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材料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的作用论文_许绍兰

操作材料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的作用论文_许绍兰

(云南省巧家县幼儿园)

摘要:英国大诗人莎士比亚说过:“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幼儿园数学操作材料的实验研究是一种探索性的创新。本文试从操作材料引发幼儿的自主活动、操作活动的空间让每一个幼儿得到发展、操作活动培养幼儿勤于思考、操作活动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操作活动可以增强幼儿的成功体验和自信心、操作活动的过程使教师与幼儿互动六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力求让幼儿做自和研究,发现新问题,设计新办法,开辟新途径,达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目的。

关键词:幼儿 数学教育 操作材料

当前独生子女普遍存在娇生惯养、依赖等不良倾向,让幼儿自己先去想、自己试着做,培养这种敢于动手操作的品质对他们一生将有极大的益处。世界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社会转型,要求21世纪公民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具有主体精神,具有创新意识,具有主动迎接挑战、主动抓住机遇、主动适应并改造社会的能力。幼儿园数学从时代的要求出发,强调教育活动过程,渗透幼儿“动手操作”精神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操作材料让幼儿在对数学有兴趣的前提下,充分操作、感知,积极的参与活动。幼儿在活动中有选择、探索、表达的自由,操作活动能使幼儿产生自主感,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对自己能力的肯定感,获得成就感。幼儿在操作中学习,在操作中成功。培养幼儿的数学创新精神,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操作材料能发挥幼儿主观能动性

《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提出:给幼儿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给幼儿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幼儿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幼儿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幼儿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给幼儿一个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操作活动正是恰到好处地贯彻执行了新纲要中的精髓、实质。他强调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让幼儿在操作中发现,在发现中学习。真正把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幼儿。例如:在数学活动中,图形的面积守恒是一个比较难以讲明白的数学知识,如果靠教师的讲解,幼儿很难理解,但是在操作活动中,教师不讲,让幼儿自己去玩材料,在玩的过程中,自己观察、发现图形面积守恒的规律,在“教、学、玩、”中,启迪幼儿自己去想象,理解图形面积守恒推理的作用,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二.操作材料让每个幼儿生成动手能力

操作活动的空间让每一个幼儿得到发展 一味的要求幼儿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不仅会束缚幼儿的手脚,也会束缚幼儿的头脑,在这 样的环境里,幼儿只能墨守成规,自我重复,其心态必然是瞻前顾后,小心翼翼。而操作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自主、宽松的空间,人人都参与,人人是“主角”,给每一个幼儿一个空间,每一个幼儿一个机会,幼儿在空间中可以充分的活动。例如:在学习测量活动中,幼儿利用多种测量工具在活动空间进行测量、记录,每一个幼儿都在积极探索、思考,每一个幼儿都在“动”,再也没有站在一边观看的观众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操作材料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勤于思考

思维过程都是从问题开始的,一个勤于思考的人总是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引导鼓励幼儿自己去操作、探索、发现问题的答案,使幼儿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例如:幼儿在玩学具“数字与筹码”活动中,他们发现所有后面是2、4、6、8、10的数都是双数,是1、3、5、7、9的数都是单数。幼儿又接着玩学具,于是又发现了“12、14、16、18、20”也能成双是双数,“11、13、15、17、19”不能成双是单数。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发现、探索解决了单、双数的问题。这时幼儿的学习状态是积极主动的。

四、操作材料培养幼儿数学探索精神

操作材料生成的操作活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激励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操作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开动脑筋,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他是培养幼儿认知能力与个性品质和谐发展的一种好方法。例如:在《认识二等分》活动中,其中有一个难点是“正方形”到底有多少种分法。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发现,只要经过正方形的中心点的任何一条直线,都可以把这个正方形二等分。整个活动过程都是在幼儿的不断探索、发现中完成的,教师不用多说,只是引导幼儿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真知。记得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曾经说过:“儿童的世界多么伟大,有伟大的自然,急待他去发现,有广博的大社会,急待他去探索。”从小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五、操作材料可以增强幼儿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操作活动的核心就是引导幼儿体验成功。对幼儿来说,他们每时每刻都想得到成人的鼓励和赞赏。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达到成功的境地。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精心选取材料,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让所有的幼儿都能够体验成功后的快乐。例如:在数学活动《按两种特征分类》中,先让幼儿认识学具中的“分类娃娃”,了解“分类娃娃”的基本特征,然后引导幼儿同时按两种特征分类,帮“分类娃娃”找家。当他们把所有“分类娃娃”送回他们自己家中时,他们那份成功的喜悦令我们感到兴奋。此外,让幼儿在操作成功的同时,也要渗透一些“挫折意识”的教育。使幼儿懂得挫折与竞争相伴随,要成功必须战胜挫折,学会不怕困难,勇敢坚强,学会吃一堑长一智。幼儿在这种数学探索尝试中,把握知识的真谛,磨练了斗争意志,提高幼儿经受挫折的心理素质,这正是人在现代化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部分。

总之,幼儿在操作活动中与材料的互动是一个持续的探究过程,它能促使幼儿主动学习,真正做到以幼儿为主体,培养幼儿独立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促进幼儿有效地建构数学概念。材料能让幼儿学习数学更加主动,从而培养了幼儿独立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促进幼儿有效地建构数学概念和经验。在幼儿数学活动中有选择地投放幼儿操作材料,让幼儿在操作中主动地去探究、发现、验证知识,使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提高了思维能力,学会了学习,非智力因素也同时得以培养;使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促进其独立性发展;促进其知识的增长、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论文作者:许绍兰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6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2

标签:;  ;  ;  ;  ;  ;  ;  ;  

操作材料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的作用论文_许绍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