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加快温岭籍人才回流的调查与建议论文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加快温岭籍人才回流的调查与建议论文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加快温岭籍人才回流的调查与建议

□ 李 律

人才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推动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切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根据近几年回乡就业创业的温岭籍人才数据统计,很大一部分温岭生源的高校毕业生并没有回来发展。对此,我们通过座谈交流、随机访谈、问卷调查、个别入户走访等形式,深入剖析温岭籍人才外流现象,认真研究如何深化推进在外人才回流的对策,并提出有关建议。

《中国新闻周刊》从尹红章受贿罪一审刑事判决书中了解到,杜伟民曾向尹红章行贿47万元。该判决书称,2010年,尹红章与杜伟民相识。彼时,尹红章担任国家食药监总局药品审评中心副主任,主管对生物制品的技术审评。2011年初,尹红章购买了一套小产权别墅,他发现杜伟民也住在同一个小区,于是来往逐渐密切。

一、当前温岭籍人才外流现状特点

据调查统计,近3年温岭市高考录取的大学生16990人,其中本科8950人,上重点线2804人,被“985”“211”及境外、海外等高校录取的有850多人。而2015~2017年回乡发展的温岭籍大学生仅8600多人,其中本科生不到一半,研究生以上的不足1/25,“双一流”高校及境外、海外高校毕业的学子仅占6%。这8600多名返乡发展的温岭籍学子在非公企业就业约58%、自主创业不到7.1%,其中从事制造业仅50%,从事生产性服务业不到15%。为找准根源“对症下药”,精准剖析温岭市人才外流现象,首先得厘清当前在外温岭籍人才的现状特点。为此,本次调研特地对年龄结构在25~40周岁的160名明确表示暂不回乡发展的大学本科以上温岭籍人才进行问卷调查。

一是从学历结构来看。“双一流”高校及境外、海外高校本科以上毕业近20%,其他普通高校硕士以上毕业约占25%,其中不乏海归人士,如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浙大医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夏宏光(温岭太平人),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博士、浙大台研院机电研究所工程师郑宣(温岭新河人),等等。

二是从专业类型来看。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占了较高比例,90%以上系理工类学科毕业。该群体至少有一半从事专业技术类岗位,其中有约15%从事科学研究与科技研发。

做优发展平台,着力释放人才聚创动能。以打造“人才洼地”为目标,继续抓好城市新区、东部新区、铁路新区三大主攻平台,加快构建港产城湾一体发展新格局,倾力创成省级高新区。进一步用好“千人计划”台州产业园、科创服务中心、“500精英计划”创业园和温岭(杭州)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等平台,抓紧建设科创综合体。善于“借梯登高”,积极与“双一流”高校、国家级科研院所等共同打造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加速温岭籍科技人才集聚。鼓励“借船出海”,主动与海外知名研究机构、世界500强企业等开展深度合作,构建更大平台的人才、技术、资金等高级要素共享机制,助推开展高端人才项目孵化。大力发展“创客经济”,持续为大学生创业园、“梦想+”青年众创空间、星星·曙光省级星创空间等注入多元活力,系统打造温岭籍青年创客大社区。

四是从内心想法来看。相当一部分人明确表示暂时不会考虑回乡发展,若临时起意非要回来,主要是出于对家乡和家人的眷恋,以及家乡生活习惯、成本的考量,另有近半群体表示如果将来有合适的机会仍会考虑回温岭发展。

平台空间不够广,对本籍人才的承载力亟待提升。一是创新资源相对短缺。温岭至今尚无高等院校,规上工业企业建有科研机构不到25%,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省级重点实验室数量不及椒江、临海,更别说环杭州湾等地。据了解,在外学子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最看重的不是薪酬,而是创新资源、创业平台和发展空间。他们最关心“回来干什么”的问题,他们最担心回乡创业之后遇到最大的困难是没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团队支撑和有机融合、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链、生态圈。二是科创平台层级不高。温岭至今没有省级高新区,科创平台与环杭州湾等地差距明显(全省国家级高新区8个,环杭州湾地区占6个;全省十七强县国家级经开区已近半)。“千人计划”台州产业园、科创服务中心、“500精英计划”创业园等平台分布在城市新区、城东街道、东部新区等地,存在规模偏小、各自为战的情况,制约了引才留才进度。三是众创空间发展滞后。温岭至今没有省级众创空间,而黄岩、天台各有1家,环杭州湾等地更是遍地开花,聚集海内外大量青年才俊。经调研发现,目前全市众创空间仅3家,且规模较小、元素单一,多数为电商贸易行业;创意、设计、加工等服务的人才不足1/4;社会上对创客人才的认知度不到一半。

