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智商(EQ)——当前我国情绪和情感研究中的谬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绪论文,谬误论文,智商论文,当前我国论文,情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情绪和情感是人类十分重要的心理现象。情绪和情感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人类的情绪和情感对行为产生的影响,有助于指导我们实施更加积极的情绪调节和情感教育。然而,我国近年来的情绪与情感研究在某些理论和应用方面出现了不应有的混乱现象,这就是所谓“情绪智商”(emotional quotient)(以下简称EQ)概念的泛滥,“情绪智商理论”的流行,“20%IQ +80 %EQ =100 %成功”公式的应用。 自1997年以来,国内相继出版了不少EQ丛书,很多报纸,杂志或学术刊物也对EQ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谈特谈EQ,把EQ捧到了吓人的高度,随之又引出了诸如“意商”(注:堵惠娟:《智慧的新标准:智商、情商、意商》,《江西教育研究》1996年第5期。)、 志商(注:许燕:《21世纪家庭教育主业:志商、情商、智商》,《21世纪》1997年第6期。 )、心商(注:王极盛:《心商MQ-学生最新成功法宝》, 工商出版社1997年版。)等空泛概念与之遥相呼应。这些从杜撰的概念出发,沿着非科学的思路得出的错误结论,造成了学术界的混乱,也误导了社会;不仅对教育界、心理学界产生了不良影响,甚至也波及管理学界(注:张云庭:《中层领导的情商(EQ)素养》,《领导科学论坛》1998年第2期。)、文学界(注:阿城:《艺术与情商》,《收获》1998年第5期。柯云路:《情商启蒙》,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体育界(注:范萍等:《情商是竞技游泳的一门软科学》,《游泳》1998年第3期。 )和出版界(注:1997—1998年,我国出版界出版了近30本关于情绪智商(EQ)的书,无一例外地存在本文指出的谬误。)。因此,匡正当前情绪和情感理论与应用研究中的谬误,对于正确研究人类的情绪和情感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对于消除研究谬误导致的应用偏差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二、EQ概念的谬误
近年来在我国流传甚广的“情绪智商(EQ)”是在讨论一个较新的心理学理论假设——“情绪智力理论”中派生出的一个概念。此概念无论在概念来源上,抑或在概念比较上都存在着严重的谬误。
(一)从概念来源上看,我国的“EQ”是一种无根据概念。倘若根据目前流行的一种说法——“EQ 这一概念是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Salovey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Mayer于1990年首次提出的”(注:夏洛尔编《EQ自测》序,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年版。)——寻找其根源,就会发现它本无根据。1981—1997年间,国外(主要在美国)、研究者发表、出版有关情绪和智力关系以及情绪智力方面的论文和著作共85篇/部(注:香港大学图书馆PsycLIT网下载资料。)。1985—1997年间, “情绪智力理论”的正式提出者Mayer和Salovey等人公开发表的关于情绪和情绪智力的署名论著共16篇/部。此后他们相继撰写的全部论著为:已发表的文章1篇,正在印刷、即将发表的论文4篇, 测验文章2 篇。 在Mayer 和Salovey 等人的这些著作中, 根本没有使用过“emotionalquotient”概念,也根本没有出现过“EQ”字样;他们曾在自己编制的“情绪智力量表”中使用过“Emotional
IQ
Test ”的字样(注:Mayer,J.D.,Salovey,P.& Caruso,D.(in press), "EmotionalIQ Test" [CD-ROM version].Virtual Knowledge,Needham,M.A.),但当时及至今作者的意图仅在于证明自己提出的“情绪智力理论”及其与人格、智力等心理因素的关系,“Emotional IQ”并不具有“情商”的含义,也无EQ的提法。这一点作者1999年在一篇题为《情绪智力:流行的或科学的心理学》的文章中有详尽的说明和着重的强调 (注:Mayer.J.D.,(1999.11),Emotional Intelligence: Popular orScientific Psychology,APA Monitor Online 30,8.)。如果我们根据另一种流行的说法:“Goleman说:‘仅有IQ是不够的, 我们应用EQ来教育下一代,’……”(注:海云明主编《情绪智商》背页,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年版。)