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组织理论的三维结构_组织理论论文

知识组织理论的三维结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论文,结构论文,组织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知识组织是情报学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长期以来在学科中保持着较高的研究关注度。国际知识组织学会(ISKO)机关刊物《知识组织》2008年出版了专刊“何为知识组织?”,负责专刊的ISKO原主席、UDC主编Mcllwaine和OCLC的DDC主编Mitchell指出,编辑该刊的目标是为知识组织提供一个理论、方法论、方法和术语的共享研究框架[1]。可见,对知识组织理论体系的整体结构研究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认为,根据所针对的服务目标和对象不同,知识组织理论可以从面向个体(微观)、面向社群(中观)和面向社会(宏观)三个不同维度加以划分,分别形成个体维度上的知识组织理论、社群集合的知识组织理论和社会维度上的知识组织理论。这三个维度并非互不相干,而是相互关联、有机统一的,能够把知识组织活动中“人”和“物”的个体、群体和社会维度加以集成,形成理论整体,使理论能够对知识组织问题和过程做出全面的描述、解释和预测。本文以知识组织的三维结构和各维度中的典型理论研究为题,进行初步探讨。

2 面向个体的知识组织理论

在这一层次上,个体有“人”和“物”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知识组织的服务对象是个体的人,二是指知识组织以提供纯情报为目标一直致力于的知识个体组织单位——知识单元的研究,它是知识组织工作处理的对象。

面向个体服务对象的知识组织是以个体的知识需求、认知模式、兴趣偏好和行为习惯为知识资源序化的基本原则而开展的组织工作,目标是让个体能够快捷、方便地获取所需的知识。在网络环境下,这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典型的就是个人数字图书馆中的知识组织系统和网络个性化知识组织系统。这些系统具有对网络知识采集和组织的智能代理功能和知识推送功能,允许个人依照自身的认知水平和使用习惯来定制系统界面、资源组织形式和检索机制[2]。书签法(bookmarking)也是个性化知识组织的常用方法;通过个性化知识组织研究,我们能够创建为单个用户定制知识组织与检索的新方法;其中要注意的问题是人工过程环境中创建相对稳定的信息空间等[3]。

知识单元的研究也是知识组织在这一维度上关注的重点。知识的表达与组织从文献单元向知识单元的转换被认为是情报学在微观上取得突破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4]。目前对知识单元有不同的认识,如认为知识单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知识单元广义上是知识不同层次的、自成一组的相对独立单位;狭义上是知识不再分解的基本单位,是构成知识的最小、最基本的要素[5]。再如认为知识单元是知识管理中可以对关联知识进行独立、自由、有效地识别、处理和组合的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单元[6];知识单元是知识的最小功能单元[7]等。这些认识虽然在观点表述上有差异,但基本共识是知识单元应被看做知识微观上的基本单位,以知识单元为知识组织的出发点,通过建立单元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单元的不断积累、扩充,形成序化的知识集合。情报学中对知识单元理论的研究主要有如下几种理论。

2.1 知识基因

知识基因的理论起源是英国的道金斯(Dowkins)类比于生物遗传学中的基因而提出的思想基因(memes)理论。思想基因是指具有稳定性、再现性和逐渐变异性的科学思想基本单元;印度学者斯·科·森把思想基因引入情报学,提出了“情报基因”的概念,建议绘制“情报基因进化图谱”进行知识组织;而知识基因则是我国学者在借鉴这些思想基础上提出的,意指知识遗传与变异(即知识继承与发展)的最小功能单元,在结构上具有可分解性[8][9],因此在功能和结构上分别兼有知识单元定义、狭义和广义的特点。科学概念是知识基因的表现形式,也是知识遗传与变异的基本单位。情报的功能是促进知识基因的变异。了解和掌握某一学科的知识基因和变异法则,就能进行知识组合,预测该学科发展趋势[10]。以知识基因为基础,又可以发展出知识变异体(知识进化、创新产生的新知识)和知识空白体(知识体系中有待填补的空缺)两种功能单元,形成知识三体;依据知识三体可以建立知识进化模型,在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中引入它能实现挖掘技术向语义和语用层次的提升[11]。