二、温岭籍人才外流原因分析

做强区域经济,努力扩大就业创业规模。全面推进环境革命、产业革命,持续做好“腾笼换鸟”“筑巢引凤”“凤凰涅槃”三篇文章。加速全域改造、小微园区建设及老旧工业点提档,力促制鞋业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立足“千亿产业、百亿企业”目标,力争泵业规上工业产值三年倍增翻番。着力打造泵与电机1000亿产业集群、汽摩配件500亿产业集群和鞋帽服饰500亿产业集群。以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为引领,加快培育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形成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为返乡学子提供更加多样、专业匹配度较高的就业创业选择。坚持“抓大扶中育小推上市”,深入实施“凤凰行动”“雄鹰行动”计划,全力培育航母企业、旗舰企业、瞪羚企业,确保规模企业总数突破1000家。建立“专精特新”重点企业培育库,打造一批细分行业“隐形冠军”“单打冠军”,切实提高中高端精深加工型、科技型和税赋型等企业占比。持续加强“三强一制造”建设,做强做优本地企业集团、产业板块、产业集群和产业品牌,努力吸引更多温岭籍人才回归或留驻。

1.2 其他寄生虫材料 并殖吸虫囊蚴DNA、日本血吸虫DNA、牛带绦虫DNA、猪带绦虫DNA、刚地弓形虫DNA、隐孢子虫DNA、蓝氏贾第鞭毛虫DNA、溶组织内阿米巴DNA和蛔虫DNA为本室保存。

查《张家口市水文水资源手册》附图5-4~5-9,于流域重心分别查出不同历时的暴雨量均值和变差系数Cv值,取3.5Cv,据此求得10年、30年一遇设计点雨量,成果如表1,不同标准不同历时面雨量,成果如表2。

基于上述背景和中国国内的需求,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ACP100小型堆[8-9]技术成果基础上,研发了名为ACP100S的浮动核电站.

三、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加快温岭籍人才回流的对策建议

推动高质量发展,归根到底需要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如何有效推动温岭籍人才回流?我认为,重点要在产业如何倍增翻番、平台如何聚合裂变、人才如何引育留用等方面下功夫。

产业格局不够大,对本籍人才的拉动力亟待提升。一是产业结构问题导致专业匹配度偏低。综观温岭产业状况,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或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甚少,多数系制造业加工类企业。这些企业往往以家族式管理为主,不太需要高学历的经管类和工程类等高层次专业人才。调查发现,一些温岭籍高校毕业生的专业因与本地较多企业的岗位需求不太匹配而留在外地发展。即使一些岗位匹配,也因家族式企业的人事管理模式限制了非家族成员的发展空间。据了解,目前在杭州发展的温岭籍科技人才达250多人,其中博士及以上近90人。二是企业结构问题导致人才留驻率偏低。温岭企业构成是铺天盖地的小企业多,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少。调查显示,目前全市工业企业2万多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仅900多家,年产值超10亿元的不到10家,超1亿元的不到200家,规上户均产值仅9200万元,产值、税收等主要靠亿元以下规上工业企业的贡献。走访调研得知,近3年市内亿元以下规上工业企业的本地人才外流率平均高达17%。究其原因,超过五成担心所在企业规模及效益问题而使自身发展空间受限或薪酬待遇降低。三是就业结构问题导致岗位选择性偏低。温岭传统产业比例高、新兴产业比例低,且三次产业融合不深,致使软件与信息科技、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较少。即便第三产业经济指标常年稳居全省十七强县前列,但由于现代服务业种类单一,导致可供人才就业的多样化选择少。近5年高校毕业的温岭籍学子多数表示,若没有较好的就业创业机会,就会考虑报考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干脆赴外就业创业,以实现自身价值。

招引机制不够全,对本籍人才的感召力亟待提升。一是主体作用发挥不够。调查显示,温岭的9家上市企业只有钱江摩托引进了2名“千人计划”专家,其他重点企业高端人才引进的意愿不强或数量很少,而椒江的海正药业和临海的华海药业拥有“千人计划”专家均在15人以上,余姚等环杭州湾县市涌现出由“千人计划”专家领衔的上市企业或龙头企业。二是信息渠道不够畅通。调研中发现,温岭缺少本籍人才的基础性数据,主要是由于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不互通以及缺乏必要的在外人才沟通联络机制,导致多数海内外温岭籍优秀学子无法及时有效了解温岭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人才需求情况,也没有直接感受到温岭市对其回归的渴望之情。三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目前对高校毕业生来温岭创业的实行“先就业再落户”的人才扶持政策;就业创业补贴标准是大专或取得高级技工证书的高校毕业生350元/月、本科或取得技师证书的高校毕业生450元/月、硕士及以上学历的高校毕业生600元/月。而一些城市人才扶持政策更为优惠,也更有针对性。

