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红色资源及其应用于团干部培训研究论文_逯亚萍

青海省红色资源及其应用于团干部培训研究论文_逯亚萍

摘要:青海省拥有着丰富且独特的红色资源,这不仅是地方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红色精神的现实载体,为红色资源融入团干部培训教学,追寻红色足迹,学习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的提供教学资源。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青海省红色资源应用于团干部教育培训的必要性,探析红色资源通过引入课堂教学、用于实践教学、结合网络教学等方式应用于团干部培训,并对进一步强化红色资源在团干部培训中有效运用做一简要论述。

【关键词】青海 红色资源 团干部培训

党史和国史就是共产党人“守初心、担使命”的奋斗史。学习党史和国史,可以使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我党的政治属性和核心思想,培养高尚的政治追求和情操,养成纯净的革命品质。实际而言,红色资源是我国革命先辈艰苦奋斗所留下的宝贵资源,常见的红色资源包括革命文物、英雄故事、革命历史、革命精神、革命遗址等。通过有效运用红色资源,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使团干部更好的继承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人格魅力。

一、青海省红色资源及其应用于团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必要性

(一)青海省及其红色资源

1.青海地域人文特点呈现民族众多,信仰多元。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横跨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人口600多万人,民族众多,全省有54个民族,其中53个属于少数民族,青海省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面积占据全省的98%,信教规模达200万,是全省人口的41.7%。按照省委提出的建设“人口小省转变为民族团结大省”的战略方针,实现有效的少数民族的自治和管理,需要强而有力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基于此,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对民族团结、当地发展产生深远意义。

2.青海省内拥有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党领导各族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留下了宝贵的红色基因。红军长征途径果洛州班玛县,留下宝贵的“长征精神”,西路军被俘将士在循化县红光村修建红军小学、清真寺向我们昭示“理想信念高于天”崇高的革命精神。新中国成立初期,老一辈革命者和创业者建设青藏公路、开发柴达木过程形成著名的“柴达木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优秀青年汇聚海北金银滩,艰苦奋斗不畏牺牲,成功研发原子弹与氢弹,缔造“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以来,青海各族人民又形成青藏铁路精神,玉树抗震精神、可可西里精神、尕布龙精神等。

就目前而言,青海省内著名红色教育资源包括:“西路军纪念馆”、“红色班玛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西路军烈士陵园”等。红色文化产品:秦腔现代戏《尕布龙》、话剧《永怀之歌》等。理论文献研究有:”西路军在青海”、“红军长征在班玛“作品册等。这为团干部红色教育提供现场教学基地和流动宣讲阵地以及理论支撑。

(二)青海省红色资源应用于团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必要性

1.新时代团干部培训的要求。按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精神要求,在实施团干部教育培训时,明确青年教育相关内容和方向,重视党史国史相关教育培训工作,提升应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四个自信”。习近平同志在大会中多次提出,共青团必须始终站在理想信念的制高点上,加强对青年的凝聚引领,通过红色教育加强团干部理想信念的坚定,更好的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

2.弘扬新青海精神的要求。今年,青海省提出关于“一优两高”的发展布局,即通过实现高质量的生态保护,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开启青海新时代的发展征程。精神文化是青海省最珍贵的财富资源,在新时代下,新青海必须具备 “登高望远”、“自信开放”、“团结奉献”、“不懈奋斗”的精神,这些精神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特色、革命文化的重要体现,更是青海省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诸多青海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红色资源就是其中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精神文化载体,青海省的部分红色资源本身就是青海精神的载体和具体体现,所以,宣传和弘扬新青海精神要充分运用青海特色党史资源、革命文化、革命遗址、革命纪念场所等作为爱国教育工作开展的载体,大力发扬红色精神。同时,加强对典型榜样的学习,青海精神是一代一代优秀青海儿女用实际行动和光辉业绩打造出来的,例如桑杰索南达杰和可可西里精神、尕布龙和尕布龙精神就是新青海精神的重要因子,向优秀榜样学习,坚守精神高地。

二、青海省红色资源应用于团干部教育培训的路径探析

近些年,青海省团校已尝试将红色资源运用于团干部培训的教学实践,主要以聘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和参观学习为主。在共青团、团校改革的进程中,青海省团校坚持“政治学校”的定位,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政治培训,实施创新办学,不断探索加强团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培训方式和教学方法。

目前,青海省团校已经将“西路军历史”、“两弹一星精神的时代价值”理论专题和两弹一星纪念馆、西路军纪念馆、循化红光村、小高陵精神基地等的参观学习陆续纳入培训教学。通过学员培训教学效果测评反馈来看,学员对这部分课程的认可度比较高。然而,遗憾的是专题理论讲授对外校专家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参观学习只停留在“参观”层面,教学形式不够丰富,教学内容不够深入,红色教育资源运用于党政干部培训还没有形成系统、完整、可行的课程体系,为团校开发青海省红色教育资源应用于团干部培训教学带来挑战。下一步,我们主要借鉴全国井冈山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延安干部学院等优秀的培训教学模式,在已有的现场参观学习基础上,在深入发掘红色资源和拓展教学方式等方面下功夫,积极探索开发红色资源高质量运用。