来印证EQ的出处,不难发现这种提法也无根据。1995年,Goleman的确出版过一本名为Emotional Intelligence 的畅销通俗读本,在此书的第161页,作者曾提到过“Emotional IQ”, 但在此处他是为了说明学术智商(academic IQ )概念而使用的“Emotional IQ”,是一种比较时运用的概念,此处的Emotional IQ与EQ在内涵上并没有联系。全书没有使用过“Emotional quotient”的字眼, 也没有提到过EQ概念(注:Goleman,D.,Emotional Intelligence.New York,NY,USA:Bantam books,Inc (1995).)。事实上,在美国使用过EQ字眼的人有Shapiro,也有其他人。1997年,Shapiro出版了一本如何指导家长培养孩子情绪智力、提高孩子EQ的书,用到了EQ字样(注:Shapiro,Lawrence E.How to Raise a Child with a High EQ:A Parent's Guide to Emotional Intelligence,New York, NY,USA:Harpercollins Publishers.(1997).),但是,“这是没有Q 的EQ,没有商的情商的书。”(注:曾性初:《情智与情商》,《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在此书中,Shapiro没有提供EQ的定量测量方法,所以提高EQ 变成了一句空话。 美国现在使用EQ 的人或机构也存在和Shapiro同样的谬误。然而在1996—1997年间, 我国(包括台湾)出版的一些EQ书和文章不仅早于Shapiro使用了EQ概念,而且把EQ 概念归到了Salovey和Mayer或者Goleman 的名下。 例如, 台湾的张美惠在翻译Goleman的原著时,把Goleman的Emotional Intelligence 书名改名为EQ , 并把EQ 作为自己译本的书名(注:Goleman, EmotionalIntelligence,张美惠译EQ,台湾时报文化出版社1996年版。);无独有偶,耿文秀、查波在翻译同一本书时也将Emotional
Intelligence改为“情绪智商”,除了用“情绪智商”做自己的书名之外,还在封面显著位置标明EQ字样(注:Goleman,Emotional Intelligence,《EQ情绪智商》,耿文秀、查波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版。)。这两个译本,尤其是张美惠的译本造成的概念谬误对祖国大陆影响很大。在此方面,笔者的研究结论和曾性初先生相同,证明目前流行于我国的EQ概念在出处上是无根据的(注:曾性初:《情智与情商》,《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不过, 这种用学术概念进行包装的促销办法很见效,1997年以来,我国出版的EQ丛书印数大都在10 000本以上,它们造成了学术界的极大混乱。
(二)从概念比较上看,EQ概念效仿了心理学智力理论中的IQ概念。1997年以来,在我国凡是讨论EQ,大都把EQ和IQ看做是两个有必然联系的等同概念加以比较,褒扬EQ而贬低IQ。事实上,智商(IQ)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心理学家L.W.Stern提出,由美国心理学家L.M.Terman首次在“斯坦福-比纳智力测验”中使用的一种衡量被试者智力的相对评估分数。在智力评估的历史上,先后出现过两种智商,一种是Terman使用的“比率智商”,即“智商等于智力年龄除以实际年龄”(注: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95页。 ),这是一种与常模比较的相对年龄比率分数;另一种是由美国心理学家D.Wechsler在“韦克斯勒智力测验”中首创的“离差智商”,指的是“以每一年龄段内全体人的智力分布作为正态分布,以个体在这一年龄段分布中距离均数的位置,判定个体的标准分数。”(注:《心理学大词典》,第383页。)这是一种与常模比较的相对位置比率分数。 很显然,智商在智力理论中是一种定量的相对比率概念,比值的一方来自常模值(对大量被试测验的统计值),比值的另一方来自个体的测验值,在此基础上才能计算出IQ分数。EQ概念既然是效仿IQ概念并推而广之,那么应有内在的概念联系, 至少在“商(Q )”上应有相近的比率含义。Mayer和Salovey或者Goleman之所以谨慎地使用“EI ”概念而没有贸然使用“EQ”概念,原因就在于至今还没有实证研究支持和证明EQ的存在,还没有类似于“斯坦福-比纳智力测验”和“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那样能够计算出IQ的EQ测验,还没有找到计算EQ的办法,当然还谈不上验证EQ的效度。1998年,Baron宣称,他编制的EQ 测验求得了情绪智力的常模(注:曾性初:《情智与情商》,《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 第36—41页。)。