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江苏书院的改革与衰落_江苏教育论文

清末江苏书院的变革与衰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清末论文,江苏论文,书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9.29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489(2003)01-0079-05

一、改革三部曲

1、戊戌前后——书院兼办学堂

江苏地处中西文化交汇之前沿,得风气之先,在出现新学化书院的基础上,甲午至戊戌前后,一些书院开始率先开办学堂。

1897年,高邮知州创建珠湖致用书院,内设学堂,教授英文、算学。1898年金陵文正书院创办了西学堂,开设汉文、英文、翻译、算学等课程。吴江金松岑于1896年就同川学院立讲社,曰自治学社,又创设理化传习所。1898年,常熟丁芝孙、徐念慈、张隐南等在学爱精庐设立蒙养学堂,后来改称中西学堂。

戊戌变法中,清政府发布上谕,命将各地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学、西学的学堂。不久,两江总督上奏,称欲将储材学堂改为江南学堂,并将钟山、尊经、文正、凤池、奎光等书院改为府县各学堂。江阴南菁书院改办高等学堂,并试办农科。州县书院亦有改办者,例如赣榆县怀仁书院。但因变法以流血而告终,书院改办学堂很快夭折。仅有个别民间所办学堂幸免。

这一阶段所办学堂,不仅数量有限,而且大多与书院未真正分离,也无本质区别。首先,教学和管理方法因袭书院旧制。金陵文正书院西学堂,所收资格仍以举贡生监为准,沿用书院甄别方式定班次,并备有日记册、功过簿。[1](P.5)南菁高等学堂仍然专重日记,课程亦允许学生自行选择,既无一定教授时间,亦无一定教授范围。其次,课程仍以中学为主,西学课程多流于形式。文正书院西学堂虽开设西学课程,但明确规定“中学为立身始基”,从学者不得“扬西抑中,弃本逐末”。[1](P.5)南菁高等学堂课程稍多,但规定政科为中学,分经学、掌故等门,为必修课,专重日记;艺科为西学分算学、理化、测量、东文四门,为随意科,习否听便。[2](P.421)

2、新政之初——书院学堂并行

庚子国难以后,清政府统治摇摇欲坠,不得不改弦更张推行新政,兴学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1901年9月14日,下诏兴学,此后至1905年废科举前,书院改革在政府的推动之下,进入了大批改办学堂的阶段。各地书院陆续改办学堂,逐步建立起省城高校、府中学、县小学的教育体系;但仍大多保留一二书院,改名校士馆继续存在。

从各地情况来看,苏南及苏中进展较快,从府城到州县均迅速实现了由书院到学堂的转变。“南京钟山书院改为江南高等学堂,文正书院改为府学堂,惜阴书院改为县学堂,保留尊经书院为校士馆”。[3]“扬州梅花、安定书院常款提出一半充学堂经费”,[4]开办仪董中学堂、储材小学堂,书院改名校士馆仍存。苏州正谊书院改为苏州府中学堂,平江书院改为长元吴三县小学堂,留紫阳书院为校士馆。镇江“南学舍改为府中学堂,以宝晋书院为校士馆课士如故”。[5]江阴南菁书院改为高等学堂,留礼延书院为校士馆。苏北徐州府、淮安府及海州直隶州进展则较为缓慢,1905年以前只有少量书院改为学堂。

由于校士馆的存在,学堂的发展受到很大干扰。虽然少数校士馆改订旧章,如尊经书院,废除八股试帖,“上旬课中外史事政治学,中旬课格致、天算等学,下旬课四书五经义”。[3]扬州梅花、安定两校士馆则“一律改试经义策论”。[6]但大部分仍专重八股试帖,与旧日书院无异。由于科举制度尚未废止,校士馆对广大读书人仍有很大吸引力。扬州梅花安定校士馆在十多年不行送院礼后重行此典礼,“校士子衣冠诣院者约二、三百人,闻高等学堂学生亦有与共列者”。”[7]而镇江宝晋校亡馆的甄别试,“到者多至数百人”。[8]直到1905年科举制废止前夕,仍有大批生童视校士馆为衣食之所,试图阻止校士馆改办学堂。当时两江总督周馥拟改南京尊经、风池两校士馆为师范传习所。招考当日,聚集生童两三千人,“数十童首先鼓噪,于是一倡百和。有人曰:周某欲绝我辈生路,是千余众之公敌也。……今日誓诛此破坏校士馆之奸贼。有不与表同情者先合群力以扑杀之”。[9]周馥无奈落荒而逃。

