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人才的几个要素

浅谈大学生人才的几个要素

一、浅谈大学生成才的几个要素(论文文献综述)

熊文静[1](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荣誉观培育研究》文中认为

赵淑云[2](2021)在《“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王纲[3](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发展背景下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中,思想政治教育承担了前所未有的任务,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重要教育领域。大学生第二课堂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登上高校教育舞台,经过三十多年发展,成为集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传承、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管理载体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教育手段。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学科的发展,大学生第二课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径的作用和意义日益明确,其理论基础、顶层设计、制度建设、组织保障等方面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第二课堂以实践性、灵活性、隐蔽性、多样性等特点在人才培养中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重要角色。人的发展是长期的过程,是复杂因素的结果,教育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对其结果的评价是历史性、世界性的难题,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如何对人的思想、品格、素质等隐性特质的评价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成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既是面向思想政治教育本体的外在测评判断体系,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研究主要解决评价的理论基础、指标体系和应用价值等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的长期探索中,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然而在当今信息和数据的时代,社会和学生对评价有了更多的述求和期待,如同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每位科学家以追求和证实因果关系为毕生志愿,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也必须回答这一“百年树人”的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实践是认识世界的方法,也是人的本质特征。第二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也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实践活动,要认识实践这一过程导致的结果,必须从认识实践这一过程入手。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思想内化与外化的方法和途径的科学,行为是思想外化的最直接表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影响学生的行为的规律和特征,能直接回答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知、情、意、行”是心理学研究的四个基本领域,认知、情绪、意志最终都会通过行为进行表现,也只有行为才能真正被外界和自我感知和认识。综合以上理论基础和指导,本文在思政教育评价的视角下,进行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研究,掌握新时期背景下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形态、规律、影响等特征,探索行为研究用于思政教育评价及学生评价的途径与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重点是对学生思想素质的评价,对学生思想素质的评价转化为对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的评价,对第二课堂行为的评价必须依靠具有说服力的参照体系,最具有说服力的参照体系是学生的成长发展,因此,在把握学生第二课堂行为规律和特征的基础上,理论和实践论证行为与学生成长发展的关系是本文的重点。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纷繁复杂,这是在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中,人们难以涉足的原因之一。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不但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行为这一复杂现象的基础和数据,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路和分析方法,符合了当今社会对论证的科学化、数据化、显性化思维方式的要求和期待,进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引入到教育学、社会学研究的常用思路和方法领域。当然在当今数据为王的时代中,人们对教育研究的新制度主义、绩效主义的倾向,使哲学、社会学界对以数据研究和归纳研究为方法的因果关系推导和评价体系多有批判,吸取这些批判研究的精华,注重理论论证和实验的严谨,以行为物理研究方法为基础,建立符合逻辑理论的数学模型和关系,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本色,从而使第二课堂行为研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的有益补充和支撑。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本研究的思路和创新点。第二章介绍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从理论分析上解决为什么行为研究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三章是在理论框架下对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分析,形成适合这一特定教育活动的行为研究理论。第四章介绍建立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一般规律和原则框架,讨论行为研究的一般范式。第五章以实际案例和数据为基础介绍如何运用以上原理呈现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基本情况,并分析行为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第六章阐述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政教育评价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思政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工作机制。

