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东路第三小学九年级学生考试焦虑现状调查论文_刘阳1 刘福全2

(1.兰州市西固区福利东路第三小学;2.兰州守望者心理服务中心)

摘要:学生考试焦虑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考试成绩,同时也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为了了解本校九年级学生考试焦虑状况,采用考试焦虑量表(TAT)、自编调查问卷、考试焦虑量表(TAS)对174名中考生进行了调查,并针对调查结果为本校提供了应对策略,对中、重度考试焦虑学生的焦虑成因提供了分析建议,结合实际情况为部分学生进行了心理辅导。

关键词:九年级学生;考试焦虑;现状调查

一、测评对象:

初三年级四个班,共174人,其中男生87人,女生87人。年龄均在15~16岁之间。

九年一班47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5人;九年二班41人,其中男生19人,女生22人;九年三班42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18人;九年四班44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2人。

二、测评方法:

1、测验工具(附录1):考试焦虑量表(TAT)

本量表是用来考察学生考试焦虑程度的测验量表,内容均涉及到考试前和考试中被测验者的心理状况。本量表共由33个问题构成,根据测验得到的总分可把被测者考试焦虑的程度分为四种:镇定、轻度焦虑、中度焦虑和重度焦虑。对于中度以上焦虑者应该给予一定的心理辅导,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

2、自编调查问卷(附录2)

本问卷用于分析有焦虑症状的学生可能引起焦虑的原因。

3、复查量表(附录3):考试焦虑量表(TAS)

考试焦虑量表(TAS)为自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共包含37个条目,涉及个体对于考试的态度、个体在考试前后的各种心理感受及躯体不适等。

三、测评结果

1、九年级各班考试焦虑分布统计

九年级共四个班174人参加了测评,共收回问卷174份,其中无效问卷0份。

表一:福利东路第三小学九年级学生考试焦虑统计

班级

人数

镇定

轻度焦虑

中度焦虑

重度焦虑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九年一班

47人

9人

19.15%

26人

55.32%

8人

17.02%

4人

8.51%

九年二班

41人

7人

17.07%

16人

39.02%

16人

39.02%

2人

4.88%

九年三班

42人

7人

16.67%

15人

35.71%

15人

35.71%

5人

11.9%

九年四班

44人

6人

13.64%

30人

68.18%

6人

13.64%

2人

4.54%

合计

174人

29人

16.67%

87人

50%

45人

25.86%

13人

7.47%

2、男女生考试焦虑水平比较

表二:男女生考试焦虑统计

镇定

轻度焦虑

中度焦虑

重度焦虑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男生人数

87人

17人

19.54%

41人

47.13%

21人

24.14%

8人

9.2%

女生人数

87人

12人

13.79%

46人

52.87%

24人

27.59%

5人

5.75%

合计

174人

29人

16.67%

87人

50%

45人

25.86%

13人

7.47%

图六男女生考试焦虑比较

由上图可以看出在中、重度考试焦虑的同学中,男女生比例并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考试焦虑状况与性别无明显相关。

3、成绩差异与焦虑水平比较

表三:成绩差异与考试焦虑统计

镇定

轻度焦虑

中度焦虑

重度焦虑

成绩等级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540分以上

52人

8人

15.38%

24人

46.15%

15人

28.85%

5人

9.62%

540—440分

84人

18人

21.43%

50人

59.52%

12人

14.29%

4人

4.76%

440分以下

38人

3人

7.89%

13人

34.21%

18人

47.39%

4人

10.53%

合计

174人

29人

16.67%

87人

50%

45人

25.86%

13人

7.47%

图七成绩差异与考试焦虑比较

由上图可以看出:(1)540分以上的和440分以下的学生的焦虑水平较高,而成绩在540——440分之间的学生处于正常状态,轻度焦虑的居多。(2)540分以上的学生表现出镇定人数略多,说明压力偏轻或无压力,具有特异性。(3)440分以下的学生处于中度焦虑的有18人,占这个分数段总人数的47.39%,说明这一部分学生并没有因为成绩低而放弃学习。