1999年,Mayer撰文指出,他们已编制了测量12 种情绪能力的测验,能够对“情绪智力”做有信度的测量,并证明存在一种既和标准智力(standard intelligence)相关, 又独立于标准智力的能力(注:Mayer.J.D.,(1999.11) , Emotional Intelligence:Popular or Scientific Psychology,APA Monitor Online 30,8.)。1999年12月,Altavista 在线网专题讨论指出:目前还不存在有效的“情绪智力”纸笔测验(注:http://www.altavista.com/1999.12.Online.)。 学术上的心理测验在使用上有两个层面:一个是研究层面,测验是为了验证理论,澄清该理论与其他心理现象或理论的关系,这一层面的测验是不能够实际应用的;另一个是应用层面,测验是为了分出差异,提供决策依据。两个层面的测验都须经过长时间的样本检验(比如信度和效度检验等),但应用层面的检验要求更高,要求达到指标后方可使用。根据我国和国外的经验,一个成熟的应用性测验,从编制到使用的周期一般都在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Baron 的测验仍缺乏因素分析、协方差分析等建构效度的报告,缺乏效标效度的报告。因此这个测验到目前为止距离实际应用的基本要求还很远,其立论是否正确仍须探讨。Mayer的测验现在还基本停留在证明理论阶段, 即停留在证明其假说或立论是否成立的具有实证意图的探索阶段,距离测验的应用也很遥远。然而在此之前我国已经出版的很多“EQ”书,不仅在最显著的位置标出“情绪智商”或“EQ”字样,而且在书中以EQ为主线展开讨论。内容除了相互抄袭的定性讨论之外,没有一本书报告EQ如何计算以及EQ的效度指标,没有一本书具有“商”的实证定量含义。美国的EQ概念是这样,我国的“意商”、“志商”、“心商”概念也是这样,我国此类“EQ”的书为数还不少(注:国内已出版的无法测出情商的EQ测验书还有:
(1)马建青、王东莉编《挑战心灵——情商的自测与调适》, 杭州出版社1998年版。
(2)付中全、刘仕坚编著《寻找人生的位置》, 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
(3)唐映红主编“芙蓉EQ丛书”一套4本:《EQ——戈尔曼的人生处方》、《EQ——托起明天的太阳》、《EQ——营造温馨的家园》、《EQ——寻找人生的坐标》。附广告:“北京芙蓉EQ教育与应用研究所强力推出EQ专家唐映红所长主持《中国青年EQ能力训练》函授方案”,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
(4)萧雪编著《智慧快餐——六天学EQ》(全六册), 延边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刘春长、丁一鹏:《EQ创富》,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3页。
(6)李志厚编著《保持好自己的情绪》,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值得一提的是由夏洛尔主编的《EQ自测》一书,这是一本专讲如何测量EQ的“专著”(注:夏洛尔编《EQ自测》。 ), 全书罗列了120个“测验”,却没有一个“测验”有信度、效度、 项目分析等标准化指标,没有一个“测验”有项目反应理论的支持,没有一个“测验”有常模数据,也没有一个“测验”提到如何计算EQ。这究竟是些什么“测验”?这种EQ从何而来?既然与IQ概念对比,那么它们究竟是“离差情商”、“比率情商”,还是什么新发明的情商?这种极力宣扬EQ而不知EQ从何而来,大肆鼓吹“Q ”而无法求得“商”的做法不能不被看做是在凭空杜撰概念。
三、EQ理论的谬误
概念的谬误必然导致理论的谬误,那么“EQ理论”的谬误何在?
(一)从理论来源上看, 自90 年代以来, Mayer 、 Salovey 和Goleman分别提出过不同的“情绪智力”假设理论结构。 这两个假设的理论结构观点孰对孰错有待于今后大量实证研究的证明,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它们无论在理论内涵的假设上,抑或在因子构成的假设上并不等同,也不能互换。但是我国的编者却把Goleman 的理论张冠李戴、一字不差地嫁接给了Mayer和Salovey,并表明此理论结构的出处来自台湾张美惠译本第59页:“EQ理论的创始人塞拉维在定义EQ时,把EQ归纳为五个部分……”(注:唐映红、郭晨升编著《EQ——戈尔曼的人生处方》,第17页。)很显然,这位编者没有弄明白Mayer和Salovey的理论假设和Goleman的理论假设根本不是一回事,因而错把Goleman的观点误认为是Mayer和Salovey的理论了。我国1997年以来出版的同类书中,有此类谬误的远不止一本(注:将 Goleman 的观点误认为是Mayer 和Salovey的理论的书还有:
(1)刘春长、丁一鹏:《EQ创富》,第23页。
(2)柏华编著《EQ情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12 —13页。
(3)杨博一编著《哈佛EQ情商设计》,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 年版,第13页。
(4)萧雪编著《智慧快餐——六天学EQ》,第6页。
