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室护理工作中潜存的风险隐患及应对策略论文_姜小蓉1,谭玲玲2

供应室护理工作中潜存的风险隐患及应对策略论文_姜小蓉1,谭玲玲2

1广元市旺苍县人民医院 四川 628200;2广元市旺苍县人民医院 四川 628200

摘要:在护患关系日益紧张的背景下,如何保护护理人员及患者的安全利益是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医院供应室承担着全院医疗物品的消毒灭菌和供应工作,是间接为患者服务的特殊护理科室,工作中隐藏着诸多的风险隐患,必须要深刻认识潜存的风险隐患。笔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对供应室护理时的风险隐患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以期为提高目前供应室护理质量作为参考。

关键词:供应室护理;风险隐患;应对策略

医院供应室是供应各种无菌物品的科室,担负着医疗器材的清洗、包装、消毒和供应工作。尽管供应室护理人员和患者不直接接触,但是承担着为患者间接服务的责任。护理人员在消毒灭菌的过程中隐藏着诸多的风险隐患,供应室是病原微生物最多的地方,如果操作不当就会造成物品消毒灭菌失败从而引起交叉感染,引起全院性感染,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1]。怎样规避供应室护理风险隐患,采取有效应对策略是供应室护理工作中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将根据笔者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供应室护理中的风险隐患及应对策略,分析如下。

供应室护理中的风险隐患及原因

1.1护理人员风险隐患

1.1.1护理人员业务水平不过硬

供应室是间接为患者服务的特殊科室,存在大量需要消毒的物品,病原体非常集中,因此供应室护理难度很高,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有牢固的专业知识基础,还要有过硬的业务水平[2]。由于供应室面对的是带有大量病原体的需消毒灭菌物品,在护理患者时必须要增强灭菌意识,掌握正确的物品摆放方式、位置、空间,提高消毒灭菌质量。一些年轻的护理人员经过短期培训后就紧急上岗,操作不够熟练,不能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制度和流程操作,难以保证消毒灭菌质量,有可能导致患者发生感染而危及生命安全,埋下护理风险隐患,引起医疗纠纷。

1.1.2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部分护理人员尤其是年轻护理人员缺乏法律意识,对供应室的护理隐患有忽视情况,例如,部分护理人员存在认为供应室不直接和患者接触,护理风险隐患很少,不会发生医疗纠纷等错误思想。有些护理人员在消毒灭菌时认为物品清洗不需要很彻底,常发生打包错漏情况,这就增加了护理风险隐患[3]。例如,某护理人员在包装切开包时漏放了刀片,当该包发往急诊科时,因为没有刀片耽误了抢救,就很有可能造成患者病情加重,一旦抢救失败,该护理人员就构成了渎职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部分护理人员轻视消毒灭菌护理记录的书写,思想上没有深刻认识到护理记录的重要性,出现了记录不及时、不真实、漏记、早记等情况,灭菌记录无纤细准确的时间、温度、压力等记录。不重视书写护理记录也是法律意识淡薄的表现,我国法律规定未通过书面记录表达已执行的措施,都表示未完成,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就一定要承担法律责任。

1.2管理体制风险隐患

医院管理方对于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很多护理人员缺少继续教育和深造的机会,不能够及时更新护理技术,影响了护理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护理任务重,护理人员数量少,因此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很大,长时间超负荷工作身心状态较差,影响了工作态度,容易造成护患纠纷,增加护理风险隐患。

1.3其他风险隐患

供应室环境对护理风险隐患也有影响,一些医院供应室空间非常狭窄,不能明确进行无菌分区,各区之间缺少缓冲地带,物流和人流通道没有设置明确的界限,另外供应室卫生方面,例如消毒不彻底会造成交叉感染等,以上情况都增加了护理风险隐患。

2.应对供应室护理风险隐患的策略

2.1加强供应室护理人员培训,提高理论技术水平。

组织供应室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学习,了解掌握《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供应室有关的风险管理理论,提高人员护理风险意识。让每个人员对供应室存在的意义,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作用有进一步深入认识,熟练掌握器械物品的处理程序和标准,杜绝因为认识不到位、操作不规范等人为因素造成的消毒灭菌不合格问题。

2.2强化供应室人员的证据意识

供应室护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消毒灭菌监测记录、灭菌记录,及时详细做好文书记录,不能有涂改和字迹模糊,必须做到合理规范、真实可靠。供应室应明确记录责任,将责任具体到人,保证消毒灭菌记录的规范准确,定期组织消毒灭菌记录单的填写检查。

2.3树立法制意识,强化法制观念

护理人员要加强自我防范意识,熟练掌握护理相关法律法规,帮助自己以及同事合理合法规避护理风险。在培训过程中,要把相关法律知识作为培训内容,进行岗前培训,可以通过现实纠纷案例对护理人员进行指导教育,从中汲取教训、总结经验,从而防止相似纠纷的产生。护理人员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应树立法制意识,强化法制观念,遵守法律法规及医院相关规章制度,提升护理品质。

2.4营造良好的供应室环境

供应室环境必须保持无菌、清洁、整齐,要明确各区之间的界限,分清楚物流通道和人流通道,合理布置供应室格局,加强基础防护措施,有序摆放医疗物品,禁止在无菌间储存非无菌物品和过期物品,严格执行“三区”(即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划定,三区“标示清楚,不交叉、不逆行”,避免造成交叉感染。要限制各工作区人员流动,严格执行更衣、更鞋、洗手制度,消毒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每日灭菌前要对灭菌容器按正确程序进行常规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3.讨论

供应室担负着医疗器材的清洗、包装、消毒和供应工作,是全院病原体最为集中的科室。由于供应室不直接服务患者,因此很多护理人员存在错误认识,认为供应室不存在护理风险,不会发生医疗纠纷,造成了很高的潜存风险隐患性。在护患关系日益紧张的背景下,如何保护护理人员及患者的安全利益是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这就需要提升护理品质,降低护理风险,加强风险管理。因此,供应室护理人员必须认识到潜存的护理风险隐患,提高风险意识、增强法律意识,医院管理方要加强护理风险隐患管理,提升护理人员知识及技能水平,降低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谭盛宴;何泳红;消毒供应室风险防范措施对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5:16(01):90-91

[2]邱倩玲;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因素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10(08):178-179

[3]王秀英;探讨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01(12):76-77

[4]刘琰琰;护理人员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意向及其影响因素[D];西南大学;2015年

论文作者:姜小蓉1,谭玲玲2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1

标签:;  ;  ;  ;  ;  ;  ;  ;  

供应室护理工作中潜存的风险隐患及应对策略论文_姜小蓉1,谭玲玲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