这一时期的学堂与书院已实现分离,形式上初具新式学堂规模。学堂均仿西方实行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制度,校舍不再沿用书院旧有房屋,而改造书院集中于一处的讲堂为新式教学楼,并陆续兴建实验楼、自修室、操场等配套设施。由于壬寅癸卯学制的颁布,学堂课程也由单一的外文、翻译、算学等专门教育,发展为包括各种普通学科的完整的普通教育课程,添设了格致、历史、地理、音乐、图画、体操等。虽然办学仍以“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宗旨”,强调“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10](P.195-197)因而读经讲经钟点过多,其他课程难免流于点缀。但毕竟有众多学堂将以上科目列入办学章程,并努力付诸实施。

然而,不容否认的是学堂的缺点仍很突出。首先,学堂官气太重。省城高等学堂、府中学堂一般由督抚委任观察为监督总理一切,县小学堂则多由教谕出任堂长或监督。学堂不能自行招生,一旦缺额多由官府出示招考,或直接札调书院高才生入学堂学习。学生考试合格后,仍须由地方官验看,合格后方能入学。其次,教习中新学人士不多。总教习不少仍由原书院山长担任,教习亦多聘请当地积学之士担任。因而虽不乏饱读诗书之人,但多因不懂教学方法而不能胜任新式教学。如苏州中学堂教习曹元弼,丝毫不懂教学法,每月讲经五六次,每次“居中昂坐,闭目讲论其说”。[11]仪董学堂总教习王鹏运“博学能文,惟于教育素未研究,故生徒多轻易之”[12]。有些教习甚至根本不解讲课为何事,“以为每日在课堂安坐四点钟即为毕事”。[13]

3、废科举后——学堂一枝独秀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下诏废除科举制度,与其相关联的书院失去存在的价值,新式学堂随之迅猛发展起来,不仅数量上增长极快,质量上也日臻完善。

苏中苏南各府、州一方面裁撤原先存留的校士馆,把书院剩余的款项拨入学堂,改善办学条件;另一方面则把改办学堂推广到乡镇一级的小书院,在这方面宜兴是个典型。废科举后,东坡、崇儒、鹅山等书院相继改为高等小学堂。[14]苏北徐淮海一带的书院则开始大批改办学堂。淮安府袁江、临川、崇实书院陆续兴办学堂。徐州府登瀛书院改为崇实小学堂,丰县精勤书院改为精勤小学。海州石室书院开办海州中学堂。[15]

质量上的完善突出表现在师资和生源两方面。师资方面,越来越多的新学人才充实到教学及管理队伍中。前此由于新学人才缺乏,教习多不合格,不少新学课程也因而流行形式。1905年以后两江师范、宁属师范及苏省师范陆续有学生毕业,加之留洋回国学生日益增多,教习中新式人才逐渐增多。如常熟石梅小学教员庞檗子,肄业于江苏师范学堂。[16](P.149)扬州府学堂监督李少亭“肄业于苏州师范学堂”。[17]靖江人陈卓如毕业于高等师范学堂,先后任靖江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教师,靖江中学教师、教务主任、事务主任等职。[18](P.72)1910年,宝应第一高等小学班级完全,教师大多是学校毕业出来的。[20]镇江府中学堂的杨振声曾留学日本,学堂中各项事务皆由他总其成。

生源方面数量上有较大增长。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大批原先醉心于八股的读书人从学堂发展的阻碍一变而为报考学堂的生力军。此前学堂时常缺额屡屡招考,仍不能足额。科举制废除后,学堂招考屡屡爆满。例如扬州仪董学堂学额仅设20名,以往仍常不足额。1906年的一次招考,应考者约有1000余名。[19]另一方面则由于学堂开始以培养普通国民为宗旨,人们逐渐认识到教育当注重普通,“普通云者,不在造就少数之人才,而在造就多数之国民”。[10](P.217)学生来源不在局限于传统读书人,而扩大农工商各业子弟,凡有志于学者通过入学考试,交纳一定学费即可入学。

二、书院与教育近代化

首先,大量新式学堂从书院脱胎而来,借用了书院的经费、房舍、师资,甚至办学的经验,在新式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的背景下,对新式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仅就清末改办情形来看,直接或间接改办自书院新式学堂多达90余所,详见文末附表一。

其次,辛亥革命以后,各学堂经过改革发展成为各地普通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柱,从中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小学与中学。

