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论文_黎洁萍

如何指导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论文_黎洁萍

广西省梧州甘村逸夫小学 黎洁萍 邮编543000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作业,也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学生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阅读教学主要以课内阅读为主,课外阅读为辅,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是课内阅读的拓展,可以增加孩子们的知识视野,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思维能力。

【关键词】:课内阅读、课外阅读、有机整合、

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语文学习,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是增加、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提升、语文素养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怎样才能指导好学生的课外阅读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正文】:

一、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课外阅读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生只有对所学内容有兴趣了,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来,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时我会早读时间手捧一本课外阅读书籍大声地朗读,有的同学会和同桌窃窃私语,第二天,教室里就出现了很多同样地书籍,这就是亲身示范的效果。有时我会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例如给学生推荐《夏洛的网》一书时,我对学生说:“一只叫夏洛的蜘蛛和一只叫威尔伯的小猪之间发生了许多让人感动的故事,我看后让我对夏洛产生了敬佩之情,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课下找到这本书自己去读读,相信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在这种悬念的引领下很多学生会主动去阅读书籍。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推荐他们去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由于学生的性格、情感、认识水平和兴趣爱好不同,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自由选择阅读书目,这样学生才会喜欢阅读,才能在阅读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二、创造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课外阅读落到实处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语文不仅要使学生熟读课本,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在生活中扩大词汇,掌握语言的规律,增长表达的能力,从文学作品的阅读里提高思想的培养。”新课标中也明确:“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由此可见开展语文阅读活动的重要性,教师除了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之外,还要适当的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此来检验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为此,我在班级内经常搞一些读书活动,如:读书交流会、讲故事比赛、诗歌朗诵、成语接龙、亲子阅读、摘记欣赏等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各显其能,尽情的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阅读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三、方法引领,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个人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如同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就能自由的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并乘着知识的风帆顺利地到达理想的境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以课内阅读为载体,教授给学生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如:1、勾画法。用做记号的方法勾画出文章中的一些优美的词、句、段加深印象。2、记录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阅读的过程中及时将自己勾画的优美词、句、段记录下来,并时常拿出来阅读、背诵,这样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3、写体会。有些文章读后让人特别感动,这时我们就可以将自己由感而发的情感表达出来,这样既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4、积累背诵。对于一些描写优美的词句、文章段落我们应该背诵下来,经常翻阅,在自己写作时可以运用其中的一些精彩语句。同时根据所学习的内容向学生推荐合适的阅读文章,如:学习《丑小鸭》时,向学生推荐阅读《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等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学习《草船借箭》之前向学生推荐适合阅读的《三国演义》(少年版)等,长此以往,学生自然就会越来越喜欢阅读。

四、学以致用,创造性拓展课外阅读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了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也就是说课内阅读要具有示范性,通过课内阅读的示范,向课外阅读延伸,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根据两者之间的关系,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例如:在教学《少年闰土》一文时,抓住作者对少年闰土外貌描写的段落仔细阅读,读后让学生说一说少年闰土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少年闰土在你的脑海中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通过讨论得出作者在刻画人物时仅仅抓住了人物的主要特征来进行了描写的方法。这样学生便会总结出刻画人物的方法,并运用于课外阅读中。以此为载体让学生阅读了《孔乙己》和《祝福》中作者关于对孔乙己和祥林嫂的外貌描写的段落。在学生充分掌握这种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试着运用这种刻画人物的方法自己描写一个人物的外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譬如在学习完《富饶的西沙群岛》和《美丽的小兴安岭》之后后,学生从优美的语句当中感受到了祖国秀丽的山川之美,我根据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搜集整理了一些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使学生真正掌握写景文章的写作技巧。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的表现,阅读是积累,是写作的基础,丰富的阅读才能给学生带来更为精彩的创造源泉,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获取足够的语文储备资源,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得到的培养。总之,我们要通过方法引领、经典推荐、各种活动的开展,使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机整合起来,让学生在快乐的阅读氛围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课程标准2011导读与教学实施小学语文》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 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小学教师》 天津教育出版社

《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科学出版社

论文作者:黎洁萍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8年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8

标签:;  ;  ;  ;  ;  ;  ;  ;  

如何指导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论文_黎洁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