技术要点
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在浇筑的环节上进行质量监控,就会导致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出现表面色差严重,同时还会由于施工中出现施工裂缝等问题。为了有效缓解和处理这些问题,我们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混凝土进行必要的养护施工。在混凝土养护施工的过程中,最佳的养护时间就是在混凝土浇筑完后,早期硬化还没有结束之前。因此这一阶段的混凝土养护工作非常的关键和重要。在混凝土养护施工的过程中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混凝土的温差控制养护,其次是混凝土的早期施工养护,最后是混凝土的常规施工养护。在混凝土养护中的温差控制施工中,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混凝土施工环境以及混凝土施工中使用的施工材料的不同来进行针对性高的温度控制养护施工,在控制温差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有三种施工方法,首先是循环水管施工冷却的温差控制方法,其次是钢筋表面覆盖温差控制方法,最后是蓄水温差控制养护方法。上述的三种养护方法,在实际的养护施工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施工特点进行不同的选择。但是达到的养护效果非常接近。混凝土早期养护指在最适当的时间拆除外侧模后,进行覆盖养护浇水全湿养护,防止风吹、日晒及昼夜自然温差,全湿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现场要求混凝土构筑物的侧模在48小时后拆除,模板拆除后其表面养护的遮盖物不得直接用草垫或草包铺盖,以免造成永久性颜色污染。采用塑料薄膜严密覆盖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混凝土常规养护指常温条件下全湿养护14天后仍需养护21天。
3结语
总而言之,近年来在工程建设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应用不当,极有可能会造成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所以,作为相关从业人员,一定要不断的学习和进步,完善混凝土施工技术,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邓超.对我国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J].城市地理,2014,(22):74.
[2]张立军.论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17,(2):73+75.
[3]周全利.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7):30+32.
[4]温海.探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2):21-22.
论文作者:余国尚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混凝土论文; 过程中论文; 土建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质量论文; 温差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