周汉杰[4](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资助育人效果研究》文中认为高校资助育人,一直以来属于思政教育非常重要的方式。高等学府用助学金、奖学金、勤工俭学等方式帮助家庭贫困学生以及学业成就优秀的学生,并让他们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人才,这些工作是立德树人的核心构成部分,也是辅导学生成为国家栋梁之材的基础和根本目标。学生资助是一项伟大且长时间需要坚持的工作,其战略定位是辅助家庭贫困生度过难关、安心学习、并且成为发光发热以及为祖国明天添砖加瓦的优秀人才,让他们同等获得青春美好时光优秀的学习机会以及积极施展才华的舞台,享受教育快乐和平等获得教育资源的机会。从高x校的维度来分析,学校有关赞助、帮助扶持工作是为了让家庭艰难学生享受平等学习机会的郑重允诺,并且在有关工作开展过程中,增强思政教育的工作水平,贯彻实施帮扶和教学育人彼此融合的方针和思想,实现培养优秀学生使之成为未来的有用人才的伟大目标,是深化资助育人的机制认知、提升资助育人效果的需要。论文围绕“高校资助育人”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研究,通过文献梳理、问卷调查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开展研究,通过对高校资助育人效果进行理论剖析,重构高校资助育人效果评价体系,综合使用了文献查阅分析、问卷调查以及回访分析、横向纵向的参照对比研究,多维度、多方面分析高校资助育人效果的表现方式及所存在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同时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探索提高高校资助育人效果的方法和措施,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资助育人工作的深度融合提供方法工具。在对高校资助育人效果评估的基础上,以思想教育、制度保障和育人实践活动为对策,健全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的内容;丰富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研究视野。

毛倩[5](2020)在《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影响因素及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和和谐社会建设都离不开主体意识的发挥。社会主体意识状况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缺乏主体意识会严重迟滞社会的发展进步,错误的主体意识会造成社会内耗和紊乱。正确的历史主体意识才会极大地激发社会活力和创造力,推动社会朝正确方向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31号文件)是我们党高瞻远瞩,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我们应当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我们需要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发展人的自主性与合作性、自由性与责任性、继承性与创造性的统一,来推动社会主体意识的建立和社会的进步。新时代的大学生有他们不同的特点,也存在缺陷。他们只有清楚的认识自己,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的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大学阶段正处在主体意识发展的黄金时期,应当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树立良好的主体意识。本文就如何培育大学生主体意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加以阐述。本文选择以“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影响因素及培育研究”为对象,目的是全面探讨在新形势下,影响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因素以及如何以社会主义主流意识、三大原则和具体对策为指导,为培育新时代大学生主体意识提供理论依据和具体方案,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培育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全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阐述了主体意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第三部分为实证调查,通过调查设计与实施,分析调查问卷的结果,来了解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阐述了大学生主体意识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从社会、高校、家庭和个人来进行论述;第五部分详细的阐述了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对策。

杨静[6](2020)在《高校思想教育中心理疏导整体优化研究》文中提出系统哲学作为普遍意义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思想教育心理疏导整体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整体优化律是系统哲学中的一个基础规律,它从系统整体出发,到系统整体内在要素构成的相互作用,揭示了系统运动的趋势和方向。本文以整体优化律为指导,将思想教育心理疏导系统划分为主体、对象、环境、目标和设施5个子系统,通过优化每一个子系统的结构,到达提升思想教育心理疏导科学性的目标。心理疏导是思想教育工作的一个方法,在新时代下思想教育工作者如何运用心理疏导方法,是值得思考和关注的问题。以习总书记讲话精神为指导,以人们心理状况和问题为基础,运用整体优化律分析高校思想教育中心理疏导的主体、对象、环境、目标和设施要素,探讨高校思想教育中心理疏导整体优化的内涵、重要意义、合理性,并充分吸收心理咨询有益成果,遵循从现实出发的内在逻辑,优化心理疏导聆听、区分、提问、反映和引导环节,加强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引导,促进教育对象健康成长成才,切实提高思想教育的实效性。从当前高校思想教育心理疏导的现状出发,寻找问题、剖析原因,以此建立整体优化模型。根据整体优化模型,开展具体实施步骤:开展理论培训及其实践锻炼,优化主体系统;开设心理疏导相关课程,提升教育对象认知,优化教育对象系统;建立家校互动模式和加强宣传,优化环境系统;加强系统思维训练和做好总结评估,优化目标系统;加强建设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基础设施,优化教育设施系统;从而解决大学生的认知不清、情绪激化、意志薄弱等问题,更好地实现思想教育的目标。

