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将迎来发展机遇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管理会计论文,机遇期论文,将迎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财政部日前发布了关于我国管理会计改革与发展行动纲领的征求意见稿——《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此举旨在指导和推动管理会计改革与发展各项工作,系统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体系。业内专家表示,此次征求意见稿站在国家战略的角度,从顶层设计出发,足见其定位之高、谋划之远。此时出台这样一份纲领性文件,对于在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方面统一思想、明确会计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来说意义重大。而且,管理会计的深入推进,必将进一步促使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业务财务的统一,推动会计工作由核算向理财、管理和决策转变。
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管理会计的发展同我国整体会计改革与发展的进程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我国会计改革不断向前,取得显著成绩: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内控规范、会计信息化等会计标准体系基本建成,并得到持续平稳有效实施;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的中国会计理论体系初步形成,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与财务会计等领域的发展相比,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相对滞后。管理会计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应当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从我国目前的实践来看,尽管管理会计有一定的实践基础,社会各界对发展和运用管理会计的呼声也极为迫切,但管理会计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当前,市场化、国际化继续深入发展,世界经济进入增速减缓、结构转型、竞争加剧的时期,我国经济也面临着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模式的重要时机。因此,新形势下对于企业加强价值创造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这一点恰恰是管理会计最为核心的意义所在:创造价值,充分提升核心竞争力。
从思路到做法力求务实。此次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四项主要任务,即推进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推进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推进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可以看出,从理论到实践,从软件到硬件,征求意见稿均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此次征求意见稿提出了5年至10年左右的基本规划。业内专家表示,在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过程中,这种务实的作风应该坚持下去。对于管理会计体系的长期发展而言,在征求意见稿提出的基本原则中,“坚持立足国情,借鉴国际”这一条尤其值得关注。暨南大学管理会计研究中心教授胡玉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企业组织对管理会计的内在需求所引发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创新方面,其国际经验更值得借鉴,但尤为重要的是要与我国企业的“管理情境”相结合。
政、学、企多方联动。无论是近期规划还是长期发展,此次征求意见稿体现出了一种政、学、企多方联动、共同努力的思想,从而充分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明确指出,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是管理会计应用主体,要切实加强基础建设,把管理会计嵌入其管理和发展中。这种提法也代表了业界的广泛共识。“企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细胞,是管理会计实际应用的平台和载体,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需要应用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同时,企业在实践中会积累大量的经验,其经过总结提炼能够丰富完善管理会计理论。”中海石油化工进出口公司财务总监侯晓说。征求意见稿在基本原则中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与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有很强的个性化,企业应该乘势而为,大胆实践,加快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落地实施。”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财务部副主任冯长军说。胡玉明告诉记者,在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学界也应该积极发挥重要作用。“案例具有个性化特征,而管理会计体系具有普适性。如何从具有个性化的众多管理会计案例中提炼成为具有普适性的管理会计体系,是学界的专长,也是学界的责任。”而就政府的定位问题,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中明确指出,在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中,财政部门从加强服务、节约社会资源等出发,主要发挥宏观指导、政策支持、组织协调、行政推动的作用,支持、引导、鼓励、推动管理会计发展。
“人心齐、泰山移”,相信只要此次政、学、企等各界能按照征求意见稿的思路,抓住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机遇,坚定信心,齐心协力,积极探索,勇于实践,那么我国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必将迎来加速推进的黄金时期。