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现代化思想初探_孙中山论文

宋庆龄现代化思想初探_孙中山论文

宋庆龄现代化思想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宋庆龄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走出中世纪,迈向现代化。这是鸦片战争至今约一个半世纪里,多少代仁人志士所追求、探索,并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共产主义战士宋庆龄,毕生为建立一个独立、民主、自由、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的历程,实质上也就是为探求和实现祖国现代化,使之自立于世界先进国家之林的历程。早在1927年,宋庆龄就公开提出要使中国成为“一个新的现代化的国家”的光辉思想。此后,在探索和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又有过许多科学的构想和精湛的论述。宋庆龄无愧为中国现代化事业的伟大探索者和实践家。

一、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

近代世界开启以来,世界各国的社会经历了不同的变迁过程,但拥有一个共同发展的主题:现代化。现代化是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就其内涵来说,它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思想、习俗等各个层面的现代化,而政治的民主化与经济的工业化则是现代化的主体内容。

中国从鸦片战争后逐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下,中国人民在政治上没有民主、自由,完全处于无权的奴隶地位;在经济上极端贫穷落后,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中国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现代化国家?对此,宋庆龄进行了深沉的思索和艰苦的探求。

早在少年时代,宋庆龄从其父亲和孙中山的交往中,开始对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和革命精神有了初步了解,在幼小的心灵中激起了爱国主义思想的浪花。14岁时,她远渡重洋,到美国威斯里安女子学院学习。宋庆龄身居海外,心系祖国,经常从父亲寄给她的长信、剪报及当地报刊上了解国内局势,关心国家大事。在她看来,热爱祖国是自己坚强和永生的根,因此绝不能忘记中国,“如果忘记了,人生就失去其意义”〔1〕。在爱国主义的驱动下, 宋庆龄认为中国必须要有一个根本的变革。到底怎样变革?在探索的征途上,她也经历了由改良到革命的转变。

1911年11月,宋庆龄在院刊《威斯里安》发表了她的第一篇政论文章《受外国教育的留学生对中国的影响》。该文抨击了清政府官僚制度的愚昧和腐朽,论述了中国早期留外学生在政治、教育和社会改革方面对中华民族产生的良好影响,提出为了振兴中华、强国富民,必须派遣大批留学生到西方各国去深造,把一切有价值的、好的东西学到手。她期望这些留学生能选拔到重要官位上,通过改革教育,改革官吏任免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宋庆龄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意识,但也表露了她当时的改良主义思想。

1912年初,宋庆龄从父亲来信中获悉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顿时欢欣若狂。接着,写了题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的著名论文。文章分析了辛亥革命爆发的社会原因,高度评价了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指出这个革命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之一”,“这一非常光辉的业绩意味着四万万人民从君主专制制度的奴役下解放了出来”。对辛亥革命的讴歌表明,宋庆龄的思想发生了新的变化,初步树立了革命的思想。

1913年夏天,宋庆龄从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毕业。当她得知国内形势发生了剧变后,决定立即回国,投身到救国救民的斗争中去。这时孙中山因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遭到失败而再度流亡日本,宋庆龄的一家也随之到了日本。于是宋庆龄转道日本,在这危难时刻来到了孙中山身边。通过同孙中山频繁的工作接触,受到很大的教育和鼓舞,提高了对中国革命的许多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的认识,从而追随孙中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15年,宋庆龄和孙中山结为革命伴侣。他们两人都是现代的伟大爱国者,其共同的奋斗目标正如伊斯雷尔·爱泼斯坦指出的那样:“他们要使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在一个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在经济、教育和社会各方面赶上最发达的国家,并进而超过它们”。但他们知道,“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是进行革命斗争以恢复和完成中国已被严重破坏的独立并在国内消除封建主义”,〔2〕基于这样的共识,结婚后, 宋庆龄积极协助孙中山南征北战,为反对帝国主义支持的封建军阀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孙中山逝世后,宋庆龄坚决执行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积极投身于北伐战争的洪流。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集团相继叛变而告失败。面对这种形势,宋庆龄一面对国民党右派进行坚决斗争,一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就中国革命和现代化的双重任务的相互关系,第一次公开发表了她自己的看法。她说:“中国如果要想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在现代各国的斗争中生存下去,就必须彻底改变半封建的生活情况。”又说:中国要以“一个新的现代化的国家代替那存在了一千年以上的中世纪制度”,只有用“革命的方法”才能完成。因为“国内军阀的腐蚀和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外夹攻,不允许我们有那样漫长的时间来采取逐渐改进的办法”。这些精辟的论述表明,中国要实现现代化,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首先进行人民革命,“铲除殖民制度,埋葬封建主义”,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从而为祖国的现代化扫除障碍,开辟道路。总之,宋庆龄认为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是实现现代化的必要前提。她的基本信念是:没有革命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这个信念是历史所证明了的客观真理,也是历史所作出的科学结论。

