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司财务治理的财务激励约束机制研究_企业财务论文

基于公司财务治理的财务激励约束机制研究_企业财务论文

基于公司财务治理下的财务激励约束机制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公司财务论文,约束机制论文,财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都是企业制度中的约束机制。其中,监督机制对企业经营层来讲是一种被动的约束,而激励机制则是一种积极的约束。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经营者自身目标和企业目标的融合,从而有效地激发经营者的行为。完善的公司激励约束机制是实现有效财务治理的前提,只有来自市场、公司权利制衡和业绩评价的经营者约束与激励机制协同运作,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才能得以有效控制。

随着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安然事件的发生,使得公司治理的研究日益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而在公司治理研究中财务治理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综观全球公司治理出现问题的企业,它们或多或少都存在财务上的危机和漏洞,这使得财务治理在公司治理中的位置逐渐凸显,业已成为各国研究的重点所在。财务治理就是基于财务资本结构等制度安排,在强调以股东为主导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前提下,形成有效的财务激励约束等机制,从而实现公司财务决策科学化等一系列制度、机制、行为的安排和规范。本文主要是在公司财务治理下对企业财务治理机制中的财务激励约束机制进行论述。

一、财务激励约束机制的主体

从公司治理结构来看,公司财务是分层的,各个不同层次财务管理的主体及相关职责、权力是不同的。这种财务的多层次,有利于权责明确,同时从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离的治理模式来看,也有利于公司内部财务激励约束机制的形成。

1.出资者财务。产权明确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在企业内部治理中,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经营者(经理层)存在相互制约关系,要求公司要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出资者保留企业的终极所有权,企业具有法人所有权和经营权。基于此,出资者与公司执行机构之间形成公司财务的第一层次——出资者财务。其中,出资者财务激励约束机制的目标是要求企业管理当局提供真实的企业信息,监督管理当局的行为,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2.经营者财务。企业内部董事会行使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和直接经营权,全面参与公司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由于出资者财务管理仅是一种监督机制,因此,资本保值的目标是通过经营者的行为来实现的。由于董事会和企业经理人员之间存在委托代理关系,董事会通过各种手段控制和协调同经理人员的利益关系,以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这便形成了以董事会管理为主体的经营者财务。

3.财务经理。出资者的最终目标要通过董事会的决策来实现,而经营者财务的决策又要通过经理和财务人员的具体运作来完成。企业经理人员由董事会委托,行使企业财务决策事项的执行权和日常管理权,这便形成以经理层为管理主体的企业财务层次——经理财务。经理财务激励约束机制的目标主要是建立经营风险控制系统,确保国家有关财务法规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贯彻执行,以实现董事会的财务管理战略和财务决策目标。

二、财务激励约束机制实现的主要手段

就企业财务激励机制来看,主要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其中精神激励主要采用目标激励、职位激励、政治激励、荣誉激励等,物质激励主要侧重于解决物质动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基本薪金。基本薪金一般不随企业业绩变化而变化,由企业规模、企业性质、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等因素决定,这种激励方式对企业高管层的激励效果很不明显。

2.奖金。奖金是根据企业当期业绩一次支付的报酬。奖金虽然与公司当期经营业绩挂钩,但由于这种激励方式与企业短期经营业绩相联系,容易引发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因而这种激励手段在对高管层的激励中效果不是很好。

3.股票激励。由于股票的价格与企业未来预期业绩存在较强的正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固定薪金激励灵活性不足和奖金激励的短视行为等缺陷。但股票激励对企业高管人员业绩衡量的准确性上还存在不足之处。

4.股票期权。股票期权是指双方按事先约定的价格在一定时间、以特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股票的权利。作为激励机制的经营者股票期权是指企业给予高层管理者购买公司股票的选择权,企业高管人员可以按照约定买卖企业股票,但这种权利的行使存在严格的时间限制。作为一种激励契约,其在防止高管人员的短视行为、维护企业和股东的长远利益等方面有特殊功效,由于存在上述优越性,这种激励方式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激励高管层的重要手段。

5.补充保障。补充保障主要立足于长期激励。这种激励形式主要体现在长期保障上,对企业经营者除按规定参加普通养老保险外,还提供优厚的生活保障,为其提供充足的养老保险和医疗补助。

