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4年老年精神科死亡病例分析论文_王越,张永东,刘彩兴,崔维珍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 青岛 266034)

【 中 图 分 类 号 】 R155. 3【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550 -1868( 2015) 10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精神疾病死亡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死亡原因,为合理治疗及护理老年精神疾病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老年精神科成立14年来26例死亡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病期)、伴发疾病、临床用药、死亡原因等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龄、伴发躯体疾病为主要的死亡原因。结论: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的躯体状况监测,及时发现潜在危险因素,合理用药、加强护理,降低医疗风险。

【关键词】老年精神疾病 死亡病例 临床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e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ease death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ause of death, for reasonable treatment and care for the elderly and mentally disease provide a reference opinions. Methor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enter of psychiatric elderly founded 12 years 26 deaths a patient's general (gender, age, disease stage), concomitant diseases, clinical medicine, cause of death and material,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The clinical work for the elderly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e number of mental health patients body condition monitoring, timely find risk factors, rational drug use, reduce the medical risk.

本中心老年精神科成立于2000年,至今已14个年头,随着住院患者人数的逐年上升,科室规模逐步扩大(现有床位200张,医护人员30余名),诊疗水平日益增强。科室成立至今共收治住院精神患者3421人,其中死亡26人,占总收治患者人数的0.76%,低于既往相关文献报道的死亡率【1,2】。本研究对科室成立至今(截止到2014年7月1日),26例死亡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希望对今后的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1对象与方法

选取我中心老年精神科成立以来死亡的住院精神疾病患者,采用回顾性查阅病历的方法,将死亡患者的详细资料登记于自编的死亡调查表内,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一般资料分析 26例死亡患者中,男11例,女15例;年龄56~96岁,平均77.68岁,其中50岁~59岁1例,60岁~69岁5例,70岁~79岁8例,80岁~89岁9例,90岁以上者3例;病程3天~48年。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者11例,阿尔茨海默病者9例,双相障碍者2例,抑郁症者2例,分裂样精神病者1例,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者1例。合并躯体疾病者22例(其中合并高血压病者最多,为15例;其次为合并冠心病,12例;合并糖尿病9例),既往体健者4例。入院前经外院诊治、躯体状况极差者2例(一例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后出现言行紊乱等精神症状,另外一例为皮层下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两患者均经综合医院对症处理后转入我科,入院时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极差),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者4例(4例患者均合并褥疮)。

2.2入院后用药 治疗单用阿立哌唑1例、单用喹硫平2例、奥氮平4例、氟哌啶醇2例、利培酮1例、丙戊酸钠1例;奋乃静1例;艾司西酞普兰2例;3例因躯体状况差未用抗精神病药物,余均为合并用药,且多数患者因躯体疾病合并应用多种治疗躯体疾病药物以对症治疗。

2.3 死亡原因

2.3.1因躯体疾病所致死亡情况 患者因躯体疾病死亡者共21例(80.77%),是本次临床研究中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其中因全身衰竭死亡者6例,均为长期住院、高龄患者,死亡前多有白蛋白低、电解质紊乱、消瘦的状况;因恶性肿瘤死亡者4例,致死原因分别为恶性淋巴瘤致三系细胞恶性降低、2例肺癌转移致全身多器官衰竭、脑瘤致颅内压增高压迫延髓呼吸中枢致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致死者4例,占15.38%;肺部感染致死者4例,其中1例既往慢性支气管炎数年,死亡前受凉致持续高热;上消化道出血致死者2例,一例为入院前因上消化道出血致重度贫血,全身状况极差,另一例为不明原因吐血,家属拒绝进一步诊疗;糖尿病高渗昏迷1例。

