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国基金业的七个重点_基金论文

2005年中国基金业的七个重点_基金论文

2005年中国基金业的七个聚焦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年中论文,基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5年是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发展的第八个年头,中国基金业在整体上仍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基金业的资产规模已接近5000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年末相比,增长率接近52%。截止到12月12日,全年共新设立54只新基金,募集资金980亿元。尽管与去年创纪录的1821亿元的募集资金相比下降了46%,但仍创下了历史第二纪录。2005年,又有6家新的基金公司获准设立,使我国基金管理公司的数量达到了51家。无论是从基金管理公司的数量看还是从资产管理规模上看,中国基金业无疑又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更为可喜的是,2005年中国基金业在发展上已少了许多初创期所特有的浮躁,而多了几分实干的精神。这突出表现在场内销售渠道的开通、短债基金的推出、基金份额分级制度的实行以及基金联名信用卡的面世等方面。回首2005年,基金业在下列七个方面的发展值得回味。

商业银行进入基金业冲击现有竞争格局

2005年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了《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为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扫清了道路。目前已有3家银行系基金管理公司设立,并发行了3只股票型基金。从募集情况看,其动员资金的能力要远远强于其他基金管理公司。

商业银行进入基金管理业,意味着我国金融业在混业经营上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从积极的意义看,商业银行的进入有利于发挥其资源优势,提高基金业的渗透率,大大加快基金业规模扩张的速度。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日本与德国的经验表明,以银行为主导的基金发展模式会对其他市场参与者产生“挤出”效应,从长期看并不利于市场的充分竞争与基金市场的规模扩张。因此,以银行系基金为代表的新的竞争者的进入对我国基金业的现有竞争格局的长期影响仍有待观察。

场内申购赎回成为现实基金销售增添新渠道

2005年年中,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开通了通过交易所交易系统办理开放式基金的认购、申购、赎回业务。这一业务的开通使投资者可以利用股票账户通过交易所交易系统直接进行开放式基金的认购、申购、赎回业务,从而使开放式基金的销售从传统上的场外延伸到了场内,为基金增添了新的销售渠道。目前已有11只基金开通了上交所“基金通”业务,15只基金采用了深交所的LOF方式。

通过场内交易系统申购赎回基金具有三大明显的优势:一是可以使投资者高效、便捷地通过电话、网上、柜台操作等进行挂牌基金的认购、申赎申报。二是可以利用交易所的信息平台及时了解挂牌开放式基金的有关信息。三是可以方便地进行挂牌基金的有效操作与管理,使投资者不再需要在购买不同基金公司的不同基金产品时,开立多个账户,进行跨行、跨券商交易。

不过,从目前场内基金销售开展的情况看,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一是限于目前的法规要求,具有准“基金超市”特色的场内基金销售系统在申购赎回上采取了与场外一致的费率标准,其成本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二是场内基金销售的主要目标客户是股票投资者,而这部分投资者目前对基金投资的兴趣并不大;三是推广力度不够,使得场外投资者尚未充分认识到场内渠道的优势。

货币市场基金魅力不减占据市场半壁江山

2005年,货币市场基金承接去年的良好发展势头,继续呈现出爆发性的增长。从新基金的募集规模看,货币市场基金今年的募集规模达到了418亿元,占全部新基金募集资金的42%。而从资金的净流入看,货币市场基金也成为净流入最大的基金类型。从第三季度披露的信息看,最大的货币市场基金的规模已超过了400亿元人民币,货币市场基金的市场份额已占到开放式基金总规模的一半以上。

货币市场基金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其与银行存款相比的高收益上,这使其对投资者充满了吸引力,从而也使得其成为自发销售最成功的一类基金。值得注意的是,货币市场基金在推出之初实际上并不被人们所普遍看好。货币市场基金的成功充分说明只要能够给投资者带来切实回报,我国基金业的发展前景将不可限量。

但货币市场基金的快速发展究竟是福是祸?目前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已从某种程度上对其他基金的募集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与货币市场基金“风景这边独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的萎缩,这从长期看将有悖基金发展的初衷。

短债基金异军突起创新进入细分市场

进入下半年,随着货币市场利率的下降,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大幅降低,其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开始有所减弱。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基金管理公司另辟蹊径,在最大限度保留与货币市场相似的设计框架下(免税购赎回费,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等),突破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组合的平均剩余期限在每个交易日均不得超过180天的限制,而适时推出了组合久期控制在3年以内“短债基金”。

被市场作为货币市场基金替代品的短债基金一经问世,立即受到市场的追捧,成为今年基金销售的最大亮点,两只短债基金的募集规模分别达到了46亿元与114亿元人民币。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短债基金尽管由于收益率可能会高于货币市场基金,但其风险性也要高于货币市场基金,投资者必须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

基金公司投资旗下基金开闸基金公司经营风险上升

2005年,证监会发布《关于基金管理公司运用固有资金进行基金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允许净资产在5000万元以上的基金管理公司,以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60%的资金购买基金。

目前的确存在基金管理公司固有资金投资渠道狭窄的问题,但让基金管理公司用固有资金投资自己的基金却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为避免基金利用内幕信息进行牟利,损害基金投资者的利益,《通知》规定基金管理公司持有的基金份额的期限不少于六个月。在没有避险工具的情况下,这一限制无疑会使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投资具有较高的风险。其次,基金作为投资管理机构,其服务对象应该是基金投资者,而不是自有资金。允许自有资金投资基金从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基金管理公司过高的注册资本实际上是一种浪费。因为基金管理公司的实际业务可能并不需要这么多资本,过多的资本不是用于维持及营运需要,而是投资于基金这不能不是一种讽刺。再有,基金用自己的钱投资于自己管理的基金能否提高基金持有人的信心还是一个未知数,但其是否会对旗下其他基金产生“厚此薄彼”问题却让人感到担忧。

目前已有12家基金公司合计动用3.5亿元自有资金投资于旗下基金,从投资品种上看,绝大部分投资到了开放式基金,但也有投资于封闭式基金的。在开放式基金的投资中既包括低风险的货币市场基金,也包括风险较高的股票型基金。

分级设置基金份额基金对机构投资者吸引力提高

2005年我国一些基金管理公司在货币市场基金中首次引入了在美国比较流行的基金份额分级制度,对不同的投资者根据不同的投资额度设置不同的基金等级——A级基金份额和B级基金份额,实行销售服务差别费率。

目前已有6只基金(货币市场基金5只,短债基金1只)对基金份额进行了分级设置。分级设置基金份额说明基金管理公司开始重视对不同投资者的差异化服务。

货币市场基金首获支付功能彰显货币市场基金货币属性

2005年12月5日,由南方基金与中信银行联合推出国内首张基金联名信用卡。这张名为“中信南方基金联名卡”,允许持卡人以其拥有的南方现金增利货币基金份额作为资信证明,通过自动赎回份额归还信用卡透支的资金,从而使该基金拥有了重要的支付功能。

目前国内货币市场基金从赎回到现金到账一般需要3天时间,只有招商货币市场基金可以实现2天到账。这次基金联名卡的推出,不仅使信用卡用户可以最长享受到银行56天的免息期,还可以使其获得这56天内投资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收益。基金联名信用卡的推出一方面反映了基金业与银行业合作的深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基金业开始重视技术上的进步。

标签:;  ;  ;  ;  ;  

2005年中国基金业的七个重点_基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