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活水流不尽就业创业天地宽-新中国成立70年吉林市就业工作扫描论文

源头活水流不尽 就业创业天地宽
——新中国成立70 年吉林市就业工作扫描

文◎孙建群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新中国成立70 年来,吉林省吉林市始终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发展重要目标。在迈向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的道路上,以民为本,一项项稳增长、惠民生的就业政策陆续出台,一项项保就业、促创业的精细措施逐项落地,全市就业工作稳中有进并取得长足发展。

在改革和探索中拓宽就业道路

新中国成立之初,就业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兴起而展开。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有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就成为岗位的提供者。

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 年,国家正式实施“三结合”就业方针——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从制度上革除执行了25 年的单纯依靠全民所有制企业安置就业的做法。

这一年,吉林市就业服务局的前身吉林市劳动服务公司成立。一改过去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就业工作更加突出服务理念。打开了集体、个体经济就业渠道,广开城镇就业门路。并大力开展劳务输出,让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状态发生了变化。

这场中心城市新办大学运动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第一,在办学体制上实行省、市共建的政策,无论是以市为主或以省为主,还是双方共同管理,这种办学体制在很大程度上都调动了省、市两级政府的办学积极性;第二,服务地方的“直接性”,学科与专业建设以地方的需求为依托,虽然有些学校一开始就树立了创办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目标,但在实际的办学过程中体现更多的还是直接服务地方的特点;第三,服务地方的“间接性”,中心城市大学往往成为当地的科技、教育、文化的中心,对间接提高城市人口素质、改善地区投资环境做出了贡献。

吉林市创业成果展

1993 年,国家借鉴英国等国家“就业重振”的口号,在全国实施再就业工程,政府大力扶持就业工作市场化运作。作为老工业城市,面对90 年代出现的下岗大潮,吉林市在改革探索中,不断深挖岗位源泉。就业部门发起的“征集千个公益岗位安置4050人员”活动得到广泛响应。至2005年,吉林市开发交通协管、后勤保卫等公益岗位达10 余种2 万余个,有效安置就业,提前实现特困等弱势群体无零就业家庭的目标。

十八大后,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成为新时期的就业方针。

(1)“组织机构”的定义引用自GB/T20091-2006。(2)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定义分别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五十七条和《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3)组织机构代码的定义源自GB 11714。(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定义源自《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

舒兰市农丰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蔡雪是众多返乡创业者的一员,28岁的她大学毕业后到上海打拼,很快坐到了上海美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的位子。2014 年,家乡浓浓的乡情和优越的发展环境让她踏上了返乡创业的道路。目前她创办的合作社拥有入社会员近200 户,种植面积187 公顷,带动80 余名村民就业,工资性收益平均每户增收10000 余元。她的企业经层层推荐被吉林省人社厅确定为全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基地。今年1 月18 日,她以一个草根基层创业者代表的身份与其他6名教育、文教、卫生、体育界的大咖,参加了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座谈会,向李克强总理和其他国家领导人结合自己大学毕业返乡创业的经历谈体会,并就完善乡村振兴人才激励机制提出建议。

2009 年,面对国际金融海啸伴生的大规模返乡潮,吉林市精准发力,重拳出击,大力开展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工作,一个个返乡创业基地落地生根,一个个农民工实现了由打工者向创业者的华丽转身,返乡创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阵地,改善民生的源动力和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目前,全市8192 名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办企业4093 户,吸纳和带动就业2.8 万人。

从劳务市场到人力资源市场,各类招聘会为劳动者自主择业搭建了沟通桥梁。每周人力资源市场都会固定举办两场招聘会。针对农民工等各类群体的专场招聘会也确定时间表。2018 年8 月,市、县、乡三级联动方式组织开展146 场扶贫劳务合作专场招聘会,提供岗位信息6852 个,469 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找到工作。同年,吉林市首次成功举办网络招聘会。这种信息量大、方式灵活、方便岗位供求双方的招聘会如今已不可或缺。吉林市还开发了远程面试系统,为求职者打开方便之窗,提高网络求职成功率。

吉林省工业技师学院毕业生王喜鹏和34 名同学参加了首次远程面试,他在与昆山光腾光电有限公司的HR 远程沟通后,企业表示可以马上到企业入职工作,像他这样面试成功的当天就有19 人。可以到江苏昆山这一全国百强县企业工作,对于他们这些农村孩子来说,以前是想也不敢想的。