十五大指出要“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重要指示,由此决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物质激励必须着重考虑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抛弃传统的“资本”观念,承认人力资本的价值;其次,对不同的人力资本根据创造价值的不同进行不等值分配,以促进经营者将自身利益与企业经营目标相联系;最后,人力资本要参与“剩余分享”,保证经营者收益与所有者收益一致。

企业财务约束机制包括内部约束机制和外部约束机制,具体的约束手段有以下几种:

①抵扣风险抵押金。不少企业(主要是高风险企业)将风险收入的大部分留在企业作风险保证金,用来弥补可能形成的亏损或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

②罚款或赔偿。对弄虚作假的企业经营者,除追回已得的全部薪酬外,视不同的情况和影响的程度对其进行经济处罚,对工作过错或决策失误而造成重大亏损或损失的,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赔偿。

③解雇威胁。由于业绩不佳引发的解雇威胁对企业高管人员是一种现实存在的约束,由于存在这种高昂的机会成本,使得企业经营者千方百计地提高经营业绩,防止因业绩不佳导致的解雇行为的发生,尽管这种约束手段在实际中出现的机率并不高,但一旦出现对公司经营者的打击是巨大的。

④财务控制权市场。在现代股份公司中,直接或间接拥有一个企业半数以上具有表决权的股份,借此来决定公司的董事人选,进而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并在公司拥有控制经营活动和盈余分配等方面的权利,称之为控制权。而把通过收购兼并、代理权争夺、直接购买股票等方式实现控制权交易和转移的市场称为控制权市场。从控制权的角度来看,公司外部财务治理机制主要体现在控制权市场上,特别是财务控制权的争夺。从财权配置的角度来看,公司财务控制权的配置必须把公司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和资本所有权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合理的配置,控制权市场的争夺主要是财务控制权的争夺。

⑤经理人才市场。经理人才市场是在现代企业内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产生的评价企业经理人员的市场体系。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企业经理人员的经营管理才能,越有才能的管理者在经理市场上越有价值,市场价值就越高。经理人员必须将自身目标与企业经营目标高度联系起来,时刻把公司目标放在首位。经理人才市场约束机制能够激励管理人员在财务管理中不断创新,按照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从事企业经营。

⑥外部力量约束。政府管制、舆论监督、法律环境的完善程度会对企业经营者形成一定的约束,成熟的市场竞争环境也会对经营者产生强大的约束力量。当然,外部力量对企业经营者提供了一种外部约束,与其他的约束手段共同构成对企业经营者的约束机制。

三、我国财务激励约束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务信息不对称。财务信息不对称是财务激励约束机制最大的困境。根据非对称信息论,市场上供需双方掌握的信息是有差异的,在信息掌握上,需方天生存在信息劣势。在这种情况下,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就希望通过信息的不对称获取收益,而信息劣势的一方则会努力获取信息,消除这种不对称。在财务上,财务人员和财务部门利用财务信息的不对称,采取“隐瞒财务信息”、“粉饰财务信息”等虚假手段欺骗市场。

2.经营者激励结构单一,激励机制存在缺陷。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经营者收入一直是结构单一的月薪制,公司制改革以后,虽然有些企业改革了激励形式,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在年薪制的具体执行当中,往往基本薪金过高,而风险收益比例不足,达不到激励经营者的目的,再加上风险收入是以年度为单位计算的,造成经营者短视行为的产生。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高管层持股比例偏低,激励效果不明显,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高投机特点,使得高管人员持有的股份,几乎不用付出努力就可获取收益,因而持股变成一种福利,导致股票剩余索取权产生的激励作用丧失。

3.多头监督,功能重叠。企业财务监督部门已成为各种命令的集中地,财务部门必须按照国家财政、企业所有者和企业管理者等多方指令进行操作。由于我国长期的政企不分,企业的所有权属于国家,长期以来政府部门一直代表国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调节,而这种监督带有很强的行政色彩,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再加上我国企业监督者自身缺乏约束机制,这必然会影响监督的客观效果,其中很多监督者无法对企业进行监督,有的根本就无力进行监督,更有甚者根本就无心监督企业。目前我国对企业的监督机制使企业所有者权益受损。

