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支与信贷收支政策协调的问题与对策_银行论文

财政收支与信贷收支政策协调的问题与对策_银行论文

财政收支与信贷收支政策配合中的问题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财政收支论文,收支论文,信贷论文,对策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长期以来,财政信贷综合平衡,是我国追求经济总量平衡的一种基本方法。今天,我们研究财政收支与信贷收支的政策配合问题,实际上是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信贷综合平衡问题。

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在于财政收支与信贷收支都是影响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的宏观变量。从流量上看,1995年,全国财政支出6809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11.8%;当年金融机构新增贷款9037亿元, 相当于当年GDP的15.7%。比流量更具重要意义的是,财政收支、 信贷收支直接影响货币供应的总量与结构,从而成为在既定的产出水平(GDP)下社会需求总量均衡、结构均衡等两个均衡能否实现的重要决定因素。

研究这一问题的必要性,在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国家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有着共同的目的。这一目的是,追求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外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货币币值的基本稳定,而代之以明显的通货膨胀,就不可能有经济的可持续高速增长;没有社会供求总量的平衡以及供求结构的平衡等两个平衡,就不可能有货币币值的稳定;没有货币币值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就没有社会的稳定。从这种意义上讲,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

一、财政收支、信贷收支与需求总量、结构的基本关系

社会供求平衡要通过货币存量与商品供给的均衡来体现,即MV=PQ

其中M代表货币存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P代表商品价格,Q代表实物产量。

但是,就实现这一均衡的方式而言,中央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迥然不同。

中央计划经济实现这一均衡的基本方法是:通过直接计划规定等式的两头。一方面,国家通过直接计划,逐个品种地安排商品物资生产与流通,从而直接安排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另一方面,国家通过财政、信贷计划,供应实现生产、分配与流通所必需的货币。这就是我们长期所运用的财政、信贷、物资、外汇“四大”计划平衡方法。

市场经济实现这一均衡的基本方法是:在法制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经济手段间接调节等式的两头。即通过经济手段间接调节货币需求总量与结构,使之适合并引导社会供给。因此,调节货币供求是实现社会供求总量与结构均衡的一种基本方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正在迅速朝着这一目标迈进,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经济宏观调控中的地位随之不断上升、作用越来越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供求平衡的影响,集中在对货币(M)的影响上。

财政政策的变动无疑要通过财政收支规模与结构的变动来实现,由于中央银行代理国库,财政收支首先直接反映为货币在财政帐户与非财政帐户之间的转移。

货币政策的变动,同样要通过信贷收支规模与结构的变动来实现。信贷收入主体由存款和流通中现金构成,其规模及结构反映着货币存量的结构,即广义货币M[,2]以及广义货币中准货币与狭义货币M[,1]、狭义货币M[,1]中流通中现金M[,0]的比重;信贷支出,其主要形式一般为贷款,是供应货币的重要渠道。货币政策首先是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支出规模,其次是调整信贷收入结构,即货币存量结构,从而调节储蓄(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

从货币的角度来看,财政收支、信贷收支与需求总量、结构的基本关系,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政收支结果与信贷支出是供应广义货币(M[,2])的渠道之一,从而是社会需求的决定因素

我国的广义货币(M[,2])的定义可以浓缩成如下等式:

M[,2]=各项存款+流通中现金-财政存款

从供应渠道来看,则可以浓缩为如下等式:

M[,2]=各项贷款+财政净借款(财政透支+财政借款-财政存款)+国外净资产+其他信贷资产

财政收支之所以能对M[,2]产生影响,是因为财政收支结果要反映为财政在银行存款的变化,即“财政存款”的变化。财政收支的特点是先收后支,因此,实际上财政总是能在银行保持一定水平的存款。1995年底,财政存款余额达到1005亿元。财政收支轧差的结果通常是两者之一,或是结余,或是赤字。无论赤字还是结余,都反映为财政存款变化,从货币供应的角度讲,即反映财政供应渠道对货币总量的影响。

在《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之前,财政长期在人民银行借款或透支。正是由于历史的这种延续,1995年底,财政仍在人民银行帐户上保持着近1700亿元的借款与透支。