龚愉[7](2020)在《云南省高校“00后”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艰苦奋斗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历代华夏儿女在砥砺前行过程中凝聚和传承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撑。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艰苦奋斗精神的内涵也有所不同,但其本质的内涵不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我们依然需要继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决胜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头,就更需要每个人不断地奋力进取,传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云南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云南省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发展影响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目前,云南作为我国西南边陲的欠发达省份,各方面发展比较迟缓,要发挥其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作用,需要全省人民共同发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努力奋斗。云南省高校“00后”大学生作为云南省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实现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生力军,加强对云南省高校“00后”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有利于他们具备艰苦奋斗的品质,更好地为云南省的发展做出贡献。因此,深入研究云南省高校“00后”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问题,能更好地培养云南省“00后”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的品质。本文在研究云南省高校“00后”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问题时,以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内涵、理论基础和对云南省高校“00后”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要求、意义为基础展开论述,通过对云南省五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培育的整体状况后,得出云南省高校“00后”大学生艰苦奋斗意识整体上是积极向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培育也取得良好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高校培育主体不够明确、培育吸引力感染力不强、培育效果稳定性不强、培育的实践性不强等问题。之后在深入分析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探索提出相关的培育对策,即从完善培育内容、创新培育方法、优化培育环境、完善培育机制四个方面来解决问题。

宋坤禹[8](2020)在《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三位一体”管理机制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育人成才是高校教育管理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仅依靠学校这一单一主体是无法实现的,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协同管理。建立健全相关的研究生管理机制,有助于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助于推动育人成才目标的实现。为了探究学校、家庭、社会这三个管理主体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否有影响及影响程度的大小,针对管理主体采取访谈的形式,针对管理客体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综合分析得到以下两方面的结果:第一、现状方面,当前研究生管理机制的协同效果不佳,育人成效不显着,各管理主体间信息交流不通畅。第二、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呈正向的线性关系,且学校因素对培养质量的影响最大、家庭因素次之、社会因素最小。通过实证分析结果,构建了以学校为主导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三位一体”管理机制,这个管理机制包含了决策机制、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以及检验机制。家庭、学校、社会三个管理主体通过“三位一体”管理机制,在管理活动当中增加育人的内涵,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融入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中,推动育人成才目标的实现。图8幅;表28个;参53篇。

董铭洺[9](2019)在《教育强国梦促进中国学生自律意识培养——以马克思主义人本化为助力》文中认为大学生自律意识培养,是大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道路上的必要过程。本文结合新时代教育强国梦下中国学生自律意识培养的迫切性和大学生自律意识发展的三个阶段,以马克思主义人本化理念,探究培养大学生自律意识的主要路径。

陈沛酉[10](2019)在《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环境的急剧变迁导致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日益严峻。这一情形使得“转型”成为各类组织解决危机、谋求生存的不二法则。高等职业院校组织亦是如此。但转型不是对未来的空想式建构,须是站在已有积淀上的优化与完善。因此,亟待从组织的视角和历史的眼光来审视改革开放40年来高职院校转型的过程、要素及逻辑。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考察法、历史研究法以及延伸个案法等质性研究方法和基于新制度主义学派的“组织场域”、“制度逻辑”以及伯顿·克拉克创业型大学组织转型理论搭建的分析框架,深入考察了围绕着高职院校组织的诞生与转型所形成的场域关系、转型要素及其中的多重制度逻辑。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本研究基于国家(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以及受教育者及其家庭等多方行动体的核心利益考量,本研究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发生、变化及解决作为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核心议题”,从而确立了高职院校组织从升本导向到就业导向再到生涯导向的转型历程:(1)升本导向阶段(1980年~2003年)。1980年,“收费、走读、短学期、不包分配”的短期职业大学的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蹒跚起步。