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教学法在“社区概论”课程中的应用论文

互动式教学法在“社区概论”课程中的应用论文

·教学研究 ·

互动式教学法在 “社区概论 ”课程中的应用

万 艳1,2,滕明君1,陈 忠3

(1.华东理工大学 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 200237;2.淮北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3.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党政办公室,江苏 张家港 215600)

摘要 :互动式教学法旨在通过鼓励学生充分参与,营造师生共同主宰课堂的平等氛围,从而提升教学效果。互动式教学法在“社区概论”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源自于浮躁的社会环境、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取向、课程本身的理论性。提问与分享、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互换、小组辩论等方法均可以在“社区概论”课程中进行具体应用。

关键词 :互动式教学法;社区概论;应用

“社区概论”课程是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关于社区的基本知识,通过学习社区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方法开展深入社区研究,从而有效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发展。以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为授课对象,依据“概述、研究社区的方法和理论、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专题研究”教学大纲,探讨互动式教学法在“社区概论”课程中的应用。

近期(10月 29日-11月 2日),中国化肥批发价格综合指数持稳运行。11月5日中国化肥批发价格综合指数(CFCI)为2319.29点,环比下跌5.52点,跌幅为0.24%;同比上涨317.21点,涨幅为15.84%;比基期下跌59.58点,跌幅为2.50%。

一 、互动式教学法的特征

互动式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对于提高文科类专业的教学质量有重要的价值。但对于互动式教学法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蔡小婷等认为“所谓互动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 形成师生之间有目的、有组织, 但又平等和自由的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教学方法。”[1]刘敬伟则认为互动式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采用有效方法引导学生在一种产生学习动机的状态下进行平等交流与互动,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教学方法。”[2]田米香认为“互动式教学是一种自由、开放、和谐的教学方式,它是通过创设各种有利的教学环境,在师生之间平等和谐地交流、探讨过程中,实现不同思想观点的相互碰撞,激发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期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3]

通过总结以上定义可以发现,互动式教学主要具备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教学主体由传统的“教师一言堂”转变为“师生共同合作”;二是教学方法和关系由传统的“教师自上而下的传授”转变为“师生平等的探讨”;三是教学关注点由传统的“讲授内容的完成”转变为“学生对内容的吸收和消化”;四是教学产出由传统的“学生单向成长”转变为“师生共同的进步”。

在进行葡萄促成栽培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棚内情况进行适当的灌溉。在这个过程中应用节水滴灌技术,不单可以解决干旱问题,同时还可以随水施肥,更好的均匀灌水和施肥,从而为果农节约时间和成本。在葡萄坐果之后,果农还需要通过结合膨大肥进行充分的灌溉,更好的保证幼果的生长和发育,采收前的15d左右也需要进行适当的水分补充,从而防止出现果实开裂的现象。

第三,情景模拟。情景模拟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供一个具体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扮演情境中的不同角色,身临其境体会角色的情感并且发挥创造力解决角色面临的问题,从而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容和技能。在“社区概论”中的“社区理论”一章中,教师在讲述“社区行动理论”时,提供了这样一个情境:“三年前,一个外地人来到H村租了一块地办了一个大型养鸭场。养鸭场兴建之时,村民并没有意识到养鸭场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并没有较多反对声音,并且养鸭场承诺每年夏天给附近村民每户200元的防蚊虫补贴,养鸭场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近三年来,附近村民的生活深受其害、苦不堪言。养鸭场一年四季臭味熏天,夏季滋生大量蚊虫,附近河流污秽不堪,鸭粪随意堆积……现在村民意见很大,聚集在一起准备向养鸭场讨要说法,请几位同学分别扮演养鸭场老板、养鸭场员工、村民领袖、村民代表、村长等角色,将谈判的情景进行现场模拟。”学生通过对角色的扮演能够体会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差异,通过对情景的模拟能够掌握“社会行动”的定义、特征和类型。这种由自身实践得到的知识比教师直接传授具有更加持久的影响力。

通过对研究区域的分析,确定需要概化的图层。首先,在ArcGIS中导入DEM、遥感数据,确定其投影坐标系。矢量数据可以直接处理并导入HEC-GeoRAS数据库。若无矢量数据,可根据DEM和遥感信息绘制相应的图层。在概化图层后,计算和输入各图层属性数据。图层属性有两种,其中一种需要手动提供,另一种可以根据模型概化结果自动提取。对于河流中心线,需要手动给出河流名称和河段名称等属性。水流中心线的拓扑关系,起点距离,高程等属性可以从模型中自动提取。模型概化结果如图3所示。

