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的实践探索与创新论文_冀春艳

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的实践探索与创新论文_冀春艳

中共密山市委党校 黑龙江 158300

摘要:理论宣讲工作,是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存在的问题;密山市基层理论宣讲的主要做法;基层理论宣讲创新的路径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探索与创新

理论宣讲工作是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传播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和教育基层干部群众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黑龙江省密山市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将创新理念融入宣讲工作各个环节,积极探索基层理论宣讲新路径,精心打造理论武装“五个课堂”,创新运用了“准、精、新、实”四字诀,不断创新理论传播途径,让党的最新理论政策与基层群众“零距离”接触。

一、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宣讲方式缺乏吸引力。对群众的理论宣讲方式上缺乏灵活性、多样性和吸引力。传统基层理论宣讲方式一般是在会议室的“一人讲、大家听、满堂灌”的“说教”形式。语言不够通俗易懂,不能与群众产生共鸣。

(二)宣讲内容缺乏针对性。宣讲内容大多数是理论,贴切群众实际需求的内容较少。在农村、社区宣讲时,宣讲人员基本就理论学理论,针对群众自身关注的养老、教育、医疗等实际问题的宣讲寥寥无几。

(三)宣讲员缺乏专业性。宣讲队伍的构成以讲师团成员及党校教师为主。缺少司法、信访、文化、农业等方面宣讲的专业性人才,要加强对口宣讲人才数据库建设。

二、密山市基层理论宣讲的主要做法

(一)基层理论宣讲的导向上求“准”。

树立正确惠民导向,在内容精准度上谋突破。重点就政治理论、政策法规、道德风尚、招商引资、密山市情等内容做到“两覆盖”、“两侧重”、“两着力”,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党的重大理论成果和省市党代会精神全覆盖,侧重宣讲惠民政策法规和业务技术,着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围绕密山市情开展招商引资。除了内容选精定准,“五个课堂”还注重内容与对象的精准对接。深入农村时重点讲农业、企业讲工业、机关讲作风、乡镇讲精准扶贫。

(二)基层理论宣讲的队伍上求“精”。首先,在全市抽调了16名政治素质好、政策水平高、有较强宣讲能力的领导干部、理论工作者组建市委宣讲团。结合重要会议和重点工作,深入基层开展宣讲,发挥模范引领作用;其次,组建宣讲小分队。抽调有宣讲能力的理论骨干成立了280人的宣讲小分队,充分开展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宣讲,重心下移,延伸触角,做到群众关注什么就讲什么。第三,选拔“市民讲师”。从社区干部、基层民警、人民教师、退休干部中精选出27名“市民讲师”,与社区群众面对面建立了“市民课堂”;四是培养“农家讲师”。在全市16个乡镇选树了214名乡村“农家讲师”,围绕宣讲主题设置议题,精选故事,保证内容既要高大上,更要平民化,确保老百姓“听得懂,用得上”。

(三)基层理论宣讲的形式上求“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打破“课堂”界限,到田间地头、街道社区、农家小炕桌、广场等地,宣讲员与老百姓一起,用群众熟悉的语言、身边的典型事例,以及农民喜闻乐见的“农民话筒”活动,与群众“面对面”和“零距离”进行宣讲。“农民话筒”活动是密山市打造理论武装“五个课堂”之“农家课堂”的一项新举措,已经开展的“农民话筒”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省党代会精神、“七一”党旗风采、农家大院庆“八一”等系列活动把抽象深奥的理论和方针政策融入到群众喜爱的小品、“三句半”、快板书、表演唱等节目形式中,让“小文艺”精彩演绎党的政策方针,生动诠释党的理论创新,令人赏心悦目。

在面对面宣讲的基础上,借助媒介积极发声,主动发力。一是每月编印一至两期《党委中心组学习参考》。分为学习专题、学习纵横、政策研究、智慧箴言4个板块。二是开创“密山理论之窗”微信平台。定期发布《党委中心组学习参考》电子版及理论视频、广播、文字等学习内容。设立“五个课堂”专栏积极宣传全市理论学习动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及时关注观看,学习最新理论知识。今年以来,共印发《党委中心组学习参考》9期5600份和发布“密山理论之窗”78期,理论文章320篇,指导全市党员干部理论学习。

(四)基层理论宣讲的效果上求“实”。为确保理论学习取得实实在在在的成效,密山市将理论学习当作改进作风的“强心剂”,市委书记带头讲党课、跑调研、抓项目、促发展。市委中心组成员在深入学习领会习总书记视察龙江重要讲话精神、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实质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密山实际分层次宣讲。并就重振密山雄风的具体思路、具体路径、具体目标进行研讨,以有力促进学用结合和作风转变。市委宣讲团、宣讲小分队、市民讲师、农家讲师在认真备课、多次试讲后深入基层。运用生动事实、典型案例、详实数据进行讲解,以增强了理论宣讲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了理论宣讲工作的实效。

三、基层理论宣讲创新路径的建议

(一)宣讲要突出理论的针对性。针对解决群众关心的思想和实际问题的宣讲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理论、引导舆论,为群众解疑释惑。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抽象、理性转变为生动、具体;由深奥、思辨转变为通俗、易懂,努力满足群众的理论新需求、新期待。让人民群众对党的理论有亲切感、认同感,并转化为自觉行为。

(二)宣讲要发挥基层群众宣讲员的作用。通过对上邀请、基层推荐、分类遴选等方式,从党员干部、退休干部、退伍军人、律师、企业家等不同职业和群体中选聘百姓宣讲员,采取对象化、互动化、分众化的宣讲。

(三)宣讲要创新方式方法。进基层可以采用“面对面”宣讲、“故事式”宣讲、小微宣讲、“文艺式”宣讲等宣讲方式方法,提高群众参与度,提高宣讲的吸引力、感染力。

(四)基层理论宣讲要因材施教。把宣讲对象划分为党员干部、社区居民、企业员工、学校师生、军警官兵等不同类型,针对不同群体,各有侧重进行宣讲,推动党的理论政策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五)宣讲要开辟新媒体阵地。作为基层理论宣讲员,必须把握新媒体规律,可以把宣讲稿、课件、视频等上传微信公众号,以方便基层群众浏览。新媒体的介入,让理论传播及时、增强实效性,拓展空间、夯实阵地,进一步扩大宣讲工作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田秀霞:基层理论宣讲的实践探索与创新路径,《理论学习》,2017-09。

2.李昂:沈阳市沈河区基层理论宣讲实效性研究,《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论文作者:冀春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5

标签:;  ;  ;  ;  ;  ;  ;  ;  

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的实践探索与创新论文_冀春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