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例心力衰竭并发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体会论文_徐钦娟

徐钦娟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心内科重庆南川408499)

【中图分类号】R18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05-0427-01

心力衰竭是心脏病发展到终末阶段的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心力衰竭患病率正在逐渐增高,临床上心力衰竭患者常是多种病因共存,病情复杂,预后差,死亡率高[1]。临床上最常见的诱发心力衰竭的原因是上呼吸道感染。冬季是老年上呼吸道感染的高发时期,亦是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最易发病的时期。通过随访我院心内科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病历资料较完整的诱发因素为上呼吸道感染的心力衰竭患者47例,对患者较早地开展了护理干预,对延长患者生命及保证治疗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47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6例,年龄54~88岁,平均年龄694±102岁。全组中死亡6例,占128%。心功能Ⅲ级的患者有19例,占本组资料的404%,心功能Ⅳ级的患者有28例,占本组资料的596%。

1.2临床特点:患者均近期因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心力衰竭发作,该类病人多有长期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病史,因受凉或劳累等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从而引发急性左心衰竭,常表现为胸闷、气急,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不寻常的大汗淋漓、脉搏增快等。上述患者往往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存,其中,以冠心病所致的缺血性心肌病最多见,其次是高血压、心脏瓣膜病(以心脏B超诊断)和扩张型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贫血性心脏病等。多数患者还伴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心房纤颤、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发作等其它能够导致心功能不全的疾病。

121患者病因分布统计:对47例心力衰竭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在所有随访的病例中,缺血性心脏病在所有病例中所占比例最高,占404%,其次是高血压病,占213%,心脏瓣膜病和扩张型心肌病亦占一定比例,而以感染性心内膜炎和贫血性心脏病为基本病因的患者仅有少数。在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病、扩张型心肌病为基本病因的3类患者中双病因或≥3个病因的患者占多数,而在心脏瓣膜病为基本病因的患者中单病因占有较大比例(见表1)。

表147例患者病因分布统计

2讨论

21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原则: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病发展至终末阶段都可导致心力衰竭,此时心脏收缩功能发生障碍,收缩期心脏前负荷不足以提供充足的排血能力,从而导致机体代谢所需血液得不到有效供应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综合征,其中尤其以急性左心衰竭最为常见,又以肺淤血和低心排血综合征为主要的表现。临床上最常见的诱因是上呼吸道感染,所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冬季易发作。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首先要将有可能引起或者诱发心衰的因素进行限制或者是去除,然后通过改变血流动力学促使症状得到缓解,最后努力提高患者对运动的耐受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心室重塑的发生,最终改善患者的预后。

22护理对策:早期给予急性左心衰患者正确的诊断,并通过规范的护理方案协助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的表现,对于先兆症状及时发现;与患者进行良好的互动,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和康复训练。

221急性期护理:急性肺水肿是急性左心衰的常见表现,此时应分秒必争的对患者实施抢救。作为护理人员应熟记抢救的原则,在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全面综合治疗的同时有步骤的实施护理。包括给予患者高流量的吸氧,提高动脉血氧的含量,保证组织充足的氧气供应,改善缺氧状况,减轻呼吸困难等不适。协助患者采取端坐体位,使双腿下垂,并遵照医嘱给予强心、利尿、镇静药物。在此需强调的是可,在进行高流量吸氧时可以在氧气滤瓶中加入50%乙醇,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对氧气流量进行适当的调节,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2]。

对于多病因心力衰竭患者,特别是在本次研究中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要诱因的患者,其机体内许多重要脏器的功能都已经较差,一定要在配备呼吸机或者是简易呼吸器的条件下使用镇静剂,以免镇静药物对呼吸功能造成抑制而引起呼吸骤停。而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针对此类患者更要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特别是血氧饱和度,当脉氧低于90%时,应重视,必要时可使用无创呼吸机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患者的呼吸功能是急性期最重要的生命体征,该类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较多,可以为患者拍背、叩胸和体位引流,以促进和帮助排痰,必要时可为患者吸痰。

222稳定期护理:(1)生活起居:对患者的护理不仅限于治疗上,还要向生活延伸,包括为保持床铺的干燥和整洁;要求患者绝对卧床或者半卧位休息;定时为患者翻身,变换体位,避免长期压迫局部组织而发生褥疮;在改变体位时一定要轻柔操作,不可骤然改变。(2)口腔护理。口腔是微生物入侵机体的重要途径,保持口腔的清洁可以有效的降低机体感染几率。我们的方式是每天使用银花甘草漱口液漱口3次。(3)向患者讲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加强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4)需要长期吸氧的患者,应定期对氧气管道和湿化瓶进行消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湿化瓶内应用灭菌水,并每天进行更换。(5)体力活动能改善心肌营养,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减少消化不良、便秘、静脉血栓形成等不良并发症的出现,但剧烈的活动可以加重心脏的负担,引起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律紊乱。因此一般情况下,我们主张待心功能逐渐改善之后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量力而为,动静结合。

223患者的心理护理与自我护理的互动:重病患者往往具有极为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活动,在不同的疾病过程中这种心理反应也不尽相同。比如在疾病的早期患者往往情绪急躁而容易激动,对各方面存在着较高的要求。随着病情的进展,临床症状逐渐明显,患者可自己可以感觉到心前区疼痛和心脏异常,此时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加重,而且这种心理又会加重心脏的不适,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心衰患者在发病之前往往具有心理不良的心理改变,甚至是对于轻微的不适感就会不自觉的产生各种猜想[3]。针对这些情况,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细致、耐心的照顾,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对于患者所述各种不适及时向医生进行反应,以免耽误治疗时机。同时鼓励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和对生活的热爱。有研究表明,护理人员与患者的良好互动,可以在无形之中影响患者对自身疾病的看法,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和勇气。很多心衰患者在住院期间可以积极的配合治疗,但是出院之后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后续治疗跟不上,饮食也不注意,从而导致心衰复发,而大量的研究也证实了对心衰患者实施康复指导的重要性。因此加强家庭自护有利于巩固疗效,对病人的康复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医、保双赢。

224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前嘱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尽量减少有可能引起病情恶化的危险因素的接触,加强营养,戒烟戒酒,同时限制患者的体力活动,避免增加心脏负担;建议患者采取低盐低脂饮食;保持心态平和。

论文作者:徐钦娟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3年4月第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18

标签:;  ;  ;  ;  ;  ;  ;  ;  

47例心力衰竭并发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体会论文_徐钦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