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设计对建筑的形态和结构都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当前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健康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建筑设计也是如此。为了更好地营造一个优质健康的居住环境,建筑结构的设计就十分关键。鉴于此,本文主要就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原则与技术要点进行了简要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结构;建筑设计;设计原则;
1 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1.1强柱弱梁,强剪弱弯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这一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建筑结构中有很多分散的小结构,不同结构在功能方面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同时其对于建筑结构的意义也不尽相同。而在多种结构当中,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及稳定性的结构扮演着最为关键的角色,建筑功能性结构若与关系建筑安全和稳定的结构发生冲突,则应合理选择。所以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首先考虑结构的稳定性,其次考虑结构的功能性。
1.2设置多种防护措施
建筑的安全性是设计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要素,所以建筑结构设计中还要有完善的安全防护机制,若出现问题,建筑结构能够对此及时做出反应,减少不良因素的负面影响,同时也降低了建筑工程建设中的经济和人员损失。建筑工程的安全需要多个单位共同的配合与协作。在实际的工作中,建筑整体结构是工作的主体,设计中的每一个环节对其都会产生影响。所以设计者应在每一个环节均考虑到结构在安全方面的要求,设置多种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3亦刚亦柔
刚柔并济是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最为科学的一个设计原则。如果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片面注重刚度和硬度,则结构在面对强大的外力作用时就可能会影响到建筑自身的变形能力,如果主体结构出现摇晃,则建筑主体就可能会坍塌或断裂,严重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若工程设计中片面追求柔软,虽然其能够抵御外力的作用,但是这种结构会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形和摆动,甚至还可能导致建筑的倾覆。所以在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一定要刚柔适中,从而提高建筑设计的科学性。
2 建筑结构设计技术要点
2.1结构平面图的绘制
绘制结构平面图时一定要重视抗震设计的质量和效果,现阶段的建筑结构设计平面图一般借助CAD绘制完成,但是在设计中,设计人员也可以不采用软件和计算机完成设计工作,虽然从理论的角度上来看,软件设计的效果要优于传统的设计方式,但是设计中容易出现建筑结构受压或局部受压的问题。设计人员需要对现场的情况予以全面调查和掌握,采用计算机技术来完成房屋结构荷载计算工作,进而保证结构受力分析的精确度。
2.2坡面屋顶的设计
坡面屋顶的设计必须要充分考虑工程建设的实际。一般有两种设计方式,第一种是折板式,这一方式广泛应用于跨度小的建筑结构中;另外一种是梁板式,一般在不规则和跨度大的建筑结构中应用较为普遍。设计时房屋梁板折角位置的钢筋设置要体现在设计图当中。因此设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空间感,准确理解建筑图纸及示意图。
2.3楼梯、基础的设计
在楼梯梯板设计工作中,楼梯的跨度控制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楼梯的位置与上下层之间应保持相对统一的关系。此外梁高度的设置也要满足房屋设计的基本需要,否则就会影响工程质量。此外,建筑基础设计也十分关键。混凝土标号的选择和基础中钢筋的配比都需要在设计中予以高度重视,此外还要合理设置构造柱,从而更好地保证设计质量。
2.4多层住宅的设计
多层建筑设计中,设计者要按照建筑的规模和实际来开展设计工作。对于普通的多层建筑结构,应减少房屋近端和转角处楼梯间的设计,此外还要均匀地设置纵横墙。而对于高层建筑结构,在设计中一定要充分考虑结构的抗震能力,使结构能够抵御各种外力的冲击,严格控制楼盖的长宽比,从而提高抗震墙的抗震能力。此外还要加强防护设计,进而确保抗震墙与楼、屋盖的连接质量。
3 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建筑地下室外墙设计
建筑地下室外墙设计中主要应做好混凝的配比以及厚度的控制工作。在设计工作中还要充分考虑建筑所在地的环境以及地下水状况。地下室抗震等级必须要满足规定要求。而在设计工作中需要注意的是地下室外墙设计一定要确定混凝土的等级以及地下室外墙的厚度等基础性条件。此外还要关注地下室的防水性能。地下室设计中,外墙防渗等级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指标之一。地下室外墙的水平荷载对钢筋配比有着重大的影响,而水平荷载中需要考虑众多的因素,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保证设计的科学性。
3.2高层建筑基础的选择
高层建筑基础的性能直接影响了高层建筑自身的整体性、稳定性与安全性。因此在高层建筑基础设计工作中,要保证建筑地基满足高层建筑整体性和变形的基本要求。此外还应重点关注高层建筑的沉降问题。因此在高层建筑设计中,设计的基础形式要能充分保证其具备良好的沉降调节能力。一般而言,若建筑工程的基底面积与地下室柱之间存在较大的间距,则在设计中通常不会采用梁板式基础形式。若建筑结构自身的正截面承载力较强,则应采取筏形基础设计形式。在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环节,设计人员应严格按照工程的结构形式、功能以及具体规模来选择不同的基础形式,进而更好地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及合理性。
3.3基础底板设计
在建筑基础底板设计工作中,沉降问题是设计人员必须要关注并重视的问题,此外还要在保证材料合理利用的情况下,保证钢筋均匀地铺设在基础底板上。另外,在工程建设中还要有效避免钢筋搭接重接等问题。在设计工作正式开始之前,设计人员要充分地做好现场勘察工作,积极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而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工作,提高设计的科学性。在基坑设计工作中还要严格按照基坑的面积完成基础底板的设计工作。若基坑面积较小,则应重视坑土对基地的约束作用,避免结构产生反弹的问题。所以在完成基坑开挖施工后,还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手段,保证基础底板设计的质量,保证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
4 结语
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工程结构的质量及性能,同时建筑结构设计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作,其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保证设计的质量及效果,设计人员一定要准确把握设计的原则,正确应用设计理念,把控好细节部分的设计质量,注重全局,进而更好地提高设计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吴建航.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优化策略研究[J].四川水泥.2018(02)
[2]杨永杰.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8(05)
论文作者:范源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3
标签:建筑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工作论文; 基础论文; 地下室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