(5)东方、博弈编著《破译情商》,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 第19页。)。
(二)从理论与假设的关系上看,迄今为止,“情绪智力理论”还处在理论讨论阶段,尚缺乏必要的、大量的、多方面的实证研究支持。据1999年12月Altavista在线网讨论, 目前对“情绪智力”的讨论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什么是情绪智力?研究大多处在界定情绪智力概念,界定情绪智力理论结构,探讨情绪智力与智力、人格等关系的阶段;2.情绪智力为什么重要?研究主要集中在情绪智力和一些社会行为的相互关系预测的假设方面,具有说服力的实证研究报告几乎没有;3.情绪智力测验。讨论坦然地指出,到目前为止,还不存在一个有效的情绪智力纸笔测验,如果要做这方面的研究,建议用一些其他的测验代替(注:http://www.altavista.com/1999.12.Online.)。尤其是第三个问题不解决,前两个问题无法进行调查方面的实证研究,更不用说还应具备多方面的实验研究的证明。这些问题的存在足以说明情绪智力在现阶段尚处于理论假设的水平,远远达不到心理学中如人格、智力、认知等方面的研究深度和文献广度,还有待于研究者进行长期的实证研究。那么从理论与假设的关系上怎样看待它们才算合理呢?诚然,我们不否认假设是理论的先导,理论的确立常常得益于最初的、而后被证明了的假设,但是,假设毕竟是假设而不是事实,它在没有得到证实以前是不能作为理论的基础的,更不能用来指导应用。我国现阶段的EQ理论研究和应用现状,使我们发现了一个危险的恶性循环信号,这就是有很多研究者面对一些新的假设概念(这种假设概念在知识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极为常见),并没有本着科学的求实态度从事研究,而是把它们“当做”已经证明的事实加以大肆鼓吹或渲染,使仍然停留在求证阶段的假设蒙上了一层虚幻的“科学”色彩,于是很多人对它们趋之若鹜,不经推敲地大谈特谈,仿佛自己不谈就显得落伍了,大家都谈EQ,EQ就越炒越火,越火出现的谬误就越多。这种把假设视为事实和理论基础的恶性循环在近年来我国(包括台湾)情绪和情感理论研究和应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假设情况下宣扬EQ 如何重要,如何进行“EQ训练”, 无疑是把假设当做事实,然后再用这种“事实”指导应用。这种做法是想当然的,是违背科学研究规律的。
(三)从理论存在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上看,凡是一种理论,必定是由多个概念组成的,具备整体性、层级性、相关性、目的性的动态概念系统,任何单一的概念是无法构成理论的,这是理论存在的充分条件;一门科学理论必须经过实验的验证,必须能够被别人重复实验并得出相同的结论,这是科学理论存在的必要条件。心理学历史上的确有过众多的智力理论,相信今后还会出现新的智力理论。已有的智力理论,没有一个不是概念群系统,没有一个不是大量实证研究的产物,然而却从未出现过任何一种“智商理论”。智力是一个含义广泛的、由若干较小的概念(其中也包括智商)组成的概念群,而智商仅仅是这个概念群中一个单一的、含义相对确定的小概念。这种小概念不具备、也不可能具备形成理论的内涵和外延。不仅如此,智商也是一个能够被计算并被不同人使用、能够得出相同结论的智力范畴概念(时至今日,有关智商概念的争论仍在继续)(注:我国老一辈心理学家陈立先生在给笔者的亲笔信中并不同意Spearman的g因子,称这是Spearman的悲哀, 并引用Thorndike在《美国心理学报》的论文观点, 认为这是心理学的大不幸。因此他是不同意智商概念和智力测量的。)。类比之下,情绪和情感理论也是一个概念群,这些概念群是情绪和情感理论必备的结构体系;同理,假若今后“发现”了EQ的计算方法,“确定”了EQ对情绪和情感的评估意义,也必须经过实验验证或效度检验。即便到那时,“EQ”的身分仍不会变,仍然只是情绪和情感理论概念群所包含的一个概念。因此,仅靠这个概念是无法形成理论的,更何况我们至今还不知它的含义,还无法对其计算和验证。
四、EQ的应用谬误
理论的谬误必然导致应用的谬误,然而应用的谬误却不仅仅止于理论的指导谬误,还有相当大的市场因素包括在内。
(一)从理论指导方面看,近年来我国“EQ理论”导致的最大应用谬误就是“20%IQ+80%EQ=100%成功”公式。 此公式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性描述,远不是一个科学定律,但在我国1997年以来出版的相当数量的EQ书和大量的讨论文章中,却把这个公式作为科学定律和既成事实加以宣扬(注:宣扬“20%IQ+80%EQ=100 %成功”公式的有代表性的书和文章有:
(1)柏华编著《EQ情商》。
(2)海云明主编《情绪智商》。
(3)杨博一编著《哈佛EQ情商设计》。
(4)忻仁娥:《情商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大众医学》1997 年第6期。
(5)夏春:《傻人有傻福之谜》,《大学生》1997年第2期。
(6)曾增:《EQ是什么?》,1997年3月28日《参考消息》第6 版。)。此公式果真成立吗?
