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头孢地嗪钠输液不良反应的护理论文_赵青

注射用头孢地嗪钠输液不良反应的护理论文_赵青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中医医院 赵青 211100

【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头孢地嗪钠输液时发生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及特点和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方法对12例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分析。结论,临床应用头孢地嗪钠输液时,护士不仅规范执行输液护理操作规范,还要加强巡回观察,及时对症处理。

【关键词】注射用头孢地嗪钠 输液不良反应 护理

注射用头孢地嗪钠属于第三代注射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发挥杀菌作用。本品主要对多种G+和G-菌和厌氧菌有效。临床上广泛应用于下呼吸道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近年来,发生不良反应常有报道。输液反应是临床输液时引起的各种非治疗效应,临床常有发生。输液反应可能导致病情迅速恶化,甚至死亡,给患者造成极大危害。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有热原反应、液体污染等[1]。我院2013年01月—2014年12月临床科室应用注射用头孢地嗪钠输液时出现不良反应12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各临床科室在2013年01月—2014年12月,应用注射用头孢地嗪钠输液发生不良反应12例。其中患者出现瘙痒、皮疹9例,占75%;2例出现心悸、胸闷,占17%;1例出现麻木,占8.3%;1例并发结膜病,占8.3%。以上病例出现不良反应后,立即停止输注该液体,更换输液器和改用生理盐水注射液,及时报告当班医生,进行抗过敏及对症治疗处理。

2护理

2.1用药前进行皮肤过敏试验,认真评估观察 护士执行皮试操作前询问患者,了解有无头孢类药物过敏史和用药史,严格按照皮试的操作流程规定进行操作,包括皮试液现配现用,皮试液的浓度,皮试的方法及皮试结果的判断方法。护士都要仔细询问、认真观察,按操作规范执行,不能有失误。

2.2 皮试和输液操作用药前,备好抢救药物和器械 如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注射器、氧气等,积极有效地应对过敏反应的发生。做到如果发生过敏反应时忙而不乱,积极应急处理,保证措施及时正确。

2.3密切观察不良反应情况 在12例注射用头孢地嗪钠输液不良反应中9例出现不规则红斑、瘙痒;2例出现心悸、胸闷;1例出现麻木;1例并发结膜病。因此护士在执行静脉输液操作时,不仅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还有在静脉输液过程加强观察,做好护理巡视工作,护理人员首先要掌握各种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治疗措施、用药目的及药物的毒副作用,输液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药物性质调节滴速[2]。巡回观察工作细致认真,告知患者和家属不要自行调节滴速,及时发现输液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倾听患者的主诉。当发现患者有不适主诉时,应迅速及时通知当班医生,保留静脉输液通道通畅,立即停止输注该液体,更换输液器和改用生理盐水注射液,及时报告科室护士长,遵医嘱进行抗过敏和对症治疗处理。并嘱咐有皮肤瘙痒患者不要抓破皮肤,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以免继发皮肤感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及时记录 护理记录中有反应开始时间,出现症状、体征、处理方法及处理后的观察结果,必要时留取余液以备查找原因。

2.4心理护理 因为患者是使用药物后引起的不良反应,心理上无准备,也无相关医学知识,会出现紧张、恐惧、焦虑。护士应沉着冷静,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心理接受能力,给予必要讲解和说明,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药物不良反应经过对症处理会好转,减轻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感。

2.5健康宣教 告知患者及家属对注射用头孢地嗪钠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的知晓,还有用药注意事项的了解,如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后不能饮酒,临床上会出现双硫仑反应。在今后就医过程中要向医师说明对该药物过敏史,避免再发生对注射用头孢地嗪钠的使用,以免发生药物的意外事件。

2.6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和《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及时上报护理部和药剂科。由当班护士负责填写,护士长组织科室进行讨论分析,汇报护理部。护理部在当月的护理不良事件总结中进行全院性的护理安全讨论,提出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

3培训

3.1抓好规培护士的岗前培训与考核 内容包括静脉输液的规范、输液操作技巧、输液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发生输液反应的应急处理预案。考核时不仅有理论知识,还要有操作考核,严格把关,使新护士养成正确的操作技能。

3.2加强护理技能培训与练习 科室制订出输液操作规范流程。护士在执行输液操作时,每个环节都要做好三查七对,做到互相监察督促。有执行者就有查对者,具体责任到每个人,以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提高静脉输液的质量。临床上很多护士缺乏处理输液反应的能力,当发生输液反应后立即拔出针头停止输液,输液反应严重的病人会因此失去抢救用药的静脉通道,造成严重后果[3]。

4讨论

注射用头孢地嗪钠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发挥杀菌作用。本品主要对多种革兰氏阳性性菌和阴性菌及厌氧菌有效。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淋病奈瑟菌等。常见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该药在治疗前要做过敏试验。对头孢菌素类过敏者禁用。因此在首次用药时,要详细询问药物用药史、过敏史,对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本品溶解后应尽早使用,与青霉素或内酰胺类抗生素存在交叉过敏的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时,应立刻停止注射,但是需要保留原静脉通道的通畅,迅速更换输液器和液体,立即注射盐酸肾上腺素,给予氧气吸入、保持气道通畅,休克体位的摆放,继续给予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扩充容量,必要时人工呼吸支持等。

头孢类抗生素是临床应用最多、范围最广的药物。由于该药品容易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因此要求每位护理工作人员在执行注射和输液治疗前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及时了解新药物的药理机制和作用,在输液操作中严格执行操作流程,仔细观察药物的疗效,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迅速应急处理。临床医师也应该严格掌握用药指针,仔细评估病史和过敏史,诊断明确后,根据病情合理选择抗生素,提高临床用药水平,使治疗护理有效果,患者满意。

参考文献:

[1]贺滢.输液反应的预防与护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T(2):199

[2]薛素贞.门诊静脉输液护理中的护患纠纷与防范措施[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5(9):19-20

[3]梁玲,李慧络,陈利萍.护士掌握输液反应相关知识状况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08,8(6):57-58

论文作者:赵青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前沿》2016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3

标签:;  ;  ;  ;  ;  ;  ;  ;  

注射用头孢地嗪钠输液不良反应的护理论文_赵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