2.2 作品

作品(work)的概念早已有之,自帕尼兹、卡特等早期学者伊始,就有了对作品概念的定义。1961年的巴黎会议和1998年IFLA的FRBR的出台标志着对作品内涵认识的不断深化。作品不再被认为是任何单篇的文献或文本,而是抽象意义上的智力或艺术独特创造物,是其各种实现形式(instantiations或称实例)的集合体(如音乐作品的文献形式集合、演奏形式集合、文学作品的小说、电影、话剧形式的集合)[12]。斯密瑞赫将作品定义为使用文本(text)的方式创造出来并嵌入文献之内、以传播给接受者为目的的思想(idea)集合,随之演化出的一个操作性定义则是,作品是由思想(ideational)内容和语义内容组成的知识新综合;一件作品有多种多样的物理实现形式[13][14]。作品是源生自特定文化视角的实体,承载着文化,它没有最佳的实现范例,也没有固定不变的锚定点(anchor),相反其意义很大一部分是从不断演化的文化里对它们的认识和解释、再解释当中衍生而来的;这样作品又可以看作是有着共同社会文化作用的各种表现形式的实体集合;作品与文化关系的另一体现是作品一旦成为了其所在文化的规训(canon)的一部分,它就会有显著的衍生(derivation)与变化(mutations),前者如后续版本,扩充、精编,后者如翻译、改编等,其思想和语义内容都会发生变化。把作品当做知识单元的益处在于能够将具有同一基本思想的知识实体集中在一起,用户在浏览或检索时以此为入口就能够在同一思想主题衍生与变化的不同实体表现形式之间进行自由选择,使自己的知识需求在细微的层面得到满足,同时对特定思想主题的知识内容有一个鸟瞰的全景式认识。

2.3 知识元

知识元理论是我国近些年来兴起的理论,它最初为解决知识标引问题而提出的。知识元是不可再分割的、具有完备知识表达的知识最小独立元素,是构成知识系统的基元,可以分为描述型和过程型两大类,基本结构包括名称、表示、法则、操作、导航、上属和相关等;知识元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知识单元,不同知识单元按不同的逻辑关系又可组成不同的知识元链接,大量的知识元链接就可以形成知识网络[15][16]。知识标引即是通过计算向导信息与知识元的关系来实现从知识内容中抽取知识元的。布鲁克斯知识方程式根据知识元理论可以改写为K(S)+N[K(E)+K(S)]=K[S+ΔS]。其中K(E)是知识元,N是信息导航链接,信息与知识元之间导航链的关系能成为进一步建立知识元自由集成检索系统的依据[17]。目前已有了人工知识元抽取、软件知识元抽取、知识元面向对象表示和知识元对象链接等方面的实验[18],初步证实了知识元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理论上的正确性。可见,知识元等同于本文中所界定的知识单元,而知识元理论所指的“知识单元”则是更高一层的复合知识单位,并不是最基本的知识层次,这一点应予以注意。

除此之外,有关知识单元的理论还有知识陈述、知识因子等,尽管理论内容各具特色,但基本原理同本文界定的知识单元是一致的。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知识组织的个体对象研究中,知识单元之间的有机联结与知识单元是同等重要的,只有把知识单元置于其所处的关系联结网络之中,它的意义和效用才能彰显出来,知识才能形成系统的整体。这也是知识地图、知识元理论中各自对知识结点的联结、知识元链接予以重要考量的原因。这与符号学中的互文性(intertexuality)所强调的“文本不能视为意义确定之物,只能通过与其相关的其他文本对它的吸收和转换才可被理解”讲的是一个道理,由此,赫约兰德和爱布瑞森甚至认为知识组织的分析单元不应根据对文献单位的层层解构(即追求知识的最小粒度)来界定,而应根据文献或文献的构成单元(如信息单元、知识元)与表达同一主题或理论观点的其他单元之间的关联关系来确定[19]。单元间联结的作用由此可见一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没有知识单元间的关系,知识单元的概念也就无所依托。关系和联结不是知识单元上的附加物,而是内化于知识单元构成与价值之中的必需物。