而后经由1996年“三改一补”、1997年规范命名、1998年“三教统筹”、1999年高校扩招以及2000年管理权下放等等正式制度供给,以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科为组织形式的高职院校组织种群获得了数量上的跨越式发展。(2)就业导向阶段(2003年~2010年)。2003年,在扩招后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之际,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爆发。基于此,中央政府部门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转型目标,并综合运用择优项目引领示范与人才培养评估等举措,引导建立“地方政府主责、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实施”的组织转型场域关系。高职院校组织场域行动体对“高职的基本特征是什么、高职应该如何办”达成多项规范性共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顶岗实习等等办学观念深入人心。(3)生涯导向阶段(2010年至今)。就业导向组织转型带来了就业率显着提升,但以数字为单一表征方式的一次就业率并不能完全、真正地反映各高校的就业情况。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质量和职业生涯发展等指标上的表现却不尽如意。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新危机引起高职院校组织场域中的行动体围绕着“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为主要内容的内涵式转型策略。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顶层设计推动下,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组织间的互动关系得以制度化,高职院校组织亦与四年制大学重新建立起合作交流。同时,高职院校组织自身开始强调职业素养教育。其次,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在升本导向阶段,受国家政策分层歧视与升格诱导、市场生源选择偏好以及大学理性神话的规范性和模仿性力量等多重逻辑制约下的高职院校选择了模仿本科院校学科教育,即把升为本科院校当做规划目标,把大学课程进行“压缩饼干式”删减、把毕业生“专升本”率高低当做招生噱头的“漂移性”组织生存策略。在就业导向阶段,支配组织场域行动体实现就业导向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有:“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就业是民生之本”的国家逻辑,“项目驱动”的科层制逻辑,“生源充盈”、“满足企业需求”的市场逻辑以及“职业主义”的教育逻辑。在生涯导向阶段,高职院校组织场域行动体受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国家逻辑、“国家推动、地方创新”的科层制逻辑以及“生源危机”、“产业转型升级下的企业新需求”的市场逻辑和教育“成人”逻辑的共同支配。

二、浅谈大学生成才的几个要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大学生成才的几个要素(论文提纲范文)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缘起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研究成果概览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外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1.2.5 国内外研究发展态势
    1.3 概念的厘清
        1.3.1 高校第二课堂
        1.3.2 高校第二课堂学生行为
        1.3.3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框架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建构
    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点
        2.1.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下的行为本质
        2.1.2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的行为意义
        2.1.3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下行为与思想关系
        2.1.4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行为理论
    2.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支点
        2.2.1 心理学关于行为研究的理论支撑
        2.2.2 教育学关于第二课堂的核心理论
    2.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切入点
        2.3.1 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理论
        2.3.2 新时代第二课堂建设的政策及其思想
        2.3.3 网络与信息数字技术的相关理论
        2.3.4 定性定量的教育研究相关理论
第三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分析
    3.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产生与发展
        3.1.1 行为产生发展机制
        3.1.2 影响行为的因素
        3.1.3 行为影响的因素
    3.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形态
        3.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发展
        3.2.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现实形态的原因
    3.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评价
        3.3.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评价的现状
        3.3.2 第二课堂评价现状的原因
第四章 大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方法论
    4.1 研究的理论框架
        4.1.1 量化研究的优势与局限
        4.1.2 行为的统计物理研究
        4.1.3 因果关系的误区
    4.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描述数据类型与属性概念
        4.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过程描述数据
        4.2.2 学生成长发展数据类型与属性概念
    4.3 行为研究设计
        4.3.1 第二课堂的课程设计
        4.3.2 学生行为的数据记录采集
        4.3.3 学生行为数据的求证与评价
    4.4 团中央“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借鉴与对比