二 、互动式教学法在 “社区概论 ”课程应用的必要性

首先,互动式教学法在“社区概论”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源自于浮躁的社会环境。从整个社会大背景来看,不同于上世纪80年代学风浓郁的大学校园,随着“读书无用论”和“拜金主义”的日益喧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已经不再占据大学的主流地位,当代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多的是“追剧逛街睡觉打DOTA”。另外,不同于高考前对考试分数的锱铢必较,相当比例的大学生认为大学考试“60分万岁、多1分浪费”,正是这种思想导致了课堂吸引力的丧失,因此需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此外,社会上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在校选择,更多大学生的就业取向决定了他们的校园活动多与就业相关,如参加就业培训社团、考从业资格证、参加兼职,这些有助于提升就业技能和素质的行为如果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会增加学生求职成功率,但如果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这些行为上则违背了高等教育的初衷,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社会环境的影响使得很多大学生降低了求知欲和对课堂的参与率,也影响了学生在“社区概论”课堂上的表现。因此将互动式教学法引入到“社区概论”的教学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显得尤为必要。

第一,提问与分享。提问与分享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思考教师的提问,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观点。这种方法既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积极思考、提升课堂的参与率,也有利于课堂管理和课堂控制。在“社区概论”课程中,教师可通过提问“你生活的社区给你带来了哪些影响”启发学生思考自己的社区环境是如何影响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实现生活和学业的联结。另外,学生可以借此机会分享自己的家乡社区文化,同时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锻炼自己的思维、提高对专业的敏感度。

第二,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指教师依据教授内容给出一个具体的案例,学生通过分析案例,列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专业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社区概论”中的城市社区专题章节,当谈论到城市社区问题时,教师给出案例:“陈奶奶是A社区的一名居民,今年80岁了,老伴于三年前去世,一直独居至今。陈奶奶的三个女儿都忙于在家照顾孙子,只能一个月探望老人一次。前两天,陈奶奶摔了一跤,生活无法自理。三个女儿均表示自己无法照顾老人。现在,陈奶奶应该怎么办?”学生根据对案例的仔细研究,列出陈奶奶的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生活照料问题、身体健康问题、情感归属问题等,对于解决老人的问题可尝试以下方案:在征询老人意见的前提下将老人送到敬老院、由居委会出面与三个女儿协商共同担负母亲入住敬老院的费用并定期探望、介入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等。

互动式教学法包含多种具体教学方法,如提问与分享、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互换、小组辩论等,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具体运用如下:

三 、互动式教学法在 “社区概论 ”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最后,互动式教学法在“社区概论”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源自于课程本身较强的理论性。不可否认,相较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其他核心课程如“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实务”,“社区概论”课程的理论性更强、趣味性更低、操作环节更少,即“社区概论”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针对不少大学生对枯燥的课程缺乏耐心和兴趣,一味的指责并不能带来很好的成效,此时任课教师应致力于寻找学生的兴趣点,运用互动式教学法探索与该门课程具体内容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将理论具体化、生动化,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

后来母亲还告诉过,就是在翠姨还没有订婚之前,有过这样一件事情。我的族中有一个小叔叔,和哥哥一般大的年纪,说话口吃,没有风采,也是和哥哥在一个学校里读书。虽然他也到我们家里来过,但怕翠姨没有见过。那时外祖母就主张给翠姨提婚。那族中的祖母,一听就拒绝了,说是寡妇的孩子,命不好,也怕没有家教,何况父亲死了,母亲又出嫁了,好女不嫁二夫郎,这种人家的女儿,祖母不要。但是我母亲说,辈分合,他家还有钱,翠姨过门是一品当朝的日子,不会受气的。

其次,互动式教学法在“社区概论”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源自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取向。本门课程的授课对象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助人的服务活动,[6]“服务活动”的性质决定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取向,这也是该专业区别于其他众多专业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在“社区概论”课程的教授过程中要体现出实践取向,让学生对课程有更多的参与,用专业的方法在课堂上进行专业实践。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专业的理解,也有助于锻炼专业技能。这就需要依靠互动式教学法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简言之,互动式教学更加注重教学过程,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方法启发和激励学生,不仅能够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而且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可以做到教学相长。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的一项研究证明,互动式课堂学生的参与率是传统课堂的两倍。[4]美国卡莱罗纳海岸大学(CCU)的研究也表明,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有助于对学生的学习有良好的效果并且能够增加学生对该课程的满意度。[5]