四、问卷分析

1、TAT问卷分析

1.1选择“很符合”频数最高的题目——第28题和第27题。

第28题:在考试后,发现自己懂得的题没有答对时,就会十分生自己的气。

第28题选择“很符合”的人数为90人,约占总人数的51.72%,选择“较符合”的人数为37人,共127人,即约占总人数72.99%的学生选择了“很符合”或“较符合”。其中选择“很符合”且有中、重度考试焦虑的人数为36人,选择“较符合”且有中、重度考试焦虑的有15人,共51人,占中、重度焦虑人数的87.93%。

第27题:我担心如果我考了坏分数,家长和老师会严厉指责我的。

第27题选择“很符合”的人数为67人,约点总人数的38.51%,选择“较符合”的人数为43人,即有共110人,约占总人数63.22%的同学选择了“很符合”或“较符合”。其中选择“很符合”且有中、重度考试焦虑的人数为37人,选择“较符合”且有中、重度考试焦虑的有13人,共50人,占中、重度焦虑人数的86.21%。

从以上数据可见28、27题不仅是所有学生选择频数最高的,也是中、重度考试焦虑学生选择频数较高的题目。可见同学们普遍对考试的重视程度很高,且家长和老师的责备成为他们主要的压力和负担。

1.2选择“很不符合”频数最高的题目——第29题、第21题。

第29题:有几次在重要的考试之后,我腹泻了。

选择“很不符合”的人数为160人,约占总人数的91.95%;

第21题:考试过程中,我想上厕所的次数比平时多些。

选择“很不符合”的人数为135人,约占总人数的77.59%。

再结合选择“很不符合”频数次高的题目:第2题和第25题。

第2题:临近考试时我就拉肚子;

选择“很不符合”的人数为130人,约占总人数的74.71%。

第25题:在进行重要的考试时,我的头就会痛起来。

选择“很不符合”的人数为124人,约占总人数的71.26%。

以上题目均为有关躯体反应的测评题目,从学生的选择可以看出目前学生的焦虑症状主要表现在心境和紧张情绪方面,因考试焦虑引起的躯体症状相对较轻,尤其是在消化系统的表现最不明显。今后的工作更应注重整体学习气氛的调节和适当的放松训练。

1.3在“考前”焦虑水平的测试题目中,选择“很符合”或“较符合”频数最高的题目——第6题。

第6题:在紧张的温课期间,常会想到:“这次考试要是得个坏分数怎么办?”

选择“很符合”的人数为73人,选择“较符合”的人数为51人,共124人,约占总人数的71.26%。结合选择“很符合”频数次高的题目,第4题。

第4题:在考试前,我总感到苦恼。

选择“很符合”的人数为48人,选择“较符合”的人数为57人,共105人,约占总人数的60.34%。可见,在临近考试前,学生的焦虑症状主要表现在对考试结果的担心,即心境和情绪方面的症状多于躯体反应。

1.4在“考试中”焦虑水平的测试题目中,选择“很符合”或“较符合”频数最高的题目——第17题。次高的题目为26题和15题。

第17题:一遇到很难的考试,我就担心自己会不及格。

选择“很符合”的人数为64人,选择“较符合”的人数为33人,共97人,约占总人数的55.75%。

第26题:发现剩下的时间来不及做完全部考题时,我会急得手足无措,浑身大汗。

选择“很符合”的人数为54人,选择“较符合”的人数为40人,共94人,约占总人数的54.02%。

第15题:在考试中,我的手会变得冰凉。

选择“很符合”的人数为54人,选择“较符合”的人数为25人,共79人,约占总人数的45.40%。

以上题目均反应出在考试时,因为紧张而引起躯体反应,同时影响到学生正常发挥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也许是在提醒我们,好的成绩除了平时的知识积累,在考场的发挥也很重要,而因为情绪影响了正常的发挥,对于每一个付出长时间努力的同学来说是很遗憾的,我们可以在今后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中适当加入放松训练,帮助学生在考场上尽可能的调整情绪,降低影响;同时适当加入一些关于考试技巧的内容,帮助同学更好的应对考试。

2、焦虑原因分析(结合自编调查表)

