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的电子病历对病案管理的促进作用论文_杨永芳,刘书深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 264200

【摘 要】目的:观察精细化管理的电子病历对病案管理的促进作用。方法:将本院医护人员作为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管理,观察组将电子病历应用到病案管理过程中,实施精细化管理。结果:观察组首页管理质量(24.20±0.05)分、内容管理(23.59±0.12)分、设施管理(23.85±0.25)分、制度执行(24.16±0.18)分、医疗纠纷发生率2.38%、医护人员满意度97.62%,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精细化管理的电子病历,应用到病案管理中,有助于提高管理质量,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提高医护人员满意度。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电子病历;病案管理

前言:

病案是医疗服务过程中,用于记录患者病情,及医护人员治疗与护理情况的主要档案。是决定医院信誉与形象,关系到法律纠纷能否妥善解决的主要依据。随着“医闹”问题的加剧,以及新医改的进展,医院对病案管理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有研究指出,将精细化管理的电子病历,应用到病案管理中,可有效提高病案管理质量。本文于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的医护人员中,随机选取84例作为样本,观察了精细化的电子病历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医护人员作为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医护人员共42例,性别:男:女=20:22。年龄(22--54)岁,平均(36.29±1.88)岁。职务:医生:护士=14:28。观察组医护人员共42例,性别:男:女=19:23。年龄(28--55)岁,平均(37.00±1.56)岁。职务:医生:护士=15:27。两组医护人员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管理,观察组将电子病历应用到病案管理过程中,实施精细化管理。观察组管理内容与对照组一致,均为“病案回收”、“装订管理”、“保存管理”、“返修管理”等内容。不同的是,管理组需在分析各项管理内容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细节入手,提高病案管理的精细度,提高管理质量。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管理质量评分,包括首页管理评分、内容管理评分、设施管理评分、管理制度执行效果评分4项指标。需由医院管理人员给予评分,每项内容最高分均为25分,得分与病案管理质量正相关。观察两组医疗纠纷发生率及医护人员满意度。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的管理质量评分

两组管理质量评分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的管理质量评分

3 讨论

首页管理、内容管理、设施管理,以及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是决定病案管理质量的主要因素[1]。常规管理方法,管理的精细度不足,管理质量欠佳。根据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医院应在应用电子病历的同时,从细节入手,落实各项管理工作[2-4]。精细化管理的电子病历,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应用效果如下:(1)精细化管理制度:为提高病案管理质量,医院需将病案管理制度,落实到每个科室,乃至每个医护人员个体,以明确责任制,确保病案管理中出现问题时,能够有责可追[5]。医院应于每月月末,对各科室的病案管理质量进行检验,并落实相应的奖惩措施。例如:假设某科室病案回收存在问题,则需追究病案回收管理负责人的责任,视问题的严重程度,扣除其一定数量的薪资。(2)精细化首页管理:病案首页填写时,医护人员需要求患者提供详细的身份信息。上述信息提供完成后,临床医生需对病案进行书写,将疾病的诊断过程,补充在病案中。填写完整的病案,应以电子病历的形式,被保留在医院的信息化系统中,以供医护人员随时查询。(3)精细化内容管理:医院病案内容应保证详细且无误差,具体包括“化验单数量”、“负责人签字”、“起始页码记录”等。以确保医疗纠纷发生时,医院能够以病历为证据,维护自身的信誉与形象。(4)精细化管理设施:医院病案管理科室,应配备齐全的防火以及防盗设备,避免病案丢失。本文研究发现,实施精细化管理后,首页管理质量(24.20±0.05)分、内容管理(23.59±0.12)分、设施管理(23.85±0.25)分、制度执行(24.16±0.18)分、医疗纠纷发生率2.38%、医护人员满意度97.62%,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管理质量更高,优势显著(p<0.05)。

综上所述,将精细化管理的电子病历,应用到病案管理中,有助于提高管理质量,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提高医护人员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罗恒,余成敏,李华飞.构建以电子病历内涵建设为核心的三级质控闭环管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28):196-197.

[2]赵菊敏.患者权利保护视角下电子病历合理应用之规范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8(02):129-137.

[3]刘小林.纸质病历走向电子数字化缩微——以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纸质病历档案管理为例[J].四川档案,2018(01):42-43.

[4]黄映嫦,姚慧梅,喻瑛.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护理电子病历书写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8,35(01):89-90.

[5]袁夏至,田小玲,孟肖红.基于电子病历的护理不良事件网络直报管理系统设计与临床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7,16(10):1101-1103.

论文作者:杨永芳,刘书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5月下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8

标签:;  ;  ;  ;  ;  ;  ;  ;  

精细化管理的电子病历对病案管理的促进作用论文_杨永芳,刘书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