第四,角色互换。角色互换是指教师给予学生部分课堂自主权,对于一些生动的、拓展空间大的授课内容,由学生讲解,教师认真听讲并及时给予一些反馈和个人思考。如在“社区概论”的“概述”部分,教师介绍完社区五要素:区位、人口、凝聚力和归属感、共同的文化制度、公共服务设施,学生仔细搜集家乡社区资料、精心准备,在课堂上向所有同学展示自己的社区五要素的发展情况,从而加深对社区五要素的理解,更牢固的掌握知识。

第五,小组辩论。小组辩论是指教师提前给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辩题,明确正反方。学生根据自己对辩题的倾向确定自己是加入正方小组或是反方小组,之后小组成员聚集进行资料的查询和搜集以及论点的梳理。最后辩论双方在课堂上分组入座、进行辩论。如在“社区概论”的“社区研究方法”章节,教师给出辩题“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哪一种更适合进行社区研究”,这就需要学生不仅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更需要去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搜集与 “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相关知识,去探寻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在社区研究中的优势和不足,权衡利弊,理清思路,梳理自己的论点,找准论据,从而更深入的掌握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为将来的社区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互动式教学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自主性,诚然,互动式教学法应用也存在一些消极影响。如互动式教学法用更加生动、灵活的方式拓宽了知识传授的广度,然而在知识传授的深度上却不及教师单向传授效果好。另外,互动式教学法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开放、参与度更高、思维更活跃,他们“站起来表演”的能力越来越强,“坐下去思考”的能力相对减弱。因此合理安排好教学内容,适当运用互动式教学法,警惕其不足,重新建构教师及学生的关系、赋权并挖掘学生的优势和能力,[7]同时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以及学生的活跃度进行及时调整,互动式教学法能够辅助课堂、达致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 、总结

生活中良好的互动能够增进互动双方的关系,同理,课堂上的良好互动也能够增强师生间的情感链接,教师能够从学生的积极反馈中受到鼓舞,从而更加精神饱满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因此,从互动式教学中受益的并不仅仅是学生,教师也是受益者。互动式教学法的应用虽然存在一些不足,如对知识传播的深度有待加深、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培养学生深入、独立的思考,但其优势明显。互动式教学法更重视“学生收获了多少”而不是“教师传授了多少”;互动式教学法更注重学生对课堂的参与,追求学生和教师关系的平等;不同于传统的教师主导课堂的模式,互动式教学法致力于打造一种“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双方反馈—共同提升”的新型课堂模式。因此,互动式教学法理应被应用到更多的大学课堂中,从而改善大学课堂现状,提升大学课堂质量。

参考文献 :

[1] 蔡小婷,李仕燕.论互动教学法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207-208.

[2] 刘敬伟.互动式教学法在高校选修课教学中的潜力价值[J].社科纵横,2015(12):171-173.

[3] 田米香.开展互动式教学,提高搞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J].大众科技,2009(11):169.

[4] Interactive Teaching Methods[J].Science Teacher,2011(5):17-18.

[5] Louis E. Keiner,Craig S. Gilman.Implementation of Interactive Engagement Teaching Methods in a Physical Oceanography Course[J].Journal of College Science Teaching,2015,45(2):70-77.

[6]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

[7] 苏海贵.社会工作优势视角下高校互动式教学方法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10):147.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ve Teaching Method in Community Generality Course

WAN Yan1,2,TENG Mingjun2,CHEN Zhong3

Abstract :Interactive teaching method aims to motivat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classes and construct an equal atmosphere dominated by 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so that the teaching effects can be promoted.The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ve teaching method in Community Generality course is necessary because of the fickle social environment,the practice orientation of social work major and the theoretical definition of the course.Methods like asking and sharing,case study,situational simulation,role exchange and group debate can be applied in An Introduction to Community course.

Key words : interactive teaching method;community generality ;application

收稿日期 :2018-10-22

作者简介 :万艳(1990—),女,安徽宁国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学专业2017级博士研究生,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老年社会工作、禁毒社会工作;2.滕明君(1992—),男,山东威海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学专业2017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工作政策、禁毒社会工作;3.陈忠(1988—),男,江苏苏州人,中级经济师,中级社工师,研究方向:社会治理。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275(2019)01-0037-03

责任编辑:仲耀黎

标签:;  ;  ;  ;  ;  ;  

互动式教学法在“社区概论”课程中的应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