(一)红色资源走进课堂教学

青海省团校始终坚持突出政治培训,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家国情怀作为团干部培训首要目标。红色资源具有很强的资政育人功能,所以要在理想信念教育课程中加大红色资源的教学内容。

第一,红色资源理论和教材进课堂。深入研究青海红色资源精神实质和内涵,加大以红色资源为根本结合时代特征的理论专题开发力度,让更多的青海红色资源以理论专题方式走进课堂,例如课堂讲授“西路军历史”和“两弹一星时代价值”理论专题,深化对青海本土红色资源和红色精神的政治性、理论性、思想性的系统深入学习和理解。同时,以专著、书籍、宣传册等理论资料作为课堂教学辅助教材和读本资料,加强课堂理论支撑。

第二,红色资源作为实例、故事融入课堂。将青海特色红色资源作为教学素材、实例故事融入党史国史、省情教育等专题教学,丰富课程内容,增加课程情感的认可度,强化课程的权威性、表现力,例如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工程,这一案例可以用于体现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拥有的制度优越性,同时强调国家对民族地区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关怀。

第三,红色文化产品引入课堂。可以将红色教育影像、情景资料、艺术作品直接引入课堂或者插入课堂专题讲授其中,加强红色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强化课堂教学整体内容的艺术性、思想性等。

第四,丰富红色资源课堂教学方法。课堂中以现身说法,故事分享会、案例分析、交流研讨等方式围绕红色资源中包含的先进人物事迹、红色故事、红色精神进行深化和升华。现身说法、故事分享会让典型榜样人物走进课堂,或者邀请革命后代和时代楷模的亲人讲述榜样人物事迹,有利于更加真实深切体会到先进典型人物的高尚品格和人格魅力;同时,引导学员开展红色资源分析研究,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增进学员在自我学习和集体讨论中强化思考,强化红色精神内涵的学习。

(二)红色资源应用实践教学

理想信念的教育和家国情怀的培养是一个动态过程,不能完全依赖理论课堂讲授,建立“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和思路,遵循理性认知的规律,改变过去以感性主导的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打造红色资源教育第二阵地:实践教学,通过充分应用青海省独特的红色资源,以革命遗址、纪念馆、博物馆作为教学基地,通过情景教学、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激情教学等方式,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实效性。

1.现场教学。带领学员在红色教学基地参观学习,让学员先后参观“两弹一星”纪念馆、循化红光村西路军纪念馆等,使学生亲身感悟革命故事和革命精神。学员在博物馆中可以亲身体会各种革命用具、革命足迹等感悟革命先辈的精神,感受被俘红军对革命的忠诚和“理想信仰高于天”把革命进行到底的英雄气概。在“两弹一星”研制基地,我们学习中华儿女为了维和世界和平和国家安全,大力协同自力更生勇于登攀的民族精神,我们所感受到的是以知识分子为主的大批爱国青年热爱祖国、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2.体验教学。组织学员前往果洛班玛开展“重走长征路”的体验教学。果洛班玛是红军途径青海的聚集地,当年红军在木达沟悬崖上留下“北上响应全国抗日反蒋斗争”宣传印记,起至今日,所刻画的标语依然清晰在目。为体现教学的严肃性,统一学员着装,穿戴红军服红军帽,按照“红军沟→红军亭→红军桥和红军泉→红军路和红军哨所→红军宿营地”路线开展“长征路”,在行走过程中介绍长征的历史,并感悟当年红军战士们坚定的革命信念、关爱老百姓的爱国情怀。在“行军路上”我们能感悟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领会里面蕴含的“长征”智慧和力量。同时,通过开展“民情调研”活动,深入农户访民情,学习和增强群众工作能力。

3.仪式教学。在青海省的西宁市烈士陵园中安葬了1776位烈士的遗体,园内中央矗立着威严的由徐向前元帅亲自提笔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永垂不朽”纪念碑。通过让培训学员在纪念碑下进行献花仪式,所有受训学员瞻仰西路军纪念碑→选派学院代表献花圈→全体学员默哀3分钟→重温入党誓词。通过这样的仪式,可以向所有革命烈士表达后人对其的敬意和追悼。同时,通过讲解西路军历史和西路军将士熊厚发和孙玉清的故事,让学员深刻体会西路军战士义无反顾为民牺牲、舍生忘死追求真理的坚定信仰。

4.访谈教学。由教师担任主持人,邀请榜样典型人物,一问一答中讲述人物故事和故事蕴含的精神品格以及人生启示。引导学习“可可西里坚守精神”和“尕布龙精神”。通过访谈“身边人”讲述守护可可西里的森林警察故事,学习他们用生命和青春坚守可可西里,不负使命,敢于担当精神;邀请尕布龙亲人讲述“我的爷爷尕布龙”,学习尕布龙忠于党、亲于民、艰苦创造、无私奉献的优良品德。同时,强调树立青海人民在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具有的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明确“美丽中国”建设中青海的重要生态地位,建立保护 “三江源”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的信心。