1995年底,财政存款与透支借款相抵后,净借款余额为683亿元, 相当于M[,2]的1.1%。

金融机构的信贷资产增加,要直接增加货币供应总量。以贷款为例,因为贷款的增加首先要反映为企业结算户存款的等额增加,这意味着M[,2]的等额增加。在1995年年末的M[,2]存量中,通过金融机构贷款提供的部分占82.7%;通过国外净资产提供的部分占11.2%,通过金融机构其他资产提供的部分约占5%。

(二)财政收支结果对广义货币(M[,2])的影响,从而对社会需求的决定作用,其重要性突出在对基础货币的影响上

就财政净借款余额相当于M[,2]的比重来看,财政政策对总量需求的影响程度,1979—1995年期间,最高不过4%,似乎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中央银行代理国库使财政收支行为介入了货币供应机制,从而使财政收支对货币供应的影响具有了倍数效应。从货币供给机制来看,货币供应量(M)等于基础货币(BM)与货币乘数(k)之积。即:

M=k(BM)

基础货币等于中央银行的存款负债(D),加上流通中现金(M[,0]),减去财政存款(Fd)即:

BM=D+M[,0]-Fd

基础货币供应渠道主要有三条:一是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供应,其形式主要有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二是国外净资产水平的变动,其主要表现为国家外汇储备变动而对金融机构人民币头寸的影响。目前的具体形式是中央银行通过外汇公开市场操作买进或卖出外汇,相应向金融机构增加人民币头寸或减少人民币头寸;三是财政净借款的变化,即财政透支,加上财政借款,减去财政存款。

从基础货币的来源来看,财政收支的变化,从而财政存款水平的变动,是增减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从而也是导致货币供应的收缩与扩张的重要因素。

1985—1995年期间,财政净借款所提供的基础货币相当于基础货币存量的比重,最高年份达到11.70%,最低年份也在3%以上。按照当年货币乘数推算,财政净借款所派生的货币相当于M[,2]比重在10—35%之间。

从年度之内的情况来看,财政净借款随着财政存款的增减而变动,其对基础货币,从而对货币供应的影响十分不稳定。

(三)财政支出与信贷支出,不断地改变着货币存量的结构,从而影响储蓄(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是即期市场供求均衡的重要决定因素

我国的狭义货币(M[,1])的定义可以浓缩成如下等式:

M[,1]=行政企业单位结算户存款+个人信用卡存款+M[,0](流通中现金)

从供应渠道来看,狭义货币(M[,1])的增减变化以及M[,1]中M[,0]所占比重的变化,可以是财政收支、信贷收支变化的结果,也可以是利率或税率变化货币存量结构变化的结果。

在既定的财政收入、居民储蓄存款与单位(行政企业单位)定期存款水平上,金融机构的信贷资产增加,不仅等额增加M[,2],而且同时等额增加M[,1]、提高了M[,2]中M[,1]的比重;如果信贷资产减少,则对M[,2]与M[,1]产生与上述方向相反、程度相同的影响。即

(+、-)信贷支出→(+、-)M[,1]、M[,2]

在既定的财政支出、居民储蓄存款与单位(行政企业单位)定期存款水平上,财政收入的增加,不仅等额减少M[,2],而且同时等额减少M[,1]、降低M[,2]中M[,1]的比重;财政收入的减少,则产生相反的影响。

(+、-)财政收入→(-、+)M[,1]、M[,2]

存款利率的提高,在既定的M[,2]水平上,一般都会导致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的增加,这意味着M[,1]的等额减少;反之,如果降低存款利率,则会产生相反的影响。

利率↑↓→(+、-)储蓄、定期存款→(-、+)M[,1]

贷款利率的提高,一般都会抑制厂商的信贷资金需求,在既定的M[,2]水平上,可能会导致单位定期存款的减少,这意味着M[,1]的等额增加;反之,如果降低贷款利率则会产生相反的影响。

利率↑↓→(-、+)贷款需求→(+、-)M[,1]

所得税率的提高,在既定的GDP水平与财政支出水平上, 则会相应减少M[,2],同时减少M[,1];所得税率的降低,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税率↑↓→(-、+)M[,2]、M[,1]