第五章 大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实践案例
    5.1 案例数据概况
        5.1.1 行为数据的基本情况
        5.1.2 学业成绩基本情况
        5.1.3 毕业去向
        5.1.4 职业发展状态
        5.1.5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数据
    5.2 案例数据的数据挖掘分析
        5.2.1 行为状况统计学分析
        5.2.2 行为与学生发展的关系分析
        5.2.3 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数据研究
第六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应用
    6.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价值
        6.1.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观测价值
        6.1.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判断价值
        6.1.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预测价值
    6.2 基于第二课堂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导思想
        6.2.1 树立“大思政”格局的理念
        6.2.2 巩固增强获得感的内容创新理念
        6.2.3 强化信息技术同步的形式创新理念
    6.3 基于第二课堂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原则
        6.3.1 精准教育原则
        6.3.2 数据研究原则
        6.3.3 评价反馈原则
        6.3.4 行为评价思想的反思
    6.4 基于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
        6.4.1 第二课堂组织工作机制
        6.4.2 第二课堂过程管理机制
        6.4.3 第二课堂评价导向机制
        6.4.4 第二课堂支持保障机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4)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资助育人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方法
        1.4.1 本文研究思路
        1.4.2 本文的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概述
    2.1 高校资助育人的相关概念界定
        2.1.1 资助
        2.1.2 资助育人
        2.1.3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2.2 资助育人效果分析的理论依据
        2.2.1 以人为本的思想
        2.2.2 人的全面发展
        2.2.3 “三全育人”思想
    2.3 资助育人效果分析的评价体系
        2.3.1 资助育人效果的评价指标
        2.3.2 资助育人效果的影响因素
第3章 当前高校资助育人效果的调查研究
    3.1 问卷设计与调查
        3.1.1 问卷设计
        3.1.2 问卷调查
    3.2 调查结果与分析
        3.2.1 有效样本组成分析
        3.2.2 受助学生心理情况分析
        3.2.3 受助学生在校期间诚信表现分析
        3.2.4 受助学生获奖或受表彰情况分析
        3.2.5 受助学生感恩奉献表现情况分析
        3.2.6 老师问卷调查分析
    3.3 问卷调查所反映的情况
        3.3.1 工作成效
        3.3.2 存在问题
第4章 影响高校资助育人效果的原因分析
    4.1 现行资助机制不够完善
        4.1.1 认定机制不健全
        4.1.2 监督机制不到位
        4.1.3 制约机制不得力
    4.2 工作人员结构不够合理
        4.2.1 人员配比不足
        4.2.2 人员专业性不够
        4.2.3 人员流动性较大
    4.3 育人环节落实不够到位
        4.3.1 育人的核心理念不够突出
        4.3.2 资助育人过程简单化
        4.3.3 勤工助学岗位与完成学业实践脱节
        4.3.4 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及时跟进
第5章 提高高校资助育人效果的对策
    5.1 以思想教育推进资助育人工作的观念变化
        5.1.1 树立资助重育人的观念
        5.1.2 培养受助者敢担责任的意识
        5.1.3 确立扶贫先扶志的理念
    5.2 以育人活动推进资助育人工作的效果提升
        5.2.1 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增强大学生自信心
        5.2.2 在诚信感恩教育活动中鼓励大学生积极作为
        5.2.3 在育人实践活动中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
    5.3 以制度保障推进资助育人机制的不断完善
        5.3.1 做好贫困认定工作
        5.3.2 加强法律监督工作
        5.3.3 规范育人管理工作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影响因素及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及创新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创新
2 主体意识基本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概述
    2.1 主体意识基本概念界定
        2.1.1 主体性
        2.1.2 意识
        2.1.3 主体意识
    2.2 主体意识相关理论概述
        2.2.1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2.2 主体教育理论
        2.2.3 主体间性理论
    2.3 培育大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性
        2.3.1 有助于大学生自身发展
        2.3.2 有助于大学生人格塑造
        2.3.3 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
        2.3.4 有助于大学生职业规划
3 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现状调查及分析
    3.1 调查设计与实施
        3.1.1 问卷设计
        3.1.2 问卷结构框架
        3.1.3 样本选取
        3.1.4 问卷数据处理方法
    3.2 问卷调查数据结果分析
    3.3 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存在问题
        3.3.1 大学生主体自身存在缺陷
