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创新途径论文_黄广亨

佛山市顺德图书馆 广东 佛山 528000

摘 要:全民阅读活动在我国取得较大进展,但在“微时代”下的全民阅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公共图书馆作为阅读推广的主阵地之一,应积极地探索创新服务机制,开辟新的阅读推广方式,建立阅读推广的长效机制。本文通过分析“微时代”全民阅读现状,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服务的意义,并从服务理念、内容、方式这3方面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服务的一些创新途径。

关键词:微时代;全民阅读;公共图书馆

引言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公共性、开放性的机构,是开展全民阅读的主要场所,在推广全民阅读、倡导社会和谐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微时代”的到来,在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促使我们的阅读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公共图书馆的全民阅读推广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及时调整微时代的服务理念、内容和方式,才能赢得读者的关注和青睐,从而为全民阅读推广做出应有的贡献。

1 “微时代”全民阅读呈现的特点

1.1 便捷化。“微时代”的到来,使得随时随地阅读成为可能。据“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我国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4.0%,同比上升了5.9个百分点(见图1),首次明显超过纸质阅读。而在数字阅读中,手机阅读最为普及,据统计,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62.21分钟,同比增长了28.39分钟(其中微信阅读时长为22.63分钟,同比增长8.52分钟)(见图2)。这几方面指标的增长说明随着全民阅读活动不断深入,我国的阅读氛围更加浓厚。“微阅读”时代的到来,顺应了如今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闲暇时间少给人们精神生活所带来的新变化,即迫切需要在短暂、间断的时间中迅速获得有效的信息或充足的娱乐资源。

图2 各类媒介阅读时长对比

1.2 功利化。当前,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社会转型期的到来,一些人的价值观出现功利化倾向,只注重实用性和眼前利益,在这种心态驱使下,他们只会去看一些通俗易懂、现学现用的,能够达到立竿见影效果的书。

1.3 碎片化。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功能的不断升级,使得微博、微信等手机阅读方式成为时尚。手机阅读具有迅速、及时、交互以及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等优点,这些都是传统的“深阅读”行为所不具备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碎片化阅读代表着一种阅读的趋势,或者说是当今这个时代的特征,可以说,碎片化阅读是大部分人每天必做的一件事。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快餐式、碎片化的阅读看似阅读量很大,实际上无法带来充实愉悦的精神感受,容易令人产生思维惰性和依赖思想,缺乏深度思考和系统思考,缺乏判断能力,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

2 “微时代”全民阅读推广服务存在的不足

2.1 阅读内容良莠不齐

微信自媒体等渠道每天有很多由公众号推送的各类信息,原来读不到,如今读不完。这样的阅读体验造成的结果就是,人们在刚了解一件事物时,就误以为自己已经完全了解了它,还没弄清原委,又有了新的事物出现。同时,微时代里,微博、微信等阅读方式因为缺少严格的监管,存在着信息重复、内容失真等情况,这样不规范的阅读容易误导和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直接影响到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2.2 传统文化不受重视

当代年轻人成长在物联网时代,各种微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对人们生活的改变无处不在,当上个世纪的“书呆子”变成这个时代的“手机控”“低头族”,年轻人很少有人能够定期坐下来静静地阅读传统书籍,再加上各种媒体整天充斥着“瞬时性审美”,“快餐文化”使得他们难以接触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甚至会对它们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这种现象对于国家和民族而言,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局面,轻则影响一代人的成长,重则危及国计民生。

2.3 知识难以形成体系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于2016年组织实施的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1.1%,较2014年显著上升;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19本,较2014年减少了1.26本。青少年正处于知识结构的形成和思维方式的发展时期,这种看似阅读量的增加,却因为少了系统化的学习和阅读,加上长时期运用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随意地浏览,无法获得心灵的愉悦,无法真正入脑、入心,更谈不上深阅读之后的深度思考和精神探索。

3 “微时代”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服务的创新途径

3.1 创新服务理念

3.1.1 顺应潮流,顺势而为。“微时代”的微阅读不是一种颠覆,而是一次全新的推动。在这样的时代里,阅读推广活动看似是在做着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实际上它的声音却在日益放大,影响力也在逐渐彰显。对于阅读而言,真正重要的并不是承载书籍的媒介,而是阅读的本质,即一种可以把图像、动画、影片和文字整合在一起,深受年轻人欢迎的深阅读模式。