如果财政发行债券的利率高于存款利率,那么,对债券的需求就会上升,对存款的偏好就会相应下降,结果不仅要降低M[,1]的水平,而且还会降低M[,2]的水平。

(四)财政支出与信贷支出的方向及其倾斜的程度,直接影响着生产结构,从而影响着产品的供给结构,因此,是从供给方面促进社会需求结构均衡甚至总量均衡的重要因素

一种产品供给的增长速度,不仅取决于技术装备水平、劳动力熟练程度以及管理水平,而且取决于投入的规模。社会总供给的增长速度,除了取决于上述因素以外,还要取决于产业结构协调程度。

财政投入、信贷投入是我国资金投入的两大主要渠道,因此,是国家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协调部门、区域之间发展关系的重要经济手段。

二、财政收支与信贷收支协调配合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财政收支与信贷收支协调配合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财政预算赤字与“隐性赤字”两方面,目前最突出的是“隐性赤字”与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

(一)改革开放以来,财政连年赤字,财政政策基本上丧失了反经济周期的作用

1979—1995年,财政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由27.5%下降到10.7 %,累计发生赤字2714亿元。如前所述,1995年底财政仍有近1700亿元的借款与透支没有消化,1985—1995年期间财政净借款导致的基础货币扩张而间接派生的货币相当于M[,2]比重在10—35%之间,结合经济周期来看,在经济热胀的年份,往往是财政赤字较大、对基础货币影响大的年份。这表明,当经济运行中需要抑制需求总量、调整经济结构时,财政总是力不从心。

(二)财政“隐性赤字”规模庞大,调整结构能力下降,并成为长期“倒逼”银行供应货币、膨胀社会需求的重要机制

所谓“隐性赤字”造成财政挤银行从而迫使中央银行多供应基础货币的种种问题,这里主要是指,财政欠拨主要农副产品收购企业的亏损及补贴;出口退税不到位;政策性建设资金由信贷支出;甚至中央银行提供资金发放特困企业职工生活费用贷款等等一些本应由财政负担的支出转嫁到银行身上。

1995年,我国当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比1979年增加了12.4倍,但财政建设性支出和1979年相比只大约增加1.3倍。 大量的调整结构所需要的政策性支出是靠信贷资金财政化来解决的。

(三)国有企业债务负担沉重、效益低下,成了财政、货币政策配合的重要障碍

1983年,财政实行了“拨改贷”的固定资产投资体制改革以及实行了国营企业流动资金由银行统一管理、财政停拨流动资金的改革。自此以后,国有企业自有资金在资金来源中所占比重下降的速度进一步加快了。据工商银行对“4万户”统计,1995年末,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固定资产余额为17094亿元,而长期负债余额达8325亿元, 相当于固定资产余额的48.7%。其中,大中型企业为48%,小型企业为51.8%;流动资金已经资不抵债,流动负债与流动资产的比率高达100.1%。

(四)近几年国有银行负担过于沉重、盈利能力下降、风险承受能力减弱,财政信贷协调配合的信贷基础正在削弱

由于信贷资金长期财政化、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差,加上银行长期粗放经营,目前信贷资金运行中问题比较突出,银行的困难也很大。

据初步统计,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比重达21%左右,其中已经成为坏帐的达1.2%。随着企业的破产与兼并, 预计后一时期坏帐比重还会上升,如果呆帐准备金的提取跟不上,或者资本金补充跟不上,下一步银行就可能变成“空壳”。

另外,近几年银行总体盈利能力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亏损额增加、亏损面扩大。

三、改善财政收支与信贷收支协调配合状况的建议

财政收支与信贷收支协调配合的重要性早在50年代就引起了重视并以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的原则体现在政策实践中,人们习惯上把财政、信贷不平衡叫作“财政挤银行、银行发票子”。当时财政、信贷不平衡的基本做法是:财政本着“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安排年度预算;财政负担固定资产投资与企业定额流动资金供应,银行负担企业超定额流动资金供应,或者银行按事先规定的比例负担部分定额流动资金供应;财政增拨银行信贷基金,或者以不动用财政“结余”的形式充实银行信贷基金。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多种经济成份的发展与国有企业的改革,传统的经济计划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各种指令计划直接平衡社会供求以及安排社会供求结构的经济基础不断弱化,市场机制与间接调控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财政信贷综合平衡机制越来越弱,可以说,目前基本上已经不起作用了。例如,从1983年起财政不再增拨国有企业流动资金;随着银行向着商业化的方向发展和融资渠道的多样化,银行也不再包国有企业流动资金,银行信贷只是企业流动资金来源的一个渠道;从1979年开始银行贷款进入了固定资产投资领域;财政不再增拨信贷基金;财政连年赤字,不再有“结余”“滚存”银行;经济成份多元化了,国家不再可能通过对国有企业指令性计划而直接控制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因此,我们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确定新型的财政信贷综合平衡关系。