        3.3.2 大学生主体意识培育外在环境欠佳
4 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影响因素
    4.1 社会因素对大学生主体意识影响
        4.1.1 经济变革的不利因素
        4.1.2 知识经济的不利因素
        4.1.3 网络社会的不利因素
        4.1.4 社会思潮的不利因素
    4.2 高校对大学生主体意识影响
        4.2.1 思想政治教育者方面存在问题
        4.2.2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存在问题
        4.2.3 校园文化环境存在问题
    4.3 家庭教育对大学生主体意识影响
        4.3.1 家庭背景
        4.3.2 家庭关系
        4.3.3 家庭教育方式
    4.4 自我认知不足对大学生主体意识影响
        4.4.1 责任意识淡薄,缺乏主观意识
        4.4.2 自我认同感低,缺乏主体意识
        4.4.3 主观能动性差,缺乏创新意识
5 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培育对策
    5.1 大学生主体意识培育主要内容
        5.1.1 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调动大学生自主性
        5.1.2 通过社会实践教育,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
        5.1.3 通过唯物辩证法学习,提高大学生创造性
        5.1.4 通过理想信念教育,树立大学生正确价值观
    5.2 大学生主体意识培育主要原则
        5.2.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5.2.2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5.2.3 现实性与创新性相结合
    5.3 大学生主体意识培育途径
        5.3.1 社会教育是培育大学生主体意识的保障
        5.3.2 学校教育是培育大学生主体意识的核心
        5.3.3 家庭教育是培育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基础
        5.3.4 自我教育是培育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关键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6)高校思想教育中心理疏导整体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选题目的
2 整体优化规律运用在高校思想教育心理疏导中的重要意义与合理性
    2.1 整体优化规律与高校思想教育心理疏导的内涵
    2.2 整体优化规律运用在高校思想教育心理疏导中的重要意义
    2.3 整体优化规律运用在高校思想教育心理疏导中的合理性
3 高校思想教育中心理疏导现状分析
    3.1 高校思想教育中心理疏导存在问题的整体性分析
    3.2 高校思想教育中心理疏导出现问题的整体性原因分析
4 高校思想教育中心理疏导整体优化模型
    4.1 整体优化模型建立的基本思路
    4.2 整体优化模型中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4.3 整体优化模型的建立和实施的步骤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云南省高校“00后”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云南省高校“00后”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相关概述
    2.1 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理论阐释
        2.1.1 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涵义
        2.1.2 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理论基础
    2.2 云南省高校“00后”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要求
        2.2.1 形成艰苦奋斗的正确认知
        2.2.2 产生艰苦奋斗的积极情感
        2.2.3 具备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
        2.2.4 养成艰苦奋斗的行为习惯
    2.3 云南省“00 后”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意义
        2.3.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2.3.2 继承和弘扬中国精神的内在诉求
        2.3.3 推进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2.3.4 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必要准备
第三章 云南省高校“00后”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设计
        3.1.1 调查目的及意义
        3.1.2 调查内容设计
        3.1.3 调查基本情况
    3.2 云南省高校“00后”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成效
        3.2.1 艰苦奋斗精神培育获得部分学生较高的认同度
        3.2.2 艰苦奋斗精神培育引起部分高校的重视
        3.2.3 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目标更加明确具体
        3.2.4 艰苦奋斗精神培育渠道更加多样化
    3.3 云南省高校“00后”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
        3.3.1 艰苦奋斗精神培育吸引力感染力不强
        3.3.2 艰苦奋斗精神培育效果稳定性不强
        3.3.3 艰苦奋斗精神培育主体不够明确
        3.3.4 艰苦奋斗精神培育实践性不强
    3.4 云南省高校“00后”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3.4.1 艰苦奋斗精神培育内容比较陈旧
        3.4.2 艰苦奋斗精神培育方法缺乏创新
        3.4.3 艰苦奋斗精神培育机制不够健全
        3.4.4 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环境缺乏效力
第四章 云南省高校“00后”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对策
    4.1 丰富云南省高校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内容
        4.1.1 拓广艰苦奋斗精神培育内容
        4.1.2 融入具有新时代特点的内容
        4.1.3 吸收云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
    4.2 创新云南省高校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方法
