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师范学院公体课堂教学现状分析论文

淮南师范学院公体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程园园

(淮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安徽淮南 232038)

摘 要: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不断发展,社会对于学校教育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大学生身体素质不断下滑的趋势得到有效抑制。基于此,本文对淮南师范学院公体课堂教学现状进行研究,了解淮南师范学院体育课堂的开展情况,如课前的准备活动开展情况、体育课堂的练习密度、上课的有效利用时间等,还对学生的体育课运动负荷情况进行研究调查,找出现阶段学生运动负荷存在的问题。这对于改善体育课堂的教学方式、学生身体素质,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公体课堂 教学分析 身体素质

近年来,国家陆续颁发了很多关于体育教育方面的文件,像《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等,这些都表明国家对于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视。本文以淮南师范学院公共体育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访谈法、逻辑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首先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体育课堂教学的理论体系,并完成问卷设计。本文,以及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针对淮南师范学院公共体育课发展,以及淮南师范学院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对改善淮南市高校体育课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屋盖结构功能出发,本工程阀厅大跨度屋盖不仅是空间上的围闭结构,也是单轨吊车及电气设备的承载结构,这就要求屋盖结构必须具备较大的竖向承载力和刚度,网架结构整体性好,内力分布均匀,结构整体刚度较大,而管桁架内力分布较为集中,相同结构高度的情况下刚度比网架要小。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淮南师范学院公共体育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问卷调查法。

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40份,有效回收320份问卷,回收率94%。

(3)数理统计法。

在体育课堂上,一般会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课前老师召集学生列队、准备活动、正式的训练、讲解、整理活动等,所研究的时间是指所有的课堂时间中,学生有效来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

2 结果与分析

2.1 淮南师范学院公体课程设置

2.3.3 体育课有效利用时间分析

表1 体测成绩调查(n =320)

必修内容为:短跑(50m);中长跑(男:1000m;女:800m);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每年第一学期考试内容即为必修项目。

湿度是第二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PLC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空气中湿气将影响到PLC的正常工作。极个别工业领域具有特殊性,空气中存在湿气的现象特别严重,这会影响PLC工作的正常运行,在这样的生产环境中,想要降低空气中的湿度,这是不可能完成的,根本没有办法能够保证在这样的环境下PLC还能正常运行。根据研究结果发现,空气中的湿度维持在85%以内的话,可以满足PLC运行的最基本要求,在保证湿度都在这一范围内,不会出现湿气凝露的现象,要是从多个层面来进行控制的话,最重要的还是在有湿度的情况下,保护好PLC最开始的绝缘性能。

一年级第二学期和二年级为第二个时间段(选修)。

对于一节体育课来说,不是说所有的时间都会用在体育教学上,还有一些必要的时间老师要用于集合学生、讲解一些体育知识等,这些也会消耗很多时间,老师讲解各种体育知识的时间、带领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时间才是一节体育课的上课时间。淮南师范学院,一节课的时间是45min,一般体育课都是连续的2节课,所以总的时间是90min。在有限的90min里,老师既要完成基本的体育教学目标,如体育运动的要点、动作、技术等,还有可能要完成很多技术的讲解、示范等,此外还会有一些其余非有效时间占据一定的比例,在实地调查过程中,特针对每节课的有效上课时间做了统计。

选修内容为:开设球类、民族传统体育、形体健身、体育保健等项目,共15个课程内容。

2.2 学生体测成绩调查

(1)准备活动标准。

2.3 公体课堂教学情况分析

2.3.1 准备活动

表1中为问卷调查的320名学生近期的高校体育测评成绩。其中优秀的同学为48人,占比为15.0%;良好的同学为92人,占比为28.7%;一般的同学为102人,占比为31.8%;差的同学为78人,占比为24.3%。还有部分同学成绩在及格线以下,不够重视体测,这种情况想下高校老师应该制定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安排合适的运动负荷和强度,使得部分同学的成绩和个人体质得到提升和锻炼。

对于准备活动的开展,一般在开展体育训练上都应该安排进行准备活动,其强度是有一定的标准的。按照相关的研究,其强度不应该过大,过度则会使人体处于疲劳的状态,若过低则没有起到什么效果,一般准备活动的强度应使得心率在100次/min~120次/min,最大摄氧量在45%左右,按照时间标准,应在20min左右。每一节课的准备时间不应该固定,要具体结合当时的天气、运动项目等不同而稍微调整,老师应该对此做好相应的准备。

表2 学生体育课堂上准备活动落实比例(n =320)

表3 体育课堂上课时间(n =320)

表4 体育课堂学生的运动时间(n =320)

(2)准备活动作用。

其中:L为凝结潜热;Pr为降水量;QS为地面感热输送;E为气柱中云滴的蒸发量;C为气柱中水汽凝结所致的液态水生成量;ES为地面潜热输送; 为辐射加热(冷却)的垂直积分;ps为地面气压;pt为所取的顶层气压。ΔQ表示去除气柱中潜热释放部分之外的非绝热加热。

为什么体育课堂开始上课前一定要做准备活动呢?这是因为在正式上课前,学生都处于比较平静的心态,人体的生理性特征都很平稳,如果突然开始做很剧烈的活动,则身体各器官不能突然处于稳定的状态,会严重冲击身体各器官的协调性工作,影响身体的健康。

由表2知,淮南师范学院公体课堂上只有42%会在课前做准备活动,而58%的不会做准备活动。按照教育部关于体育课课前准备活动的要求,体育课的准备部分必须有相应的准备活动,以使身体快速达到一种运动状态,适应体育课高强度的节奏。但是,淮南师范学院的很多体育课都缺少必要的准备活动,不符合体育课教学要求。

(3)现状。

2.3.2 体育课堂的上课时间

留意到老徐的煎饼摊,是那天去买煎饼时,见一坐在轮椅上的女孩停在煎饼摊旁,欢快地对推轮椅的妈妈说:“就是这家,这条街上,只有这家是门口放着茉莉花的,好香,我大学在这里吃了四年的煎饼啊!”

