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文化取向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跨文化研究_主观幸福感论文

个体文化取向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跨文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取向论文,主观论文,幸福感论文,跨文化论文,个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前言

Lucas,Diener和Suh(1996)提出,主观幸福感由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3个相对独立的成分构成[1]。因此,幸福感就意味着满意的生活评价以及较多的积极情感体验和较少的消极情感体验[2]。近10年来,文化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成为了重要的研究主题。因为幸福感的定义中包含着内在的文化根源,没有超越文化价值观的幸福感判断和评价[3]。

1.1 生态文化和个体文化 文化是指社会成员通过学习从社会获得的传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以及支配特定群体行为的规范或规则。Hofstede将文化划分为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两类,在个人主义文化中,自我被认为是独立于周围人际环境的自给自足的统一体,个人目标优先于群体目标,因此个人主义也往住意味着更高的竞争取向;而在集体主义文化里,个体被看作是群体中的一分子,群体规范优先于个人目标,个体的主要目标是保持与他人的和谐关系[4]。另外,Markus和Kitayama(1991)还提出[5],个人主义文化中的个体对自我有关的信息更加关注,而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个体则表现出更多的他人关注倾向。

在以往的跨文化研究中,研究者通常都假设同一文化中的所有个体都是同质的,而忽略了文化取向上的个体差异[4]。Triandis等人(1994)把国家水平上的文化称为生态文化,而把个体水平上的文化称为个体文化,并将个体水平的文化取向区分为自我中心和他人中心两个维度[6]。自我中心意味着更高的竞争和自我关注取向,而他人中心意味着更高的和谐和他人关注取向。

1.2 文化取向与主观幸福感 已有的很多幸福感跨文化研究都一致表明,个人主义国家的幸福感水平高于集体主义国家[7]。但个体水平的文化取向与幸福感关系的研究结果却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Kasri(1997)发现,自我中心者的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他人中心者[8]。而且,自我中心者较少受到他人知觉的影响,因而焦虑水平更低[9]。但Bette court和Dorr(1997)却提出,他人中心与幸福感显著正相关[10]。跨文化研究发现,虽然在生态文化水平上个人主义与工作满意度正相关,但在集体主义文化中,自我中心与工作满意度负相关(Hui等人,1995)[11]。Triandis(2000)则提出了个人——环境拟合论,认为在个人主义文化中,自我中心取向会导致较高的幸福感水平,而他人中心取向与较低的幸福感水平相关,集体主义文化中则正好相反[4]。

文献回顾发现,直接考察个体文化取向影响幸福感的研究还很不充分,我们往往只能从个体文化取向与主观幸福感的某一维度或是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上来推测它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而且,生态文化对个体文化取向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调节作用也仍需要更多实证研究的支持。因此,本研究拟用较大的国际样本来考察不同生态文化中个体水平的文化取向和主观幸福感水平的差异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检验个人——环境拟合论所提出的个人属性与文化属性的匹配程度决定个体幸福感水平的假设。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本研究的样本由来自36个国家的8007名大学生(3201名男生,4806名女生)组成(见表1)。87.5%的被试年龄在18~25岁之间,26岁以上的被试占11%,还有1.5%的被试年龄在18岁以下。本研究采用了Suh等人(1998)[12]和Oishi等人(1999)[13]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IC)评定分数(见表1,1表示最集体主义,10表示最个体主义),并按27%的比例把在IC评定上得分最高的10个国家归为集体主义文化群(n=2133),得分最低的10个国家归为个人主义文化群(n=1678),其余国家归为中性文化群(n=4196)。由于中性文化群不是本研究的主要兴业所在,因此在进行跨文化比较的时候,有关数据没有参与分析。