        4.2.1 使用实践教育法进行艰苦奋斗精神培育
        4.2.2 运用榜样示范法进行艰苦奋斗精神培育
        4.2.3 应用自我教育法进行艰苦奋斗精神培育
    4.3 完善云南省高校艰苦奋斗精神培育机制
        4.3.1 搭建高校党政相关部门的协同机制
        4.3.2 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教育机制
    4.4 优化云南省高校艰苦奋斗精神培育整体环境
        4.4.1 构建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社会环境
        4.4.2 改善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家庭环境
        4.4.3 营造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校园环境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B 调查问卷
附录 C 访谈提纲

(8)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三位一体”管理机制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研究生管理育人的现状研究
        1.2.2 研究生管理机制的管理主体研究
        1.2.3 研究生管理机制的现状研究
        1.2.4 研究生管理机制与培养质量的研究
        1.2.5 研究生管理育人长效机制研究
        1.2.6 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1.4 创新之处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2.1.2 管理育人
        2.1.3 管理机制
        2.1.4 培养质量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2 精细化管理理论
        2.2.3 协同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调查方法
    3.1 问卷调查法
        3.1.1 调查思路
        3.1.2 调查对象的选取
        3.1.3 问卷设计
        3.1.4 样本基本信息
        3.1.5 信度检验
        3.1.6 效度检验
    3.2 访谈法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4.1 研究生协同管理现状分析
        4.1.1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管理
        4.1.2 研究生培养
    4.2 研究生教育管理评价
    4.3 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4.3.1 家庭、社会、学校因素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4.3.2 家庭、社会、学校因素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程度分析
    4.4 研究生管理机制问题分析
        4.4.1 育人机制不灵活,成效不显着
        4.4.2 忽略家庭作为管理主体应当承担的职责
        4.4.3 与行(企)业合作关系松散
        4.4.4 信息共享程度低,形成信息孤岛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以培养质量为核心的“三位一体”管理机制构建
    5.1 顶层设计机制——完善制度,有章可循
        5.1.1 明确构建原则
        5.1.2 明晰构建可能性
        5.1.3 夯实制度基础
    5.2 动力机制——内外推动,协同运作
        5.2.1 内部动力
        5.2.2 外部动力
    5.3 运行机制——校、社、家共同发力
        5.3.1 家庭——参与式管理
        5.3.2 学校——主导式管理
        5.3.3 社会——辅助式管理
        5.3.4 家庭、学校、社会联动管理机制
    5.4 保障机制——管理机制构建的必要条件
        5.4.1 建立数字化保障机制
        5.4.2 建立育人组织网络化保障机制
    5.5 检验机制——提升培养质量的关键
        5.5.1 以学位授予审核为核心的检验机制
        5.5.2 以用人单位招聘为核心的检验机制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提升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路径阐释
    6.1 家庭——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源和本
        6.1.1 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6.1.2 容错纠错帮助研究生塑造健全人格
        6.1.3 润物无声的行为示范
    6.2 学校——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沃土
        6.2.1 教学管理服务全员育人
        6.2.2 加强课程建设的系统性
        6.2.3 丰富信息化教育资源和手段
    6.3 社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大环境
        6.3.1 为育人成才提供物质支持
        6.3.2 为育人成才提供精神支撑
    6.4 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联动
        6.4.1 协同互助的育人关联体系
        6.4.2 合体为一的育人网络构建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三位一体”管理机制构建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 B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三位一体”管理机制构建研究访谈提纲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9)教育强国梦促进中国学生自律意识培养——以马克思主义人本化为助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新时代“教育强国梦”下中国学生自律意识培养的迫切性
    (一)自律与大学生能动学习。
    (二)自律与大学生品质教育。
    (三)自律与大学生成才就业。
    (四)自律与大学生终生发展。
三、人本理念下中国学生自律意识发展的几个阶段
    (一)自我及其状态认识阶段。
    (二)肢体活动状态认识阶段。
    (三)心理活动认知发展阶段。
四、依托马克思主义人本化培养学生自律意识力促教育强国
    (一)构建精品法律课程体系,强化学生观念自律。
    (二)依托辅导员工作创新力,优化学生行为自律。
    (三)加强社会实践引领教育,激发学生自律意识。
    (四)重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引导学生道德自律。
五、结语

(10)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高校组织转型”相关研究
        二、国外“高校组织转型”相关研究
