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探讨论文_牟绍英,钟原胜

简阳市人民医院 四川 简阳64140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5月的门诊患者120例,分别对他们进行静脉采集和末梢采集血常规分析样本。将两种采血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为静脉血样本,实验组为末梢血样本,分别将两种标本进行血常规检验,对比两组样本的血常规结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血常规检查结果(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进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采集患者静脉血,能够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为更好的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奠定基础,值得在临床方面予以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不同采血方法;血常规检验;临床价值

血常规检验属于血液检验中常用的检查项目,实行血常规检验,利于及时评判患者是否患有疾病[1]、疾病类型和疾病的严重程度。不同的采血方法,对于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较大,通常的采血方法有末梢采血和静脉采血,前者应用简便,不需过多暴露皮肤,不会使患者出现强烈的疼痛表现。不足的是末梢血血液循环不佳,并且容易受到气温因素所影响[2];而静脉血的检验结果稳定,结果准确性好。故此,本次研究重点探讨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结合血常规检验结果,制定患者的治疗方案,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1月~2018年5月120例门诊患者,男女比例1:1,年龄5岁-80岁,分别对他们进行静脉采集和末梢采集血常规分析样本,将两种采血方法进行分组,静脉血样本为对照组,末梢血样本为实验组。

1.2检查方法

120例患者均保持空腹状态,在清晨8~9点分别采集末梢血和静脉血。

1.2.1 实验组采集末梢血,采血前经消毒棉球消毒采血位置皮肤,经一次性消毒采血针采血,选择左手手指无名指内侧血液,一次性微量吸管吸血40ul。然后,加入到末梢血抗凝管中,混合均匀,并做好相应的标识。

1.2.2 对照组采集静脉血,采血前消毒皮肤,选择患者的肘部前静脉位置,利用一次性采血针穿刺。将采血针尾针置于真空抗凝管中,采血剂量为2ml,混匀后贴上标签。

血液采集后2h内,用迈瑞全自动血液分析仪BC6800,使用BC6800配套试剂,严格遵循具体要求操作,分别将两种标本进行血常规检验,对比两组样本的血常规结。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和处理两组血常规检验患者的临床数据信息,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常规检查结果(WBC、RBC、HCT、PLT、Hb)。计量资料、两组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对比,均采用均数差X±s的方式代表,经t加以检验处理。如果组间的比较为:P<0.05,即为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WBC、RBC、HCT、PLT、Hb,均有显著的差异,P<0.05,如表1。

3.讨论

血常规检验在临床诊疗方面的应用极为广泛,而实行血常规检验,有助于为患者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数据参照[3]。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采血方法获得的样本,在血常规检验中,其检验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采血方法包括:末梢采血、静脉采血、动脉采血,前两者常在临床方面运用,但是这两种采血方法在化学组成、细胞成分方面相对比,存在较大的区别,而这也是导致血常规检验结果有差异的主要原因[4]。末梢采血多采集患者手指、耳垂部位的血液,经对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查结果分析发现,这种采血方法的操作简便,不会使患者出现明显的疼痛症状,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但是,末梢采血方法容易受到环境因素所影响,而发生溶血、流动性降低、检查结果不稳定等情况,导致WBC、RBC、HCT、PLT、Hb结果偏低,增加了疾病漏珍、误诊率。末梢血均来源于毛细血管,如果遇到采集困难的状况,无法保证出血的通畅性,采集血液时需要进行挤压处理,组织液会渗入到血液标本中,故此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可信度[5]。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持续优化,采血方法也在不断完善,静脉采血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血常规检验中。和末梢采血相比较,静脉采血所受干扰因素少,其血常规结果稳定准确,利于临床医师作出准确的诊断。与此同时,人体血液中的成分较多,末梢采血方法的应用,易于受到采血位置因素影响,且标本成分复杂,所以无法保证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静脉采集位置多为肘部前静脉,这一位置血液受环境因素影响小,故此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等成分较为稳定,因此通过静脉采血方法采集的血液标本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小,血常规检验结果更为准确[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WBC、RBC、HCT、PLT、Hb进行比较,均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可见,静脉采血进行血常规检验,WBC、RBC、HCT、PLT、Hb受外界因素影响小,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综上所述,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效果有一定差异,建议采用静脉采血方法实行血常规检验,以此保证检验结果的可信度,为制定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数据支持,有临床应用及推广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婷.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0):69-71.

[2]彭科燕.末梢血和静脉血两种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1):88-89.

[3]钱进.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疗,2017,36(26):169-171.

[4]马立.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3):164-165.

[5]李艳治.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8):44-44.

[6]袁秀.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2):153-154.

论文作者:牟绍英,钟原胜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5

标签:;  ;  ;  ;  ;  ;  ;  ;  

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探讨论文_牟绍英,钟原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