表1研究样本概况

国家nIC 国家 nIC 国家

nIC

中国

365 2.00巴西263 3.90南非

34

5.75

哥伦比亚

371 2.15匈牙利 720 4.00俄罗斯 108 6.00

印尼

245 2.20墨西哥 344 4.00奥地利 131 6.75

韩国

183 2.40智利372 4.15意大利 318 6.80

尼日利亚

299 3.00日本167 4.30斯洛伐克

110 7.00

泰国

201 3.00埃及129 4.40比利时 119 7.25

尼泊尔 112 3.00印度133 4.40德国

157 7.35

加纳

154 3.00斯洛文尼亚 282 5.00瑞士

145 7.90

津巴布韦

113 3.00波兰572 5.00荷兰41 8.50

新加坡 90

3.50保加利亚130 5.00加拿大 105 8.50

土耳其 123 3.85希腊224 5.25澳大利亚

184 9.00

葡萄牙 234 3.85西班牙 361 5.55美国

368 9.55

2.2 方法和材料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量具为Ed Diener等人编制的《国际大学生调查》问卷。除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外,本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2.2.1 生活满意度 整体生活满意度用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进行测量,该量表包括5个陈述句,要求被试用7点量表评价对这些句子的赞同程度。已有的研究表明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14]。在本研究中整体生活满意度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3,指定抽取一个因子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单因子解的方差解释量达到了59.99%。

2.2.2 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量表(PANAS)包括6个积极情绪形容词和8个消极情绪形容词,要求被试评价过去1周里这些悄绪的体验频率。已有的研究也表明该量表有良好的信效度[14]。本研究中积极情感体验和消极情感体验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77、0.78。以碎石图和特征根为依据,经方差极大旋转后的主成分因素分析获得了两个因子,分别由6个积极情绪形容词和8个消极情绪形容词构成,累积方差解释量为60.36%。

2.2.3 个体文化取向 自我中心——他人中心取向测量包括竞争取向、和谐取向、自我关注取向和他人关注取向4个维度,要求被试用9点量表评价对有关文化取向的陈述的赞同程度,每个维度都由3个项目构成。本研究中4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78、0.74、0.82和0.79。以碎石图和特征根为依据,经方差极大旋转后的主成分因素分析也得到了4个因子,累积方差解释量为71.21%。

2.3 程序 原始问卷是英文版,在非英语国家施测时,都要求将问卷进行翻译、回译并核对,以保证问卷跨语言的相似性。然后由各国的合作者(都是心理学专业人士)在当地大学内对学生进行集体施测并收集数据。本研究使用SPSS 10.0进行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幸福感水平和个体文化取向在生态文化水平上的差异 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表明(见表2),在幸福感水平上,个人主义文化群的生活满意度水平显著高于集体主义文化群(t=18.62,p<0.001),但在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体验上并无显著文化差异。在文化取向上,与Triandis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理论[4]一致,集体主义文化群报告了更高水平的和谐和他人关注取向,而个人主义文化群报告了更高的自我关注取向,但两个文化群在竞争取向上没有显著差异。

3.2 不同生态文化下个体文化取向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为考察不同生态文化下个体文化取向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本研究以竞争取向、和谐取向、自我关注取向和他人关注取向为自变量,分别以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体验为因变量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竞争取向能正向预测个人主义文化群的积极情感,负向预测集体主义文化群的消极情感。他人关注取向能正向预测集体主义文化中个体的积极情感体验和个体主义文化中个体的消极情感体验,而且能负向预测集体主义文化中个体的消极情感体验。这些结果支持了Triandis(2000)提出的个人属性与文化属性的匹配程度决定了个体的幸福感水平的假设[4]。

表2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文化群主观幸福感和个体文化取向的比较(±s)