宋庆龄不仅把实现祖国现代化的宏伟任务率先而公开地提到了中国人民面前,而且始终遵循着只有国家独立、人民民主才能实现现代化的信念,身体力行,奋斗不息。大革命失败后,她依然满怀革命激情,高举孙中山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旗帜,坚定地和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为中国现代化大业打通道路,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宋庆龄无愧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无愧为祖国现代化事业的伟大先驱。

二、实现现代化必须走自己的路

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历程却不尽相同。中国的现代化属于后发型现代化,因而在迈向现代化的征途中,步履艰难,曲折坎坷。先进的中国人一开始是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企图照搬西方现代化的模式,但“西化”即资本主义之路在中国行不通。十月革命后,转而走“俄国人的路”,即“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然而,实践表明,苏联模式不仅曲折不畅,而且弊端丛生。为了走出这个模式的误区,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积极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路。经过努力终于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宋庆龄构想的现代化模式,大致上也是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西方式——苏联式——中国式。

宋庆龄出生于一个特殊的家庭,早年在美国学习,深受西方民主思想和现代文明的影响。她曾回忆说,“我在美国度过我的青年时代,受过美国伟大的民主传统的熏染”,“它的文化,成为我所接受的教育的一部分”,“这对于我祖国,十分需要民主精神的祖国,是非常珍贵的”。这些回忆说明,当年的宋庆龄是仰慕西方文明的,她心目中向往的现代化是仿效西方的模式,即资本主义现代化。1915年,宋庆龄同孙中山结婚,当时孙中山非常钦佩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向西方学习并大踏步前进,因而他的现代化方案基本上没有超越欧美和日本的模式。1972年,宋庆龄在纪念何香凝的文章中,曾作了这样的回顾,“当时(指1915年前后)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有数万名,他们想通过留学来学会怎样把中国这个封建的、受压迫的弱国变成现代化的国家,了解日本这样一个小国怎样战胜强大的沙皇俄国”。这段回顾,可以说也是宋庆龄自己当时企图学习西方的心态的真实写照。总之,宋庆龄最初的现代化构想,大致相当于“西方化”。

可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宋庆龄学习西方的初衷。近代的中国,先生老是侵略学生。中国人向西方学得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特别是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斗争,屡遭挫折和失败,加之资本主义世界的弊端不断暴露和日趋严重。这一切引起了宋庆龄的深思,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开始认识到“资本主义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西方现代化的模式在中国不可能奏效。为了改造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寻求新的道路。但是救国救民的真正出路在哪里?一时找不到正确的答案,她和孙中山陷入了彷徨苦闷之中。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希望的曙光。孙中山首先奋起,从自己学习西方的痛苦经验中,毫不犹豫地对十月革命报以热烈的欢迎,决心“以俄为师”,并愿意同中国共产党合作。1924年1月, 孙中山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三民主义发展为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核心的新三民主义,实现了他一生中伟大的转变。