2.1主要焦虑源分析

自编调查表中选择“很符合”频数最高的题目是第16题、第11题、第2题。

2.1.1第16题:有时候因为心烦真不想复习了,但不复习似乎更让我心烦。

选择“很符合”的人数为77人,选择“较符合”的人数为43人,共120人,约占总人数的68.97%。

看得出学习和考试已让同学们有些“超负荷”,这不仅是学习任务量大的外部原因导致的,更可能是同学们对于学习的内在动力不足,如何看待学习与未来的关系,如何看待学习和考试和关系,自己是在完成父母、老师交给的任务,还是为了自己的需要而读书,这都成了孩子们困惑的问题。帮助同学们提高自我意识,树立自己的目标,培养内在的学习动机,关于目标管理、生涯规划和学习动机的内容可以改善来自这方面的焦虑。

2.1.2第11题:考试时,我总是会担心时间不够用。

选择“很符合”的人数为76人,选择“较符合”的人数为48人,共124人,约占总人数的71.26%。在考试中,同学们对时间分配没有充足的把握,对自己的知识可以得到充分发挥没信心,对于题目的难易和自身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都不够自信,总有很多因素让他们不安。除了知识的传授和巩固之外,更多更实用的应试技巧,时间管理方法,以及在考场上能够迅速有效调整紧张情绪的放松方法可以帮助同学们减轻这方面的焦虑。

2.1.3第2题:我真希望父母除了要求我考出好成绩外,能不能说点别的。

选择“很符合”的人数为74人,选择“较符合”的人数为34人,共108人,约占总人数的62.07%。父母的殷切期望不知不觉间已经以唠叨的方式成为了孩子们的压力,这当然是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体现,很多父母也是不得已,并没有其他更好的和孩子沟通的方法。

虽然在本次筛查中家庭因素成为了其中一个主要压力源,体现在考试的的问题上,但我们更应该解决的是家长和孩子之间“有效沟通”的问题,原本家长和孩子的目标都是一致的,但因考试却成为了相对抗的力量,影响着目标的实现,如果有了更多有效的沟通和理解,这两股力量能够方向一致,相信会更有利于实现家长和孩子共同的目标。

2.2中、重度焦虑学生问卷分析

2.2.1在中、重度焦虑的58名同学中,选择“很符合”频数较高的题目有第14题、第32题、第6题,和全体同学所选题目一致。

其中第14题选择“很符合”的人数为47人,约占81.03%。第32题选择“很符合”的人数为44人,约占75.87%;第6题选择“很符合”的人数为43人,约占74.14%。

而在自编调查表中显示,这58名同学选择符合频数较高的题目也与全体同学一致,第16题,选择“很符合”的人数为40人,选择“较符合”的人数为12人,共52人,约占89.66%;第2题,选择“很符合”的人数为42人,选择“较符合”的人数为9,共51人,约占87.93%;第11题,选择“很符合”的人数为38人,选择“较符合”的人数为11人,共49人,约占84.48%。以上比例均显著高于全体同学的比例,这表明2.1中分析出的焦虑源在这部分同学身上表现的更为明显。

2.2.2与全体同学选择略有差异的是,在自编调查表中,第9题也成为这58名同学选择符合频数较高的题目。

第9题:一想起考试失败后抬不起头的情景,我就忧心忡忡。

其中选择“很符合”的人数为34人,选择“较符合”的人数为13人,共47人,约占81.03%。

可见在中、重度焦虑的同学中,人际压力也成为了他们焦虑的一个主要原因。

五、心理辅导建议

1、针对家长的辅导内容

学生的考试焦虑并不仅仅来源于学生本身,它在很大程度上与社会、学校和家庭都有关。在我国的社会环境之中,有一部分学生的考试焦虑是由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造成的,如:家长期望过高,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使学生疲于应付,并厌恶学习和考试,造成考试焦虑;家长片面追求学生的学业成绩,忽视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而其他能力的不足导致学生将全部赌注都压在学习上,过分关注考试分数,产生过度焦虑;现阶段的九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压抑了孩子的独立自主性,自我意识不清,自我效能感低,缺乏自信,主要依赖父母解决困难,从而导致考试焦虑;家长对孩子的管教缺乏民主,而孩子又正处在青春期,或逆反,或干脆封锁起自己的心灵,不能够与家长沟通,得不到家庭的情感支持,自己又并不真正成熟,从而在考试面前缺乏应对的方法和对自己情绪的调整能力。

