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工作压力源分析及对策论文_杨洁

儿科护理工作压力源分析及对策论文_杨洁

杨洁

(南京同仁医院儿科 江苏南京 211100)

【摘要】目的:研究儿科护理工作压力来源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法:我院对2014年4月~2015年4月间在我院儿科工作的护理及普通病房护士的工作压力源进行调查,应用现今国内常用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进行评估。结果:通过比较,儿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明显比其他科室护士高,儿科护士各项得分均高于其他科室护士,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科护士压力大小与年龄、职称以及文化程度因素之间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儿科护士的工作年限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工作压力源不但与护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密切相关,同时还与护理人员的工作科室及工作地点先骨干。儿科护理人员承受的压力相对较大,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感,需要依据压力源的不同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确保儿科护理工作顺利实施。

【关键词】儿科护理;工作压力源;因素分析;制定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1-0218-02

护理工作主要是为人类健康提供服务,随着医学模式的逐渐变化,社会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护理职业相对特殊以及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护理人员在复杂繁琐的工作中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及精神压力,对工作质量以及身心健康均产生不良的影响[1]。因护理对象比较特殊,导致儿科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更高于其它科室,更容易出现多种心理问题。怎样有效降低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是管理人员必须解决的问题。我院对2014年4月~2015年4月间在我院儿科工作的护理及普通病房护士的工作压力源进行调查,应用现今国内常用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进行评估,同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我院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间在我院儿科工作的118例护士,年龄在21~42岁之间,平均为(30.1±3.4)岁;护龄在3~20年,平均为(7.8±2.4)年;文化程度:40例为中专,52例为大专,26例为本科。同期在普通病房工作的160护士中,年龄在20~44岁之间,平均为(31.4±3.5)岁;护龄在2~22年,平均为(8.1±2.6)年;文化程度:58例为中专,79例为大专,23例为本科。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年龄、护龄以及文化程度等基本信息,未见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 方法

(1)调查工具:制定调查表,具体包括护理人员的年龄、工龄、职称、教育程度、每日平均工作时间以及工作科室等。应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进行分析,具体包括:护理工作以及专业方面的压力源;患者护理方面的压力源;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的压力源;仪器设备及工作环境方面的压力源;管理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源。运用四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表明压力的程度越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质量控制

对调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向护士说明调查表的相关内容以及注意事项,每个护理人员填写一份调查表,及时补充及更正其中的错误,完成数据资料后,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异常数据要及时给予纠正。

1.4 统计学方法

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 15.0系统软件,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率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比较,儿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明显比其他科室护士高,儿科护士各项得分均高于其他科室护士,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科护士压力大小与年龄、职称以及文化程度因素之间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儿科护士的工作年限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儿科属于一个具有明显季节性的科室,春秋季节发病患儿数量多,护理人员工作量大,需要提升工作效率,护理人员要加班及拖班工作,另外,护理人员需要记录的东西较多,护理事物繁杂,儿科相对特殊,除了上述护理工作外,还需要完成很多护理工作之外的事情,再加上国内护理人员数量不足,使得护士工作身心疲惫,压力很大[2]。本文通过比较,儿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明显比其他科室护士高,儿科护士各项得分均高于其他科室护士,这就表明儿科护士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时间及量的分配上。针对这种情况制定的措施有:医院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护理工作,不断的增多儿科患者数量,逐渐优化人员结构,提升儿科护士的待遇水平,依据护士岗位管理,医院要全面分析儿科的工作程度和性质后来分配儿科护士,提升护理人员心理承受能力,以专业的技术及丰富的经验完成儿科护理工作[3]。

另外研究还指出,儿科护理工作的压力还来源于护理工作及专业方面,其中与过去研究的结果不一致的是,外出培训和学习不是儿科护士的主要压力源,这可能与新进护士本科生的数量逐渐增多以及最近几年管理者越来越重视儿科护士的继续教育相关,但是儿科工作的主要特点为穿刺难度大,用药种类多,与成人相比较,多需要实施头皮静脉穿刺以及丰富的临床经验,一些家长过于重视孩子,专门挑选年资较高的护理人员,这就导致护龄长的护士工作繁忙和紧张,而年轻的护士缺少工作经验,而又没有锻炼的机会[4]。一些家长甚至辱骂穿刺失败的护理人员,患者无法很好的配合,一些年龄的护士害怕实施头皮静脉穿刺。随着医疗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医务人员掌握的知识不断的更新,需要儿科护理人员除了具备精湛的技术外,还需要具备准确的观察力和判断力,遇到突发问题要及时给予解决[5]。针对这种情况制定的措施有:提升护理人员的相关知识及专业知识培训,儿科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相关疾病的护理措施,病变发展规律及相关的并发症。在技术上要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遇到问题多向老同志请教和学习,最大限度的提升自身穿刺成功的几率。

综上所述,工作压力源不但与护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密切相关,同时还与护理人员的工作科室及工作地点先骨干。儿科护理人员承受的压力相对较大,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感,需要依据压力源的不同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确保儿科护理工作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张双姣,邢彩霞,刘欢,等.芜湖市三甲医院护士工作压力源与抑郁状况关系[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24(01):145-146.

[2]刘晚艳,向群.浅谈护士长在减轻聘用护士工作压力源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0(09):875-876.

[3]娄小平,朱伟.不同特征护士工作压力源评价[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36(08):164-165.

[4]李春红.浅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其应对的方法[J].现代医药卫生,2010,33(13):284-285.

[5]杨琳.聘用护士工作压力源分析及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0,12(11):910-912.

论文作者:杨洁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4

标签:;  ;  ;  ;  ;  ;  ;  ;  

儿科护理工作压力源分析及对策论文_杨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