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14000与中国企业的未来发展_环境管理体系论文

ISO 14000与中国企业的未来发展_环境管理体系论文

ISO14000与我国企业的未来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未来发展论文,我国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2107(2000)06—0071—02

一 什么是ISO14000?

众所周知,ISO标准认证是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目前, 当我国不少企业还在为ISO9000系列标准认证煞费苦心时, 国际化标准组织又推出了更高一级的ISO14000认证标准,由于新的认证标准是以环保为核心的,所以环保突然成为所有企业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课题。

ISO14000的全称是“系列标准环境管理体系”它是国际化标准组织为保护全球环境,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针对全球工业企业、商业部门、 非盈利性团体和其他用户制定的一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 ISO14000包含了环境管理体系、环境行为评价、环境审核和环境监测、寿命周期评定、环境标志、以及产品标准中的环境指标等6个子系统。 它综合采集了各国环保管理先进经验,为协调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提供了一套以预防为主,减少和消除环境污染的管理方法。

ISO14000系列标准于1993年开始由国际化标准组织(ISO)第207技术委员会(TC207)制定以来, 已有五个关于环境管理体系及管理体系审核的标准分别于1996年9月、10月由国际化标准组织(ISO)正式颁布。它们分别是: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规范;

ISO14004 环境管理体系——原理、体系和支撑技术通用指南;

ISO14010 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

ISO14011 环境管理审核——审核程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ISO14012 环境管理审核员的要求。

其中ISO14001是环境系列标准的精华和主体部分,也是企业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依据。它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明确了环境管理体系的诸要素,要求组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确定环境方针和目标,实现并向外界证明其环境管理体系的符合性。

二 ISO14000与我国企业的未来发展

国际化标准组织提出的ISO14000系列环境标准的框架,表明了它是一个结合企业管理体系的环境管理方式。它改变了过去那种由政府强制政策,企业被动执行的环保管理方式,而是把环境保护与企业的未来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这主要体现在:

1.推行ISO14000是企业实现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的手段。ISO14000的实施始终和节省资源、 能源紧密联系在一起, 企业推行ISO14000的过程就是企业规范管理,努力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尽可能少污染或不污染环境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企业可以从深层次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近年来,我国不少企业在外国商品不断涌入和本国竞争企业不断增多的双重压力下举步维艰,究其原因主要是产品技术含量低,质量不高,缺乏竞争力。如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最终将丧失市场而退出竞争舞台。而实行ISO14000,对于企业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从而最终达到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推行ISO14000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实行ISO14000标准需要投入一定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不包括技改资金和添置设备的情况下,实施ISO14000认证费用大约在10万至30万元之间,因此,有些企业领导对是否实施ISO14000 存在疑惑。 实际上, 以中国首批通过ISO14000认证的青岛海尔冰箱厂为例,其产品直通率由认证前的98.2%提高到98.5%,废品率由7%降到5.4%,虽说投入较大,但却使海尔集团声名鹤起,至今已有成倍回报。实施ISO14000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企业通过推行ISO14000,降低单位产品的物质资源消耗, 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既节约了材料成本,又可以降低污染及污染治理费用,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以较少的绿色投入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随着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的增长, 购买绿色产品已成为时尚和趋势。虽然绿色产品的价格一般比非绿色产品高出20~200%不等, 但由于品质较好, 仍然会被消费者所青睐。 因此, 企业通过实施ISO14000,以绿色产品代替传统产品,有利于企业占领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绿色产品相对于非绿色产品的高价也将会给企业带来可观的效益。

(3)企业通过实施ISO14000 重塑了企业CIS (CorporationIdentity System),无论是MI(Mind Identity )、 BI (BehaviorIdentity),还是VI(Visnal Identity)都带给企业一个全新面貌, 同时也会被各种宣传媒介进行广泛宣传和表扬,无疑给企业做了免费广告,提升了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增强了客户信心,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契机。

3.实行ISO14000有助于破除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早在1996年公布ISO14000的同时, 国际化标准组织就宣布对这一新的认证标准只给2~3年的缓冲期,缓冲期过后, 国际市场就有可能会对未获取认证的企业和产品作出若干限制。一些发达国家很可能籍此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产品构筑非关税贸易壁垒。例如:美国已明确表示,从2001年起,将对所有在国内上市的商品进行绿色认证检查,并宣称美国厂商将在贸易绿色化方面同其它国家展开竞争。而欧洲的一些国家甚至认为,实施绿色认证不仅可保护本国环境,还可将许多商品拒之门外,而且有可能增加本国工厂的开工率和社会就业率。因此,企业若能通过ISO14000认证,取得国际认可,就等于取得了一张国际贸易的绿色通行证,就可以打破一切发达国家正积极改置的绿色贸易壁垒。