从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供求总量均衡与结构均衡的基本特点、实现均衡的基本途径、财政收支与信贷收支对货币供应量(M[,2])、货币结构(M[,1]、M[,0])以及经济结构的影响来看,协调财政收支与信贷收支的关系,应该改变传统观念,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交点集中在对社会需求总量与结构的调节上来,达到共同稳定物价、平抑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目的。为此,财政从谋求年度平衡转到中长期平衡上来,从单纯的预算管理转到与货币政策共同谋求货币币值的稳定上来,从资金供应的分工转到共同谋求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协调以及部门、区域发展协调上来。

具体而言,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协调中长期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保持货币币值的基本稳定,减缓经济周期波动

中长期财政规划应该坚持“收支平衡、不搞赤字”的战略目标,中长期金融规划谋求“低通胀下的经济持续增长”为战略目标。

财政虽然难免有赤字,但从中长期安排来看,应该以收支平衡为基本原则。在此前提下,财政赤字或是结余的安排,应该考虑反经济周期波动的需要,更好地实现财政、信贷“双紧”、“双松”或“一松一紧”的配合。具体而言,在经济增长加速走向热胀的阶段,中央银行收紧“银根”,财政“增收减支”实现“结余”;在经济增长速度回落并滑向“低速”的阶段,中央银行放松“银根”,财政可以通过“赤字”扩大支出,用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以“紧”的货币政策控制宏观总量,以“松”的财政政策对“瓶颈”产业投资、改善经济结构等等。

(二)协调年度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防止物价涨幅的大起大落,减缓经济短期波动

年度的财政支出安排与货币供应的控制,应该以反经济周期为准则,加强财政收支与信贷收支的“微调”工作。

在年度内的预算执行过程中,财政预算执行部门与货币政策的具体操作部门要保持经常性的“通气”。通过这种“通气”,避免财政收支的变化对货币政策操作的“负”作用,避免财政债券发行的规模、时机与货币政策的行动、力度之间的磨擦。此外,财政债券的利率应该逐步做到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水平一致。

(三)信贷政策与财政政策密切配合,加强经济结构的调整

在财政政策与信贷政策方面,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对竞争性企业的固定资产投产与流动资产投资,在扣除资本金后不足部分,可由银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贷款;二是对基础性、有盈利、能还本但付息能力不足的企业固定资产投产与流动资产投资,在扣除资本金后不足部分,如果银行贷款供应资金,财政应该在预算中落实贴息支出;三是对没有资金回收能力的项目,应该由财政安排资金,如果财政先支后收有困难而需要银行贷款解决,财政必须承担还本付息之责任。

(四)解决好国有企业的高负债问题

解决好国有企业的高负债问题,根本的途径是通过“两个转变”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

从财政信贷方面来看,财政应该改变“拨改贷”的做法,直接充实国有企业的资本金;银行运用呆帐准备金手段,尽其所能帮助盘活国有资产存量。

(五)增强银行抵御风险、消化坏帐的能力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历史遗留下来的资产损失将进一步暴露出来,银行的坏帐会进一步增加。在现代经济中,金融的稳定与否是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中的关键之一。因此,在强调搞活国有企业时,必须要兼顾国有银行,正视国有银行也是国有企业这一事实并加以通盘考虑。下一步应该考虑进一步扩大存贷款利差,增加银行的盈利能力;同时,财政减轻一些银行的负担,该财政拿的钱不要“挤”银行,并应提一些呆帐准备金,充实一部分银行资本金。

标签:;  ;  ;  ;  ;  ;  ;  ;  ;  ;  ;  ;  ;  ;  ;  

财政收支与信贷收支政策协调的问题与对策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