        三、“高职转型”相关研究
        四、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高等职业院校
        二、组织转型
        三、就业导向与生涯导向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选取
        一、文献考察法
        二、历史研究法
        三、延伸个案法
    第三节 分析框架的建立
        一、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场域互动与要素变化
        二、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
    第四节 篇章结构的安排
        一、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关键节点”:就业问题的变化
        二、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阶段划分:从升本到就业再到生涯
第三章 升本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漂移性”诞生
    第一节 改革开放带来的高校与环境矛盾
        一、数量供给不足造成的人才浪费
        二、结构供给矛盾造成的人才缺失
    第二节 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混乱“前世”
        一、高职院校的雏形:职业大学的兴起、扩散与分流
        二、“三教统筹”: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形成与缓慢发展
        三、1999 年扩招后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激增
    第三节 案例院校“升本导向”组织要素的建构
        一、“专升本”目标的形成
        二、领导管理理念与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运行
        三、学科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组织文化整合
    第四节 “漂移性诞生”的制度逻辑
        一、高职院校组织诞生与扩散的逻辑
        二、高职院校组织漂移的逻辑
第四章 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规范化”转型
    第一节 “就业难”与“技工荒”的吊诡
        一、“难中之难”: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二、悖论:“中国制造”下的“技工荒”
    第二节 国家引导下的高职院校转型历程分析
        一、转型目标的生成:“以就业为导向”
        二、转型项目的启动:“示范校”建设
        三、转型成果的扩散
    第三节 案例院校“就业导向”组织要素的转型
        一、目标使命调整:安心做职教
        二、领导“职教”办学理念形成与组织结构调整
        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四、组织文化:新公共管理主义盛行与企业文化融入
    第四节 “规范化转型”的制度逻辑
        一、国家的逻辑
        二、科层制的逻辑
        三、市场的逻辑
        四、教育的逻辑
第五章 生涯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内涵式”转型
    第一节 “好就业”与“就好业”的新矛盾
        一、目标替代:就业导向异化为就业率导向
        二、就业率导向形成的根源
    第二节 质量观变化与高职院校转型分析
        一、“服务社会需求”的高职院校质量提升运动
        二、“服务学生需求”的精英高职院校实践探索
        三、后示范期组织场域行动体满足双需求的举措
    第三节 案例院校“生涯导向”组织要素的转型
        一、目标使命调整:从“示范”到“优质”
        二、领导办学理念更新与组织结构优化
        三、“促进学生生涯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四、组织文化:自主发展的开放型文化模式
    第四节 “内涵式转型”的制度逻辑
        一、国家的逻辑
        二、科层制的逻辑
        三、市场的逻辑
        四、教育的逻辑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第一节 总结
        一、场域互动关系: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脉络”
        二、自主发展探索: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特色”
        三、多重制度逻辑: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指南”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创新点
        二、研究不足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浅谈大学生成才的几个要素(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大学生荣誉观培育研究[D]. 熊文静.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2]“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实证研究[D]. 赵淑云. 江西理工大学, 2021
  •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D]. 王纲.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资助育人效果研究[D]. 周汉杰.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4)
  • [5]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影响因素及培育研究[D]. 毛倩. 西安理工大学, 2020(12)
  • [6]高校思想教育中心理疏导整体优化研究[D]. 杨静.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7]云南省高校“00后”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研究[D]. 龚愉.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8]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三位一体”管理机制构建研究[D]. 宋坤禹.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9]教育强国梦促进中国学生自律意识培养——以马克思主义人本化为助力[J]. 董铭洺. 文教资料, 2019(34)
  • [10]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D]. 陈沛酉. 天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浅谈大学生人才的几个要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