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其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也就变得越来越大。而10kV配电线路在我国的电力系统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预防及运行维护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故障;运行维护
电力系统中关键的组成部分是配电线路,直接关系着电力体系的安全稳定运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但因为配电线路构造和其运行环境的繁杂性,造成在运行的经过中配电线路容易出现故障,从而关系到电力体系的安全稳定运行。所以,避免线路发生故障的关键前提条件是维护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要加强对10kV配电线路的科学改造,拟定有关的管理与维护方法,以保证配电线路的稳定、可靠、安全运行。
1、10kV配电线路的现状
10kV配电线路属于高压配电线路的一种;在一个城市中的核心地带,来往的人流比较多,为了保证人身安全,一般情况下10kV配电线路都是电缆线路呈现,在乡村和城市郊区一般采取架空线路。10kV配电线路在外部安装情况比较多,而且长度比较长,面积比较广,接线地点比较多,操作起来难度比较大,因而运行过程极易发生故障,这样就会影响到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严重的还会导致一些企业无法正常运营,造成经济效益的减少。与此同时,10kV配电线路的设备质量不尽相同,受到天气状况的影响,不能够直接与客户端相连接,供电情况就变得复杂多变。设备故障时有发生,这与其他输电线路相比较而言,故障发生率是比较高的。
2、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分析
2.1跳闸故障
10kV配电线路的常见跳闸故障涉及速断跳闸和过流跳闸两个方面。速断跳闸是配电线路的一种短路保护方式,是故障发生时线路根据自身安全性能设定而进行的自动切断故障线路操作。引起速断跳闸的因素主要为人为因素、鸟害等生物影响、异物影响、腐蚀气体因素、自然不可抗因素等。速断跳闸具有简单、直接的优势,但因10kV配电线路范围广、线路较为复杂,使速断跳闸这种保护方式难以实现对全部线路的保护。过流跳闸也是10kV配电线路的一种保护方式,在线路发生永久性相间短路时,导致较大电流经过故障点与变电站相连的回路,引起变电站内的继电保护装置启动保护,发生过流跳闸。过流跳闸的产生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①大电流持续时间<10s,10s后线路处于停电状态;②线路需要再正常运行30s,且运行时有>100A的突变电流形成;③有超过标准的速断或过流定值。
2.2接触故障
10kV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因缺少对接地线路的有效监控和管理,以线路接触问题为诱因的接地线路故障常常发生。如10kV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受到线路温度增高的影响,使配电线路氧化腐蚀进度加快,进而产生线路接线头损坏或线路老化等问题,引发线路接触故障。对10kV配电线路接地线路疏于管理,易导致接地线路电阻过大的发生。因用电设备与供电线路接触不良,导致线路接触点电阻过大,形成一个大型发热源,使线路被烧断。在用电设备的安装施工环节,安装方法不科学和程序不规范也易引起线路接触故障的产生。
2.3破坏性故障
10kV配电线路的破坏性故障涉及外力破坏引发的故障和自然因素引发的故障两个方面。外力破坏引发的故障是10kV配电线路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机械操作,如倒杆、断杆、机电故障等。由于10kV配电线路主要面向用户端,线路通道十分复杂,在建筑物、堆积物与线路交跨的环境下,极易发生故障。如城市基础建设和市政施工对10kV配电线路的破坏、司机违规行驶等导致邻近公路的线路损坏、违规违章建筑物对线路安全的不良影响等,均会导致10kV配电线路陷入无法掌控的异常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自然因素引起的线路故障主要是雷击、季风、植物等因素引发的线路异常问题,具有不可避免性。因10kV配电线路路径长,多数线路处于地形空旷的环境下,几乎每年都会遭受雷击,雷击故障的主要原因是配电线路的防雷技术薄弱和配电网设备缺陷。且由于10kV配电线路绝缘子长期裸露在空气中,使绝缘子表面、瓷裙内产生尘埃和灰尘堆积的污秽层,具有一定吸湿性和导电性,更易引发雷击事故。受到季风气候影响,大风会导致不同电压线路交织缠绕,易引发线路故障。强劲大风可能将10kV配电线路周围建筑物损毁,引起断杆事故和停电现象的发生。在频繁雷雨天气的影响下,一些老旧的配电线路易发生漏电故障。10kV配电线路建设过程中,穿越或跨越高杆植物是无法避免的,在风雨天气下,高杆植物会造成线路故障。如发生树木倒塌或雷击,可能会波及周围的10kV配电线路,引起故障。
3、10kV配电线路故障及运行维护策略
3.1跳闸故障的方法及维护
针对10kV配电线路的跳闸故障,需要线路检修人员,根据配电线路及相关设备所处环境制定针对性的检查防护机制,降低配电线路的安全隐患,减少配电线路的人为影响。在检查过程中及时报告发现的问题,做好相应防护,并进行维修。对于老化及与新工艺要求不符的配电线路,及时上报并进行改造,通过更换或改造导线,确保线路运行的稳定性。由于外界环境,特别是自然灾害对10kV配电线路的破坏性较大,易引起跳闸故障,所以需要加强检修维护,雷雨季节做好避雷器检查。为了杜绝人为电力设施损坏和配电线路及设备偷盗引起的跳闸故障,需要加大电力设备保护的宣传力度,增强居民的电力设备保护意识,坚决制裁和打击违法行为,增进电力执法检查和惩处力度,严格制裁破坏、偷盗配电线路的违法行为,以保障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安全。
3.2线路接触故障的防范及维护
在10kV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针对常见的线路接触故障,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对线路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测与运行监控,对线路磨损问题予以重点排查,及时发现线路接触点存在的问题,对于磨损严重、老化严重的线路应进行绝缘层修补,必要情况下及时更换该段线路。强化对10kV配电线路接地的检查和接地电阻的监测。同时,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和素质水平,安排专业人员对用电器安装施工进行指导,确保大型用电器的安装质量,防止用电器和供电线路之间接触故障的发生。
3.3破坏性故障的防范及维护
10kV配电线路作为电网系统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关系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也关系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有序进行。就宏观视角而言,防范破坏性故障的关键在于严格保证配电网建设的质量,创设结构合理、变电站分布科学的配电线路系统。在10kV配电线路建设阶段,还应强化绝缘导线的使用,提升线路的绝缘化水平。在日常工作中科学分析区域气候变化,与气象部门合作及时关注天气情况做好自然灾害防护。在台风季节、雨季,提前做好设备检修,尽可能的减少隐患,确保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邻近公路、道路的10kV配电线路,在杆塔配电分支箱上涂上醒目的标识牌或反光油漆,增强过往车辆对配电设备的识别度。构建有效的联系机制,加强与各单位部门之间的沟通,对交通有影响的配电线路杆塔应及时迁移,迁移难度较大的电线杆塔应设置保护网。针对高杆树木对10kV配电线路的不良影响,在线路搭建时应尽量避开树木茂密的区域,运行班组应做好线路巡视,及时清理整顿危及线路安全运行的植物。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这给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稳定与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相关电力企业一定要加强对10kV配电线路的重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不断提高自身企业的日常管理水平和能力,以此进一步保障我国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
参考文献
[1]银权.有关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运行维护措施的分析[J].通讯世界,2014,(2).
[2]罗朝铭.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故障检修的研究[J].通讯世界.2016(20).
论文作者:徐保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线路论文; 故障论文; 发生论文; 设备论文; 破坏性论文; 杆塔论文; 因素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