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克洛与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的疗效评价论文_吕芙蓉 郑晓红 付瑜,董鹏飞

吕芙蓉 郑晓红 付瑜 董鹏飞

武警黑龙江省总队医院 150076

摘要:目的:评价头孢克洛与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25例患儿。对照组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服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服用头孢克肟颗粒进行治疗,然后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和生命体征。结果:观察组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P<0.05)。结论:针对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在临床上采用头孢克肟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经济高效,简单无痛,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头孢克洛;头孢克肟;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

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即小儿腹泻,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小儿第二高发疾病,腹泻中细菌性肠炎所占比例最大,这种病症的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呕吐、食欲不振、大便频繁且性状异常,少量患儿会出现血便[1]。严重的可能会造成脱水以及中毒性休克等症状,严重危害婴幼儿的生命健康。针对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本次研究将使用头孢克洛与头孢克肟这两种药物进行分组治疗,对比疗效。具体调查研究结果如下文所述:

1 基线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25例患儿。对照组:该组共25例患儿,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的男女比例为13:12,年龄为(0.50-11)岁,平均年龄为(6.25±1.50)岁。其中粘液便有10例(40.00%),发热有15例(60.00%)。观察组:该组共25例患儿,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的男女比例为12:13,年龄为(0.60-10)岁,平均年龄为(5.75±0.50)岁。其中粘液便有17例(68.00%),发热有8例(32.00%)。两组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在性别比例、年龄等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可以进行组间比较(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前均取少量粪便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检验,以方便治疗过程中的对症处理。对照组:对照组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口服头孢克洛干混悬剂进行治疗,每天25mg/kg,分三次服用。观察组:观察组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服用头孢克肟颗粒进行治疗,每天6~8mg/kg,分两次服用。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不能使用其他抗生素和止泻药物。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 观察指标

对两组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实施对应的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和生命体征。

1.3.2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的全身症状完全消失,粪便的形状和次数恢复正常,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有效: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的全身症状明显消失,粪便的形状和次数有了明显的好转。

无效: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的全身症状没有任何改善,甚至加重,生活质量明显降低。

总有效率=(显效的例数+有效的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在本次实验研究结束之后,两组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的观察指标情况的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的表示均使用例数(%),对比方法使用X²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之间,对比治疗总有效率存在显著的差异。若存在P>0.05时,则表示两组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之间,对比治疗总有效率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84.00%,而对照组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仅为52.00%。由此可见,观察组患儿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P<0.05)。

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急性细菌性肠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小儿疾病,其常见的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呕吐、大便每日十次至数十次、脱水以及电解质紊乱。其常见病因多为肠道的内外感染、饮食护理不当、过敏性腹泻以及原发性双糖酶的缺乏[2]。

这种病症常见的致病菌主要为空肠弯曲杆菌、志贺菌以及耶尔森菌。因为这些菌种大多属于革兰阴性菌,所以会产生内毒素。然而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肠道感染的敏感性较好,并且药物本身的毒性较小,抗菌较为广泛,因此被普遍应用于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的临床治疗中[3]。

头孢克洛属于第二代口服头孢菌素,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但随着细菌的加速变异和抗生素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头孢克洛在临床上应用时,细菌对它的耐药性不断地增强,因此效果呈逐渐下降的趋势[4]。然而第三代的头孢克肟比头孢克洛的抗菌谱更加广泛,特别是对革兰氏阴性菌具有极强的抗菌活性,通过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起到杀菌的作用,因此具有非常强的临床效果。此外头孢克肟口味甘甜,没有任何的不良反应,治疗是不需要做皮试,因此给广大的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免去了输液的痛苦。而且这种药物费用低廉,经济实惠,已经逐渐成为了临床治疗急性细菌性肠炎的首选药物[5]。

经过本次的调查研究,观察组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84.00%,而对照组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仅为52.00%。观察组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P<0.05)。

综上所述,针对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在临床上采用头孢克肟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经济高效,简单无痛,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江智明.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5):2669-2670.

[2]陈建国.头孢克洛和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6(1):18-18.

[3]宋柳安.头孢克洛与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的效果比较[J].中国处方药,2015,09(3):79-79,80.

[4]李纳新,李启彬,付志等.头孢克洛和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42):49-50.

[5]陈小瑞.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36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2(6):46-46.

论文作者:吕芙蓉 郑晓红 付瑜,董鹏飞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  ;  ;  ;  ;  ;  ;  ;  

头孢克洛与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的疗效评价论文_吕芙蓉 郑晓红 付瑜,董鹏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