4.财务主体监管动机不纯,导致财务虚假信息泛滥。财务主体是指对企业财务信息起决定作用的人,包括公司经营者和大股东等,他们在追求自身利益需要时产生了强烈的操纵财务信息的动机。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董事会、监事会不能发挥应有作用的情况下,会计报表成为投资者尤其是中小股东监督经营者和大股东的唯一工具,但在实际中,当企业经营情况无法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和一定的利润率水平时,经营者和大股东便产生了操作财务信息的动机,导致了企业财务虚假信息的产生。

5.经营者产生机制不健全,内外部约束机制乏力。目前,我国还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经理人市场,大部分经理和财务经理要么是政府任命,要么是家族企业继承人执掌公司大权,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企业的内部人控制。我国的很多上市公司内部未能建立起有效的约束机制,而信息的不对称进一步加剧了约束的乏力。另外,企业的外部约束机制也不健全,证券市场、经理人市场、接管市场、企业兼并机制等外部约束机制虽然在逐步建立,但力量依然比较薄弱,约束力不够。

四、我国财务激励约束机制的对策研究

1.建立权益关系,完善权益分配机制。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与企业利益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处于一种“有权而无利”的状态,企业经营者不但没有监督财务人员的积极性,甚至很多假账都得到了经营者的认同。防止经营者背离国家利益的一个途径就是国家改变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数量,加强对管理者的监督。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全面监督是不现实的,经营者比所有者有更大的管理优势,更清楚什么是对企业更有利的行动方案。同时,全面监督的成本很高,有时可能超过其带来的收益。因此,虽然监督可以减少经营者损害所有者的行为,但不可能通过监督来解决一切问题。所有者应该采取激励和监督两种办法来协调自己和经营者的关系,关键是权衡利弊,找出能使监督成本、激励成本和偏离所有者目标的损失之和最小的解决办法。

2.建立财务约束体系,保证国家财产不受损失。健全财务监督体系是治理财务信息混乱的重要手段。在具体运作中,首先,健全企业内部约束机制,企业要实现自主经营、自我发展,就必须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其次,财政部门要做好对企业财务工作的监督和指导,财政部门和企业主管单位要依据《会计法》,加强对企业财务人员的管理,监督指导企业的财务工作,使财务核算、财务监督规范化和制度化;第三,加强财务工作的社会监督,大力推行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由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审计监督。

3.合理安排资本结构,约束经营者机会主义倾向。在对企业经营者提供物质激励,刺激他们努力工作的同时,也要防止他们的机会主义倾向,要将他们的利益与股东利益密切联系起来。如果企业仅拥有权益资产,则经理人员承担破产风险的机会就小,企业即使经营业绩不佳,也不会有债务违约的压力。因此,如果在企业资本结构中加入债务资金,一方面可以约束企业经营者将现金用于企业的盲目扩张,另一方面,偿债的压力将导致经营者努力提高企业资本收益率。同时通过负债经营,企业经营者向市场传递这样的信号:他们会努力经营企业,使企业的价值不断增值。

4.完善经营者选择机制和经理人市场建设。经营者的选择机制关系到股票期权激励政策应用的准确性,股票期权要求其激励对象是真正的企业家。我国由国企改组上市的股份公司,由于其经营者大多由原来的国有企业管理者平行位移而来,这导致了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从长远看,培育职业经理阶层,形成职业经理人市场是建立经营者财务激励约束机制的必然要求。我国目前应该积极探索财务经理人员的董事会选聘机制及市场化配置的途径,实现董事会和经理层的有效制衡。而财务人员选聘时从市场中来,解聘后又到市场中去的做法,也有利于打破国有企业的“干部终身制”。

5.加强法律和制度保障。制定相关的法律和制度是稳定经营者心理的重要条件,加强相关法律的立法和配套改革,加大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最大限度的规范和约束经营者的行为,加强对他们的激励和约束力度。

标签:;  ;  ;  ;  ;  ;  ;  ;  

基于公司财务治理的财务激励约束机制研究_企业财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