3 知识组织理论的社群/集合维度

知识组织理论在这一维度研究的基本取向是把知识组织服务的目标对象定位在话语社群(discourse community),把知识组织工作置于由社会智力劳动分工决定的知识领域情境中去考察[20],有不同于知识组织个体微观和社会宏观维度的理论特点。

如同领域分析中对个体认知的关注表现为社会认知观一样,知识组织的社群/集合维度理论也关注个体知识单元,典型的如对概念的研究,但角度与个体维度有根本不同。在这里,概念本身反映着更为深刻的理论内涵。对概念的不同认识与不同的认识论紧密关联,如经验主义认为简单的概念对应着简单的感知,历史主义认为概念是在前理解和整体性的感知基础上、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实用主义则认为概念是由与人们的活动对象相关的实践活动形成的。这一维度的理论认为概念是由思想体系、范式所原生出的,对概念的分析要与思想体系、范式、话语和社会价值观相联系,概念间的语义关系也是由其所嵌入的理论体系、范式决定的,这就要求知识组织要从概念的上位层次即广义理论的高度去分析概念和概念关系,如词表控制应该以知识领域的特定理论思想框架为参考,而不是试图指向某种固化的客观实在[21]。再如可以把文本这种知识单元看做是复杂的社会语言学单元和复杂的文化和人类学单元,后者意指文本反映和传播着文化和思想价值观的某种体系[22]。这也就是说,知识组织中要重点考虑的不能仅是知识单元内的事实或陈述结果,它们只是一种孤立的存在,还要考虑产生出这些事实和陈述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理论框架,包括特定情境变量、认识论和社会学因素等[23]。

3.1 多元知识表示

多元知识表示(polyrepresentation)是英格沃森提出并发展的一种理论方法。它的最初开发目的是为了提高检索的查准率而研究一种新的知识组织方式。其依据的基本原则是源自琼斯(Sparck Jones)提出的“意图的冗余性”(intentional redundancy),即指向同一概念的不同方式和联结概念的不同方式(表示着不同的意图)共同形成的面向信息对象的概念网络(是一种冗余)对于检索效率的提升是必要的[24]。将“意图的冗余性”原则应用到知识组织与表示中,就是说,如果对于同一篇文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认知(知识)表示都指向它,那么这种表示上的重合可视作文献高相关性的依据,重合越多则依据越强,相关的可能性越高[25],英格沃森进一步地扩展到信息对象(object)和用户认知空间(cognitive space)两个方面的组织表示中去,对同一对象进行知识维度多侧面的表示。例如在信息对象的知识表示中,可以有表征不同认知结构来源的知识表示,典型的像作者的认知结构表示(文本、图像、文献结构标题、参考文献)、标引员的认知结构表示(分类号、叙词)、叙词表(概念、结构)、引文、发行者或把关人的认知结构表示(期刊名、出版年、国别、数据库归属)等。在对行动者认知空间的知识表示中,则包括工作任务的感知描述、问题陈述、提问式序列。将这些不同的认知来源所产生的知识表示相叠加就会产生逻辑上的认知重叠(cognitive overlap),其所指向的文献与单一知识表示的检索结果相比有着相当高的查准率[26]。多元知识表示意在表明指向文献的知识表示在认知上和功能上越不同、越多样,文献与提问、与信息需求、与感知的工作任务情境相关的可能性就越大,通过认知重叠而发现的文献应赋予最高的相关性[27](见图1)。

多元表示是整体主义认知观中要利用而非调和不同行动者的认知结构多样性的具体表现。多元知识表示的理论核心就是要把知识表示中内生于信息对象与用户认知空间的、能被抽取和解释的多维认知予以匹配,实现其潜在的价值[28]。多元知识表示还可应用在检索系统的技术组件上,从认知观的角度可以认为一个搜索引擎是其开发者思想及认知结构的实现物,不同的搜索引擎之间的认知重叠就有提升检索效率的可能。对于算法也是如此。就内部结构而言,多元知识表示是连续体(continuum)的形式、一端是高度结构化的精确匹配模式,另一端是无结构的词集模式(最佳匹配模式),居于高度结构化与无结构之中的是应重点探究的认知表示内容,即以灵活、高效的方式实现匹配[29]。

