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克才次克1 欧图红2
1新疆博湖县蒙医医院内科 新疆博湖 841400;2新疆焉耆县妇幼保健院 新疆焉耆 841400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于某医院内部选取了2017年8月~2018年2月收治的62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1例,分析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组和常规组心血管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依次为96.77%、74.19%,护理组由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改善情况均由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也能够缩短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优质护理模式;心血管;内科护理
心血管内科疾病主要包括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冠心病等等,因而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患者具有病情复杂,治疗时间长等特点[1]。在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患者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影响治疗效果,适当的护理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本研究于某医院内部选取了2017年8月~2018年2月收治的62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于某医院内部选取了2017年8月~2018年2月收治的62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采用电脑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1例。其中,护理组,男性16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46岁~78岁,平均年龄(58.63±8.74)岁。常规组,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为45岁~76岁,平均年龄(57.84±8.84)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性常规性护理,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具体方法为:(1)心功能监测:包括每日心电图检查等;(2)心理护理:与患者积极沟通,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及时予以指导和缓解。(3)健康指导:采用多种方式,如讲座或者发放宣传册以及个别指导等方式,促使患者了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4)饮食护理:针对不同的患者,给予不同的饮食指导。(5)用药指导:将用法、用量等详细地给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以准确用药。
1.3观察指标
选取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评价表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为四级,①非常满意;②一般满意;③不满意;④非常不满意。总满意度=(①+②)/(①+②+③+④)*100%。同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价,满分均为100分,50分为界,分数越高表示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越严重。另外,还比较了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相应数据。计数资料使用(%)表示,使用(x2)进行校验;计量资料使用()表示,使用(t)进行校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后两组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组和常规组心血管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依次为96.77%、74.19%,护理组由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在优质护理理念逐渐推进的过程中,优质护理模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的各个领域。优质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核心,且熊患者病情、心理以及饮食等诸多方面进护理的方式,对改善患者病情和心理具有较好的效果[2]。本研究于某医院内部选取了2017年8月~2018年2月收治的62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
在本文的研究中,研究结果显示,护理组和常规组心血管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依次为96.77%、74.19%,护理组由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改善情况均由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也能够缩短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钱小娟.优质护理服务在心内科护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急救医学,2016,36(01):125-127.
[2]丁玲敏.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3):245-246.
论文作者:孟克才次克1,欧图红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患者论文; 内科论文; 心血管论文; 常规论文; 统计学论文; 模式论文; 满意度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