3.1.2 主动出击,共生共荣。“微时代”的到来,一度引起图书馆界的质疑和恐慌,业界对民众在“微时代”环境下容易形成的阅读内容碎片化、阅读方式“快餐化”以及阅读过程跳跃化等产生担忧和焦虑。但“微时代”确实来了,且不会逆转,与其惊惶失措、如临大敌,不如主动作为,共生共荣,把既有的阅读推广优势叠加、融合到“微时代”环境中,延伸和拓展一系列微平台、微阅读、微服务、微管理,通过转化和升级,让公共阅读推广在“微时代”实现跨越式突破和发展。

3.1.3 跨界传播,共建共享。阅读推广不仅要在服务内容上跨界,也要在传播渠道上跨界。服务的跨界,应以阅读为基础,延伸拓展一系列“阅读+”的特色服务和活动,将阅读推广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联、整合,叠加出一些诸如“阅读+旅行”“阅读+艺术”“阅读+生活”等符合社会大众审美的阅读需求和体验的活动,不断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培育民众的阅读能力。

3.2 创新服务内容

3.2.1 借阅排行。借阅排行榜,可以是公共图书馆读书月期间推出的系列活动,是每个季度、每个月都会开展的常规性阅读推广活动,也可以是日常按照图书类别、时间、读者类型加以区分的读者阅读情况的体现,它形式多样、内容灵活,但却形象直观,能够满足读者的从众心理,在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中也最容易奏效。如今,一些公共图书馆和国内一些大学图书馆都在开展这类活动,效果非常明显。

3.2.2 微书评。微书评是图书馆利用Web2.0工具开展较多的阅读推广活动,代表着图书馆先进的服务理念和更为人性化服务的发展方向,尤其在微博中应用较广。专家或名人的书评,哪怕只是普通读者的阅读与点评,都会对没看过的读者起到一些引导作用。公共图书馆应将微书评作为一个长期的服务项目来重视,让其成为读者阅读的指导者和践行者,使读者能够认识和选择经典著作,远离低俗读物,最终通过阅读改变人生,提升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准。

3.2.3 职业阅读推广人。阅读推广人是指个人或组织阅读机构,通过多种渠道、形式和载体向公众传播阅读理念、开展阅读指导、提升市民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专业和业余人士。阅读推广人,是一个崭新的社会身份,他们都有各自的职业,却不为名利,在做着一件相同的事情:告诉人们哪些是好书,如何选择、阅读优秀的书籍。某种程度上,推广阅读与其说是把好书送给他人,不如说在重塑人们的精神世界,改变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3 创新服务方式

3.3.1 利用新媒体环境,加强阅读引导。对于那些缺乏阅读意愿的人,图书馆可以通过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阅读推广活动加以引导。一方面,探索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媒体传播对年青一代审美和心态上的影响,将传统文化中的各种元素现代化;另一方面,利用“微元素”的传播力对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让它能够更好地契合“微时代”的流行趋势和个人体验。

3.3.2 寻找阅读盲区,加强阅读训练。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中还存在很多有阅读意愿却不会阅读的人,如学龄前儿童、视障人士、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等,图书馆可以通过一些方法使他们学会阅读。

3.3.3 调动社会力量,加强阅读帮助。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中还存在阅读困难人群,包括足不出户的老年人、残障人士、外来务工人员等,图书馆需要向他们提供援助。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应该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除了创造物质财富,还要为推动社会发展作贡献。

4 结语

总而言之,时代的发展呼唤全民阅读的兴起,而全民阅读的兴起和公共图书馆的推动是分不开的。公共图书馆要牢固树立发展的意识,与时俱进,与“微时代”同行,创新服务理念、内容和方式,深化公共阅读推广的外延和内涵,扎实做好“互联网+”“阅读+”两篇文章,接好阅读的地气,聚好推广的人气,不断健全和完善亲民、惠民、育民、启民的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切实促进人人参与阅读、人人创造阅读、人人享有阅读。

参考文献

[1] 马江宝.移动微时代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2):46-48

[2] 钟海艳.基于微时代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35(11):29-32

[3] 张汇.“微时代”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创新实践——以上海青浦区“清阅朴读”为例[J],新世纪图书馆,2016(1):45-48

论文作者:黄广亨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7/6

标签:;  ;  ;  ;  ;  ;  ;  ;  

“微时代”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创新途径论文_黄广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