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天津市 300392
摘要:近年来,随着环保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市政污水厂也在不断增加,而水池结构设计在污水厂中占据重要地位,它直接影响着污水厂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就对市政污水处理厂水池结构设计展开了分析论述。
关键词:市政污水厂;水池;结构设计
前言
当前我国几乎每个城市都建有污水厂,用来处理城市污水,缓解水资源缺乏难题。鉴于污水厂的水池结构设计对污水处理的合理性有一定影响,所以在实施市政污水处理时,还需提前做好水池结构设计,正确认识污水和污染源,确保污水经处理之后还能实现二次循环利用,切实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以及循环、可持续利用。
1 市政污水厂水池结构设计的特点
在新建污水厂时都要保证处理厂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同时确保污水处理的合理性,尽量融入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污水处理的技术含量,实现污水处理质量的优化。综观国内污水厂设计,几乎所有厂都将设计重点放到了水池结构设计上,通过一系列水池强度计算、抗裂度计算、防腐性计算、裂缝宽度计算方式,对污水池结构进行了全方位的优化,切实保证了市政污水厂水池结构设计质量,实现了污水的合理、优质处理。简单来说,大型污水厂水池结构的设计特点概括为水池防腐、防渗、防裂。
2 市政污水厂水池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分析
2.1具体设计要求
(1)设计的安全系数,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顶盖强度设计的附加安全系数。通常情况下,水池结构的顶盖所承受的荷载包括自重荷载、活荷载以及覆土荷载等等,在这几类荷载中,自重荷载和覆土荷载的比例较大。由于土体本身的容重会随着含水量、密度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并且还具有变异性较大的特点,所以,附加安全系数的选择应以1.0最为理想。其二,水池池壁设计的附加安全系数。水池的池壁主要承受土压和水压两类荷载,池水的深度一般都是按照满池水进行计算,主要是设备故障或人员操作失误会导致水池满水情况出现,由此可见,池壁荷载的取值应为高限,这样一来就不存在较大的变异。因此,可以以0.9作为池壁的附加安全系数。
(2)裂缝控制。通过对大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市政污水厂进行调查发现,很多水池都存在裂缝。形成裂缝的原因很多,在水池设计计算中要根据水池所处的环境类别、水池内介质的情况及地下水的腐蚀性来控制裂缝的宽度。对于超长水池,为了防止混凝土水化热产生的温度裂缝,还要按照规范要求设置后浇带,后浇带的设置可避免部分不利的温差及混凝土收缩产生的温差,从而增大了伸缩缝的间距。后浇带的间距首先考虑削减收缩力,其次需要考虑的是与施工缝结合。对工期比较紧的工程可以采用UEA混凝土加强带,依靠加强带UEA混凝土较大的膨胀应变,补偿两侧的温差变化,可以抵消由于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产生的收缩拉应力。也可对UEA进行调配,这样就能补偿混凝土的收缩,使混凝土收缩温差≤0,同样能够达到增大伸缩缝的目的,另外添加防渗剂便可以达到防渗抗裂的目的。
(3)配筋。在设计水池池壁的配筋时,应当按照具体形状进行区分,如矩形水池池壁水平方向最小配筋率不得低于0.15%;圆形水池池壁外侧最小配筋率不得低于0.35%,内侧不得低于0.15%。增加配筋率能增加混凝土的拉伸,因此在结构设计时,在节点应力集中处沿截面配置细、密的构造钢筋或网片,可提高构件的抗裂能力。在特殊的介质环境中,对钢筋有腐蚀性要求的,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在混凝土中添加阻锈剂。对深池可以根据计算结果和构造要求采用分段配筋来减低工程造价。
2.2抗浮验算
在水池结构设计中,抗浮验算是重点考虑问题,也是除渗漏外造成工程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情况满足设计规范,根据当地水文资料及地质详勘资料给出的常年最高地下水位验算,对于大型水池,除了进行整体抗浮验算外,还要对底板进行局部抗浮验算,不满足局部抗浮时要对底板进行配重或采用抗拔桩处理,这样会造成建设成本增加,最好的办法是和工艺专业有效沟通,满足工艺前提下尽量提高底板的标高,这样才能达到安全经济目的;对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大的区域,可以考虑在水池四周设置降水井来降低地下水位,达到抗浮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市政污水厂水池结构的具体设计研究
