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首发脑卒中后抑郁与脑卒中部位的关系研究论文_王永伟

探讨首发脑卒中后抑郁与脑卒中部位的关系研究论文_王永伟

绥化市人民医院 1520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首发脑卒中患者卒中部位与卒中后抑郁的关系。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78例首发脑卒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是否发生抑郁症分为脑卒中后抑郁组(观察组)及脑卒中后无抑郁组(对照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患病率及卒中部位与发生卒中后抑郁的关系。结果 脑卒中后抑郁患病率为12.82%,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发生在左侧、皮质部位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卒中部位与卒中后抑郁具有相关性。

关键词:脑卒中;脑卒中后抑郁;脑卒中部位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oke location and post stroke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first stroke.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method is to select 78 cases of first stroke patients,retrospective analysis,and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occurrence of depression were divided into post-stroke depression group(observation group)and post-stroke non depression group(control group),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evalence rate of stroke and post-stroke depression and observation post stroke depression.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after stroke was 12.82%,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incidenc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left and the cortical area,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stroke location and post stroke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have correlation.

Stroke;post stroke depression;stroke site

脑卒中作为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的危急重症之一,以高死亡率及致残率而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重,脑卒中的发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且发生卒中后患者多首先会出现躯体功能障碍,渐次发展为语言及认知功能障碍,最后影响患者的情绪,多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主要表现,对患者的治疗积极性与依从性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患者的预后[2],相关统计学数据显示,脑卒中后1个月~1.5年抑郁障碍的发病率为25%~65%[3],已有研究报道提出,左侧、前部、皮质、多发病灶脑卒中患者,相较于右侧、后部、皮质下、单发病灶而言,更易并发卒中后抑郁[4],而卒中后抑郁发病率较为悬殊的原因是否与卒中部位相关,目前研究较为少见,因此本研究以此为思路,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诊断标准:依据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中的“脑卒中”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年龄40~80岁;②符合诊断标准,且经头颅CT证实;③病程≤2周;④患者意识清楚,检查合作。排除标准:①既往有抑郁症者以及有抑郁症家族史者;②有严重痴呆者;③言语以及认知障碍者。

根据上述标准,将2012年7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78例首发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

1.2 病例分组

观察脑卒中患者卒中后的抑郁患病率,根据是否罹患抑郁症进行分组:脑卒中后抑郁组(观察组)及脑卒中后无抑郁组(对照组)。

1.3 卒中部位定位方法[5-6]

根据测量病灶最前端与额极的最短距离,并与总额枕极长度的比值,病灶位于前部时结果<40%,若病灶位于后部,则比值≥40%;对于其他部位的定位完全按照解剖学方法进行,主要包括左侧、右侧、皮质、皮质下。

1.4 抑郁评定方法

所有患者首次就诊时均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是否患有抑郁症,本研究采用24项版本,方法简单,适用于有抑郁症状的成人,总分可较好地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也能很好地衡量治疗效果,是经典和被公认的抑郁评定量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首发脑卒中后抑郁的患病率

78例脑卒中患者中,发生脑卒中后抑郁者10例(12.82%),归为观察组,本组患者中男2例,女8例,年龄44~73岁,平均(62.5±1.8)岁;未发生者68例(87.18%),归为对照组,本组患者中男25例,女43例,年龄47~78岁,平均(68.3±1.9)岁。

2.2 两组患者卒中部位与抑郁的关系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左侧、皮质部位的发生率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对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观点认为其与脑卒中后脑组织解剖结构以及神经递质的病理性改变有关[7],也有研究者提出,脑卒中后抑郁是一种心理疾患,其继发于脑卒中,并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所产生[8],这两种发病机制观点的阐述,可能互为因果,相互作用导致本病的发生[9]。

已有研究进一步指出,卒中部位为前部、左侧以及皮质部位的脑卒中患者更易罹患抑郁[8],这可能与脑卒中后抑郁导致患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5-羟色胺能神经元以及相关信号转导通路受到破坏,从而导致这两条神经递质水平明显降低,从而诱发本病[10]。①神经解剖学机制:左侧大脑半球对人类而言,其作为一个优势半球,功能分区属于情感中枢,故而左侧半球卒中者的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右侧高;同时,额叶前部为边缘系统,其与机体的认知、记忆、情感、注意以及思维等精神活动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因此易出现抑郁症状;②神经生化机制:近几年的临床研究已经证实,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在脑内活性同抑郁的发生有关[11],主要表现为活性体降低,而抑郁的发生率升高,这主要由于基底神经节区为NE、5-HT、DA能神经元轴突的一个重要通路,如果基底节区发生病变,则会阻断 NE、5-HT、DA神经递质向皮质的轴突传递,故而相较于其他部位更易发生抑郁症,而前述神经元均位于脑干部位,穿过深层皮质,发出分支,终于大脑皮质组织,同时,左侧半球主导认知功能,若左侧大脑受到损伤,容易并发精神障碍,如抑郁症等。

此外,由于边缘系统与下丘脑一起发挥调节情绪变化的功能,蓝斑核从脑干上部发出,终于大脑皮质,可对机体的睡眠、情绪以及记忆等变化产生影响。上述神经节间的传递都是通过神经递质完成,故而当左侧、前部、皮层部位损伤时,对神经递质纤维的破坏性较大,这些部位损伤后更容易并发抑郁。本研究结果显示,78例脑卒中患者,观察组发生脑卒中后抑郁者10例(12.82%),主要发生于脑卒中部位在前部、左侧以及皮质部位的患者;对照组未发生脑卒中后抑郁者68例(87.18%)。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左侧、皮质部位的发生率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亦发现,就病灶而言,多发病灶患者卒中后抑郁的患病率更高,这可能由于多发病灶患者的神经递质通路更容易被多方面阻断有关,由于研究时间及精力有限,在本研究中未发现卒中部位在前部者易于罹患抑郁,且多发病灶的卒中后抑郁虽高于单病灶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原因可能与研究的病例数较少有关,至于其与卒中类别有无相关性,尚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梁翠萍,孙惠萍,赵宝华,等.脑卒中后抑郁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1):3321-3323.

[2]史亚玲,蔺雪梅.脑卒中抑郁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8,24(S5):1124-1125.

[3]张长青,方向华.卒中后抑郁流行病学研究现况[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1):63-65.

[4]Carota A,Berney A,Aybek S,et al.A prospective study of pre-dictors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J].Neurology,2005,64(3):428-433.

[5]陈晓燕,王若丹,郭宇,等.初发急性脑梗死卒中部位、严重程度与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7):2609-2610.

[6]龙振钊.脑卒中后抑郁障碍与脑卒中部位、神经功能状况及治疗的相关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8(22):4593-4594.

[7]王守安,罗韵文,张贵斌,等.初发脑卒中后抑郁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的随访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9,35(12):713-716.

[8]霍莉.脑卒中后抑郁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影响探究[J].中国卫生产业,2009,31(22):110.

[9]邹立,陈现红,黄小让.急性期脑卒中后抑郁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2):11-13.

[10]杜贵平.脑卒中后抑郁与卒中部位关系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3):39-40.

[11]邓建中,齐进兴.脑梗死后抑郁焦虑状态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2):26-27.

论文作者:王永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7

标签:;  ;  ;  ;  ;  ;  ;  ;  

探讨首发脑卒中后抑郁与脑卒中部位的关系研究论文_王永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