图1 多元知识表示示意图

尽管多元知识表示与认知观有紧密的联系,但由于其理论涉及了多个认知主体的知识表示(如作者、标引者、出版者等等),是群体认知及各类认知间关系的表现,因此可以将其归结为知识组织群体维度之内的理论。赫约兰德还专门从知识组织行为中语言使用的多样化与社会因素有紧密关联的角度论证了可以将多元知识表示看做是与领域分析相关的理论[30]。

3.2 认知工作分析

认知工作分析(Cognitive Work Analysis,CWA)最初是为解决复杂信息系统设计而提出的系统性研究工作领域的一种理论与方法论。近年来随着其成功的实践被逐渐推广至情报学中诸如人机交互、信息查寻行为等分支领域,特别是在分类法体系设计等知识组织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认知工作分析理论认为,要把与信息发生交互的人看做是处在工作活动里的行动者(actor),而不是系统(广义上的系统)的用户,为了设计用户友好型的系统,就必须要理解行动者从事的工作、行动者的信息行为、工作的情境和行动的缘由,因此要同时聚焦于行动者的任务、任务发生的环境和行动者本人的感知、认知及人体工学特性。认知工作分析的理论框架如图2所示[31]。

图中的每一圈都代表着一个分析维度,包括工作环境、工作领域、任务决策、策略、组织分析和行动者的资源及价值观,可归结为个人、组织和社会三个方面。这些维度之间是相互关联的,而且在实现中同时发生作用,维度之间移动的次序由研究的特定问题决定,每一外圈的维度都是它所包括内圈的维度的约束条件(constraint),这种约束实际上也有对发生在其内的行动赋能(enabler)的含义,这一理论框架最重要的特征是它提供了一种能同时考虑多重维度的整体性研究方法,即它是处在从还原主义到整体主义方法谱系的中间位置、以行动者的任务或工作为研究焦点的整体性研究方法[32]。在结构上具有灵活性,能够在框架中引入各种概念模型和工具用来分析特定情形的问题[33]。认知工作分析认为在设计系统时不可能考虑个体具备的所有因素和发生的变化,因此研究应采取以工作为中心(work-centered)的方法,而不是以用户为中心,分析的焦点是工作领域行动者的情境(各维度所展现的不同层次约束),而不是个体行动者。

在知识组织的研究中,认知工作分析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如在分类体系的设计上其强调以工作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认为通过对工作和任务状态的经验性分析可以辨明持续演化的工作领域里动态的语义结构,这种结构能成为分类体系设计的基础[34]。

图2 认知工作分析模型

4 知识组织理论的社会维度

个体维度和社群集合维度的知识组织理论研究无法满足跨知识领域和跨学科研究群体的知识需求。知识领域和学科的形成是社会智力劳动分工与专业化的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工越是细化,不同领域或学科在自身传统内的知识深化与积累空前增强的同时,也在领域或学科之间筑起了无形壁垒,不同领域的认知权威在相互交流上也愈发困难,分工的细化已经将他们限制在相对狭小的知识区域内。对于社会中的个体来说,越来越细的分工使他在越来越窄的范围内获取知识,个人的知识结构在整个社会知识活动的大网中是节点,没有人知道全部节点上的知识,每个人有的只是“局部知识”[35][36]。因此,无论是从知识领域、学科的角度还是从个体的角度来看,知识的非对称性、差异性都是十分明显的。然而,人类的知识又具有整体性。笛卡尔曾经说过:我们必须相信,一切科学彼此紧密联系。普朗克也曾指出: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一个个单独的部门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而是取决于人类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实际上存在着由物理学到化学、通过生物学和人类学到社会科学的连续的链条。这对于情报工作者的素质而言,恰如福斯克特(Foskett)指出的,他不应像那种集中于自己主题领域的专家研究者,要能够扩大视野,把整个情报范围看作一个联合整体,“天衣无缝的自然编织物”,而不是一些分隔学科的简单集中[37]。与之承接的则是人类知识的各部分呈现出内在的互补性,即知识各个局部之间通常存在着互相解释或互为强化的关系,表现为同类知识的不同部分沿时间经验的互补性和不同类知识沿空间经验的互补性。

