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 黄静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摘要】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在小儿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10月我院小儿外科收治的小儿患者10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均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儿应用护患沟通艺术,促进护理人员与患儿的沟通和互动,提高患儿的护理依从性。在患儿好转出院时,采取问卷调查模式,分析患儿及其家属对于小儿外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经过临床护理之后,两组患儿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呈现一定的差异性。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0.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0%,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小儿外科护理中,采取护患沟通艺术,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在护理中,护理人员与患儿通过良好的沟通,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关键词】护患沟通艺术;小儿外科护理;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6-0219-02
在临床小儿外科护理中,护理人员建立良好的护理理念,提高个人沟通艺术能力,与患儿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对于当前医疗环境的优化,具有积极的意义。特别是在小儿外科护理中,很多疾病都有创伤性,令患儿难以忍受。且患儿语言沟通能力比较薄弱,对于疾病的忍受能力较低,反应比较明显,通过良好的语言沟通艺术,有助于全面了解患儿的真实病情,帮助临床做出科学决策。除此之外,在小儿外科临床中,因为患儿具有突发性,导致患儿家长内心焦虑,突发疾病。因此,在沟通中,注重语言艺术,有助于缓解家长内心的焦虑。对此,我院在小儿外科护理中,高度重视护患沟通艺术,并将其应用于小儿外科护理中,具体应用效果与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8年11月收治的100例患儿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有女患儿55例,男患儿45例,患儿年龄大于3岁,且具备一定的语言沟通能力。患儿住院时间超过3天,有20例患儿为急性阑尾炎,有20例患儿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有10例患儿为肠梗塞,有35例患儿为烫烧伤,15例肠套叠,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儿均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为50例。通过分析两组患儿的病因、性别、年龄等,在临床上不存在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两组患儿入院之后,均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为患儿疾病的良好康复创设有利的环境条件,并高度重视患儿生活环境的温湿度、噪音及其光线等的控制,保证患者所处环境的良好质量。在常规护理中,落实各项常规检查工作,结合不同疾病,加强护理工作,比如,针对烫烧伤的患儿,必须要全面预防烧伤面的感染,对于急性阑尾炎患儿,要严格遵医嘱,重视患儿合理的饮食安排,并加强对切口感染的预防,降低肠粘连的发生率。针对肠梗阻患儿,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及时处理呕吐的不良问题。综上,在常规护理中,需要落实各项常规护理措施,做出基础护理工作,为患儿制定良好的护理方案,督促患者生活作息、饮食习惯等正常化。
在对照组基础护理的条件下,对观察患者采取护患沟通艺术,应用良好的沟通技巧。针对沟通艺术的应用,主要从两个角度展开:
(1)语言沟通:在小儿儿外科护理中,针对部分患有肠道疾的患儿,例如,肠套叠、肠扭转、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腹痛症状,在治疗中,医生的判断比较困难,而且患儿语言沟通能力薄弱,只能用哭闹的方式来间接表达不适感。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就可以通过一些温和的语言与鼓励的语言,尽可能让患儿安静下来。在与患儿沟通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用类似勇敢、漂亮、听话、坚强等的词语,给患儿树立良好的信心。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与理解能力,进行合理地推理,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制定相应的语言沟通方案。在沟通中,需要保持音量适中,与患儿家属沟通也是如此。在语言沟通中,一定要把握好语言沟通的音量与语速,保持良好的亲和力。
(2)非语言沟通:所谓的非语言沟通,就是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肢体语言来指导患儿配合治疗,例如,手势、表情及其动作,这是护理沟通语言艺术的重点。在小儿外科护理中,语言沟通艺术语言结合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集中二者的优势。例如,在患儿的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轻抚患儿身体的方法,让患儿感觉到温暖,并积极配合治疗。在护理中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各种肢体反应,观察患儿表情与动作,了解患儿的情绪变化。如在阑尾炎术后,很多患儿都会啼哭不止,导致腹压增加,影响阑尾切除术后切口康复,护理人员可以通过非语言沟通,抱起患儿,给予患儿轻抚,让患儿慢慢安静下来。除此之外,在护理中,微笑也是护理人员可以使用的语言,有助于更好地增强亲和力,合理应用各种面部表情,降低患儿就诊的不适感,提高家属的认同感。
2.结果
在患儿出院时进行调查,了解护理质量。在小儿外科护理中,通过护患沟通艺术的应用后,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对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满意率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0.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0%。
3.讨论
尽管近几年我国公共医疗卫生获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由于人口基数的问题,当前的医疗环境仍然相当恶劣,各地医疗纠纷频发,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改善护患关系势在必行,而良好的护患沟通艺术应用能够显著的改善护患关系并 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尤其是在小儿外科这样就诊量较大,护患沟通的艺术就更显珍贵。我科对护患沟通艺术应用于小儿外科护理中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应用护患沟通艺术后,患儿和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获得了很大的提高,患儿和患儿家属焦虑值显著降低。证明护患沟通艺术应用于小儿外科护理中的良 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娜.护患沟通艺术在小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5,28(14):200-201.
[2]张晓丽.护患沟通艺术在小儿门诊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9):238-239.
[3]千艳红.护患沟通艺术在118例小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外医疗,2014,33(02):153-154.
[4]陈素.护患沟通艺术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9):225-226.
作者简介:张莉,1985年9月2号,女,四川省南充市,本科,护师,小儿外科护理学
论文作者:张莉 黄静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4
标签:患儿论文; 小儿论文; 外科论文; 语言论文; 艺术论文; 满意度论文; 家属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