首先,此公式在成功因素的界定上是错误的。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人类的心理大致可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与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特征;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情绪与情感过程只是几种心理过程中的一种。智力仅仅是能力范畴中的概念,智商又是智力范畴中的概念。人类的能力多种多样,智力仅代表其中的一般认知能力。智商除了代表智力的相对水平之外,并不能代表所有能力的相对水平。这些分类观点已为国内外心理学家基本认可,也基本上涵盖了人类的心理因素。在历史上,凡是讨论成功经验时,无论是人文社会科学家还是自然科学家,充其量也是着重强调某个或某几个心理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没有人认为某一两个心理因素可以包揽成功对心理因素的需要。成功固然需要良好的智力与情绪作为心理基础,但成功决不仅仅依赖于智力和情绪。IQ并不包括特殊能力,但是具有特殊能力的人成功的比例似乎还要大一些。EQ究竟是什么?我们至今还不清楚。如果它是人的情绪和情感认知水平的相对衡量指标,那么它不可能取代诸如思维、意志、动机、信念、兴趣、人格等其他与成功有密切关系的心理因素,因而无法包打天下;如果它包罗万象,也只能看做是想当然。迄今为止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任何一个学术概念还无此先例,今后也不可能出现此例。这是把EQ当做既定事实并无限夸大其概念外延的产物。“20%IQ+80%EQ=100 %成功”公式甚至不具备数学运算的条件,至今EQ尚无法求得,80%EQ的比例关系基础何在?三个变量中有两个未知数,怎么求得“成功”?退一步说,如果此公式表示的是定性关系的定量表达,那么20%IQ和80%EQ显然告诉我们EQ对成功的重要性更大。但是倘若问及你是怎么知道EQ就如此重要?你的EQ的重要性是用什么方法来证明的?你用此公式“开出的处方”(注:唐映红、郭晨升编著《EQ——戈尔曼的人生处方》。)已经使多少人获得了成功?你是怎么知道那些已经成功的人一定是EQ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理论的谬误带来的是应用的盲目和无序,当人们开始发现EQ教育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时,还有谁肯实施和接受这种教育?这也许是近年来EQ教育在我国应用领域雷声大、雨点小甚至没雨点的根本原因。
其次,此公式对成功的认识是偏颇的。从主观上看,人的成功是以人的心理因素的全面健康发展为基础的;从客观上看,人的心理又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很显然,人的成功不仅依赖于全面健康的心理发展,同样也依赖于社会条件。而且人的各种心理因素从来就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不能割裂来看。例如,人的需要是人一生中最大的行为动力,需要可以使人产生动机,可以使人为满足需要进行不懈的意志努力,可以使人因需要满足与否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变化,也可以使人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以适应社会、完善自我。如果人的IQ有高低之分,根据现在国内流行的说法,人的EQ也应有高低之分(否则就不具有“商”的味道了),难道人的需要就没有高低之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不是很明确地指出人的需要有高低之分吗?难道需要这种心理动力因素不重要?难道我们可以说凡是有需要的人就会成功?因此,割裂心理因素的整体性互动特点,不考虑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在认识上是偏颇的,奢谈EQ成功决定论与提倡心理因素的全面健康发展在素质教育实践上是对立的。
