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预制舱的设计和研究论文_赵娟

赵娟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11106)

摘要:现在的智能电网的发展要求越来越多,对于设备的快速安装提出全新的要求。智能电网预制舱采用的是标准化、模块化、高精度的设计和抽象的安装形式,在近几年来被广泛的适用于智能电网变电站的建造与改革中。本文主要探究智能电网预制舱的主要设计与研究。

关键词:智能电网;预制舱;设计与研究

随着现代电网的不断发展与改革,电力系统的传统布置方式已经不能够适用于社会,一般来说二次设备的布置是通过在电厂或者变电场的控制室中,通过控制屏按电压的等级进行分别的排列。集成应用全新的技术、提高智能化变电站的建设,从而逐步实现变电站的标准设计,通过通用的设计与设备进行二次设备的标准连接,能够实现即插即用。

一、预制舱的结构与布置

对于现在的制造产业来说,主要是根据几种结构进行布置,例如集装箱形式,如1;钢结构的厂房形式,如图2。

对于集装箱的形式中的尺寸,主要是20尺(长6058mm×宽2438mm×高2591mm)的预制舱和40尺(长12192mm×宽2438mm×高259mm)的预制舱作为主要的单元,要按照单排或者双排的布局进行布置。在钢结构的厂房中,要按照钢结构厂房的形式进行现场的组装,主要的安装原则就是利用现场的空间,对于安装位置进行合理的要求,为以后的维护与修理能够比较简便,要尽可能的使用工厂化的标准。首先在布置的时候要着重对于控制屏,然后再对保护屏进行布置,左后通过布置母差或者是集中式的低周剪裁装置。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建设与发展,能够更加快速的建立出二次设备的集成性控制,主要将第一次设备的监控与操作数据更加真实的而反映在计算机上,进行合理的远程操作。

二、预制舱的内部设备与要求

2.1 预制舱的主要设备与要求

在预制舱中主要包括独立的电源设备、测量的仪表、继电器的保护柜、监控控制信号和应急灯等,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比如,防灾报警的装置、安全监控的系统、舱内自带独特的湿度传感器等。在预制舱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对产品的使用要求,装置的功能需求和安全设计的主要要求进行思考。在预制舱中,要针对于不同的环境进行对于内部设施的改造,比如对于预制舱安装在温湿的地区,应该及时的安装空调等调节气温的设备,在暴风雪的地区,不仅需要添加空调,还需要安装类似于防风与防沙等设备。

预制舱在内部的走线要求

由于预制舱的内部空间较小,导致于内部的配线工艺要求较高,在设备接线的时候,除了需要保留裕度外,要尽可能的保障减少迂回往复。要在预制舱推荐的主要走向进行布局,主要分成两种方式,顶部走线的方式与底部走线方式。在底部走向的方式中,一般采用在底部预留20cm以上的空间,在框架上部采用静电防尘的板进行隔离,在电缆的输入口中以及出现部分的设计中使用保护盖。在预制舱中要设有安全的接地点,并且明确的进行标注,按照接地线的统一标准,不低于6mm2,而使接地铜质的螺旋直径不能小于10mm。

预制舱的热设计

在预制舱的配置中要首先确定风道的走向,主要的要点如下:第一,风道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在运行的时候减少系统的压力损害,还要避免风道的迅速扩张和骤然的收缩。第二,尽可能的要采取直通的风道设计,在气流进行急剧化的转弯过程中,应该采用导风板,从而能够确保气流的逐渐转向,从而能够实现流畅的均匀分配的现象。第三,在通风口处不应该存在较大的障碍物,比如屏柜板、横梁等,防止出现较大的噪音,如果不能够避开障碍物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增大障碍物与风机间的距离。第四,对于出进风口的通风网口时,在满足EMC的前提下,保障网孔率要尽可能的变大。第五对于上下风道来说,要保障风道的进风口尽可能的向下靠,不能够过于接近地面,否则防尘的效果较差。第六,在风道的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的保障风量在系统中的分布较为均匀。对于一些集中散热的地方,需要采用导流板等其他匀流结构改善其风量的分配。第七,要合理的利用与走线的空间,走线架在经过允许的情况中尽可能的保障其能够作为进风空间。第八,要防止在系统中发热的部件互相影响。第九,预制舱的热设计计算,要在预制舱的热设计中不断的对内部设备安装后进行合理的思考,从而能够形成风道,通过多方面的理论计算,能够得到解决的办法。

太阳辐射的能量计算

结语:

对于预制舱来说,是一个具备模块化、高密度的总体布局,因此在电力系统的二次设备架构设计上,要对于工艺进行合理的要求,是现在智能化电网发展的一大主要新技术,能够符合现在智能化电网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雷涛,齐小赞,周挥毫.新一代智能变电站预制舱照明设计[J].电气应用,2014(39820).

[2]吴蓓.智能电网预制舱的设计和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5(2803).

[3]孙建龙,鲁东海.基于预制舱的配送式智能变电站设计[J].江苏电机工程,2014(15705).

论文作者:赵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5

标签:;  ;  ;  ;  ;  ;  ;  ;  

智能电网预制舱的设计和研究论文_赵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