由表3可知,对淮南师范学院体育课堂上课时间统计发现,时间上,一节课上课时间在80~90min的只有27.8%,超过60min的有80.3%,低于60min的占19.7%。总体上看,淮南师范学院体育课堂上课时间不是很理想,课堂任务完成效果不好,所以体育课堂效果并不明显。

一年级第一学期为第一个时间段(必修)。

(4)麻醉:用1%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每个治疗点注射药物1m L。(5)针刀操作:①7支针刀按照针刀四部进针规程,经皮肤、皮下组织到达病灶点粘连、瘢痕、挛缩处,提插2~3刀,达到骨面可铲剥1~2刀,范围0.5cm。针刀松解1周1次,治疗2次为1个疗程。

大数据处理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人们已为此开发多个框架来加速不同类型的数据处理应用。由于一个大数据处理集群往往运行多个不同类型数据处理任务,公平资源共享是大部分平台所采用的资源配置策略[1]。然而,不同类型任务对服务质量的需求是不同的,绝对公平并不总是终端用户和服务提供商的最佳选择。例如,实时数据流分析,需要快速完成任务;而综合决策系统,则主要关注系统吞吐量。

首先,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成立将缓解区域文化间冲突,增强区域团结。相同的文化理念和文化习惯能够促使具有相同文化基因的人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去努力,从而汇聚起这种巨大的变革力、发展力和创新力。中国和泛北部湾区域其他国家分享着相同或相近的儒佛文化以及华夏文明,这种优势的地缘文明性质,将促使泛北部湾区域内各国家、各地区在合作的时候没有文化上的偏见和误解,消除对立性和敌对性,凝聚起巨大的力量。

表5 学生体育课堂上运动负荷(n =320)

表6 学生体育课堂上整理运动落实比例(n =320)

由表4可知,体育课有效时间在80分钟以上的占比10%,有效运动时间在70~80min的占比15%,有效运动时间在60~70min的占比15%,而低于60min的占比60%,甚至有超过15%的学生有效运动时间少于50min。总体上看,淮南师范学院体育课堂净运动时间较短,体育课堂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学生的体质得不到锻炼,如此,学生的身体素质肯定也得不到提高。所以,在大学体育课堂上,老师应该把握有限的时间,让学生多多参与运动,保障一定的有效运动时间,让同学们多参与到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来,让学生爱上运动,在锻炼中既能放松紧张的学习压力,又能增强自身身体素质。

2.3.4 学生的运动负荷调查结果与分析

表5反映了学生自身运动负荷情况,其中达到极限负荷占比9%,中等偏上负荷的占比13%,中等负荷38%,中等偏下负荷21%,而小负荷的比例为19%。学生认为自身负荷偏下或比较小负荷的占比41%,该项比重较大,说明很大一部分学生的运动效果不明显,没有达到健身的效果。体育课堂上,达到中等以上负荷才能增强体质健康,所以以上数据反映,淮南师范学院体育课堂需要进一步增加负荷强度,以保证体育课堂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2.3.5 整理活动的表现

由表6可知,淮南师范学院体育课堂上只有48%学生会有整理活动,占总调查课时的比例还不到一半。以教育部的规定、体育课的基本规范和运动生理学依据,体育课结束时应该进行相应的整理活动,以使身体快速恢复锻炼前的状态。

本节主要分析进口压强对流场特性的影响规律. 喷流条件仍然固定为: Majet=1.0, Tjet=300 K, Pjet=0.96 MPa, 来流仍为氧气与氮气质量分数比为0.23∶0.77 的混合空气, 其温度与Mach数分别固定为: Ma∞=2.52, T∞=754 K. 进口压强取值及其对应的进口流场特征参数如表 4所示.

3 结论与建议

淮南师范学院公体体测情况如下。

淮南师范学院课程设置较为合理,有部分学生体测不合规格,需要老师应该制定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安排合适的运动负荷和强度,使得部分同学的成绩和个人体质得到提升和锻炼。淮南师范学院体育课堂上课时间不是很理想,课堂任务完成效果不好,所以体育课堂效果并不明显。体育课堂净运动时间较短,体育课堂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学生的体质得不到锻炼。很大一部分学生的运动效果不明显,没有达到健身的效果。淮南师范学院体育课堂上只有48%学生会有整理活动,占总调查课时比例还不到一半。整理活动是在进行剧烈的体育锻炼后进行的一项必要的整理活动,能够有效缓解肌肉疲劳,让人体缓慢地进入平静状态。如果不进行整理活动,在大量的体育活动后突然平静下来,则人体大量血液会会流向过度锻炼的肌肉群,导致酸疼感觉。

参考文献

[1]顾大成.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与改革[J].体育科技,2011,32(3):124-126.

[2]胡静.盐城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苏州大学,2013.

[3]柴晓方.河南省大学生体质下降的训练学因素分析[D].郑州大学,2015.

[4]曹志强,丛培刚,丛培胜.合理调控课堂练习密度,有效提高课堂效果[J].中国学校体育,2015(12):66.

[5]刘晋.对大密度大强度体育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学校体育,2015(12):35-36.

中图分类号: G8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813(2019)09(c)-0128-03

DOI: 10.16655/j.cnki.2095-2813.2019.27.128

基金项目: 淮南师范学院重点教研项目《淮南师范学院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项目编号:2018hsjyxm03)。

作者简介: 程园园(1981—),女,安徽淮南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标签:;  ;  ;  ;  

淮南师范学院公体课堂教学现状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