可以利用讲座加座谈的形式,帮助学生家长了解什么是考试焦虑以及它对学生的影响,从而了解考试焦虑与家庭教育的关系问题,帮助家长了解此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和相适应的教育方法,让家长与孩子得到更有效的沟通,让孩子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2、针对学生的辅导内容

对学习焦虑水平偏低的学生,适当“加压”,对学习焦虑水平过高的学生,应适当“减压”。心理学认为,适度的焦虑对学习有促进作用。如果无焦虑,对学习无推动作用。过度焦虑,则会对学习产生不利,甚至会对学生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2.1认知疗法

诱发考试焦虑的并不是考试本身,而是学生对考试,对自己,对未来以及对未来与考试之间关系的看法或解释。这样的诱发原因符合合理情绪疗法的治疗机理,合理情绪疗法将这样的不合理信念概括为绝对化、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在学生团体辅导中利用合理情绪疗法的方法调整学生的不合理信念,树立起对待考试的正确态度,是一种有效的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

2.2行为训练法

指导学生掌握一点自我调节的方法,如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想象放松法、合理宣泄法等有效的放松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改善身体的紧张感,平复紧张情绪。这些方法简单易懂,容易操作,效果也比较明显。一方面,坚持一段时间的放松训练可以调整学生的情绪,帮助学生保持一个相对平稳的学习和复习状态;另一方面,经过训练后,熟练而有效的放松方法可以帮助临场型焦虑的学生快速的平稳情绪,减少临场的躯体反应,避免因焦虑导致不能在考场上正常发挥水平。

2.3学习方法辅导

有部分考试焦虑的学生是因为缺乏好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又缺少应对策略,而形成不良循环,焦虑情绪在这个循环中越来越严重。因此有效的学习方法辅导能够提高学生应对考试的能力,增强自信,增加自我认同感,从而起到降低考试焦虑的作用。其中包括目标管理、时间管理、学习方法指导等内容。

2.4激发学习动机、进行生涯规划

部分考试焦虑的学生是因为在考试与学习的关系问题、考试与未来的关系问题上缺乏正确的理解,一方面缺少内在的对知识的需要,而只把考试作为学习的目标,给予考试过份的重视,而失去学习真正的动机;另一方面,对于未来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不能确定考试和学习与未来的关系,从而在重视考试与不知考试重要在哪里之间矛盾、焦虑。因此学习动机和生涯规划的指导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应试观,确定自身学习和发展的方向,健康的成长。

2.5个体辅导与团体辅导相结合

对于中、重度焦虑的同学应进行个别辅导,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帮助。若进行团体辅导,则最好以系列课程的形式给予全面系统的辅导。

3、针对教师的辅导内容

3.1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通过各种方式对教师进行心理调节,减少师源性考试焦虑,从而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增强学生的自信,降低学生的焦虑感。

3.2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树立了新型的人才观;改变教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让学生品尝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减轻他们对学习和考试的恐惧,以优质的教育赢得学生的信赖。

参考文献

[1]戴海琦 张锋 《心理与教育测量》 济南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2018年05月

[2](美)理查德.格里格 《心理学与生活》 人民邮电出版社第16版 2003年10月

[3]阎加民 高胜云 《青少年考试焦虑的应对》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6年11月

[4]高鑫 《考试焦虑的认知解读》 科学出版社 2018年05月

[5]胡笑梅 《陪着陪着就不焦虑了:一个班主任妈妈的中考陪考实录》 古吴轩出版社 2019年04月

[6]向泓霖 《心理学家支招——远离考试焦虑》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09月

[7]马向真 《如何应对考试焦虑》VCD 北大音像 2015年05月

[8](美)刘易斯 艾肯《艾肯心理测量与评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2版 2013年03月

[9]郑日昌 《心理测量学》 人民教育车板社 1999年09月.

论文作者:刘阳1 刘福全2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2

标签:;  ;  ;  ;  ;  ;  ;  ;  

福利东路第三小学九年级学生考试焦虑现状调查论文_刘阳1 刘福全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