个人主义文化

集体主义文化t

生活满意度4.85±1.15 4.12±1.2418.62***

积极情感 5.43±1.35 5.45±1.54-0.39

消极情感 3.55±1.24 3.56±1.27-0.35

个人竞争 5.94±1.78 5.87±1.691.33

集体和谐 6.14±1.35 7.24±1.64-20.91***

自我关注 6.94±1.39 6.69±1.784.76***

他人关注 6.57±1.49 6.75±1.77-3.39**

表3不同文化群中个体文化取向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

个人主义文化集体主义文化

B

β

t B

β

t

生活满意度

竞争取向--

-

-0.071 -0.109

-4.094***

和谐取向

0.069

0.095 3.405**0.088

0.1153.387**

自我关注

0.135

0.170 5.458***

0.075

0.1013.503***

他人关注--

- -

- -

F 11.087***

21.854***

竞争取向

0.053

0.067 2.311*

-

- -

和谐取向

0.071

0.082 2.931** 0.157

0.1736.155***

自我关注

0.159

0.168 5.407***0.104

0.1103.345**

他人关注--

-0.156

0.1524.570***

F 11.315***38.399***

竞争取向--

- -- -

和谐取向

-0.058 -0.073 -2.557*-0.067

-0.087

-2.930**

自我关注

-0.103 -0.119 -3.766***

-- -

他人关注

0.061

0.059

1.982* -0.071

-0.082

-2.304*

F 8.889*** 2.586**

注: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为因变量。不显著的回归系数用“-”表示。*p<0.05

**p<0.01

***p<0.001

与个人——环境拟合论不一致的是,和谐取向和自我关注取向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模式在个人主义文化群和集体主义文化群中基本上相同,它们都是个体主观幸福感的正向预测因子。表3表明,在两个文化群中,和谐取向和自我关注取向都能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体验。

4 讨论

4.1 幸福感水平和个体文化取向在生态文化水平上的差异 本研究比较了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文化群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后发现,个人主义文化群的生活满意度水平显著高于集体主义文化群,支持了以往的有关研究结果[7]。由于属于个人主义文化的多是西方发达国家,而属于集体主义文化的多是发展中国家,很多西方研究者就从经济状况的角度来解释生活满意度水平的文化差异[15]。但Diener和Oishi从15个国家收集来的数据表明,经济增长与生活满意度变化的相关仅为0.007[16]。还有一些研究者提出,幸福感的文化差异是由于个体主义文化中的个体具有比集体主义文化的个体更高的自我服务偏向所致,但本研究却并未发现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体验上存在文化差异,这表明自我服务偏向不能很好地解释幸福感的文化差异。因此,导致幸福感水平跨文化差异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在文化取向上,与Triandis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理论[6]一致,集体主义文化群报告了更高水平的集体和谐和他人关注取向,而个人主义文化群报告了更高的自我关注取向。这一结果也说明,个体文化取向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但本研究发现,个人主义文化群与集体主义文化群在个人竞争取向上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我们认为,可能是因为本研究所采用的是大学生样本,他们在生活环境上的共同性导致了在竞争取向上的相似性。

4.2 不同生态文化下个体文化取向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个体文化取向是不同文化中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与个人——环境拟合论的假设相一致,在个人主义文化中,自我关注取向和竞争取向是幸福感的正向预测指标;而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他人关注取向与和谐取向正向预测幸福感。也就是说,自我中心取向是个人主义国家中个体主观幸福感的重要来源,而他人中心取向能导致集体主义文化中个体感受到更高的幸福感水平。这一结果表明,个体文化取向与生态文化的一致性是主观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但是,本研究却并不能得出当个体文化取向与生态文化不一致时会导致主观幸福感降低的结论。回归分析发现,一方面,他人关注取向是个人主义文化中幸福感的负向预测指标,而竞争取向是集体主义文化中幸福感的负向预测指标,支持了个体文化取向与生态文化不一致会导致主观幸福感降低的假设;但另一方面,和谐取向在个人主义文化中与幸福感水平正相关,而自我关注取向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也与幸福感水平正相关。也就是说,在不同文化中自我关注及和谐取向与主观幸福感具有相同的相关模式,并不因文化而异。

和谐取向和自我关注取向在不同文化群中都能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可能与人类心理需要的普遍性有关。主观幸福感的自我决定论(Ryan等人,1996)提出,寻求自主性和与他人建立和谐关系是不同文化中的个体的共同目标[17]。Sharkey和Singelis(1995)也提出,积极的自我关注有利于自我认同感的形成和幸福感的提升[9]。另外,和谐取向的个体更加重视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有可能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并因此而体验到更高水平的幸福感。同时,这一结果也表明,生态文化和个体文化取向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具有不同的模式,研究个体文化及其与生态文化的交互作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对进一步理解不同社会结构中人们幸福感来源上的系统差异有重要意义。

收稿时间:2005-10-16

标签:;  ;  ;  ;  

个体文化取向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跨文化研究_主观幸福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