此外,实施ISO14000将使企业有更好的融资环境,目前,国际信贷和经济援助已逐渐向绿色倾斜,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如世界银行已将贷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作为主要的贷款衡量标准之一来考虑,以支持绿色新兴产业的发展,我国政府也将会对绿色产业采取倾斜政策,因此企业应看到这一变化和机遇及时实施ISO14000。

三 我国企业实施ISO14000的建议

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ISO14000的实施工作。国家技术监督局已于1995年10月成立了全国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委员会,由这两个委员会负责实施ISO14000环境标准的认证工作,并与1996年12月将ISO14000系列标准等同转化为国家标准。目前,国际认可论坛,太平洋地区认可工作组织已正式接纳我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为正式成员。我国认证人员国家注册委员会环境管理专业委员会也成为国际审核员培训与注册协会的正式成员。这意味着我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与国际接轨的工作已全面展开。而作为企业来说,应抓住机遇,尽早行动起来。在具体实施时,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提高全体职工的环保意识。必须认识到推行ISO14000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加强环境管理,认真贯彻ISO14000是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负责,是对消费者负责,是对子孙后代负责,也有助于企业加强成本控制、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事件的发生,达到有关环保法规的要求,并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出口商品结构。 同时还应该认识到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成功的关键是全体成员的积极参与,为此必须加强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教育,

从而提高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

最终保证ISO14000的顺利实施。

2.制定适当的内控环保标准。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的实施必须以一定的环保标准为坐标。与ISO9000相似,为使ISO14000 标准具有普遍性,标准只告诉人们该做什么,而没有说明该怎么做。在ISO14000引言部分明确指出:本国际标准除了要求在方针中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和进行不断改进作出承诺外,并未提出对环境绩效的绝对要求。“这样既给贯标组织提供了灵活性,也使贯标组织落入无所适从的境地。由于企业通常对产品和工艺都制定了内控质量标准,因此这种灵活性并不影响企业贯彻ISO9000标准, 然而企业基本上没有产品和工艺流程的环保标准,甚至不知道在哪些方面设立环保标准,这种灵活性使一些企业在贯彻ISO14000时失去了环境目标和坐标。鉴于我国目前与ISO14000标准配套的环保法规不健全,所以,企业应在参考国外先进的环保标准配套的环保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订出产品和工艺流程的内控环保标准。在进行新产品开发时,企业也应先行制定有关新产品的环保标准,在此基础上才能试行生产。

3.依据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系统规范地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规模大小,按照ISO14000的要求,或单独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或在实施ISO9000 的基础上把环境管理体系的内容纳入质量管理体系中,从产品的设计、原材料采购、工艺制造、产品出厂、安装使用等活动均按ISO14000标准要求,从而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套立足于生态文明的现代科学技术管理体系和生产环境。具体实施时,企业可首先到国家的专门咨询机构咨询,对将参与建立并进行体系管理的主要人员进行培训,熟悉环境管理体系各要素,然后在咨询机构的协助下,依据标准体系中《ISO14004—环境管理体系原理、体系和支撑技术通用指南》所提出的具体方式,建立自己的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后,还要通过有计划的评审和持续改进的循环,以保持体系的完善和提高。

4.实施清洁生产。对于贯彻ISO14000的企业来说,实施清洁生产是十分必要的。清洁生产包括了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两层含义。前者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无污染和少污染,后者要求产品在使用和最终报废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损害。实行清洁生产的关键是确定清洁生产的技术方法,企业可以通过清洁生产审计,找出实行清洁生产的技术方法。清洁生产审计也称污染预防评价或废物最小量化评价。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审计可分为两个过程。首先,要求对企业的具体生产工艺和操作进行仔细评审,从而掌握企业产生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详细情况,判断出如何减少有毒和有害物料的使用、生产以及废物产生的机会。其次,再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和环境等的可行性分析,从而选定供实施的最佳清洁生产方案。值得一提的是推行清洁生产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它要求企业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适时地提出了新的目标,争取了更高的水平。

5.积极争取绿色环境标志。为增强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积极性,ISO14000实施了环境标志制度。环境标志又名“生态标签”。是一种印刷或贴附在商品或其包装上的图案,是一种商品“认证标志”,证明该商品在其生命周期中符合环保要求,不危害人体健康,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和利用。企业通过取得环境标志,向社会展示其产品与非标志产品在环境行为上的差别,可获取巨大的社会效应。对企业而言,产品取得绿色标志,不但要求产品环境质量得到保证,而且要求产品使用质量必须符合产品质量标准。

6.企业在引进外资过程中,要注重遵循“环保与发展”并重的原则。近几年来发达国家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把许多能耗大、污染重的夕阳产业不断转移到我国,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也给我国企业实施ISO14000带来不利因素。因此,企业在吸收外资时应严格把好“环保”关,把“环保”作为企业引资立项的重要因素,以防止发达国家的“污染转移”。

[收稿日期]2000—06—18

标签:;  ;  ;  ;  ;  ;  ;  ;  ;  ;  ;  

ISO 14000与中国企业的未来发展_环境管理体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