综合考虑原始决策表的离散化过程与最终得到的极小决策算法,得到的按路径1离散化后故障分级的决策规则用自然语言可解释为:当评价指标a2的量化值处于86~93之间时,决策对象应划分为关键故障灰类;当评价指标a2的量化值处于70~85之间时,决策对象应划分为主要故障灰类;当评价指标a2的量化值不高于69时,决策对象应划分为次要故障灰类。

2007 年吉林市下发《开展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援助的工作意见》,动员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主动承担就业援助帮扶任务,当年仅市直机关就援助464 名就业困难人员。

2018 年,针对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三无”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渴望从业的新诉求,吉林市在乡村道路维护、乡村保洁等方面开发了非全日制扶贫公益性岗位专岗,兜底安置就业。并在全省率先创建就业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目前,就业扶贫车间已覆盖五县(市)。这一模式成为吉林省典型并开始推广。

4.坚定不移地狠抓动物卫生监督,确保有效打击违法行为。加强了动物及产品流通、加工、储藏、经营和饲养各环节的监管,开展动物食品安全综合整治专项行动,严厉查处违法行为。2011年违法案件32件,其中一般程序27件,简易程序5件。与工商、卫生、公安、质监等部门联合执法10件,移交公安机关1件。其中查处逃避检疫19件,用违禁投入品饲养生猪案件7件,违法经营兽药案件6件,罚款7.6万元。同时严肃查处内部违规行为9起,内强了素质,外塑了形象。

走出去路更宽吉林市劳务输出取得显著成效

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分析了一流论文产出的部分因素,但这并不是一流论文产出的全部原因。本文在定义一流论文时仅仅关注了论文的被引用情况这一项指标,并不是对论文的全面评价。我们期待在后续研究中能够找出更多一流论文产出的影响因素,全面评价一流论文。

早在2004 年,吉林市便召开首届境外、域外劳务输出交流大会,展出日本、新加坡、韩国等25 个劳务输出项目2000 余个岗位。2006 年劳动力转移就业“一帮十城乡统筹架金桥”活动,全年有组织劳务输出3 万人以上。

如今,吉林市劳务输出已走上品牌化发展之路。“江城育婴师”“江城护工师”等劳务品牌,相继叫响全国。2018 年5 月至今,向上海输出“江城护工师”570 人,开拓了有组织劳务输出的新路径。至目前,吉林市在江苏昆山和安徽滁州等地方已建立劳务输出基地。“江城育婴师”被人社部确定为吉林省优秀劳务品牌。吉林省人社厅将吉林市劳务输出上海工作站升格为吉林省驻上海劳务工作办事处,将“江城护工师”劳务品牌升级为“吉林护工师”全省劳务品牌。

走出去实现素质就业、高质量就业,吉林市一直注重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提升。对农村劳动力进行重新调查详细掌握各类需求后,一本本帮扶台账建立起来,农村劳动力由体能型正向技能型转变。

让培训有入口,就业有出口。吉林市精心开展不同层级的培训,循序渐进提升劳务输出人员职业能力。目前,吉林市所输出的育婴师中,具有初级、中级、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比例分别为35.8%、57%和7.2%,持证率达到100%。

“互联网+”提升就业举措全面铺开

2018 年,吉林市就业服务局顺应时代大潮,在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大数据技术,创建“一网三平台”载体,约50%的公共就业服务可通过“一网三平台”申办。网上有办事大厅,各级人力资源市场有自助一体机,就业服务“一点全知道”,无纸化办公己成为吉林市公共就业服务的主流。

想创业没思路,怎么办?蛟河市天岗镇村民刘佳就曾遇到过这个问题。一次去镇里办事,有人告诉她,吉林市有个创业就业服务云平台,上面有讲师授课,在网上就可以学知识,还有专家指导如何创业。回到家,刘佳立刻搜索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经过认真学习,她学会了在微信上销售产品的技巧。现在在创业导师的帮助下,她每天卖出灵芝孢子粉40 多斤,己成为一名成功的微商,昔日的灰姑娘变成了创业的金凤凰。把灵芝孢子粉卖出国门,是她对未来的憧憬。

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全力以赴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量,吉林市就业工作成绩单得到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肯定。2018 年,吉林市城镇新增就业7.71 万人,完成省计划101.4%;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2.54 万人,完成省计划的104.2%;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7 万人,完成省计划100%;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作者单位:吉林省吉林市就业服务局

标签:;  

源头活水流不尽就业创业天地宽-新中国成立70年吉林市就业工作扫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