各州县书院所改设的小学堂,在民国初年多发展成为当地设备完善、师资雄厚、教学质量较高的小学。在中学教育尚未普及的情况下,有些高小甚至成为当地的最高学府。

无锡东林学堂,在民初为全县仅有的几所高等小学之一,称第二高等小学,“从校名看,是属于小学性质,其实当时的教学内容已相当于初级中学”。[21](P.44)丹阳白云街高等小学堂,民初更名为丹阳县第一高等小学,男女兼收,当时学生二百多人,教师二十多人,是“县内唯一的高等小学,教师水平较高,教学认真,管理极严”。[22](P.73)海安凤山高小,教师中“教英语、数算、理化、自然课程的,多为扬州五师、南通一代师等师范学校的毕业生”。[23](P.3)教学设备也较完备,“如物理、化学的实验仪器设备:各类生物标本、模型;图表、墙画等”。“体育方面有足球、篮球、哑铃以及田径体操运动上用的器械和设施,还有供军训用的木制步枪和铜鼓、铜号等”。[23](P.3)盱眙敬一学堂,民国后改为盱眙县高等小学堂,算术教师毕业于南京优级师范,善于分解剖析,提高学生刻苦钻研的兴趣;英语教师认真负责,为学生学好英语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这所学堂到“七·七”事变以前,仍是一所全县唯一的完全小学,盱眙县当时没有中学,该校实为盱眙最高学府,被尊称为“山上大高等”。[24](P.29)宿迁钟吾书院改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后,沈薪萍先生任校长期间,制定革新措施:一是坚持学用结合,二是加强品德教育,三是着重文武结合,四是订“爱”字为校训,并提出“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三项要求。“江苏省教育厅视学侯鸿鉴莅校视察,奖为淮、海、徐三属模范小学”。[25](P.116)根据现有统计,由书院而来的小学共有24所,见文末附表二。

清末各府书院多改设为中学堂,当时即成为全省中学教育的主力。辛亥革命后,这些中学由于历史较久,规模较大,师资雄厚,设备也较齐全,虽还无著名中学之称,而实际上已成为莘莘学子向往的理想学府,在全国亦具有一定声望和影响。最具代表性的有省扬州中学、省苏州中学、省镇江中学等。名校有名校的传统和特色,而江苏各名中学又有着它们共同的特色:1、延聘有才学的名师任教。先后在扬州中学任教的有朱自清、董伯度、徐谟、汪桂荣等。在苏州中学任教的有钱宾泗、吕叔湘、杨人鞭、吕思勉、孙起盂、吴之修、顾伯钦等。这些教师学养深厚,执教有方,有自己的教学特色。省内其他著名中学也多拥有不少学有专长,教有特色的高水平的教师,他们授课时做到要言不繁,思维严密,解说精炼,引导有方,深受学生的热爱和尊敬。2、教学质量高,注意因材施教。从课程、教材到教法根据教育部制订的课程标准结合本校历史经验,从实际出发灵活实施课程设置。在文理分科基础上有必修课和选修课,并继承以往传统尤重理科。如扬州中学“高中数学,必修课为文理科学生合上,补修数学则限于理科学生,其教学程度超出部颁课程标准”。[26](P.106)教材的选择与使用,以适应高标准的教学水平为目的。高中数理化课本系采用外文原版,在使用中再按教学要求或梳理调整,或删节增补。如无合适的课本,教师就在平时研究的基础上,编印讲义,对外刊行即成专书。苏州中学在国内商务、中华、世界、开明等各大书局,莫不有国文、算学、外文、史地、理化、天文等著作出版。扬州中学甚至编有全套高初中《国文》,《高中解析几何》,《初中代数学》等教科书,由中华、正中等书局出版,有的数年间发行二十余版。教学方法上注重因材施教,自学辅导。文科教学一般是“自动重于讲授,专书重于单篇,札记重于课作”。[26](P.106)理化、生物学科注意观察和实验。扬州中学甚至达到生物实验每个学生可独用一架显徽镜,理化能进行2-3人的分组实验。3、形成自由活泼注重研究的学风,学生的课外活动多样而充实。扬州中学成立有学科研究会,会务由学生处理教师指导。有数学、物理、化学、文学、史地、国画、西画、摄影、音乐、书法、国术等不下二十种。并举行同乐会、展览会、演讲及表演比赛等。有价值的作品刊登壁报或编入会刊、校刊。扬州中学的《扬州校刊》刊载校闻、评论、文艺作品、研究论文、内容广泛,资料翔实,十年中出版102期,发行全国,颇有影响。苏州中学有《国学研究专号》、《自然学科研究专号》、《历史学科研究专号》等出版。平时还注意与校友及社会各界建立联系,邀请学者、专家到校座谈演讲。节假日组织远足郊叙,外出观光以开拓学生眼界,增益知识、涵养品性。从1903-1949年,江苏的中学教育,尤其是上述这些著名中学,为国家、为民族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人才。新中国成立后,他们更得到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很多人脱颖而出成为祖国建设事业的栋梁。仅以扬州中学为例,据1992年统计,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省扬州中学的校友有:周志宏、朱物华、李方训、柳大纲、王葆仁、吴征铠、吴征镒、朱亚杰、武衡、谢义炳、高鸿、黄鸣龙、李德平、黄纬禄、童宪章、盛金章、黄宏嘉、王元、戴元本、吴良镛、尹文英等21位。根据现有统计,由书院而来的名中学共有16所,见文末附表三。