5.激情教学。通过学习和参考富有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红色文化资源。近年来,我省相继推出很多富有青海特色红色文化产品,纪念革命英雄、讴歌时代楷模,引起社会巨大反响,现代歌舞剧《玉树不会忘记》、话剧《草原之子》、秦腔剧《尕布龙》,话剧《永怀之歌》等。组织学员观看这些作品,希望通过艺术作品其深刻的思想性和超强的感染力将观众带入情境中,连接人的情感,直击人的心灵,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三)红色资源教学方式拓展

青海本土的红色教育资源并不丰富,现有的教育资源应运效果也不甚理想,要充分发挥好青海红色资源在团干部培训中的育人功能,需要我们不断的挖掘红色资源内涵,创新教学方式,除了红色资源进课堂,开展红色资源实践教学之外,探索更多的教学模式。

一是“主题”教学模式。按照红色资源所蕴含的主旨精神,按照主题形式上进行分类组合。例如西路军红光村纪念馆和两弹一星研制基地集中表达“坚定理想信念”,可可西里精神和尕布龙精神传递的是青海人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担当奉献,金银滩藏族同胞为建设两弹一星研制基地集体搬迁故事和玉树抗震救灾精神着重反映“民族团结一家亲”。通过深入分析这些资源的内涵,合并同类项的方式,使其组合后能更好的集中表达教育主题,突出教育重点,引导学员更好的理解红色资源教育核心要义。

二是“组合”教学模式。这里强调的是教学方法的组合,在培训中,根据教学需要将多种教学方式组合来开展教学活动。一方面,在一次的培训课程中,针对教育资源的特点,发挥红色资源在教育中的核心优势,通过“现场教学+情景教学+仪式教学+激情教学“相互结合的模式,开展全方位的培训教学工作,增强课程针对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在同一个红色教育基地,也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比如在西路军烈士陵园我们可以采用理论教学(讲授“西路军历史”)+仪式教学(敬献花圈)+现场教学(介绍英雄故事);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水平。

三是“互联网+”教学模式。运用新技术,在学校网站建设红色虚拟纪念馆和红色资源数据库,方便学员了解红色资源;推选优秀精品课程开展网络授课进行线上红色文化教育;运用新媒体,微信、微博、短视频等讲解红色小故事;开展网上祭英烈、红色故事我来讲,争当红色网红等教学活动,增加课程互动性,吸引学员主动参与红色资源的学习和传播,潜移默化影响学员。

三、青海省红色资源应用于团干部教育培训的强化策略

前文主要探讨了青海省红色资源应用于团干部教育培训的实现路径,但是,红色教育应用于团干部教育培训,是一场久久为功的工作,因此,为了加强红色教育在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可持续和长效性,还需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强化:

(一)以突出青海特色为着眼点。加强团干部红色文化教育,从历史中找到脉络和基因,并结合青海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重点要大力弘扬青海特有、独有、仅有的红色精神,例如两弹一星精神、青藏高原精神、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可可西里精神、尕布龙精神等,立足青海实际和发展需要,紧紧围绕国家生态安全、民族团结,社会和国家安全稳定,弘扬青海精神凝聚各民族智慧和力量。

(二)以打造品牌化课程为着重点。据了解,近几年青海省在开发红色教育资源取得了很大成绩,已经开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有五处,但是以成熟的课程体系运用于干部培训还有一定距离。为了形成有效的红色培训课程,我们还需要依托红色教育基地,整合资源,在教学场地、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方面加强合作;专门成立红色资源教育课程开发教学教研小组,注重对红色资源的深度开发,坚持历史和事实,提升资源的政治高度和精神内涵深度;加强教师培养力度,提升教师的专业性,注重红色精神的继承和丰富,使其富有时代意义;注重课程的系统性科学性有效性,课堂中要充分结合青年特征,实现创新的教学模式,保持教学的多元化,打造“团字牌”红色教学氛围。

(三)以应用实践教学为着力点。红色精神和红色基因的传承,需要基于红色资源素材,不断发挥红色资源的渲染力、权威性,通过实践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应发挥学员的主体地位,使学员与红色资源近距离接触,使学员跨历史感受红色氛围,让亲历者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现场教学加强对历史革命场景的认知;情景教学缅怀革命先辈感人的红色故事;体验教学锤炼革命意志和品格,构建“历史文物+人物互动+亲身体验”的课堂模式,保持实践课堂的活跃度。与此同时,青海省红色资源分布广泛,各红色资源之间距离遥远,课程设计和安排受到资金、地域的限制,这些都是课程开发有效应用面临的实际困难。

充分发挥好红色资源应用团干部培训中的教育功能,还要在课程系统化设置、教学方法有效创新、专业化师资配备等方面不断做出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年版。

[2]《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3]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新华网,2013年5月4日。

[4]韩宏亮:《青海省班玛县红色教育资源开发研究》载《攀登》2013年第3期。

[5]赵永祥:《文化视域下的新青海精神》,载《攀登》2019第1期。

论文作者:逯亚萍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  ;  ;  ;  ;  ;  ;  ;  

青海省红色资源及其应用于团干部培训研究论文_逯亚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