2.3.2 猝死 3例,其中一例为56岁女性患者,既往体健,入院前一周因精神症状复发,被害妄想致进食量少,营养状况差,入院后给予氯氮平50mg/日口服,氟哌啶醇10mg/日肌注、氯硝西泮1mg/日肌注,入院3天突然死亡,考虑为药物所致心源性猝死;一例为74岁女性,小便后跌倒,抢救无效死亡,考虑为体位性低血压所致(既往慢性支气管炎病史数年,住院期间服用奋乃静2mg/日);第三例为抑郁、焦虑共病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多年,入院查体血压高达220/160mmHg,给予对症治疗,夜间猝死。

2.3.3 药物致粒细胞减少 1例,服用氯氮平125mg/日,碳酸锂1250mg/日,后出现白细胞进行性下降,将氯氮平逐渐减量致停用,但患者白细胞仍未恢复正常,最终因感染死亡。

2.3.4 噎食 1例,女,皮层下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家属喂饭时致噎食窒息死亡。

患者死亡原因及构成比

3讨论

3.1 高龄 本研究中涉及死亡患者以年龄≥70岁者为主(占77.27%),大多合并躯体疾病,且绝大部分为慢性病程。分析死亡原因除与此年龄阶段人群躯体状况日渐衰退的整体特征有关,也与既往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良,或在慢性病程基础上出现脑出血、糖尿病高深昏迷等危急重症相关,此外长期应用抗精神病药物也加重了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负担,增加了患者的死亡风险。

本组病例中因肺部感染死亡者4例,考虑与患者高龄、长期卧床、缺乏活动、合并褥疮,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致咽喉部肌肉反射减弱,致坠积性肺炎有关,护理不当所致受凉可能成为诱发因素。

3.2 猝死 尽管随着新型抗精神病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降低,但猝死仍然是精神科的临床急症。高昕【3】等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认为,年龄越大、病程越长、伴有心电图异常改变、发热以及纳差的病人发生猝死的概率要大于没有这些特征的病人。本组患者猝死3例,其中一例为进食量少,营养状况,入院后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50mg/日口服,氟哌啶醇10mg/日肌注、氯硝西泮1mg/日肌注);另外俩例死亡病例,一例有房颤病史,另一例合并多种躯体疾病。考虑原因另一方面可能与躯体状况差,精神药物引起心律失常、传导阻滞或者体位性低血压有关;另一方面可能由患者本身躯体疾患如房颤所致。

3.3 药物不良反应 本研究中因药物严重不良反应而死亡者两例,一例为氯氮平致白细胞降低、感染死亡,另一例为氯氮平合并氟哌啶醇致患者猝死,提示对于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用药更应慎重,即使对于激越、冲动等阳性症状为主要临床征象者亦应在全面结合老年人的整体身体状况基础上,权衡利弊,谨慎选择用药,并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3.4 其他 多项研究都发现,自杀是精神疾病住院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4,5】,但本组病例未出现因自杀死亡者,分析与病房长期形成的严密的护理体制以及医护人员高度的责任心密切相关。

作为老年精神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不仅要精通精神科临床知识、药物在老年精神疾病障碍患者的用药特殊性,更应熟练掌握常见内、外科危急重症的诊断与应急处理,提高急救能力,灵活掌握躯体疾病方面的用药与精神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临床征象觉察敏锐度,防患于未然,更好得服务于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卫红,谢帆,陈美娟.老年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研究[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4,5:20-21.

[2]王瑞见,江开达.老年与非老年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死因比较[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1,1:46-47.

[3]高昕,毛富强,田丽.精神科住院病人猝死相关因素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6,9:468-470.

[4] 潘志武.10年来我院精神科住院死亡病例临床分析[]].精神医学杂志.2009,22:293-294.

[5] 鲍凤竹.老年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死亡原因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1,6,22:266-267.

论文作者:王越,张永东,刘彩兴,崔维珍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界》2015年10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9

标签:;  ;  ;  ;  ;  ;  ;  ;  

近14年老年精神科死亡病例分析论文_王越,张永东,刘彩兴,崔维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