(二)从应用效果上看,近年来出版的EQ丛书市场炒作倾向十分明显,这一问题不仅中国有,美国也相当突出。1999年11月,Mayer 不得不在美国心理学联合会专题网上发表题为《情绪智力:流行的或是科学的心理学》的文章。在文章中,Mayer看到了市场炒作的影响,指出, 以Goleman为代表的人所撰写的畅销书只能被看做是流行的、 科学性不强的读物,市场炒作意图明显。他们通过实证研究指出,“情绪智力”对一些和生活行为密切相关的人格变量预测的方差解释仅为2%—25 %(注:Mayer,J.D.,(1999. 11) , Emotional Intelligence:Popular or Scientific Psychology,APA Monitor Online 30,8.)。同一网页的评论指出,Goleman在他1995年的书中, 尽管没有明确地说,但他强烈地暗示人们,IQ仅占成功的20%。他让他的读者相信,其他情绪智力因素(而不是情绪智商)占到成功的80%。在此存在一个市场销售问题(注:http://www.apa.org/1999.12.Online.)。我国1997年以来出版的EQ书在封面和底页设计上也反映出明显的市场包装和促销炒作现象,充满着将EQ无限拔高的严重失实的广告式用语。例如,一本名为《EQ创富》的书的封页以设问句的方式指出:“IQ(智商)高的人为什么囊中羞涩,智力平凡的人却能坐拥万金?”然后又自相矛盾地自问自答:“IQ是创富之术,EQ是创富之源。”(注:刘春长、丁一鹏:《EQ创富》封页。)人们不禁要问,既然高IQ的人囊中羞涩,那么要创富之术又有何用?比尔·盖茨是世界级富翁,照此推理,此人必定IQ平凡而EQ超群,然而,世界领先的、含有高科技附加值的微软产品是IQ平凡的人能够生产出来的吗?中国历来是一个礼仪之邦,在中国有无数妇女一辈子相夫教子,具有良好的情绪控制和调节能力,这些人未必个个都坐拥万金。提倡培养人良好的情绪和情感的本意无可厚非,但过了头常常就失了真,失了真就失去了科学性。另有一本名为《情绪智商》的书,在封页中醒目地标出情绪智商是“人类智能最重大的发现,最精确、最惊人的成就评量标准”(注:海云明主编《情绪智商》封页。),这些话具有浓厚的商业包装和炒作色彩。到现在为止,研究者还没有在情绪智力是否就是智能这一问题上做出定论,EQ尚不得而知,“最精确的评量标准”从何谈起?在美国,有人宣称能够“6秒钟测量EQ ”(注:http://www.apa.org/1999.12.Online.)。在中国,也有一套6卷本丛书,书名为《智慧快餐——六天学EQ 》(注:萧雪编著《智慧快餐——六天学EQ》(全六册)。),简直是把学术术语拿来做幌子!有些书甚至用外国人来做广告,例如,一本名为《哈佛EQ情商设计》的书(注:杨博一编著《哈佛EQ情商设计》封面。),专论美国哈佛大学是如何利用情商培养美国总统等名人的。然而查遍现有资料,我们还没有发现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们设计过培养名人的情商提高方案。诸如“个人成功 美国首选 哈佛第一推动”(注:杨博一编著《哈佛EQ情商设计》封面。),“风靡欧美的热潮人人必备手册”(注:夏洛尔编《EQ自测》封面。)等不实广告在我国近年来出版的EQ丛书中屡见不鲜。此外,这些书在内容上相互抄袭,文字大搬家,有些书连参考资料都未列出,却大段大段地引用别人的文字,连错误都显示出惊人的一致性。
不难看出,我国情绪和情感理论与应用研究不论在学术认识上还是在实际操作上都在走弯路,正在被一些人、一些出版社当做牟利的工具。严肃的、具有实际应用前景的情绪和情感科学研究正在被谬误所亵渎,走得实在太远了!
五、结语
当我们分析近年来我国情绪和情感研究领域存在的重大概念谬误、理论谬误和应用谬误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提高自身科研素质、增强学术研究规范意识的紧迫性;看到了当前市场炒作如何对严肃的科学研究构成的威胁;也看到了从众心理如何对学术领域形成消极的影响。这些重大谬误的出现与迅速流行,在我国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是罕见的,也是值得深思的。指出这些谬误的目的不是要放弃对情绪和情感理论与应用(包括对“情绪智力”这样新的理论假设)的研究,恰恰相反,是为了将情绪和情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是为了更加深刻地认识人类的情绪与情感对行为产生的影响,是为了更准确地指导应用,也是为了维护科学的严肃性和规范性,以帮助我们不断迈向真理。
在本文写作过程中,作者得到了我国老一辈心理学家、98岁高龄的陈立教授的亲笔来信,颇受启发;得到了北京大学孟昭兰教授,深圳大学师范学院赵卫教授的关注和指导;得到了Mayer博士, 第四军医大学苗丹民教授,深圳大学梁红女士,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苏卓娃教授对本文资料提供的大力帮助。在此作者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