江苏书院虽在清末已基本废止,但少数书院创设的文社仍延续至民国年间,此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学杜或文会。这些学社或文会多沿袭了书院的形式。在新式教育尚处于开创时期的一段时间内,这些书院的残存组织也为各地的文教事业尽了一份绵薄之力。

武进高山书院历史悠久,直到民国二、三年,曾任山长的张麟还住在书院主持高山书院“东郊文社”的命题和评卷工作。东郊文社的一切费用,包括薪俸、纸卷、笔墨、奖赏等,还由高山书院学田、基金等租息开支。据当地老人回忆,这个文社大约延续至民国十二年、十三年间才停止。[27](P.78)

泰县国学研究社,民国十一年创办,订有简章12条。社长主持社务,指示学员读书方法,并研究经世有用之学,间及经史、政治、诗赋。凡愿入社者经甄录以后为学员,每月一课四题,仿书院制。到民国十六年停办。[28]

丹徒县仁让乡,本无书院,为了鼓励士子读书上进,仁让乡每年秋季举行一次会文,凡本乡读书人都可前往会试,前三名给予奖品。这项活动直到民国初年还举行过几次。[29](P.109)

1924年,扬中文士朱宝鎏、朱琴、祝尧三等,为鼓励文人上进,改变教育落后状况,创办“存粹文社”,发起结社会文,对成绩优秀者给予一定的奖励。[30](P.57)命题范围包括四书、五经、史传、时令、政令各方面。

文社、学社本是读书人聚在一起揣摩文坛风气,会课会文,以应付科举考试的一种功利性的团体。而以上这些文社或学社则不同,虽同为文士所创建,却摒除了应付科举的功利性目的。小而言之为文人提供切磋学问的场所,对提高个人文学修养和学识有益;大而言之弥补学校教育之不足,为不能入校者提供学习的机会,对振兴当地教育事业实有裨益。而它们不约而同地采用了书院的办学方式,又提醒我们书院制度虽已终结,而流风仍存,其办学方式仍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如果条件具备,书院传统将焕发出新的光彩。

此外,新学化书院虽然势单力薄,无力挽救书院制度日薄西山的颓势,却以其培养的众多人才贡献于新式教育,成为近代教育史上的一道风景。他们有无锡的杨模、俞复等人,江阴的吴汀鹭、沙慕陶等,南通的沙元炳,盐城的陈玉树,武进的庄蕴宽等等。他们所创办的学堂在当地多开风气之先,甚至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据一席之地。而蒋维乔、唐文治、张相文、吴稚晖等人近代教育史上的贡献更为世人所公认,限于篇幅,在此不再论述。

江苏书院作为中国书院的一个缩影,在近代经历了变革、衰亡乃至某种意义上的新生,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叹和惋惜,更多的则是有待探寻的经验与教训。古老的书院制度不可能如长青之树永远枝繁叶茂,透过尘封的历史探寻其往日的真迹与兴衰的轨迹,当为今人的责任与追求。

附表一:

附表二:

江浦县实验小学珠江书院 常熟市石梅小学

游文书院

溧水县实验小学高平书院 海安县实验小学

风山书院

高淳县城区小学学山书院 海安县明道小学

明道书院

东林小学 东林书院 灌云县精勤小学

精勤书院

宜兴市高塍中心小学 南书院

沐阳县实验小学

怀文书院

睢宁县实验小学昭义书院 兴化县实验小学

昭阳书院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龙城书院 高邮市实验小学

珠湖书院

武进市奔牛实验小学金台书院 宝应县实验小学

画川书院

溧阳市实验小学平陵书院 靖江市实验小学

马洲书院

吴县市角直中心小学甫里书院 泰兴市襟江小学

襟江书院

昆山市玉山镇第二中心小学 玉山书院 仪征市实验小学

乐仪书院

常熟市梅李中心小学梅李书院 丹阳市实验小学

鸣风书院

附表三:

高淳县中学 学山书院 赣榆县中学 怀仁书院

江苏省南菁中学 南菁书院 沐阳县中学 怀文书院

江阴市中学 礼延书院 淮安市中学 奎文书院

沛县中学歌风书院 江苏省阜宁中学 观海书院

睢宁县中学 昭义书院 江苏省扬州中学安定、梅花书院

江苏省苏州中学 紫阳书院 江苏省泰州中学 胡公书院

张家港市梁丰中学梁丰书院 江苏省兴化中学 文正书院

江苏省海门中学 师山书院 江苏省镇江中学 南学舍

[收稿日期]2002-04-08

标签:;  

晚清江苏书院的改革与衰落_江苏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