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工程技术在城镇土地生态整治中的应用王养孝论文_王养孝

土地工程技术在城镇土地生态整治中的应用王养孝论文_王养孝

摘要:土地资源始终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同样也是社会与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资料。充分利用土地工程技术治理污损土地,可更好地促进农业生产,使经济收入不断增加,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基于此,文章将土地工程技术作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阐述其在城镇土地生态整治中的具体应用,对促进我国未来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土地工程技术;城镇土地;生态整治;应用

要协调发展生态理念与土地整治理念,只有合理运用生态土地整治,才能够促进城镇土地整治项目的顺利进行[1-2]。在落实城镇土地生态整治方面,必须具备健全的土地工程技术设计方案,为土地生态整治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实现土地工程技术的创新,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3-6]。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土地工程技术在城镇土地生态整治中的应用十分有必要。

一、城镇土地生态整治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土地整治工作普遍开展,更关注其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如果生态环境受到影响而无法及时修复,导致区域性环境承载能力超负荷,必然会对城镇化建设带来严重影响[7]。土地整治主要受国情影响,同样也是科学发展观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路径[8]。基于城镇化的发展,其无序性地扩张对农业与生态用地大量占用,生态环境质量随之降低。为此,有必要积极落实城镇生态环境整治,借助土地工程技术,营造人居环境,实现城镇土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二、土地工程技术在城镇土地生态整治中的具体应用路径

现阶段,人口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均相对较快,使土地利用强度也随之增加,直接破坏了土地生态环境,不利于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的改善[9]。另外,大部分河流汛期主泄洪沟都会携带大量生活污水并向河道排入,加之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向地表水的排入,均严重污染了水资源,不利于城镇土地生态环境进一步发展[10]。

(一)河道治理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生态环境污染程度明显加重,人们的环保意识随之增强,对河道综合治理提高了重视程度。其中,最常见的物理方法就是机械除藻与引水冲淤、对底泥的疏挖以及调水等等。尤其是河道的底泥,其中所含有机物容易产生厌氧性与好氧性分解情况,导致水体变黑且发臭,通过底泥的疏挖即可将黑色富集层有效清除,使得负面影响得以全面消除,是河流整治的主要方式。而对于化学方法而言,一般会选择使用化学药剂,可以将混凝沉淀、石灰脱氮以及化学药剂等[11-13]。通过对化学治理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水质,但二次污染的发生率却很高[14]。针对生物技术,属于全新技术类型,主要有水生植物进化方法、生物膜技术方法、土地处理方法和生物修复技术等等[15]。

(二)土壤治理技术的应用

土壤气提、挖掘填埋、低温热脱附以及客土方法均为经常使用的土壤治理技术。针对高污染区域,可以选用挖掘填埋的方式,即便此方式对于操作和设备提出的要求不高,但是可以完成土方挖填平整作业。但要求对土地平整工程量进行准确地计算,进而结合地形与地貌对土地平整工程施工的方式加以确定,合理运用水土保护方式,即可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污损土地治理技术的应用

根据既有研究结果发现,在对污损土地进行治理的过程中,污损土地修复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且效果突出[16]。这种修复技术不仅可以确保粮食的安全,同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在国土治理中,土地工程角色重要,为土地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建筑用地整顿工程技术的应用

现阶段,土地资源分配的不合理问题诸多,很多没有被开发的土地出现了违规占用的情况,难以将其价值发挥出来[17]。通过对城市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的应用,即可有效改善占用违规土地的情况,并规范建筑工程项目的用地状况。在综合国力提高的社会背景下,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也必须参考国际标准,才能够推动国家建设与发展。而且,建筑用地开发使用和人们生活存在紧密联系,特别是施工建设会影响周边居民,加之建筑质量的存在,直接威胁了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所以,要想更好地落实土地工程技术,政府部门就要出台相关政策,加大鼓励力度,获得相关工作人员的协调与配合。

(二)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提升

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特别是乡村地区,闲置土地占比较大。在耕地外,农村地区还分布了非农用地[18]。很多农业土地因处于自然保护区与名胜古迹区域,实际的利用率不高,土地资源浪费相对严重。在这种情况下,要优先发展农业,不允许占用优质耕地,并保证建设用地的合理使用,使存量土地资源被盘活。

四、展望

综上所述,整治城镇土地期间,需在施工中贯穿生态理念,借助土地工程技术实现生态整治目标,尽量规避对于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在实践过程中,强调土地整治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面保护并修复生态环境,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丽,迟耀斌,王智勇,等.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主要城市扩展时空动态变化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 2009(11):1933-1943.

[2] 韩玉,石淑芹,乔荣峰.土地整治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2016,18(12):149-153.

[3] 姚士谋,陆大道,王聪,等.中国城镇化需要综合性的科学思维: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城镇化方式[J].地理研究,2011,30(11):1947-1955.

[4] 彭德福.试谈我国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对策[J].中国土地科学,1995,9(6):22-26.

[5] 胡英鑫.土地工程技术在城镇土地生态整治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9(23):135-136.

[6] 刘彦随.土地综合研究与土地资源工程[J].资源科学,2015,37(1):1-8.

[7] 李昕,文靖,林坚.土地城镇化及相关问题研究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 2012,13(8):1042-1049.

[8] 陈凤桂,张虹鸥,吴旗韬,等.我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人文地理, 2010,25(5):53-58.

[9] 薛龙华,路明.土地工程技术在城镇土地生态整治中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9,17(7):210.

[10] 赵其国,骆永明,滕应.中国土壤保护宏观战略思考[J].土壤学报,2009,46( 6) :1140-1145.

[11] 张玲.土地工程技术在城镇土地生态整治中的应用[J].科学与财富,2019(20):170.

[12]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4-18.

[13] 骆永明.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趋势[J].化学进展,2009,21(Z1):558-565.

[14] 崔德杰,张玉龙.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04,35(3):366-370.

[15] 朱德强.含方解石物质修复镉污染土壤及机理初探[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6:28-40.

[16] 宋丹丹.土地工程技术在城镇土地生态整治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6):230.

[17] 高莉莉,耿芳宇.土地工程技术在城镇土地生态整治中的应用[J].科学与财富,2018(34):183.

[18] 刘博.土地工程技术在城镇土地生态整治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3):711.

论文作者:王养孝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土地工程技术在城镇土地生态整治中的应用王养孝论文_王养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