在孙中山走上联俄、联共道路的过程中,宋庆龄参与了许多活动。她不仅参加了孙中山与中共代表和苏俄代表的多次会见,还作了许多切实有效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她逐步了解了苏联和中国共产党,从而开始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移到东方,从欧美转向俄国,自觉执行联俄政策。大革命失败后,为了实现孙中山生前的遗愿和寻求革命真理,宋庆龄到苏联访问考察,看到了社会主义革命给苏联带来的变化。她曾说:“我亲眼看到了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那里消灭了剥削,人民生活提高了,使我更加相信中国共产党,也使我对中国革命事业充满了必胜的信心。”〔3 〕宋庆龄在事实的教育和革命实践的磨炼下,逐渐树立了这样的信念:必须以苏联为榜样,运用社会主义的方式,完成中国现代化的使命。“走俄国人的路”,是宋庆龄在“西方化”的路走不通的情况下的一个根本性转折,是对历史方向的重新选择。

学习苏联的经验是必要的,但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曾一度照搬苏联模式。历史证明,这一模式本身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已经明显地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了。 宋庆龄敏锐地察觉了这方面的问题。 1954年,她针对照搬苏联模式的倾向,提出了在学习中“还要注意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把苏联的经验与中国的具体条件相结合”,并强调“结合论”是马克思主义在领导思想上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我们进步的一个伟大的鼓舞者和促进者”。两年后,在一次讲话中,她又明确指出:“各国的情况有所不同,任何教训都不能盲目地搬用”。后来,宋庆龄在《怀念周恩来总理》一文中,深刻揭示了苏联模式的弊病,指出:“在苏联,农业和轻工业经常发生危机,重工业受到重视但却是孤立的,工农业之间差别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与此同时,她充分肯定和赞扬了周总理执行的经济建设政策,认为关于“发挥了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强调农村人民公社发展小型工业,强调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实现扎扎实实的高速度工业化”的这套政策是“完全符合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的”。这些论述表明,宋庆龄已认识到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决不可以简单地仿效别国模式,而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我们特有的生活方式中”产生出“各项政策”。也就是说,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胜利地推进社会主义四化大业。1981年2月, 88岁高龄的宋庆龄回顾总结了她一生的革命经历,认为集中到一点,就是“走自己应该走的道路”。“走自己的路”,实际上也就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的总结。这个光辉的思想,无疑地是对苏联模式的突破,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路和举措

早在1927年,宋庆龄就公开提出建立“现代化”的新国家的伟大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更是旗帜鲜明地强调“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创造越来越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使我们一代比一代生活得更美好”。同时,宋庆龄还从历史和未来的高度,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路和举措。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宋庆龄认为,“我们进行的革命任务,是在改变我们的经济”,早在建国前夕,她就指出,“发展生产是当前政策的基点”,“我们的旗帜是‘生产’,更多的生产”。1950年初,她又说,“现在全国大陆差不多已完全解放,今后应积极推动生产建设了”。后来,她再次强调必须“全力进行生产”,并进一步指出中国人民“面临着巨大的任务,就是迅速发展我们的国民经济,首先是发展我们的民族工业,以及消除殖民主义造成的经济上停滞落后的状况,以使我国人民能够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享受幸福生活”。这些论述表明,建国后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工业化是国家现代化的主体。宋庆龄十分重视工业化问题,她认为“没有工业化,我们的经济和文化水平就不能提高,而且,民族独立的确也不能获得保证”。显然,在宋庆龄看来,工业化是巩固革命成果,改善人民生活和提高文化水平的物质基础。因此,她指出,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把我们落后的国家工业化起来”,“工业化对中国来说,其重要性犹如心脏对人一样”,并要求“必须建设许多规模宏大的、高度技术的和生产大量产品的新企业”,“以实现现代化工业制度”,从而把我国由“农业国改变为工业国”。

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加速农业现代化。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但是农业却十分落后。要改变这种状况,宋庆龄认为只有用“新的技术和新的组织去进行生产”。她要求中国人民“以全副力量促使农业现代化,并使它得到高度的发展”,以便“为工业化的中国建设一个农业基地”。