综合实力不够强,对本籍人才的吸附力亟待提升。一是区域竞争力不够。从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来看,温岭排名一直落后于海内外人才高度集聚的长三角、珠三角等核心腹地;从全省十七强县来看,萧山、柯桥、慈溪等地工业经济体量均数倍强于温岭,如年规上工业产值不足慈溪的1/3,规上工业增加值不足萧山的1/4;从台州来看,近5年温岭规上工业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均落后于临海。二是经济影响力不够。改革开放以来,温岭的经济发展方式一直是以 “小狗经济”为特征的“温台模式”。加上这几年经历大拆大整,眼下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阵痛期。随机调查市内50家规上工业企业显示,85%以上缺少能够满足生产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在企业全体人员中高技能人才占比不到10%,学历层次在大专以下的占70%以上,年龄结构在35周岁以下的不到20%。由于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很难吸引人才回归或留驻为温岭实体经济“输血造血”。三是城市吸引力不够。一方面,温岭地处长三角经济圈的南翼末端,受区位条件、人文环境、基础设施等限制;另一方面,由于收入水平、生活成本、环境质量等因素,影响了吸引在外温岭籍学子回归。据了解,全市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副高以上职称和担任企业高管等高级人才不足人才总量的5%。目前,温岭籍海归累计1500余人,其中回乡发展累计不到10%;“国千”“省千”专家27人,温岭籍仅2人。

三是从区域分布来看。虽然去向范围较广,但多半是在沿海地区一、二线城市发展,其中约37%流向杭州,约35%去往北上广深及苏南地区,其余分别为省外其他城市约12%、省内其他城市约14%、港澳台及国外地区不到2%,多数人曾在当地求学。

钱从哪里来,成了摆在林燕玲面前的一大难题。根据规划,项目建设需要将近500万元,但是他只有省里拨付的20万元和县里配套的20万元,可谓杯水车薪。

围绕高精尖缺,聚力打好人才引育战役。聚焦“千人计划”“万人计划”“500精英计划”“海外工程师”等,围绕温岭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育高精尖专人才、团队和项目,加快构建创新型人才集群。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培养、订单式培养、实践锻炼等分类分层次的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系统培育急需紧缺的管理、机械自动化、电子电气等本土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以及医疗、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专业技术领军人才。紧贴温岭市产业需求,推进校企联盟,鼓励学校将课堂搬进车间,引导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加强工匠队伍建设,精心打造更多本土“蓝领精英”。高度重视非公经济“创二代”传承培育。

构筑最优生态,致力提升人才回流环境。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以“三服务”为抓手,深入践行“五心”“妈妈式”服务理念,全力打造最优人才生态。认真抓好《关于推广“妈妈式”服务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三十条措施》各项任务的落实,帮办企业 “围墙内的事”和包办企业“围墙外的事”。进一步充实 “妈妈式”服务全程陪跑“人才专员”队伍力量,为回流人才提供引导式、跟踪式、常态化的助创服务。继续推行人才积分制管理办法,建立并完善人才“绿色通道”,为海内外温岭籍高层次回乡创业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并及时解决住房保障、医疗保障、配偶就业、子女就学等问题。有效扶持一批优质社会中介和服务机构,为温岭籍回流人才就业创业提供专业化、高水平的市场服务。

注重密切联系,努力增强人才返乡意愿。建立温岭市领导、市级部门和镇(街道)主要负责人联系本地在外优秀人才制度,定期赶赴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城市、“双一流”高校、各类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集团进行专题对接。充分发挥新组建的招商引才局作用,不断深化“人才项目+民企民资”引才模式。力促市、镇(街道)、村居(社区)以及温岭大学生联合会、台州欧美同学会温岭分会等形成对接合力,切实打通温岭籍人才引留工作的“最后一公里”。依托温岭市异地商会和在外人才工作站,推动各地建立温岭籍高校学生联谊会,形成有助于在外高校学子相互联系的社交空间。聘请部分知名海外温岭籍人才担任海外引才顾问(大使),加强与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沟通交流。

发挥乡情感召,大力动员人才回归兴业。合理利用春节、清明节等乡贤返乡高峰期,组织举办温岭籍高层次人才、科技人才故乡行及在外人才归乡恳谈会等活动,力求实现全市镇(街道)乡贤联谊会全覆盖,并及时成立村级分会。适时召开乡贤人才智力回归大会,有效激发反哺家乡、报效桑梓的动力。深挖校友资源,积极推动温岭市各中学建立校友联谊会,健全温岭籍毕业学子档案,动态跟踪毕业学子的成长发展状况。同时,在国内外校友集聚的重点城市设立温岭中学、新河中学、第二中学等温岭市重点学校的校友联谊分会,拓展线上线下联络阵地,做好引才政策等方面的宣传推介,切实以师生情、同窗情、校友情引才回归。

(作者单位:中共温岭市委政策研究室)

标签:;  ;  ;  ;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加快温岭籍人才回流的调查与建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