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2论文_任振辉

护理干预在2论文_任振辉

任振辉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病风湿一科 453100)

【摘要】 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的护理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得到一定程度下降,实验组糖尿病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护理效果明显,不仅有效降低各类指标,同时更好的帮助患者了解相关疾病知识,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护理干预;2型糖尿病肾病;应用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4-0145-02

糖尿病肾病是在糖尿病病人中常见的合并症之一。由于我国当前社会老龄化现象加重,人均寿命延长,因此目前糖尿病的患病率也直线上升。近几年该病症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由于其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往往比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更加棘手,因此及时防治对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意义重大。肾病患者病史较长,病情周而复始,治疗难度系数较大,当前医学界主要以激素疗法多见。糖尿病肾病是临床治疗中较为多见的一种疾病,常见的病症包括,高血脂症、水肿症、大量蛋白尿和电解质紊乱[1]。在肾病治疗过程中,受到治疗周期长和治疗难度大的影响,患者很难长期按照医生的方法坚持治疗,造成患者对激素敏锐性大幅降低的情况出现。为了了解护理干预对肾病的作用,帮助患者免受疾病折磨,笔者对2型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现主要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2型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50例患者中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在32-78岁,平均年龄(48.6±1.3)岁。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在35-76岁,平均年龄(46.9±2.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中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治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进行,保证患者拥有足够的作息时机,饮食营养丰富,患者在水肿和少尿期间,严格限制患者盐的摄入量,摄入量控制在2g以内,杜绝给患者使用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和易消化食物,预防病情感染情况出现[2]。

对实验组患者在传统护理方式之上进行针对性的干预,主要方式包括,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后期病情跟踪随访等。饮食护理,医护人员要有效分析患者的饮食结构,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严格控制脂肪、蛋白质的摄入,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运动护理,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锻炼计划,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鼓励并支持患者进行长期适当的运动护理治疗。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该充分理解患者的心理耐心、细致的做好沟通疏导工作,通过日常护理逐渐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帮助患者建立起一个积极向上的治疗状态。

护理人员可以将关于肾病的相关治疗知识以及日常注意事项通过沟通传达给患者,将医院印发的健康手册发放到家属的手中。需要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充分传达到胰岛素注射的时间、剂量、部位以及各类注意事项,告知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立即诊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通知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每个月都需要进行2次的血糖检测,每6个月需要进行2次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以及每年进行2次尿微量蛋白、眼底病变、心电图、血脂检测,在每次完成检测之后护理人员都需要根据患者的日常饮食情况、身体状况等等再次进行饮食结构以及心理方面的调整与疏导。

护理人员需要对2型肾病患者采用定期的回访与电话沟通,帮助患者加强自身血糖、用药、复查方面的重视。针对情况不同的患者需要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在做到最大程度减少患者经济负担的基础上提高患者健康质量的作用。

1.3 诊断标准 100例患者全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系统进行分析[3],所有计量资料均用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得到一定程度下降,实验组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为期3个月的研究,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实验组患者对2型肾病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仅仅想要依靠医院就像改善病情,目前还无法实现,务必要结合家庭护理干预才能真正改善病情[4]。 糖尿病肾病尚无特效治疗,其症状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绝大多数不宜用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或雷公藤治疗亦无明显疗效。对于这类患者的治疗,应积极控制血糖,包括饮食治疗、口服降糖药和应用胰岛素。当出现氮质血症时,要根据血糖及时调整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剂量和种类。当Ccr在10~15ml/min或血肌酐530~710μmon/L时可考虑替代治疗。同时需要积极将血压降到18.6Kpa以下。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过程中,首选ACEI,进行降压的时候可以改善GFR和减少尿白蛋白排出率。其次,要防止功能性GFR下降;酌情合用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和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由于肾病情况较为复杂,治疗难度系数较大,且治疗主要以注射激素为主,受到长周期的影响,患者很难长期坚持治疗,从而造成对激素敏锐性下降,从而造成治疗无效的结果出现。研究发现[5],影响肾病康复的主要原因是治疗周期长、费用昂贵、药物出现明显的副作用等。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护理干预的方式,从运动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指导以及后期的回访等方面做好全面的沟通与配合,从运动上结合患者的个人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运行计划,从饮食护理上同样需要了解患者的目前身体状况采用更加具有针对性的饮食计划。另外从心理护理方面,由于2型肾病患者受到疾病的影响心理上造成了较大创伤,因此针对心理上的干预护理人员应该重点加强,同时对帮助2型肾病患者掌握肾病以及治疗相关知识有更好的理解,更加有利于患者的恢复。综上所述,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患者恢复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也要显著好于对照组,通过对患者进行出院后病情跟踪和随访发现,研究组患者病情发作率要明显少于对照组,很好的证实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病情,这种方法值得广泛推广于临床中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丽,佘秋琼,文华.护理干预对手术麻醉前夕病人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19(11):203.

[2] 郑冬燕,乔丽雅,侯景霞等.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康复的影响[J].现代护理,2013,37(16):253-254.

[3] 戴欣钰,冯艳琴,韩瑛等.护理干预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下肢血管病中的作用[J].齐鲁医学杂志,2014,11(02):132.

[4] 隋伟玉,魏丽丽,杨乃龙等.门诊早期2型肾病患者基于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的护理问题分析[J].护理学报,2014,37(19):149-150.

[5] 张晓红,王玉杰.胰岛素注射笔使用中常见问题及其护理指导[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10,51(23):133.

论文作者:任振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7月第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9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在2论文_任振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