知识组织的领域分析研究虽然能很好地解决面向特定领域或学科的知识资源组织问题[38],但对于跨学科或交叉学科及领域的知识组织任务却难担重任,这是因为它无法解决社会知识分立带来的不同知识领域或话语社群之间在知识结构、范式、社群习俗与规制等方面彼此不相容甚至冲突的问题,在交叉领域中选择了某一领域或社群的知识规范作为知识组织活动的准则必然意味着要忽视所涉及的其他领域或社群的规范或传统。为此,笔者认为应当研究和发展情报学超领域分析(hyper-domain analysis)的理论与方法。“超”即是指超越领域层次、位于领域之上、面向多重知识领域的集合乃至于知识体系整体的意思,继而可以把超领域分析的概念定义为以多重知识领域的集合体为对象,以实现知识体系的整体化和互补性为目的、面向社会所有知识行动者,研究知识在领域交叉带的生成、在领域之间的交流与转换以及多领域知识资源的综合性组织有机集成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问。超领域知识组织是超领域分析的关键方面。在此维度上,情报学知识组织的任务就是尽最大可能为整合不同知识领域和学科的知识创造条件,让研究者能够以对他而言最适宜的方式得到高于“局部”的、具有整体性的知识资源。与面向领域的知识集成不同,超领域分析中的集成并不是针对哪一个领域或话语社群的知识结构和成员偏好的,而是以社会全体知识行动者为目标群体,以追求全部知识的客观逻辑结构和体系为最高目标的。当然,领域分析与超领域分析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者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如领域分析中的认识论方法由于在各知识领域和学科中都有普遍的适用性,也可以吸收到超领域分析的研究中来,当做跨领域分析与集成的一种方法。

就目前的研究进路来看,钱学森的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是超领域分析比较理想的方法论工具。综合集成思想具有分析与综合的统一、微观与宏观的统一、定性与定量的统一、整体论与还原论的统一、整体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等方法论特色,能够把人类知识体系中不同层次的知识(前科学、科学直到哲学)、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知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等等)、不同类型的知识(定性的、定量的)综合集成起来,从中涌现出新知识和智慧,使人类知识体系得到丰富、人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得到增强[39]。正是由于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思想的这些特点,才使得它可以满足超领域分析对多领域之间知识整合的研究需要,解决了异质知识领域相集成的研究理路问题,并成为超领域分析的基本方法论工具。

当前已有的一些相关研究可视作超领域分析的初步尝试。爱布瑞森和雅克布把跨界对象(boundary object)概念应用到分类法的研究中,指出要把分类体系看作跨界对象,分类体系结构应与异质(heterogeneous)知识社群的不同需求和检索相融;通过建立共享的词汇和概念结构,分类体系要能够跨越多样化的信息生态,成为所有相关社群的知识生产和交流的话语聚集场和公共区域,从而以联结异质社群的催化者和知识生产过程的积极参与者的身份,为异质的社会世界和智力世界创造出共享的秩序,使多样化的信息生态有机地凝聚在一起;这种新的知识组织构想已经在Bookhouse系统和Database 2001系统上初步实现[40][41]。

5 结论

根据所针对的服务目标和对象不同,知识组织理论可以从面向个体(微观)、面向社群(中观)和面向社会(宏观)三个不同维度加以划分,分别形成个体维度上的知识组织理论、社群集合的知识组织理论和社会维度上的知识组织理论。本文对知识组织的三维结构和各维度中的代表性理论进行了论述。在微观维度讨论了知识基因、作品和知识元理论,在中观维度讨论了多元知识表示和认知工作分析,在宏观维度针对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知识组织问题,创新性提出了超领域分析的思想。今后的工作是在继续深入知识组织各维度理论的同时,更加注重从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出发将知识组织三个维度进行综合集成,形成能够指导数字化环境下知识组织工作的完整理论体系。

标签:;  ;  ;  ;  ;  ;  ;  

知识组织理论的三维结构_组织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