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教古诗的——浅谈古诗教学论文_朱小强

我是这样教古诗的——浅谈古诗教学论文_朱小强

摘要:古代诗词是中国的国粹,当你读古诗时,会觉得沉浸在书香和文学的海洋中,仿佛脑海里有此情此景一般,这就是中国古诗所蕴藏的一种独特的古典与韵味,古诗很精练,浓缩了文学的极品达到了最高境界,表现出了诗人的才智和知识还有他的喜、怒、哀、乐,使人由衷的钦佩和赞叹。

关键词:古诗教学,小学语文,学习效果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帮助学生认识中华文明以及更好的掌握现代汉语的作用。但绝大多数学生都怕学,甚至讨厌。我觉得这种现状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学的乏味造成。因此,如何让小学生“爱”上古诗,提高古诗的学习效果呢?我是这样教古诗的:

一、情景导入,讲究新颖

能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课堂气氛很重要。有了好的开头,有了好的氛围,学生的精神放松了,他们才能愉快而认真地跟着老师来。所以我在教学古诗的时候,首先要创设情境,拉近自己与学生的距离,让他们在情感上接受我。随着科技社会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占据教学的一部分,对于教具的使用,教师必须掌握好一定的度。汪华姿在《多媒体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应用》中提到几个字:“适度而新颖。”具体来说,运用多媒体,就是来吸引学生眼球,让他们对枯燥的古诗产生兴趣再学习,这样的学习效率才会更高。与此同时,就《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来说,我认为教师可以在用多媒体播放庐山瀑布的图片,开阔学生们的视野;之后再播放关于水流湍急的声音,让学生体会作者所运用夸张手法来描绘瀑布的壮丽景观,即学习了夸张这一修辞手法,又不枯燥乏味。如教贺知章的《咏柳》一诗时,我从网上搜集了一些春天的图片,其中有很多柳树的图像,我让学生们先欣赏这些图片,并要求他们谈自己看后的感想,从而导入新课,这样学生的兴趣就激起来了。

二、以读为主,理解记忆

李淑章教授认为朗读古诗更可以体会其中的感受。其实无论我们用哪一种方式来学习诗词,总之一句话,诵读必不可少。首先是让学生听,我通常采用配乐范读的方式,这样才容易让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第二步是带读,要求学生把握朗读的节奏、注意语气、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步是学生自读,诵读分为很多种,其中包括吟诵、朗读、朗诵等不同的方法,但无论何种形式,经典古诗词是需要我们用声音去表达的。在小学里,我们面对的孩子们童真稚嫩,单纯善良,有时候诗人的情感让学生过于深刻理解是不现实的。这时,教师需要做的是尽可能让学生理解,并有感情的朗诵诗歌。第四步是比赛背诵,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赛,学生的积极性就更高了。通过这四步,学生对古诗已经很熟悉了。古诗要求背诵后,学生们的记忆会产生后退现象,这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唱古诗文,但要因人而异,有的学生喜欢唱歌,有的学生不喜欢唱歌,教师只是采用一种示范的方式,或者播放关于学习这首古诗相关的唱的视频,让学生尝试一下,因材施教。

语文学习是以认知基础上的体验、感悟、熏陶为主的,阅读仍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却每每发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缺乏对话,学生“活生生的体验”及“自我的精神体验”得不到重视和尊重,属于学生自己的、自由的体验被简单乏味的所谓讲解翻译所代替,学生学习的空间被极大地限制在课内有限的选文中。因此,教学须对学生的情感体验予以充分关注,让学生尝试发掘的美点,加强朗读指导,促进学生从文字浅层到内涵的理解认识转化。 

三、赏析诗句,体会情感

在小学阶段,一首古诗的学习,我们需要完成三件事情,一是了解作者背景,二是联系现实生活,引发思考,三是发挥想象力,体会作者情感。

对于古诗中某些关键、传奇的字词和句子要引导学生仔细去品味,从而加深学生对诗句的学习和理解。教师可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咀嚼,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传说诗人在写这句诗时曾经换过“到”“人”“过”等几个字都觉得很不合意,最后才修订为“绿”字。一个“绿”字生动而又形象地写出了春风给江南披上了绿装这一变化。一个“绿”字用活了,令人拍案称绝。此诗句也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通过这一“传奇”,教师可以教育学生要学习诗人锤炼文字的精神。对古诗中的词、句字面意思的准确理解,是教学的基础和重要目标之一,但并非仅此而已,学生还要对文章进行适当的鉴赏评析。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确定教学目标,在指导学生掌握基本内容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对古诗作品做出简单、适当的鉴赏、评析。体味诗中之情,想象诗中之景,领悟诗中之道,感受诗中之雅。

我平常也会运用“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不仅可以在某些记叙文的教学中加以运用,也可以在某些古诗教学中加以运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有好动的特点,在古诗教学中如能恰当地运用“情境”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如:教骆宾王的《咏鹅》一诗时,我就运用了“情境教学法”。首先,让学生模仿大鹅走路的样子;其次,让学生模仿大鹅“曲项向天歌”的样子。最后,把两套动作连起来进行表演,这样不但增强了课堂教学气氛,而且也提高了教学效果。“说”作为语文课堂上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既能激发表达欲望,又能打开思路,为写作打好基础。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寻找说的训练点,巧妙地进行说的训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孟郊的《游子吟》时,我就启发学生,让他们回忆自己在家里看到妈妈缝补衣服时的情景,让他们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再加上自己的感想,这样就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对写作也有一定的帮助。

最后一步是总结,总结时要简洁明了,不要拖泥带水、长篇大论。如教《泊船瓜洲》时,我是这样总结的:这首诗是王安石在被迫辞去宰相职务后回家途中所写的,诗人在诗中流露出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之情。

四、温故知新,学以致用

要严格做好的复习。可以采取背诵——默写——翻译——提问——自测五个步骤进行,首先不定期抽查背诵,然后让学生默写含有难解字的句子或关键性的段落,然后抽取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句子或段落让学生翻译,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最后,让学生自己出一份试题进行自测。利用这种方法,学生反复学习又不至于机械重复,既牢固了知识,又提高了他们的记忆力。

学习语文,就是为了让学生接触语文,走进语文,而学习更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与之对话,与之交流,尽可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空间,让学生领悟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我们只有解除束缚,大胆创新,才能使教学教得新、教得好、教出灵性。

参考文献:

[1] 刘琴. 浅谈古诗教学中的美育[J]. 新课程研究(上旬刊), 2010(2):140-141.

[2] 肖荔. 开放课堂,有效拓展——浅谈古诗教学中的拓展[J]. 小学教学参考, 2014(25).

论文作者:朱小强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  ;  ;  ;  ;  ;  ;  ;  

我是这样教古诗的——浅谈古诗教学论文_朱小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