本文以市政某污水厂工程为依托,对其水池结构设计进行详细论述。
3.1工程简介
该污水厂设计规模为5万吨,总占地面积约为5万m2。本工程南北最长处约为100m左右,东西最宽处约为60m左右,工程主要构筑物为钢混结构好氧池、调节池及生化池组成,属于大型水池。经前期地勘测得该区域内稳定的地下水水位在0.8m左右。由于受到降雨和地表径流的影响,从而对水池结构中的钢筋形成了一定的腐蚀性。
3.2工程难点分析
该工程的技术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其一,水池池壁的受力问题。由于水池的设计深度为8.5m,池中有效水深为8m,若是采用悬臂构件,配筋以及混凝土的用量会非常大,工程造价相对较高。其二,水池抗浮问题。因该工程的水位较高,特别是在雨季时,地下水水位的上升速度非常快,从而带来空池检修期间的抗浮问题。其三,沉降问题。本工程的特点是构筑物体量较大,加之场区内存在不均匀的软弱土层,致使构筑物很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的现象,导致其安全性和使用功能受到影响。其四,裂缝和池体耐久性问题。由于水池为钢混结构,加之一些外因的影响,很容易形成裂缝,同时,污水处理成分较为复杂,需要进一步解决钢筋和混凝土的抗腐蚀问题。
3.3水池结构设计的具体技术措施
针对工程中的难点问题,下面给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1)池壁受力问题的解决措施。经过综合考虑后,决定采用扶壁式挡水墙设计,池壁厚度控制在0.4m,扶壁间距控制在4m,这样一来便可以大幅度减少池壁配筋和混凝土的总体用量,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
(2)水池抗浮设计措施。为了有效解决水池检修期间的抗浮问题,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抗浮考虑:其一,降低构筑物的埋深深度,在不影响结构本身稳定性的前提下,经计算后,将原设计埋深4m改为2.5m;其二,应用预应力管桩+池底锚固,并将池底板厚度改为0.7m。通过以上两方面措施,进一步降低了工程造价。
(3)裂缝的处理措施。①由于水池池壁受温度的影响,很容易产生温度裂缝,经研究后决定采用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结构,即在池壁的水平向和竖向分别施加预应力,使整个水池始终处于受压状态下,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池壁的抗渗性,而且还有利于提高整个池体的耐久性。②向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外加剂,并采取一次浇筑成型不留冷缝的施工技术,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收缩开裂问题的发生。
(4)池体耐久性设计措施。根据有关资料记载,常规混凝土在不加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虽然初期建设费用较低,但是在15a以后,便需要进行第一次大修,40a内一共需要修复4次,修复费用大约为初期建设费用的4倍左右。大型污水处理厂的水池一般使用寿命都在30~50a左右,若是采用常规混凝土会导致后续的维修成本增大。如果在工程建设时,采用加钢筋阻锈剂并掺入硅灰的方法,虽然初期建设成本会有所增大,但是这种结构在50a以内不需要进行大修,并且结构本身的耐久性也要远远高于常规混凝土。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市政污水厂水池结构设计作了详细论述,指出污水处理池结构设计除了要满足设计强度需求外,还要重视水池结构设计,切实确保污水厂水池结构设计质量,使其污水处理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张海.关于污水厂大型水池设计的几.点看法田.山西科技.2008(01).
[2]林同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第三版)[M].
[3]CECS138:2002,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张勇.某大型污水处理厂水池结构设计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07期.
论文作者:王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水池论文; 污水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混凝土论文; 荷载论文; 污水处理论文; 裂缝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