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政策分析与路径选择论文_甘德发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政策分析与路径选择论文_甘德发

大庆市龙凤区卫生管理站

摘要:城市的发展进程加快,物资的充沛使人们充分享受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果实,但是城市垃圾的处理问题也随之而来,人们对于政府的政策响应力度较低,人们的垃圾处置意识,包括分类、循环使用等观念意识较为薄弱,对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相关公共政策了解的不够透彻,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于公共政策的分析和执行方式,找到垃圾处理的正确处理方式。

关键词:生活垃圾;分类;公共政策;分析;处理

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治理刻不容缓,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基层相关部门的有效落实,人们的环保和垃圾分类处理的意识要同步发展,只有各方的合力才能打好这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攻坚战。

一、城市垃圾处理公共政策的基本思想

1.以机制创新夯实公共政策的执行力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机制正在不断完善,方式也在适应大众的需求上进行了创新,但是再好的机制也要切实的得到运行,需要专业管理人才保证落实到位,制定的公共政策以及相关注意事项才能在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发挥重要的作用。

2.以系统思维提升公共政策的有效性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涉及到诸多步骤,分类整理只是其中一方面,还包括转运、处理、回收利用等各方面的工作,需要市政多部门的联合协调与合作,形成一整套运行高效,处理技术先进和循环使用的系统性机制,需要各部门具有全局眼光和系统性的思维,重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的各个具体环节。

二、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的政策困境与瓶颈

1.“政府热,市民冷”,分类实效有待提升

虽然经过多年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与循环使用的相关宣传,但是效果并不显著,很多住户依然我行我素,不顾及到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在公共场合乱丢垃圾,不注重垃圾分类标识,垃圾箱中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垃圾,给回收和分类造成了很大的难度和困扰,形成了现阶段政府重视并大声疾呼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而大多数市民充耳不闻,垃圾分类进展缓慢。

2.机制设计存在瑕疵,利益分配不够合理

政府与市民的态度相差巨大,垃圾的分类进展工作迟迟无法有效展开,主要的原因还是管理和执行上不到位,机制运转存在瑕疵和漏洞。

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机制的设计中,规定了基本思想和基本的公共政策,而没有形成明确的部门职责和相应的管理任务,导致政府主管成为了主导,很多机制运行中的问题和任务都需要政府亲力亲为,实践证明,巨大的成本开销致使很多的地方政府早已不堪重负,社会上的参与方并没有有效的融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机制的运行中,发挥的作用很小,也没有相应的经济利益作为驱动,所以政府对于机制的设计以及利益的分配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效率低下和日益严重的经济压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前置环节压力传导,末端处置负荷沉重

垃圾的分类和有效的回收能够对垃圾的末端处置产生良好的效果,但是实际的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的并不彻底,很多垃圾没有做到分门别类,大多采取混合在一起,再运至垃圾焚烧厂进行焚毁,然而近些年来焚烧厂不断发生安全事故,垃圾没有进行甄别分类,其中可能存在易燃易爆物品,遇火极易发生迅速猛烈的燃烧和爆炸,工作人员来不及反应就已经受伤甚至丢失生命,此外,垃圾中存在的有毒物质经过焚烧传导到大气中,造成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增加了恢复生态保护环境的成本,城市生活垃圾的前置环节处理的不作为,将压力和危险都留给了末端焚烧环节,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和严重的人员伤亡和污染。

三、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体系的路径选择

1.构建多层次激励约束机制,做强源头分类体系

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机制存在很多不足,在关键环节中执行不力,效率低下,在垃圾分类时敷衍塞责,不注重分类的重要性和安全性,这要求我们要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各个环节里,不论是前置环节还是末端环节,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对于认真执行垃圾分类和各个环节的工作达到规范标准的,应该予以奖励,以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对于执行不力,敷衍了事的,要加强约束限制,严格审查,还要适当的进行批评教育,尽全力保证在垃圾处理的源头和前置环节加强垃圾分类的管理体系。

2.加强部门协同与精细化服务,健全资源回收体系

建立完善资源物回收利用体系是提高资源回收率的基本前提。加强部门协作、跨部门协同以及提供精细化的资源回收服务体系,是应对资源回收渠道不畅通、体系不完整和政策碎片化等现实问题的重要方面。一方面,克服废旧报纸、医疗废弃物、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属不同部门管理甚至找不到管理部门的问题,加强政府部门、金融部门、生产厂商、环保组织、志愿组织和普通公众在资源物分类回收、分类收运、分类处理、修复和再利用中的协同作用。政府在组织企业和社会力量协同建立健全资源回收体系的同时,还要为拾荒者提供托底保障或转变其身份,让其在资源回收体系中重新就业。另一方面,为市民资源回收提供精细化服务。具体措施如:规范废旧报纸杂志等平面类纸张回收渠道,打造线上线下旧书循环平台,免费为学生、低收入群体和贫困地区的儿童提供赠阅和寄送服务;在超市、菜场门口等地设立自动退瓶器,回收饮料瓶并给予现金或者代金券返还;加快研究推进湿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在农业和林业等领域的应用,餐厨废弃物堆肥产品可免费提供给市民或用于公共绿地的绿化等。

3.将垃圾分类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提高分类知晓率和准确率

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实施垃圾分类减量是建设绿色家园的重要方面。北欧等国的实践表明,让垃圾分类成为生活习惯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时间,将垃圾分类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是普及垃圾分类意识的有效途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第一,在明确各地垃圾分类标准的基础上,从校本课程建设开始逐步向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建设过渡,提高垃圾分类知识在各个年龄段、不同群体之间的普及率和知晓率。第二,建立环保教育从娃娃抓起的工作体系,将垃圾分类知识纳入义务教育的德育教育环节,帮助适龄儿童和少年从小树立正确的环保理念,形成积极的环保意识和公德意识,掌握正确分类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第三,通过公益广告、知识竞赛、志愿服务和公益演出等多种途径,寓教于乐地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的推广和普及;借助环保手袋、环保日历、环保文件夹和环保手工艺等市民经常会使用的轻便载体,将垃圾分类知识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到市民的日常生活当中,以无缝隙服务的方式逐步提高市民对生活垃圾进行正确分类的意识和能力。

结语

本文对于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措施和相关的体制建设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主要突出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希望广大的人民群众在政府制定的政策和方针的指导下,不断加强垃圾分类意识,各参与方也要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合作,共同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机制。

参考文献

[1]江源,刘运通,邵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推进循环经济的前沿领域[M].中国环境出版社.2004.

论文作者:甘德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2

标签:;  ;  ;  ;  ;  ;  ;  ;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政策分析与路径选择论文_甘德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