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op.33之8》论文_张贵荣

浅析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op.33之8》论文_张贵荣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四川省 成都市)

摘要:作品《音画练习曲op.33之8》是由俄罗斯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与1911年创作完成,属于其音画练习曲系列作品的第七首,作品给人以平缓,宁静及哀愁的曲调。这首作品创作于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创作的中期,这个时期除创作音画练习曲之外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钢琴前奏曲。本文主要从作品及作者的分析、曲式结构分析以及演奏分析三个层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音画练习曲;简析;曲式;演奏

一、《音画练习曲 op.33之8》作品及作者简析

《音画练习曲op.33之8》是一首g小调的音乐作品,乐曲一开始的半分解主和弦的宣叙奠定了作品缓慢、哀愁的情绪。它是由俄罗斯民族音乐家、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创作于1911年,拉赫玛尼诺夫是一个抑郁症患者,所以他的作品更多的是以悲伤主义色彩为主,如第一首前奏曲,以及本文的练习曲以及音画练习曲第8首等都是此风格。这首练习曲与音画练习曲中的后两首练习曲标志着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创作进入成熟的中期,从本首作品可感受到拉赫玛尼诺夫将俄罗斯大地的波澜壮阔以及民族音乐中长气息的歌唱旋律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拉赫玛尼诺夫的音画练习曲题材别具一格,他的音画练习曲一改前辈们练习曲以专门的练习来提升演奏者技巧的画风,如车尔尼的299/740作品集都是为了提高手指的技术,又或者是克列门蒂和克拉默等作曲家的作品都是,但拉赫玛尼诺夫的音画练习曲加入了更多的音乐性以及画面感,因此也归类于音乐会练习曲的范畴。

二、《音画练习曲 op.33之8 》作品曲式以及演奏简析

这首练习曲采用g小调写作而成,4/4拍子,全曲速度稳定于中速,乐曲总共有45个小节数,可分为三段,是一个典型的ABA结构的单三部曲式。A段由1-24构成,中段25-34小节,再现部分35-45小节。乐曲的旋律感清晰,伴奏的织体大部分有分解和弦组成。

A段(1-24)小节,在本段中1-5小节为作品的第一个句子,在这个句子中中呢第一小节的两个上行分解和弦又是作品的伴奏先行,以四音组的分解和弦上行,营造出一种在宁静的夜晚海面的波浪一层接着一层涤荡着我们的身心,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这一整个大的句子在演奏的首要一直保持旋律的持续性与流畅性,在作品的第三小节出现了旋律左右手交替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将旋律分手单独弹奏,最后再来合。另外在第二小节的时候三个同样的音并且还是保持音的符号加持,同样的音出现的时候我们势必要采用由弱及强,一个音强过一个音,采用手腕和手臂下沉的力量让音深沉,不可弹得飘忽不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下一句同样是五个小节构成,演奏时同样注意作品旋律的体现,另外在第九小节时右手的和弦旋律级进下行采取由强及弱的方式处理,因为收住过后又是与第一句相同的伴奏先行从而引出下一句。11-14小节是新的乐句起头,演奏时应注意左手伴奏的大跳,需要将左手的伴奏分开练习,让低音到分解和弦之间的准确性提高,同时在力量上是A乐段的第一个小高潮,暗示一种波涛汹涌的情景与画面。15-18小节组成一个类似于间奏的音乐形态,因其左手演奏的部分使用了三连音的下行级进,因此应采用渐强的处理,最后又弱收住。19-A段结束是本段的高潮,采用了两个模进的音乐材料,并且这种模进还是用了和弦的四个十六分音符向下级进,因此前面的三个小节要充分运用手臂的力量将和弦推到底,将拉赫玛尼诺夫音乐的深沉与深邃演绎出来。后面则采用弱收紧接着用同样的材料渐强推到B乐段。

中段25-34小节,B段从26小节到29小节是本首作品的最难点,首先速度与前面乐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其次是情绪上较上一段更激烈,弹奏时内心充满了挣扎与矛盾。旋律上转载到左手的每一音组的第一个音,在演奏时要突出每一音组的第一个音,确保其通透有质感。除此之外左手的跑动整体音色较右手的音色亮,在练习的时候采取车尔尼练习曲的练习方式,将每个音高抬指,并且负重练习,让每四个音的音色达到统一协和的程度,最后在低触键,承载力量在一关节的时候才能清晰透彻的演绎作品。第三十小节和三十二小节的长琶音炫技,运用极强到弱的音色来演奏,这种方式在肖邦的谐谑曲与叙事曲中很常见,极具浪漫主义色彩。

再现部分35-45小节,再现部分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是36小节到四十小节是A乐段的原样再现,四十一小节到结束属于发展的尾声部分,在写作手法上采用了A乐段中三连音的级进方式写作,以期将作品升华到一定高度。这个句子中一共有三个声部,第一个是右手的主旋律声部不说,第二声部则是中声部的四分音符和前附点音符组成,第三声部则是低音声部。演奏时尤其在左手的演奏需要演奏者将大拇指的力量释放出来突出中声部的音色,其次由于左手的音组跨度较大,需要演奏者充分运用手腕的转动来完成。结束时的音阶上行跑动第一个音极强,然后弱下来做渐强的推动,这种演奏方式与肖邦的第一叙事曲结束句极为相似,最后作品在主和弦的弱声中慢慢消失结束。

三、小结

在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时候,需要充分了解拉赫玛尼诺夫这位作曲家的生平,包括性情等,因为只有了解作曲家创作时的心境我们才能在二度创作的过程中更加完美的诠释。此外他的作品还需要对俄罗斯乐派的民间音乐以及风格探索才能正确的演奏,包括触键这一系列的基本演奏知识。最后还需要深刻的研究谱面,然后多听多个钢琴家演绎的版本,从不同的版本中找出新的东西,最后再加入自己的想法以及创造,这样才能形成自己演奏的特色。

作者简介:张贵荣(1994-),男,四川西昌人,硕士研究生,单位: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音乐。

论文作者:张贵荣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  ;  ;  ;  ;  ;  ;  ;  

浅析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op.33之8》论文_张贵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