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能力确定与培养系列的第四部分--儿童交际能力的确定与培养_亲子成长论文

儿童能力确定与培养系列的第四部分--儿童交际能力的确定与培养_亲子成长论文

儿童能力判定与培养系列之四——幼儿交往能力的判定与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能力论文,之四论文,幼儿论文,儿童论文,系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经验

交往活动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性活动,也是一种塑造幼儿性格、培养幼儿品德、提高幼儿能力、使幼儿从个体走向社会化的重要的实践活动,对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孩子交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交往活动的成败,要想使孩子很好地适应生活,顺利地进行各种交往活动,必须提高孩子的交往素质与交往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家长和教师首先要对孩子这方面的素质与能力进行检测,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培养。

检测项目及方法

本检测共拟有20项内容,每项均有A、B、C、D四种不同程度的答案,仔细阅读每项后,选择出与孩子相同或最接近的一种答案。

检测项目

①孩子能说会道吗?

A.很能,B.比较能,C.不太能,D.不能。

②孩子是否愿意参加一些集体活动?

A.很愿意,B.比较愿意,C.不太愿意,D.不愿意。

③孩子能否很快获得他人的支持和信赖?

A.能,B.基本能,C.不太能,D.很难。

④孩子是否有很多友好的小伙伴?

A.很多,B.比较多,C.不太多,D.极少。

⑤孩子面对新伙伴或陌生人是否很拘束?

A.很不拘束,B.不太拘束,C.比较拘束,D.很拘束。

⑥孩子是否喜欢串门或外出玩耍?

A.很喜欢,B.比较喜欢,C.不太喜欢,D.不喜欢。

⑦孩子行为的号召力、感染力怎样?

A.很强,B.比较强,C.不太强,D.很差。

⑧孩子是否善解人意?

A.善解人意,B.比较善解人意,C.不太善解人意,D.很不善解人意。

⑨孩子与人相处是否慷慨大方?

A.慷慨大方,B.比较慷慨,C.不太慷慨,D.吝啬。

⑩孩子能否很好地调解或平息伙伴间的纠纷?

A.能,B.基本能,C.不太能,D.不能。

(11)在交往过程中孩子是否善于忍让?

A.善于,B.比较善于,C.不太善于,D.不善于。

(12)孩子对人、对事是否具有平等、民主意识?

A.具有,B.基本具有,C.不太具有,D.不具有。

(13)孩子察言观色、随机应变能力怎样?

A.很强,B.比较强,C.不太强,D.很差。

(14)孩子自我调节与控制自己的能力怎样?

A.很强,B.比较强,C.不太强,D.很差。

(15)孩子的参与意识怎样?

A.很强,B.比较强,C.不太强,D.很差。

(16)孩子与人交往时是否自信?

A.很自信,B.比较自信,C.不太自信,D.缺乏自信。

(17)孩子是否善于发现与肯定伙伴的优点?

A.善于,B.比较善于,C.不太善于,D.不善于。

(18)孩子待人能否做到“文明礼貌”?

A.能,B.基本能,C.不太能,D.不能。

(19)孩子在表达感受与要求时是否“艺术”?

A.很艺术,B.比较艺术,C.不太艺术,D.缺乏艺术性。

(20)孩子与人相处是否通情达理?

A.通情达理,B.比较通情达理,C.不太通情达理,D.不讲道理。

每项均选出答案后,请统计出总分。A.B.C.D四种不同答案的得分,按顺序分别为3、2、1、0分。满分为60分。

得分与孩子交往能力关系如下:

得分交往能力

49-60 很高

37-48 比较高

25-36 一般

13-24 比较差

0-12很差

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一、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

“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利用这一工具人们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认识、思想、需要,获得大量的知识与信息,在运用语言进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还可以使人相互了解和信任,达到增进感情的目的。所以,语言是人们进行交往的桥梁,没有语言人们则无法沟通,没有语言人们也难以理解与相互交流。因此,家长及教师应及早对孩子进行语言教育,提高孩子发音与用词的准确性及口语的表达能力,使孩子从小爱说、会说,为孩子架起进行交往活动的桥梁(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方法可以参考上期“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

二、使孩子具有良好的性格

一个情感淡漠,少言寡语,行为拘谨、心胸狭窄、任性固执、吝啬自私的人,是很难博得他人的欢喜的,同时也很难与他人友好相处,家长和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培养孩子热情开朗、心胸宽广、慷慨大方、勇敢自信、乐于助人的性格品质,为孩子适应各种环境、顺利进行交往活动奠定良好的性格基础。这样,孩子在交往过程中才能很好地接受别人表现自己,才能使他人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赢得他人的好感与信任。

三、为孩子提供交往的机会

交往能力是在不断的交往实践活动中发展与提高的。成人要尽量为孩子提供交往的机会,让孩子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1.多带孩子串门、访友。父母应利用闲暇时间或节假日,多带孩子到邻居或亲朋好友家串串门,利用串门、访友的机会,让孩子走出家门接触各类家庭与人员,这样,孩子不仅可以结识更多的人,而且还可以从父母与他人那里学到许多走亲访友的规矩与礼节,体察交往活动的乐趣。

2.让孩子接待来访的小伙伴(或客人)。家中如果有小朋友来访时,家长应鼓励与指导孩子做一些接待与招待工作,如礼貌地迎、送客人,给客人让座、倒茶、拿糖果等,还可以把自己的玩具拿给小朋友玩,并送给小朋友一些心爱的礼物。孩子在接待客人的过程中,便会掌握招待客人的学问,养成关心体贴他人及敢于出头露面的良好习惯。

3.多让孩子参加集体性活动。集体性活动是提高孩子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让孩子多参加一些集体性的活动,如集体上课学习活动,集体游戏活动,集体劳动活动,以及各种集体性的比赛活动等,可以使孩子结识更多的小伙伴,在了解他人的基础上,更加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学会用集体交往中的规则来调节自己的言行,使孩子形成尊重他人、信任他人、谅解他人并愿意帮助他人的良好品德,在长期的集体活动中,还会使孩子学会协调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提高孩子的处世与交往能力。

另外,还应注意对孩子诚实、谦虚、敢于承担责任等品德的培养,使孩子学会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并善于树立自己的威信,用自己的才能吸引他人、赢得他人,从而获得在交往活动中的支配地位。

标签:;  ;  ;  

儿童能力确定与培养系列的第四部分--儿童交际能力的确定与培养_亲子成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