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后的点滴反思论文_陈小香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后的点滴反思论文_陈小香

陈小香

摘要: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

关键词:氢氧化铝;化合物;引导学生;实验探究;教学;两性氢氧化物;学生活动;归纳总结;制备;实验验证

教学反思不单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笔者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也非常重视教学反思,并能及时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使以后的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方法科学化和教学效果最大化,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下面是笔者在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后的一点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性质、用途及氢氧化铝的制备,难点是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性质及氢氧化铝的制备,属于实验性比较强的课堂,同时“氧化铝与氢氧化铝的两性”等内容比较抽象,有一定的难度;针对笔者班上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难度控制在哪一范围,也是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在教学设计中还应体现“以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想尽量去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让生活走进化学,让化学走向社会”的目标。通过创设多层次、多角度的问题,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唤起他们的求知欲;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展示学生个性,深化学生思维,让他们体会到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的奥妙和乐趣。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整节课笔者重视把课堂交给学生,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重视由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归纳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关于氧化铝的性质,笔者通过联系初中已有知识和资料以及生活常识,引导学生自行预测氧化铝的性质,再通过实验验证;对于氢氧化铝的两性性质,通过创设情景——实验室没有现成的氢氧化铝,怎么办?如何选取实验桌上的试剂制备Al(OH)3这样一来,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发现了问题,在这种情景下,学生的好胜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得到了绽放,他们随即就会议论纷纷、讨论交流,探索制取Al(OH)3的方法;而在Al(OH)3制取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不同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自行发现了Al(OH)3能溶于过量的NaOH,但是如果选择氨水则不会出现这种现象。通过这样的对比,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出结论:Al(OH)3能溶于强碱溶液而不溶于像氨水这样的弱碱。再结合Al(OH)3与盐酸反应的实验,学生通过类比联想,对于Al(OH)3的特殊性质已经能形成自己的认识。对每个活动都力求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和师生交流,由学生自己归纳出结论,而不由教师包办。

其次,笔者整节课紧紧地联系生活实际,从耐高温坩埚、红宝石蓝宝石、胃舒平、明矾净水等事例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突出了“让生活走进化学,让化学走向社会”的新课程教学目标,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验学习的价值。

再次,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充分做好学案设计,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以学案为载体,实施对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引导,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最终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笔者认为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学生感觉课堂气氛活跃,获得了从学法到知识的全方位收获。从反馈中也不难看出:学生注重的是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将结论直接灌输给他们,他们希望教师的讲解能够使他们充满继续研究和探究的欲望。我们在使用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不应只关心学生对某些具体的过程、某些结论是否记住,而是利用我们学科的特点去引导他们的思维,做到在课堂上重视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力求做到让学生想学、乐学,创设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当然,在这节课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本节课属于实验性比较强的课堂,没能把实验安排成分组实验,只有部分学生能体会实验操作过程等,在以后的教学中,笔者会注重这一点,如果学生能通过分组完成的实验,一定要通过学生分组来实现,让学生充分体会学习化学的艰辛和乐趣。

论文作者:陈小香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8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1

标签:;  ;  ;  ;  ;  ;  ;  ;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后的点滴反思论文_陈小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