科学技术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宋庆龄站在时代的高度,充分阐明科学技术对发展生产力和实现现代化的巨大作用。她说:“我们正处在二十世纪的后期,也是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时期。我们要使自己的国家成为现代化的、具有高度文明的国家,就一定要努力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不断提高文化的素养”。如果“没有现代的科学技术,没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就等于赤手空拳去打仗,那是要吃败仗的,是搞不成四个现代化的。”显然,宋庆龄把科学技术与现代化的成败联系在一起了。这就是说,没有科学技术,就没有现代化。欲振兴经济,必先振兴科技。为此,宋庆龄号召青少年必须“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努力用“现代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立志做文化的主人,做自然的主人,做宇宙的主人”。

大力培养人才,促进人的现代化。宋庆龄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一切财富中最宝贵的’是人”。中国的现代化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诸方面,更重要的是人的现代化。因为现代化归根到底是要靠具有崭新的人生理想、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的现代人去实现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宋庆龄非常重视儿童教育和人才培养,正如她自己所说,“我的一生是同少年儿童工作联系在一起的。”早在50年代中期,宋庆龄卓有远见地提出了培养“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建设者”,以及“我们伟大事业的接班人”的问题。她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这是一个“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前途,关系着人类命运”的大问题。与此同时,她还提出了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标准,即培养“既有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又有社会主义觉悟的身体健壮的新的一代”。显然,宋庆龄的人才观,从本质上来说是变传统的中国人为社会主义时代的中国人,即实现人的现代化,以适应社会主义四化事业的需要。

实行对外开放。现在世界已联成一体,开放成为世界的潮流。一个国家如果闭关锁国,不同世界联系,不与国际接轨,就无法摆脱落后的困境,现代化的理想也难以成为现实。宋庆龄是一位放眼世界的真正的现代中国人,她高瞻远瞩,把握机遇,在强调自力更生的同时,积极主张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其主要内容是:(一)同一切国家建立正常关系,进行文化和贸易交流。宋庆龄遵循孙中山先生“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的思想,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谋求同东西方一切国家进行广泛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她说:“我们愿意同一切国家保持友好关系,不论它们在政治、社会和经济制度上和我们是多么的不同,不论它们是大国还是小国,也不论它们离我们近还是远。这也包括美国在内,我们希望同它有正常的关系。”(二)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宋庆龄十分赞赏周恩来关于“强调自力更生,同时吸收外国科学技术上对我们有用的东西”的经济建设方针,明确表示要向欧洲、美洲、苏联的“工业与农业的成就学习”。(三)引进外资。早在1939年,宋庆龄就指出:“中国将为外国资本投资提供广泛的范围。中国欢迎所有愿意帮助中国的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四)争取外援。宋庆龄坚信中国人民自力更生的伟大力量,但又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要在薄弱的技术基础上建设起来,就“不仅需要学习,而且需要援助”。她明确表示,“欢迎而不拒绝善意的国际援助”。限于历史条件,宋庆龄虽然没有明确地使用过“对外开放”这个概念,但从上述的思想观点来看,其“对外开放”的意思是明确的,是毋庸置疑的。

健全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宋庆龄认为,政治上的民主化既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本保证。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她就指出:“我们国家的基本建设只有在实行真正民主的时候才能进行”。为此,她和中国共产党紧密合作,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大人民享受到了社会主义民主,这是历史上最广泛的民主,因而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献身四化的热情。但是,在民主的实践方面,我们过去做得还不够,特别是林彪、“四人帮”肆意践踏民主原则,对人民实行封建法西斯专政,致使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遭受残酷迫害,四化事业也几乎遭到了灭顶之灾。鉴于这个历史教训,宋庆龄尖锐地指出:为了“使这一类悲剧不再重演”,“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只有健全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畅通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渠道,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安定团结地建设社会主义,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显然,在宋庆龄看来,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宋庆龄的现代化思想,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这个光辉的思想,在今天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 未标注码的引文均出自《宋庆龄选集》上、下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

注释:

〔1〕尚明轩 陈民 刘家泉

赵楚云编著:《宋庆龄年谱》第2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2 〕《宋庆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第55 页,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李云:《三十年代在庆龄同志身边两年》,《解放日报》1981年5月23日。

标签:;  ;  ;  ;  ;  ;  ;  ;  ;  

宋庆龄现代化思想初探_孙中山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