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急性胰腺炎不同营养支持方式的护理和效果分析论文_周庭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1130)

【摘要】目的:探究重症急性胰腺炎不同营养支持方式的护理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4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6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平均划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3例予以常规肠外营养以及基础护理,观察组43例予以肠内营养以及护理干预。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血清CRP、ALB、TP水平、首次下床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以及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组间数据差异显著。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肠内营养可保护胃肠道,纠正营养不良现象,确保肠内营养顺利实行。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营养支持;护理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6-0126-01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伴有全身及局部并发症的急性胰腺炎,是一种病情险恶、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的急腹症,患者通常处于高分解和高代谢状态,临床治疗需要严格禁食,且禁食时间较长,易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水电解质代谢紊乱[1]。及时对患者进行肠内或者肠外营养支持可改善其营养状态,有助于肠道屏障功能恢复,在此基础上提升机体免疫力。本次研究主要探究重症急性胰腺炎不同营养支持方式的护理和效果,现将研究内容进行以下叙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7年4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6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平均划分为两组,各组患者43例。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跨度44-75岁,(59.6±3.6)岁为平均年龄,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17例,年龄跨度42-76岁,(61.5±3.8)岁为平均年龄。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组间数据并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肠外营养支持,患者入院后2日在颈内静脉实施中心静脉导管,采用 Harris Benedict公式计算患者基础能量消耗,每日总热量在1500-2000kcal,营养补充主要包含白蛋白、氨基酸、脂肪乳和碳水化合物,此外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电解质等,予以对照组患者基础护理。

观察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当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后,通过X线引导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第一日予以患者500ml生理盐水对其肠道反应进行观察,当患者无显著不适表现后在第二日匀速予以肠内营养液。输注过程依据由慢到快原则进行,初始滴速每小时20-50ml,然后按照患者的实际耐受程度在第2-3日内增加输注量,直至每小时100-120ml,每日总热量为1500-200kcal[2]。当患者病情稳定,能够进食后减少肠内营养,直至恢复正常饮食。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发展。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内容如下:①肠管护理。患者在输注营养液时需要将床头抬升,通常情况下抬升20度,保证鼻空肠管前段位置在空肠处,以免营养液进入胃肠道加重了患者的病情,或者出现返流引发呛咳误吸,如患者不耐受,可适当减少营养液总量以及减缓输注速度,每隔4小时采用生理盐水40ml冲洗鼻肠管,以免产生堵塞,保证鼻空肠管的顺畅。如产生堵塞,需要采用温开水、胰酶和碳酸氢钠进行冲洗。②心理疏通。为患者讲解鼻肠管置管的目的,缓解患者对其产生的恐惧感。并和患者进行交流,对患者的主诉耐心听取,对其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协助患者创建治疗疾病的信心,提升其治疗配合性。③肠内营养输注护理。配置营养液和输注时需要依据无菌操作实施,以免产生细菌感染,按照公式确定患者需要的营养总量,并逐渐增加营养量,输注时需要控制营养液温度、速度以及浓度。④口鼻腔护理。护理人员每日需要对患者实施口鼻腔清洁,以免细菌滋生产生吸入性肺炎。如果产生口腔溃疡或者霉菌,可选择碳酸氢钠溶液漱口,并通过温水对其鼻腔进行擦拭,每日进行2-3次。

1.3评估指标[3]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CRP(C反应蛋白)、ALB(白蛋白)和TP(总蛋白)水平;而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即首次下床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以及尿淀粉酶恢复时间。

1.4统计学数据

文中涉及的有关数据在计算和整理时均选择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为结果呈现方式,t值对其进行检验,两组数据以P<0.05为差异说明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CRP、ALB、TP水平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CRP、ALB、TP水平,组间数据经对比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数据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血清CRP、ALB、TP水平

 

3 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的特殊类型,引发因素是因为胰腺出血坏死引发严重的机体代谢紊乱,体环境失衡,进而产生全身炎性反应[4]。此类患者因为禁食和身体过度消耗,会产生代谢功能或者肠胃功能异常,为此需要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方法。肠外营养虽然可以实现胰腺休息的目的,但会损伤肠道黏膜屏障,产生肠源性感染。肠内营养支持将药物或者营养物质送至肠道,为患者提供营养以及热量的基础上,可减少对胃肠道产生刺激,有助于肠道蠕动,能够保护肠道黏膜,维持肠道内菌群平衡[5]。与此同时肠内营养可纠正患者的正负氮平衡,提升机体免疫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瑞, 黄志寅, 王默进,等. 防治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研究进展[J]. 中华内科杂志, 2016, 55(6):490-493.

[2] 徐晓勋,余玫婷,梅文珍等.重症急性胰腺炎不同营养支持方式的护理和效果[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7,24(5):306-309.

[3] 肖红雯.不同营养支持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和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5):3806-3808.

[4] 谭伟超, 李林鹏, 赵建波,等. 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胰腺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 27(5):1093-1096.

[5] 刘莉丽, 徐波, 孟建斌,等. 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源性感染的影响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26(2):360-362.

论文作者:周庭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9

标签:;  ;  ;  ;  ;  ;  ;  ;  

重症急性胰腺炎不同营养支持方式的护理和效果分析论文_周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